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漲到每斤6元,農村人就不會外出打工,低工資的工人也想來農村種地,你信嗎?

用戶秋冬老王


大家的觀點可能就和問題一樣,如果糧食漲到每斤6元,農村人就不會外出打工了,低工資的人也想來農村種地,你信嗎?做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我是肯定不信的。

關於糧食漲不漲價的這個問題,一直大家都很關注,大家都覺得近些年出現大量荒地都是因為糧食不漲價導致的,如果將糧食的價格提高一倍,兩倍甚至更多,農民肯定就會回來種地的。



大家想想,如果糧食真的如題中所說,每斤漲到了6元,其他的物價不漲嗎?農民種地需要化肥,農藥,機械,試想一下,每袋化肥500元,一瓶農藥300元,一畝耕地機械費600元,這樣下來農民還賺錢嗎?答案肯定是一個,賺不到錢的。

真正的如果到了城市的餐桌上,一碗麵動不動過百,你還吃得起嗎?農民工還吃得起嗎?那時候你的工資還夠花嗎?其他物價就會更高,那時候的生活壓力你還能頂的住嗎?


其實真正的農民不願種地,導致大量耕地被慌,大量農村成空心村,是還有其他的原因的。

農村和城市各方面條件差距越來越大,現在的城市,快速化發展,什麼都很便利,交通,醫療,衛生,環境,教育,信息,日常生活都很便捷,快速化,方便化;這些都是吸引年輕人的動力,這些都是農村沒辦法比的,農村的交通滯後;醫療水平有限;教育力量薄弱;信息滯後等等,都是制約農村發展的因素,大家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為了將來的幸福生活,不得不去到城市打拼。


城市打拼收入更高,更加有保障。在城市裡幹一份工作,不用太過於辛苦,每個月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每年也還可以有一點存款,而農村就不一樣了,靠天吃飯,一年的收成就靠老天,辛辛苦苦一年,沒有收入,慢慢大家就對種地失去了信心,都轉向城裡去打工。

總結

農民不種地去外面打工,其實也是無奈之舉,辛苦種地沒收入,而其他物價卻一直上漲,一直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孩子上學漲價,老人看病漲價,日常生活開銷加大,他們不得不去城市打工來維持生活,誰都想和家人一起幸福生活,天天家人一起團聚,這是最幸福的生活。

可被殘酷的生活所迫,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就算糧食真的漲到了每斤6元,物價還會更高,農民的壓力還會更大,要想農民回到農村,真正的是提高農村的各項物質條件,農民的生活有保障了,日子越來越好過了,他們也會回來的。


渭水三農人


我爸爸幾年前回去的,種田了3年,每年都種幾畝,糧食沒有賺錢過,種了些生薑賺了一萬左右。我爸說以後不多種田了,田荒廢了也不想種了。連買肉錢買菸錢都賺不到種個錘子的田。吃多少種多少,我兄弟兩個也每個月會各自給父母一千補貼家用。


無牙齒


如果糧食漲到每斤6元,農村人就不會外出打工,低工資的工人也想來農村種地,這種情況會發生嗎?

糧食漲到每斤六元的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想讓低工資的工人來農村種地,這種事發生的概率也很小。

我們國家基本的糧食作物就是玉米,小麥,水稻這三種,它們的市場價格都不高,基本在一斤一塊錢左右。

這麼多年了,糧食的價格一直比較穩定,沒有過大的漲幅。這就導致農民現在種地有點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以玉米為例,今年玉米整體的產量估計在2.5億噸左右,總體是豐收的。但是臨近年關,很多人手中的玉米並沒有賣掉,因為價格太低了。山東這邊玉米價格一斤才0.95元,東北三省因為是產糧大省,玉米價格還要低。

今年玉米總的種植面積是減少的,在黑龍江,很多地區的農民把原先的玉米地改種成了大豆。就是因為玉米收購價格太低,雖然年年豐收,但是他們忍受不了這麼低的價格。

我家也是種玉米和小麥,種糧食的積極性也很低,前兩年把一半的地改成了種樹苗。按照我爸媽的想法,只要在現在糧食一塊錢一斤的基礎上漲個50%,能夠到一塊五一斤就可以了。他們種糧就會很有幹勁,也願意繼續種下去。

