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裡有吃生蠔的地方?

我是景大王


北京一場小雨後也沒能再拉低氣溫,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穿著薄衣薄衫出去嘚瑟啦,而且晚上也不用著急忙慌的回家了,下了班如果沒什麼事情,儘可以約了小夥伴吃吃飯,喝喝酒放鬆放鬆解解壓。如果天氣冷的日子,一般聚會都肯定是選在火鍋店啦,大家圍坐一團熱火朝天的涮肉那真是別提多舒服了,但是天氣熱的話,最讓人覺得過癮的事情莫過於喝著小酒,吃著燒烤啦。


不由得想起10多年前的時候,北京還沒有禁止戶外燒烤,一到晚上漆黑的夜幕下就總有幾個小燈兒組成的“串”字,一目瞭然的吸引著晚歸的吃貨們,比站在門口招攬的店員還具有說服力,通常大老遠看見就直奔而去,然後夜色裡坐著小馬紮,圍著小矮桌,一人一把烤串吃的別提多香了,一邊吃一邊不忘跟老闆喊一聲:再來10串。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那些跟美食相關的青春記憶,絕對少不了深夜擼串這一項,而那些曾經在一起不顧形象吃串的小夥伴,也是最值得懷念的,有些還在身邊,有些已經消失,但總不會忘。所以呢,吃貨也並不代表沒心沒肺,只是有些事藏在心裡,不說出來而已。


雖然天氣還不夠熱,真正的烤串季還未到來,但是已經饞的不行了,還是約了小夥伴急火火的烤起來。這家常記蠔味鮮風味烤生蠔扇貝,可以說還挺有名兒的,反正認識的好幾個吃貨都知道,就是距離不近,雖然遠在酒仙橋,為了吃還是“千里迢迢”前往。這家人氣一直挺旺,經常需要排隊才能吃上。

既然是烤生蠔店,自然不能少了主角,烤生蠔真的很便宜啊,10塊錢3個,都挺肥美的也很新鮮,蒜蓉的和原味的都不錯,尤其喜歡蒜蓉的,還放了一些小米椒點綴,帶著微微的辣,特別香。

辣炒花蛤,顏色還不錯,看上去挺有食慾的一道菜,放了香菜和洋蔥,雖然辣椒很多,但是味道是偏甜的,好在花蛤處理的很乾淨,而且肉也算飽滿,沒有吃出泥沙感。

烤蠶蛹,朋友點的,5元一串,屬於看到就夠了的菜,雖然小時候特愛吃,但是現在真的只能看看,不敢吃,看朋友們吃的賊香。

辣炒釘螺,這個菜真的是夠辣夠味道,太讓人喜歡了,肉質彈潤還特別入味,越嚼越香,雖然吃著費勁也認了。

辣炒海螺,賣相和味道都不錯,海螺肉入味有彈性。

羊肉串一份10串39元,這裡的羊肉串偏肥,感覺如果烤的再焦一點就好了,肉質還是挺不錯的。

鹽水海螺,肉質緊實有彈性,處理的也很乾淨,鮮嫩美味,也是很受歡迎的一道菜呢。

總的來說這家店不是那種看上去特有風格很豪華那種,但是也帶著乾淨整潔的小清新,算是網紅店的標配吧,但就食物的品質和味道來說,絕對算極具性價比的了。大家覺得呢?

妖夜行攝食光,愛吃愛玩愛旅行,更愛和你分享美好的一切,喜歡就關注我吧!


妖夜行攝食光


說起北京吃生蠔的地方,有家店必須要提一提~吃蠔專家們應該都聽說或到訪過這個餐廳!

Oyster Talks——蠔圈內名氣不小。國內同名山寨貨不少,唯有這家與香港本店系出同門。老闆梁家駿2002年在香港跑馬地創立首店,11年後,2店於首都工體落成,在生食生蠔一直沒有大市場的內陸,這兒的生意竟一直不錯。

吧檯是能夠直觀判斷一家蠔吧水準的地方——生蠔是否足夠新鮮,種類是否齊全,有否特別的品種。細細看過 Oyster Talks 的吧檯,果然不失所望。法國幾個知名蠔田的產品都很齊備,除了人人熟悉的吉拉多,月亮、安芝蓮、諾曼底等蠔友摯愛的重口味,都一併齊全。此外,南非和澳洲等主要生蠔產區的代表作也列席其中,品種逾廿。若用圖書館作比,此處可謂是藏書豐富了。

