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不在鼎盛的時期把吐蕃給滅了?

千殤鳥飛絕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繁榮、科技發達、名將輩出的鼎盛朝代。

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唐朝都是當時全球數一數二的存在,萬國來朝,唐太宗還被尊稱為天可汗,可見當時唐朝的地位有多高。


地位由實力決定,唐朝的軍事實力毋庸置疑,不過吐蕃卻是大唐絞盡腦汁也無法根除的一個邊患,那麼吐蕃究竟有何特殊之處,生命力竟如此強悍?

吐蕃是7世紀至9世紀古藏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位於現在的青藏高原,而唐朝的鼎盛時期又正好趕上吐蕃最有活力的時期:國力鼎盛,猛將如雲,兵源充足。


當地金屬礦藏十分富足,吐蕃人又掌握了冷鍛甲,因此擁有不少重騎兵、重步兵,甚至在武器裝備上也比唐軍要比強上不少,加之當地民風彪悍,因此其軍隊戰鬥力不容小覷。

由於青藏高原的特殊氣候條件,唐軍適應不了,即便能攻入吐蕃,軍隊也很難適應,而且因為交通運輸不便,後勤補給無法跟上,如果孤軍深入則很容易造成失敗。

所以吐蕃不是不想打,實在要攻下吐蕃,消耗太大,得不償失。


金兔歷史


盛時期吐蕃也是最強盛的時期,後武則天發動神龍政變,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已經衰落了,失去絲路貿易,失去了大量人口,各地藩鎮割據。唐朝國運兩個下坡路,第一是武則天政變,導致西北、北方、東北大量國土淪喪。第二個下坡路,安史之亂,導致絲路之路斷決1000年,人口流失,藩鎮割據。把世界第一的唐帝國直接打成了世界中流國家。


大漢帝國長樂未央


吐蕃和大唐從起步到走向強盛,時間軌跡上幾乎重合。吐蕃與大唐時戰時和,幾乎與二者存亡相始終。彼此反覆爭奪西域、青海控制權,互有攻守。直至唐朝衰落,被吐蕃攻陷長安。大唐後聯合回鶻、南詔、大食等部,合圍吐蕃,由於連年征戰,國勢大衰,致吐蕃政權分裂崩潰。可謂是一對歡喜冤家。吐蕃的崛起受益於當時全球氣候處於溫暖期,高原的氣候條件較為暖和,作物產量高,軍事力量空前強大,吐蕃之後,藏域再無強權!


五經博士


戰神薛仁貴差點全軍覆沒。


伊洛川373


吐蕃不打過來已經很好了,還想滅人家,當然唐朝欺負一些二流國家、殘廢國家還可以的。一碰上硬對手就諸多問題。要麼就是輸了給自己找藉口。什麼將領差,吃不飽飯,水土不服,不聽指揮、急功近利。


天人嘯劍


不是不想,是滅不了;青藏高原的海拔就像噩夢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