學習書法,如何能夠快速掌握?

書香苑360


書法學習無捷徑可走,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的,書法不同於寫字。書法是在寫字基礎上的一種藝術昇華。書法有法,包含筆法、墨法、章法等……但通過正確的學習方法,堅持臨帖等,達到一定的水平還是能做到的。如書法藝術上達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人而異,除勤奮以外,天賦是不可少的。


洪山居士龔勳


書法是中國人的心畫,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創作,是玄妙而艱深的。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功夫是練出來的,找對方法很重要。

 

學習書法首先要練好基本功。古人學書法有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從楷書的基本筆畫入手,一點一橫,都需要認真的練習。從“永字八法”的八種筆畫“點、橫、豎、鉤、提、長撇、短撇、捺”開始練習。

 

其次,要懂得書理。書品如人品,人正則書正。明代項穆就曾由“心正筆正”提出正心-正筆-正書的書學次序,通過“篤行”達到“深造”,書法就可以出新意、妙意、奇意。書法史上有這麼一個故事:唐穆宗問柳公權說“怎樣用筆才能把字寫得更加完美呢?”柳公權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只有先“正心”才能在書法造詣上有進步。

 

最後要專一,找一個大家的書法字貼臨摹,而且只取一家,決定自己練字的方向後就堅持練習,力爭持續進步。古人云:大字以顔為法,所以建議初學者從顔楷或柳楷入手。原因如下:

 

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他用楷書所書之碑,端正勁美,氣勢雄厚。可以選擇比較端莊遒勁的《顏勤禮碑》以及在天寶十一年書寫的《多寶塔碑》來臨摹。

 

而柳公權是楷書書體的總結者和創新家,他在研究和繼承鍾繇、王羲之等人楷書風格的基礎上,遍閱近代書法,學習顏真卿,融會自己新意,自創"柳體"楷書 ,他的字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可以選擇其碑刻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軍碑》臨摹。

 

“要成功,先用功”,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慾望暴漲,使人產生一種浮躁的心態,急於求成,想方設法地快速達成自己的慾望,這在書法上不值得仿效。只有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學習,勤勤懇懇練習,依次從“臨貼”到“背貼”再到“出貼”達成書法的三種境界,幾十年如一日方能獲得成功。





書為遊藝


我是自學書法的,分享我的個人經驗。

首先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字帖。因為喜歡很重要,自己都不喜歡的字體怎麼可能有耐心學。

每天抽個一小時半小時的臨帖,臨貼可以從幾方面入手,先通臨十多遍,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熟悉字帖內容。

基本筆畫

練習基本筆畫,這點很重要,每個字都是由不同的筆畫組成,只有基本筆畫基礎紮實了才會不懼寫任何字。

基礎筆畫也是有字帖的,包括寫法用筆都是有講解的,新手一定要每天堅持臨一遍基本筆畫,一遍是指達到自己要滿意,有句話叫悅人先悅己。

單臨

單臨是指每天只練習一個字或者幾個字,儘量做到形似 。其實能寫好一個字,就能寫好下一個字的一部分或者更多。時間長了自然能寫好所有字,這就是功到自然成。

結體

結體是一個字寫完的最終提現,這個字好不好看取決於結體。當基礎筆畫紮實了,只要認真觀察字帖,做到形似是不會很難的,我們之所以寫的不像,主要是基本筆畫寫的不好,出現扭曲變形等等。結體我建議先練小字,字小更容易掌握結構。可以大量的練習小字來達到結體形似。

書法是沒有捷徑的,一百個老師,一百個都會這樣說,所謂的捷徑只是找到正規的學習方法,少走彎路,很簡單的列子,比如寫個樹勾,自己琢磨也許幾天都寫不好,看別人寫幾遍,在加以練習就掌握技巧了。

選自己喜歡的字體,苦練基本功,戒驕戒躁。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練好一個字體我覺得就很不容易了,當然書法想有突破,故步自封是難以成大家的,當一種字體難以進步的時候不妨臨臨其他字帖。看看別人寫字視頻,多多與同行交流,取長補短。最終達到蛻變的效果,行成自己的體。

愛好書法,學習書法。

祝:大家都會學有所成。


靜心練字


學習手法如何能夠快速掌握?這個問題從學習的內容來講,是對書法技巧的掌握,從學習方法來說,是對學習內容的規律進行把握。書法一般包含有筆法、筆勢和筆意三大要素,其中筆法和筆勢是屬於書法的技巧部分,而筆意則是屬於書法的神采部分。快速地掌握書法學習,就是快速的掌握筆法和筆勢方面的學習。

