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防禦陣地上重機槍是如何佈置的?

自立124


在防禦作戰中重機槍的佈置要考慮三個基本的條件,即隱蔽偽裝、開闊的視界射界以及一定的遮蔽條件以防止敵軍火力報復,重機槍一般會部署在前沿陣地靠後的位置,以免被衝到前沿陣地的敵軍步兵用手榴彈、擲彈筒等武器摧毀。一般重機槍陣地都會被建立成堅固的防禦支撐點,具備全方位的防禦能力,擁有雷區和步兵的掩護,以便在敵軍通過主防線時進行猛烈的側射,各相鄰的重機槍形成交叉火力,對敵軍後續部隊造成嚴重的殺傷,至於已經突破防線的少數敵軍則由後方的戰術預備隊發起衝擊消滅之。



現實戰爭中防線的佈置並非是一條直線,為了防止敵軍的炮火打擊造成集中的殺傷,戰壕的構築一般是呈蛇形般彎彎曲曲的,同時也使得防禦方為友鄰單位提供火力支援時不會被己方陣地阻擋射界,一般來說重機槍會部署在防線的突出部上,以便儘可能對敵軍衝擊步兵形成側射火力,極大的拓寬重機槍的射界。由於重機槍的打擊範圍是在1000-2000米距離內區域,和步兵其他直射武器如輕機槍(1000米內)和步槍(500米)並不會形成干擾,這裡主要是指在進行側翼的火力支援時。


二戰時期重機槍並不只是作為直射武器而使用,而是經常會使用超越射擊的方式,這樣可以大大增加重機槍的有效射程,而且通過預先的標定射擊諸元設置預定的打擊區域,可以使這樣的射擊方式同樣具備驚人的準確度,尤其對於那些集群衝鋒的步兵。輕機槍和步槍一般只會在敵軍進入其有效射程後才會開火,所以在真實的戰鬥中,在敵軍的火炮打擊開始向後延伸後,防禦陣地上最先開火的就是重機槍和步兵炮,之後輕機槍才會加入戰鬥,而步槍則是最後加入戰鬥,至於手槍、衝鋒槍、手榴彈則是敵軍即將攻入陣地時才開始使用。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重機槍、輕機槍、步槍甚至手槍在同一戰壕裡一起開槍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根本無法實施協同的射擊。


重機槍是阻止進攻步兵前進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則經常是對方火炮和重機槍重點的打擊對象,在主陣地上佈置的重機槍一般都要有兩個以上的陣地,一個主發射陣地,一個預備發射陣地,避免被敵軍火力所擊毀。除了在前沿陣地上部署重機槍外,還經常在縱深的後方部署重機槍陣地,以便對已經突破防線的敵軍進行攔截,重點是攔截那些伴隨坦克作戰的步兵,破壞敵軍的步坦協同戰術,從而使己方的反坦克單位能更有效的從側翼打擊敵軍坦克。


戰略論


德國發明瞭一種機槍戰術防禦叫“交叉火力”,機槍陣地呈品字型佈置,一個在正中,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個,很簡單,就形成特別有效又實用的交叉火力網。


兩挺機槍一左一右,形成一個交叉的火力線,對著排成了一條直線敵軍士兵射擊時,那就不需要來回的橫掃,只需要對準一個點全力開火就行。德國人在一戰的時候,發明了把機槍前置,然後在側翼對發起衝鋒的步兵進行射擊的機槍戰術。用最少的子彈,殺傷最多的敵人。

交叉火力就是高效率的殺戮體系。不管是正規軍,僱傭兵,還是叛軍,在防禦或者伏擊時都會用這種戰術。


小蓼葉


在看國產抗日神劇的時候,重機槍一般出現在我軍的防守陣地,而且佈置在第一道防線直射,這樣的佈置在視覺衝擊上得到很大的觀影效果,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佈置卻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敵軍發現你的重機槍陣地之後會第一時間用炮火針對你的重機槍陣地,真要像電視上那樣佈置,那麼將活不過第一輪炮火。

無論是在進攻還是防守時重機槍陣地都會佈置在最後防線,因為拆卸重機槍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保證機槍的安全都必須放在最後方。而且是佈置在兩側的制高點,以提供寬闊的射擊視野。如果是機動作戰時都會搶佔制高點。