但是糧食漲到六塊錢根本就是不現實的,因為糧食是國家的根本,起碼糧食價格穩定,人人都能吃得飽,然後才能做其他工作。

糧食如果漲到六塊錢一斤,說明糧食在市場上已經處於短缺狀態了,如果連最基本的糧食都短缺了,那麼可以想象那個時候社會上別的所有的物資都已經漲得很高了。

生活成本不是簡單的像糧食價格一樣翻六倍,而是呈幾何倍數增長。到了那個時候,不是農民不會外出打工,而是就算出去打工也會無工可打。工人也不會來農村種地,因為去哪個地方都一樣。

真正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像現在一樣想讓糧食價格高一些,多賺一些錢的問題了,而是要填飽肚子,解決溫飽的問題。

所以對於糧食價格問題,異想天開是沒有用的,怎樣結合實際情況,讓糧食價格在一個農民滿意的價位,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農村養殖新鮮事,關注農村種植業,點擊右上角【關注】,瞭解最新種植信息。

農村養殖新鮮事


我認為中國“農民”糧食“如果”漲價到“6元”,也是一種“扶助”農民經濟政策,2020年來臨了,我經常跑“超市”買米,發現如下幾種情況:1.年年如今“新米”早已上市,但今年看到“新米”少則又少?2.進口大米10斤要買60~90元一袋(10斤)還有更貴一百多元……如果按照進口大米價這麼貴,“農民”大米如果買6元的話,我願意“扶助”農民提高經濟收入。


蘇州西園


大錯特錯,為啥?

一,如果一斤小麥漲到每斤6元錢,那一袋化肥肯定漲到每袋500元錢。

二,水資源費漲到每畝500元,水電費漲三倍不當,合作醫療費漲到每人一千不等的,農民開支的錢更多。

三,自古以來讓農民富的流油的事情不可能有。

還是盼望平穩吧,什麼漲價不漲價的事我看還是少點奢望,隨行就市吧!


用戶董永華


說是笑話但你是認真提問的,你不懂國家經濟節構是真的,糧價6元/斤,等於上漲600%一一800%,其它生活品上漲1000%,等於糧價跌了。如按每斤上漲0.2一一0.3元,上漲20一一30%左右,農民能得點實惠。

不是糧價高掙低工資來種地,現如今社會結構除種地外有多少種職業誰人能說清,種地人辛苦世人所知,你可不種地,另有他人。


用戶馭手


把物價壓住不漲只有糧食漲價的情況下才有這種可能,但是這種可能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顯得不大可能。理由是,農業雖然在國民經濟中佔用一定的位置,但無法決定主宰整個市場的運行,農業豐收可以,如果說給糧食漲價,農民拿了好處,許多人會過意不去,其它產業的產業價格有可能在原基數上翻翻,到時候糧食漲的那點又算得了什麼。


東立11


就目前來說這是個假議題。糧食漲到六塊,牽一髮動全身,不僅僅是稂食漲價,所有物質都跟著漲價。至於說農民能不能治富,應該說對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會大有提高,就是所有物價都漲,還是農民有利,因為農產品都跟著漲,包括肉類。糧食漲到六塊,不知道指哪類糧食,按現行價格,大米漲到六塊是翻了一翻,所有糧食都翻翻的話,農民種糧按現行價格的收入也翻一翻。比如說現在種一畝地利潤是5OO元,漲價後變成一千元,除去農用物質漲價就達不到一千元了。在中國大多數農村,一般農戶和個十來八畝地,只能說在現行基礎上生活水平大有提高,是否能治富很難說。但對城市人的生活影響太大了,人心不穩了,也影響社會的穩定。除非提高城市人們的收入。沒有配套措施跟上,僅儀提高糧價不可行。


杜寶金801


糧食乃國之根本,民生工程,如果糧食漲價了,所有的東西都會漲價,所以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別做那些不切合實際的春秋大夢。請大家記住,沒有科技含量的東西永遠也賣不出高價錢來。



千里良吉


這個問題就不要探討了較好,如果糧食價格漲到10元/每斤,那生產資料價格比糧價漲的還多(農藥.種子.化肥加代播種收割),農民不但沒增加收入,反而整個物價都上漲了,無法調控,肉類價格100元/每斤,真心不希望糧食漲價[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