筆法和筆勢在現實中就是對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以及章法的學習。

一、筆畫

書法中筆畫的學習,基本上是通過“永字八法”進行展開學習的。永字八法中將漢字的筆畫按照:點、橫、豎、撇、捺、折、提、鉤八種進行分類。然後再按照實際中書寫中筆畫的姿態、角度、長短等展開細分。

比如:撇筆畫,在現實中就有平撇、短撇、豎撇、斜撇、豎彎撇等區別。不同的撇筆畫在不同的漢字中得到應用,可以體現出漢字的靈動以及造型各異之美。

二、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是筆畫的初步應用,是寫好漢字的一個過渡、組合元素。

偏旁部首的學習,可以按照其自身的規律,進行歸納性的學習,如此,便可以縮短學習的時間。

比如:提土旁,這是一個將橫筆畫改為提筆畫的書寫規律,我們在進行偏旁部首的學習時,可以按照這一種方法,將所學習的偏旁部首進行分類,找到他們相同的書寫規律,如此進行學習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三、間架結構

間架結構是能否寫好一個漢字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響間架結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筆畫、偏旁部首的書寫等等。間架結構除了筆勢對其有影響之外,其自身的規律構造也是影響其的重要原因。

以上的三方面的內容,在我的頭條號“書法有云”中,有專門的文章進行詳細的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看。

總之,

要快速的掌握書法學習,首先需要掌握書法的技巧,而掌握書法的技巧,在現實中就是需要進行歸納總結式的學習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


書法有云


1.筆基本垂直於紙張,向右下方切入紙張,切入時略快,筆按下到位時(達到了所要的粗細的程度),要慢。

2.略頓,然後右行,在右行的過程中,筆鋒應該處在筆畫中間偏上的位置。按筆的力度由重到輕,由慢到快,以正中間為界,再轉為由輕到重,由快到慢。

3.到合適的長度時,最複雜的階段來了——運筆更慢,稍重,順時針略微捻動筆管(會有專文就此問題闡述,現在我還不會上傳視頻,只能作罷),筆鋒自然鋪展,偏向筆畫的上邊緣,然後向右下方按筆,緊接著輕輕提筆直至筆鋒的毫尖與紙張接觸,若即若離,此時,筆管的方向應該在指腕的控制下向左上方略有傾倒;與此同時,筆尖沿著筆畫右下方做弧線繞回至筆畫內部,也就是說,橫畫的末端的右下角是用筆鋒勾勒出來的飽滿的輪廓,最後,筆鋒收納在筆畫之中,提筆,完成。


Tommy5201314


一,要自學書法。建議先買幾本理論書,認真地讀一讀。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也算是理論指導實踐吧。第一本是啟功先生的《啟功給你講書法》。

啟功先生這本書的最大優點,就是他不弄玄虛,講得非常實在、簡潔和清晰。很多人講書法,都會把書法塑造成深不可測,但啟功先生卻揭除了書法神秘的外衣,並把書法看作是人人可學的身邊的藝術甚至技術。比如,他提出的“師筆不師刀”的擇帖主張,指出了學書法最好能買墨跡本;他提出的“透過刀鋒看筆鋒”的學碑方法,為我們臨摹借鑑碑刻提供了思路.......;啟功先生此書語言輕鬆幽默,娓娓道來,是一本非常難得的書法入門教材。說實話,筆者由此書中受益良多,有時候在書法創作中遇到難題,回過頭來看書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問題啟功先生早就講過了,只是自己當時太粗心沒有留意罷了。

第二本書是周汝昌先生的《永字八法》。在這本書中,筆者以為,最重要的一個章節當屬《論遒媚》。周先生指出,“遒不是僵硬,也不是狂亂、衝動;是駿爽峻利,緊潔生起,不松不垮,不塌不倒,不敗不懈,不蔫不悴。媚不是妖冶,也不是搔衝動;是駿爽峻利,緊潔生起,不松不垮,不塌不倒,不敗不懈,不蔫不悴。媚不是妖冶,也不是搔這對於後學者把握晉代書法正脈的審美風格,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調整方法事半功倍三點建議:

1、 首先是自信,書家是人不是神,不管多大書家也有客觀上不算好的字,可以不寫!字帖要為我服務,取我所需,不喜歡的字不寫,不會寫好。自己臨帖自己說了算!尊重古人和學我所需是辯證的。

2、 其次是 抓住一個字不放,不到亂真不罷休!特別注意細節認真對照,到咋寫咋像,離開帖還像的程度時就變成你自己的了!你的字當中就有一個褚遂良了,再寫第二個、第三個- - - - - -,寫過亂真的50個逼真褚遂良的字,保你有長足的進步,可以說就能基本掌握了!