每一天,新鮮的生蠔浸在汪汪的海水裡從全世界的蠔田被運來店裡。開蠔師們堅持將每箱都隨機抽取一顆“開蠔刮裙邊“——若哪隻“幸運兒”的裙邊沒有發生收縮,便整箱被淘汰。即使跟合作了多年的老供應商打交道,嚴苛的流程始終沒變過。新鮮,是這裡大寫加粗的關鍵詞。

單純吃蠔的話,最推薦坐吧檯。若第一次吃,你只要把口味偏好交給開蠔師就好了。等他們的精彩撬殼表演過後,小心翼翼地將愛蠔接手,將混著海水的蠔肉“吸溜”入口——含一會兒,嚼個三兩下,讓這勾魂的生物與舌頭充分接觸,再放它滑入喉,嘖嘖。

不過今天,生蠔只作我們的“開胃菜”。

順時針,4只分別是月亮(Speciale Le Lune),吉拉多(Gillardeau),黃金(Orstre’or)與聖蒂娜(Sentinelle)。相比從淡到鹹,按口感“薄厚”吃蠔更為恰當。

月亮較吉拉多更鹹,但由於味型單一肉質清脆,因此第一個被消滅。幾滴檸檬汁,便足矣化直白的鹹為耐人的甜。

吉拉多“身寬體胖”,那自不用說,門外漢也能一認一個準——芸芸眾蠔中,它是唯一一個以養殖商家族命名的品種。捕撈回來的生蠔被集體送入養殖場,養殖過程之神秘,是除了蠔農以外沒人能窺探的秘密。也許正因這個特殊照顧,吉拉多才被打造成了“後天明星”——味輕,肉厚,個大,即便是初入蠔門的人,也很難拒絕如此霸道的肉體吧。

黃金是4只蠔中我最愛的一枚,撲鼻的黃瓜香讓我乾脆拋棄了檸檬汁。口感利落清脆,忍不住多嚼了幾下。即便是徹徹底底地 go naked,也沒有一絲腥氣。

如今多見於愛爾蘭海域的聖蒂娜,老家其實在法國西部。眼下這枚,正是地地道道的法國血統。聖蒂娜入口偏重,回味鮮甜,肉質是整盤蠔中,僅次於吉拉多的肥厚。

前菜3款 Tapas ,通過用料呈現3種不同程度的“脆”。烤吐司片+番茄片+醃鯷魚,酥脆;吐司邊脆片+煙燻三文魚+黑松露,生脆;地瓜薄片+炙烤牛肉+水蘿蔔,清脆。

以上鋪墊得太好,舌頭已被髮酵得不像樣子。

清湯上桌的過程悠揚美妙。靜置在雞肉卷片上的是剛與我有過“口舌之交”的黑松露。

熬過兩晚的烏雞湯被緩緩倒入盤中,食材們瞬間活了——雞湯被賦予了黑松露的氣息,鮮香繞樑。

喝完湯,來正式會見今晚的“罪魁禍首”——篡奪生蠔主角地位的 M8 級澳和牛,級別等同於日和牛中的 A3。採用生扒而非煎的方式,能更好地保留和牛本身的脂香。

五成熟的西冷下刀毫無阻力,口感綿柔到我不禁恍惚:這還是我印象中難搞過上司的“精瘦肉”嗎?

這一餐,來自餐廳新任主廚陳達民,梁老闆從“孃家”請來的大人物——曾於香港海逸酒店摸爬滾打,直至成為瑞士鐘錶大亨 FRANCK MULLER 旗下 FRANCESCO 餐廳的行政總廚、香港 Armani 餐廳副總廚,戰績傲人。如今,陳生走馬上任 Oyster Talks,正為菜單換血。今晚過後,我真是對即將告成的菜單滿心期待。

其實除了菜品,Oyster Talks 的藏酒也是老饕界廣傳的佳話。酒單上滿是梁老闆的良苦用心——來自世界上百個酒莊的佳釀都是他大浪淘沙得來,其中有些好年份好酒莊不僅難以覓得,甚至價格還比市價低廉不少。