重機槍提供的是遠程火力打擊和壓制,基本不指望能精確射擊,大部分是依靠強大的火力壓制敵人的衝鋒陣型,而在己方衝鋒時機槍也會猛烈開火來壓制地方的重機槍陣地。而此時你不必擔心會打到自己人,因為重機槍是佈置在衝鋒陣型兩側的制高點,重機槍進行的是遠程超越式射擊,槍口都是往上抬,彈道是一條拋物線,而衝鋒陣型也並不是全部盲目推進而是有計劃的往前推進,所以按照衝鋒前制定的計劃作戰是不會射到自己人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首先要說的是重機槍的佈置可是有嚴格的戰術要求的,現在國內的電視劇的戰鬥場面,重機槍都是在戰壕的正中間放置,看著挺好看,視覺衝擊力也很是不錯。其實,如果在真實的戰場上,這是相當外行和危險的。

在 構築防禦陣地時,首先要先設置重機槍的位置,這個位置一般在主陣地的斜後方,具體視地形而宜,較隱秘的地方。一般構築一個重機槍的主陣地,然後還要再構築一個預備陣地。

然後需要做的是目測射界裡,是否有射擊死角,是否有遮擋物,這個時候就需要清除障礙物,保證視線清晰。選擇預備陣地的構築時,要兼顧射擊死角這個問題。朝敵方向設置操槍臺,檯面略低於地面,以人眼平視為佳,當然了具體情況要靈活運用。把構築陣地時的土方堆於機槍兩側壓實,重機槍不能過高,要注意隱蔽。

二戰時其實在遇到敵人小股尖兵進行試探性進攻時,一般重機槍是不會開火的,重火力點不會輕易暴露,讓敵方來標註的。戰鬥打響時,重機槍一般是用短點射的方式來殺傷敵人,只要當敵人全面進攻的時候,這個時候也就是重機槍大顯神威的時候了,畢竟戰場絞肉機的名號,可不是空穴來風啊。


天使老說喜歡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重機槍是戰場上殺傷力最大,射程最遠的槍械。由於重機槍的殺傷效果強大,在戰場上具有極強的壓制能力,重機槍在各國部隊都是“寶貝”。因為重機槍的結構複雜,一挺重機槍往往需要多人操作,有的重機槍組的人數甚至能夠超過十人。在一些影視劇中,重機槍常常擺放在戰場的最中央,重機槍手經常被狙擊手擊斃。



在真正的戰場上,重機槍採用這種佈置方式非常的危險,不僅重機槍手容易被擊敗,重機槍也有可能會被敵人的投彈筒和手雷摧毀。重機槍在佈置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如何提高安全性、如何提高打擊範圍、如何不誤傷戰友等多種因素。


為了提高安全性,重機槍陣地都會佈置在陣地後方五十米左右,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手雷和投彈筒的打擊。重機槍佈置在陣地五十米的範圍外,並不會影響重機槍發揮威力。重機槍的射程遠高於步槍,在1000米以外的距離,仍然具備殺傷力。

為了提高打擊能力,重機槍一般會佈置在陣地的側方,從側面射出子彈,要比從正面射出子彈,更容易擊斃敵人。大部分敵人都比較注意防範正前方的子彈,卻不擅長防禦側前方的子彈。同時大部分重機槍陣地都會佈置在高處,在高處佈置重機槍陣地能夠增加重機槍的打擊範圍,提高重機槍的壓制能力。當然在高處佈置重機槍陣地,也可能會引來對面炮火的攻擊。

將重機槍佈置在陣地的側方和陣地的高處,除了能夠增加打擊能力外,還能夠防止重機槍手誤傷自己人。假如重機槍佈置在陣地的前方,在雙方衝鋒作戰的時候,重機槍就失去了壓制敵人的作用。而將重機槍佈置在側方和高處,在雙方衝鋒作戰的時候,重機槍手仍然能夠射擊敵人,給敵人造成大範圍的殺傷。


軍武小咖


重機槍是戰場經常性使用的重型武器,主要用於殲滅和壓制千米內敵軍的生力軍、火力點以及薄壁裝甲目標。其對於封鎖交通要道也有重要作用,此外還能用來支援步兵衝鋒、對空防守低空飛行的敵軍戰機。

▲馬克沁重機槍

重機槍自19世紀問世以來,就叱吒甚至主宰著陸軍戰場:

如1891年,英國殖民軍與祖魯人在羅得西亞發生戰鬥。英軍一支共50人的小分隊,用4挺馬克沁重機槍就把5000名祖魯人打退了,其中3000多名祖魯人在機槍面前失去了生命;
又如1898年,在蘇丹的恩圖曼戰役中,有15000多人在馬克沁重機槍的掃射下死去了。

1916年7月1日在索姆河畔,英法聯軍經過7天的猛烈炮擊,之後信心十足地向德軍陣地發起了進攻。一開始,眼見德軍沒什麼反抗,英法聯軍就大膽地往前衝,但隨著聯軍進入德軍的射程範圍內後,德軍突然就架起了他們的逆襲武器——馬克沁MG08重機槍。