3、 注意寫在方格子裡要“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牆壁”!雖然小學生的法則,對於你尤為重要!

三:如果你完全沒有寫毛筆字的基礎,那麼這個環節特別特別特別重要。橫線和豎線,第一個練習我們來寫(或許前期你可以稱作為畫)最最基礎的橫線、豎線。先不要去考慮入筆、收筆,怎麼順手怎麼來;我們要關注的就是線的粗細和直不直。可以說,線是書法中最最重要的一個元素了。首先要練的是粗橫——0.3cm寬度已經很粗了,基本不會出現在3cm以內大小的字裡,但我們仍然要練,就是要對毛筆“壓下去”有一個掌握。繼而,我們去練習0.2cm、0.1cm的線。0.1-0.15cm寬度的線在1.8cm的字裡面才是常態~在練習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線的長度和間隔。在初期練習的時候,最好就給自己規定一個長度,我這裡規定的是5cm,遠長於我們小楷裡面橫的長度,這相當於提高了拉線的難度。間隔儘量做到均勻。

在我們接觸小楷初期,拉線的練習很重要,它決定著我們在真正進入筆法練習後,能不能寫出高質量的筆畫。因此我建議,大家把拉線的練習,作為初學小楷前3個月都要做的練習。這也是治手殘很好的辦法哦~

分析結構:漢字的基本結構其實無非是獨體字、合體字(左右結構、左中右、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半包圍結構、三面包圍結構、包圍結構),簡單瞭解一下即可,其實每種結構背後都會有一個比較統一的特點,練字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分類、歸納。這裡暫不多說。學會分析字形,這是你臨帖、寫書法的一個方法論。首先,你要有一份紙質字帖,因為我們要拿起筆在字帖上圈圈畫畫幫助你看好字形。

先上兩張圖,這是我畫線分析過的字,大家感受一下:

我分析字形過程基本如下:A 找中線、重心,因為這是一個字最基本的部分。B 觀察是否有突出的一筆,或者特別特別重要的一筆(比如特別長的一筆橫,突出的斜鉤等)。C 找橫豎的對齊關係。這個就好像那些帶輔助線的格子,主要是為了定位,分辨長短的關係和筆畫間的對齊。我把這些輔助的線叫做“經緯”。D 看空白,關注收放的對比。E 觀察筆畫在字形中的特點(主要是粗細)。

既然是方法論,自然也就不夠具體。如果真的想少走彎路、快一點進步的話,還是強烈建議找個老師來學習。老師的作用在引導、在糾錯,這要比自己摸索真的快很多。你可以把書法說成過程藝術,但不可否認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書寫結果。不看過程,只去研究最後落在紙上的筆畫,有時候真的很難揣摩出其運筆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講書法的傳承有序。只有在師父教、徒弟學的過程中,親眼看到筆是如何被駕馭的,才能將正確的筆法流傳下來



古香文化


學業書法有快速入門的方法,但是練就一手個性化的筆體,確實沒有捷徑可走。書法是一個融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文化展示形式。

技術性

毛筆作為書寫工具,技術性是毛筆的基礎,要掌握這門書寫工具必然需要一定的技術。這就和開汽車是一個道理,雖然毛筆不需要考一個駕照,但是也是需要技術練習的。當你拿上駕照開始開車,這個過程之初起到最大關鍵的是技術要領、交通法規等等。當兩三年以後,你成為了老司機之後,可能那個時候開車就是藝術性偏多些,你在路上的風格,踩油門的狀態,往往都和人的性格有關了,有的時候開車反而是一種狀態,有的時候開車會走神,忽然發現自己在開車。因為此時此刻,開車並不像學車伊始那樣時刻繃著一根弦,時刻想著下一步要領。舉這樣一個例子就是為了說明寫毛筆字最開始就是一種技術,有人可能會給初學者支招,那就是臨摹,我告訴你臨摹對初學者來說就是天方夜譚,拔苗助長。

為什麼初學者不能臨摹?至少我不建議初學者臨帖。因為臨帖不是為了複製。

藝術性

前文說了,毛筆字書法是技術性與藝術性的文化表達形式。當我們掌握毛筆的使用方法和基礎的寫字技巧。我們就需要發揮毛筆的藝術性,而書法的藝術性是基於書法家的認知、經歷、思想等綜合素質表達出來的。

每一位書法家對同一個字都有不同的見解和寫法,這是基於他的經歷對這個字的認識和理解。很多學習毛筆字的人也會走入一個誤區,認為想寫好書法就多去臨帖,把臨帖作為一種複製功能其實就是誤區。