而今晚的精彩之處卻遠不止這些:侍者的服務意識極強,斟酒撤盤沒有過怠慢;他們對菜單瞭如指掌,所薦生蠔更是精準到位。最令人欣喜的是,每道料理被裝在有溫度的盤子上桌;白葡萄酒上桌前已冰涼宜人——這些看似理所應當的西餐料理基本點,在北京高級餐飲中能做到的屈指可數。

如果你愛蠔,當然不該錯過這裡;即使你對蠔並非情有獨鍾,僅為美酒佳餚和周到的服務,這裡也絕不會令你失望。

臨走前去趟洗手間,咦?若哪天與心上人來這裡燭光晚餐,席間偷跑出來補個妝也是蠻贊。

ENJOY TIPS

☺ 侍者會向客人詳細介紹生蠔品種、口味及搭配,生蠔新手也不必擔心

☺ 午市全場生蠔半價,及ENJOY上更優惠的環球生蠔拼盤

門臉略低調,建議從工體東門進入

---------

感謝金城蠔(吃蠔專家,熟悉世界生蠔地圖,熱愛在家組蠔局網羅蠔友普及蠔類知識。)


ENJOY精選限量美食


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目前北京吃生蠔的餐廳好像缺少一點宣傳,至少消費者對這些餐廳之間的區別還不是很清晰,而且還有很多消費者確實對生蠔的味道不太接受。推薦幾個自己覺得不錯的吧:

1,工體裡的Oyster Talks, 出品不錯的,環境也優雅,生蠔選擇多達20多種,可算是生蠔餐廳界的領頭羊了


2, 燕莎附近的斯普匯生蠔餐廳,環境比Oyster Talks要更放鬆一點,但是出品也不錯,生蠔的選擇、鮮度都得到圈內認可

3,TRB Forbidden City,服務超級好,很喜歡他們的生蠔拼盤,餐飲景觀也絕佳



4,V Shine生蠔吧,店鋪內各種優惠活動很多,贏在性價比了

5,萬葉海鮮爐端燒,這是個日餐,我在那兒吃到過一次小長錦生蠔(音譯)好像是從日本長崎還是哪兒進的,只有很短的時間供應,是目前最讓我驚豔的一次生蠔體驗,簡直是念念不忘(杯子裡的就是那份生蠔,好吃到吃完又繼續點了幾個,無比滿足和鮮甜)


Lotus聊吃喝


還是乳山牡蠣專供比較好,十斤裝順豐包郵,下午發貨第二天下午就到了,鮮活到家,想吃的約吧





AAA膠東海鮮美食


最可靠的就是從威海的乳山寄過來的,買回家後,自己想著法子吧,清蒸的,蒜蓉的,炭烤的


長安街流浪貓


生蠔怎麼吃?生吃、烤著吃還是煮著吃。有的人喜歡在路邊攤烤著吃,加上粉絲和蒜蓉,一口一個還真的很過癮呢,“老闆,再給我上一打”。

也有人喜歡坐在安靜的地方,就著紅酒慢慢品味生蠔的肥美。

下面是幾家北京比較有名吃生蠔的地方:

1.蠔酷(東四店)

東四向來是臥虎藏龍的地界兒,“蠔酷”就藏身在東四四條的衚衕裡面,頗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氣派。建議有車一族儘量不要開車前往,衚衕串子裡不太好停車。蠔酷的主人是一帥氣的80後小夥,但餐廳並沒有因此玩一些華麗的時尚的概念。簡單的四合院落,木凳木椅,舊木門框……一股熟悉的懷舊情結油然而生。

到蠔酷吃生蠔是最重要的,這裡的蠔來自湛江,生蠔分黑椒、蒜茸、剁椒、素燒四種製作方法,可以點兩種口味拼1打。除了主打的生蠔,還有炭烤扇貝,扇貝大而厚實,吃在嘴裡很有滿足感。為了保證出品的新鮮,這裡的海鮮都是每天從南方運來,因此來這裡最好提前訂個位子,店裡好根據預定量準備生蠔,不然店裡人多的時候能不能吃上就不一定了。

推薦菜:以前的蒜蓉生蠔、蒜蓉烤扇貝、原味雞翅、黑胡椒生蠔、剁椒生蠔 (107)素燒扇貝、蠔粥、原味生蠔、素燒生蠔

人均:92元
地址: 東四四條甲83號(東四四條西口)