在這之後,德軍機槍的槍口對著英法聯軍瘋狂掃射,讓英法聯軍士兵一個個倒下,一時間讓戰場成為了屠宰場。而面對幾十公里的重機槍掃射,英法聯軍根本無法反抗。

據統計,在戰鬥最高峰的那一天,由於馬克沁MG08重機槍的存在,英法聯軍總計57000人在陣地前倒下了,其中2萬人當場死亡。從那以後,各國都更加重視這種馬克沁重機槍,並把它作為主要武器裝備。馬克沁重機槍一戰成名。

當時間來到了二戰時期時,重機槍更是成為了防禦陣地上主力武器。這個時候,軍隊對重機槍的使用更加重視,其佈置方式也愈加成熟。那麼,在二戰戰場上,重機槍到底是怎樣佈置的呢?

其實,根據重機槍的作用,就可以看出重機槍的佈置方式:

其一,是為了鎮壓敵軍的火力,在重機槍狂射敵軍的同時,能讓己方士兵發起反攻、衝鋒陷陣。

這種情況下,重機槍一般是在制高點佈置這種重機槍,而且是兩側的制高點,以保證操作重機槍的士兵視野足夠寬闊。同時,鑑於己方士兵在衝鋒的時候,是有計劃有規律的前進,因此操作重機槍的士兵在協助戰友進行火力掩護時,都會考慮這個問題並隨之改變射擊方向。

其二,是在被動情況下。

此時,由於己方防線分階段展開,所以重機槍的佈置不僅要在制高點,還要在每段防線的較後面。這是為了保護操作重機槍的士兵不容易被傷害,而且保證撤退時能給士兵拆卸重機槍留下更充足的時間。


WarOH協虎


在很多戰爭類的影視劇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重機槍擺在陣地中央,然後指揮官一聲令下,重機槍就“突突突”地開火,敵人還成片成片的倒下。其實在二戰中,重機槍佈置在陣地中央,可是大忌。

眾所周知,重機槍的作用主要是是壓制敵方火力或者掩護己方進攻,所以重機槍擺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在戰前指揮官就會選擇合適的地方佈置機槍陣地,一般是選擇陣地兩側制高點且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這樣可以達到側射的目的,從而避免誤傷隊友,還可以提高精準度,其次還要儘量選擇比較隱蔽的地方,這樣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說重機槍陣地離前沿陣地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這個距離一般保持在五十米以上。

重機槍是一個連隊的火力核心,二戰時期一個重機槍組一般包括指揮官、射手、副射手(觀測員)、彈藥手等,機槍指揮官的戰鬥素養要高,所以一般由士官擔任,而射手不僅要保證射擊精準度,還要對機槍的構造瞭如指掌,才能快速排除故障,而副射手要注意觀察周圍情況,引導射擊,彈藥手只要會裝彈和填補彈藥即可。有他們的存在,才能算一個完整的重機槍陣地。

這樣看來,在二戰中將重機槍佈置在陣地中央那簡直就是“送人頭”,此舉直接將重火力暴露在敵人視野之下,敵人就會第一時間將其拔掉。影視劇中的戰爭片段和實戰中是有區別的,所以大家不要被騙了。


兵說


機槍的正前方有掩體,僅僅只斜射,幾挺機槍就能封鎖步兵所有的前進路線。


李勉9


不會有標準的佈置方式的,都在扯……

重機槍一戰成名,也是二戰的中堅力量,一直都是連這樣編織的部隊的絕對火力點,當然也是敵軍的首要摧毀目標。

所以你想一下,重機槍陣地跟公式一樣真的會有標準的佈置地點的話,那麼稍有經驗的敵方指揮官難道不能讓自己的炮兵先打掉你的重機槍陣地?

重機槍陣地的佈置一直都是以隱蔽和射角兩個因素來考慮的,而且不是一開戰,指揮官一聲令下,噠噠噠噠,重機槍就開始瘋狂掃射……那是神劇,現實世界是開戰只有步槍會開槍,迫擊炮,火箭筒之類的是第一輪,最多輕機槍會加入戰鬥,而且輕擊槍還要機動起來,就是怕被敵人發現,然後被精確射手爆頭或者被炮火覆蓋。只有敵軍進入完美射程,重機槍才會開始收割。

舉個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吧,玩過dota的都知道,眼作為戰略部署,高端局裡,發揮眼自身功能的前提下,插眼的地方設置的越隱蔽越好而不是覆蓋面積越大越好,為什麼?怕被反眼嘛。


theWilZ


我覺得下面這個圖可以看清楚

在下圖陣地的四個角各有兩挺機槍,同時在陣地的中心部位有四挺機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