臨帖的目的是博覽群芳,尋找自己的風格。作為書法家,不應該是複印機,而是要有自己的風格,另一種說法就是在書法世界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筆體、風格,寫出自己的風骨。臨帖就是在學習眾多優秀作品,然後找到自己的過程。

給初學者的寫字建議

一、熟悉毛筆的使用方法

為什麼這麼說,有的人鋼筆寫的很好,但卻寫不了毛筆字,一抓起毛筆找不到寫字的感覺,每個字的橫平豎直寫不規範。這就是我們習慣了硬筆書寫,對毛筆還有不習慣的過程。所以學習伊始,先學用筆,練習到寫毛筆字和寫鋼筆字一樣順手自如就可以了,如果你說我鋼筆字也不好看,那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

二、學習正確漢字規範書寫

不管你是用毛筆還是硬筆,哪怕我們小學之初用鉛筆寫字一樣,為什麼寫田字格,就是要掌握每個字的肩胛結構、偏僻部首的規範書寫。先把正楷字寫規範,比如這個永字,包含了我們漢字的很多筆畫,練字從這個字開始,一是要把每一筆寫到位,二是要看這個字在田字格的結構比例。

如果你能做到每個字正確的規範書寫,那麼這個字就好看,至少不難看,但是如果有有自己的筆體和風格,那就是藝術性的表達,需要經歷和思想。經歷無非就是多寫多練,思想是每個人對漢字的理解,這個因人而異。

三、臨帖-博學而篤行

在完成毛筆使用熟練,瞭解每個字規範書寫,也就是字已經學的不錯了,說個過去了,這個時候再臨帖。千萬不要手抓筆還嘚嘚瑟瑟就去臨帖。

臨帖是一個書寫的高級行為,臨摹的也都是大家作品,向很多著名書法家。如王羲之、顏真卿啊,臨帖就是博覽大家風範,學習眾家所長。

  • 取其精華 臨帖就是學習別人的優點
  • 揚長避短 說實話有的書法家你也學不會,在一些寫法處理的不好,學不會的就不要學了,爭取發揚自己的優點就夠了。

臨摹之後,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寫法,才能知道自己的字將如何表達,比如古人大家是這樣處理的,那麼我們學習完,能不能掌握,掌握不了的我們該怎麼彌補,能不能創新,我們並不是像複印機一樣把古代書法家的書法能夠模仿書法,太難了,形似而神不似,因為書法是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文化形式,你可以學習古人的技藝,但你能知道古人是怎麼想的嗎?

綜上,鑑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我雖然不是大師,但是我喜歡思考和研究這些問題,在我給出的建議中,如果能做到前兩條的,就非常不錯,證明你已經很優秀了。


內蒙範兒


書法沒有什麼速成的方法,也沒有什麼捷徑。學書法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的心態。當然學書法需要得法,才能少走彎路。

一是多臨精典名帖,打好基礎。

二是多讀名帖,體會每個字的筆畫與結構特點,體會用筆方法,體會整體章法。

三是有條件可找行家指導,及時解決臨帖或創作中的問題與不足。


王奇翰墨


臨摹,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上手快而且適合任何朋友,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大家可以到書店裡買一本臨摹本,來描裡面的古代詩詞和筆畫。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長時間描寫別人的字體,就很難擁有自己的書法特點。大家可以短時間臨摹,一般1個月就不要在繼續了。然後按著自己的風格寫字練習。如果是剛入門,建議先從楷書或隸書著手,楷書的可以臨歐陽詢《九成宮碑》,很有名氣,而隸書可以從曹全碑開始。圖中的是歐陽詢的九成宮碑.選對合適的毛筆和紙張也很有助於學習書法,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拿筆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的磨練是為了以後更穩,更有發展。情緒,學習書法的唯一的捷徑應該是心靜,要靜下來順著自己的感覺來握筆寫字,大家可以體驗一下。如果心沒有安靜,那麼學習的進程會有所耽誤的。對詩詞的理解可以幫助大家明白作者的寓意以及目的。大家可以先讀明白了,深刻了,再開始練習。好的老師,其實如果有一名好的老師帶自己入門,真的會少走一些彎路,他會告訴你怎麼樣是正確的,而不是自己盲目的去探索。不可心急,不可浮躁,不可急於看見成就。 順其自然


裝修之家一王波


學習書法,必須勤學苦練,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練字。所謂那些巧辦法速成的套路,其實沒有紮實的功底都是空的。

入門級學習書法,首先要讓字大小勻稱,結構漂亮。重點還是先抓結構,整個字形看上去好看了再進一步深入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