2.藍鑽國際美食自助百匯(西直門店)

這個自助餐環境和地段都是一流的。坐落在西直門商業圈。逛完凱德mall可以直奔主題的餐館。因為從天南地北的中國特色到中西合璧的美食,由色覺上盛宴到味蕾的享受,統統一網打盡。畢竟是包羅萬象的自助餐。對那些不吃到扶牆進扶牆出的境界不為過癮的食客們這真是絕佳選擇。

推薦菜:酥皮蘑菇湯、深海三文魚刺身、牛扒、法式鵝肝、三文魚片、鮑魚、大西洋深海生蠔

人均:134元
地址: 高梁橋斜街59號中坤大廈內鐘鼎樓食府3樓(近西直門凱德MALL)


3.Oyster Talks 蠔吧(工體店)

外面看上去,白色的木框搭配著一塊塊玻璃,大大的落地窗,十分有氣勢。推門進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大的吧檯,然後高背座椅的四人桌,乾淨,簡潔,大氣。

是北京目前吃生蠔的好去處,生蠔種類很多,不定時還會引進新品種,新鮮程度不錯。主菜小食基本上是以海鮮為主,魚、蝦、貝都可以在這裡吃到,也有牛排提供。

吉拉多,也算是生蠔裡面最入門,最被大眾熟知的品種。來自法國西部,從養殖工序到口感,都有複雜之稱。一般三到五年生長週期。吉拉多,肉質肥美,獨特的清脆,濃郁的海水味道,蠔汁和蠔肉一起滑入口中,再喝一口長相思,簡直美到無法形容。

推薦菜:生蠔、鵝肝意大利飯、野菌松露意大利麵、澳洲和牛、吉拉朵、龍鮮蝦意麵、新西蘭珍珠

人均:900元

地址: 工人體育場4號看臺南側(近工體東門)


4.松子日本料理(亮馬橋店)

松子日式料理,健康的美食料理,幽雅的餐飲文化!給您帶來無窮的回味。店面設計前衛,典雅裝飾舒適浪漫,餐桌之間距離大。食客就餐無拘束感。餐廳有商務套餐,零點,生魚片,壽司,鐵板燒,火鍋,炸物,烤物。菜餚品種高中低檔涵蓋百多種經典菜餚。壽司、生魚片極具特色,秉承日式料理傳統工藝,口味凝合中外飲食習慣,使之在色,香,味,形上相得益彰。

雖然是亮馬橋店,但不是特別鬧市區,在第一上海中心1樓,路邊院裡都可以停車。進店後發現別有洞天,小橋流水,游魚籠鳥,非常雅緻。三文魚口感非常好,新鮮厚實飽滿有彈性,雖然88一份,不過量很足,基本上夠2人吃沒問題。烤青花魚味道很好,魚體肥厚,不像有些店又小又柴,這隻魚還是很有料的。美乃滋芥末口味的生蠔個頭很大,也非常新鮮,不過如果hold不住芥末的朋友可以選擇蒜蓉或者其他口味,但是東西絕對是好東西。

推薦菜:刺身、烤鰻魚、生魚片、黃金天婦羅、美乃滋烤生蠔、松茸湯、蛋羹、松子招牌沙拉

人均:156元
地址: 亮馬橋路39號第一上海中心1樓

京蜜



熬過漫長的夏天,終於回到了帶R字的月份,要開始吃生蠔了~(想想就流口水)目前在wish list上的有兩家,一個是Oyster talks ,一個是斯普匯,等我吃完回來如果覺得靠譜就好好答題推薦。

好了說話算數,Oyster talks靠譜價格對我來說挺貴的~不過誰讓我好這一口呢饞是要付出代價的

放圖~這個是第一盤,要了九個,順序是這張圖上的:嗯,覺得懵逼的可以對照一下他家的蠔單
第二次又加了Krystale

這個真是好吃到飛起,非常甜美~比心❤️然後手動星星✨眼~

環境挺專業的,坐在吧檯上可以看著侍蠔師在那兒忙活~門臉兒挺簡單的,裡面裝修也不矯情。

酷酷極限運動


從我們乳山郵寄,加運費不過10元一斤,嘿嘿。刷乾淨,清蒸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