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的人讀五年制大專和高中畢業讀三年大專,有什麼區別?

等你在網


表面看都是大專,其實區別還是挺大。

招生對象:

五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都是沒考上高中的孩子。這些十幾歲的孩子進入社會太早,又沒有其他選擇,父母只好將他們送到大中專學校。


三年大專:招生對象是高中畢業生,他們經歷過中考、高考,又有三年高中的學習經歷,他們的基礎要比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的學生好許多。

學習狀態:

五年制大專:這些孩子學習慾望太低,主動學習不太可能,強制學習又強制不了,雖然經過五年學習,但是能夠學到多少,真不敢說,也許有不少就是為了在學校熬到成年,混個畢業證。

三年制大專:,這些孩子已滿或者將滿十八歲,思想接近成熟,進入大專院校他們會有意識地去學習,但是他們的自律能力可能偏弱,有部分孩子會繼續努力,而有的孩子會混到畢業。


相對來說三年制大專文憑大專比五年制大專文憑要硬一些。雖然這兩種大專都是大專學歷,但社會普遍承認三年制大專的大專學歷,因為五年制大專生源普遍較差,大部分人是抱著混日子,養大一點的態度去讀五年制大專,學習氛圍基本沒有。他們與經過三年高中,高考磨練的大專生比較,不僅僅是缺少一些基礎知識,缺乏考試經驗,他們的思想認知也有問題。說實話,有些五年制大專生甚至還比不上中專一些進取的學生。五年制大專生普遍來說都是大學校園引起麻煩最多的群體,三年制大專生普遍歧視視五年制大專生。


媽咪老師


初中畢業上五年制大專和高中畢業讀三年制大專,既有共同點,又有區別。

、共同點是都拿全日制大專文憑。初中畢業上五年制大專,最後拿的也是全日制大專文憑,國家承認學歷,與高中畢業讀大專的學歷相同。


二、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入學方式不同。初中畢業上五年制大專基本釆用3+2模式,一般是考不上普高的初中畢業生才上,入學門檻低。學完前三年後可選擇就業或繼續考試上大專,不過考試很容易通過。三年制大專是高中畢業生通過高考或單招進入,相對來說難度稍大些,學生綜合素質要高於前者。

2、學習內容的不同。五年制大專前三年其實就是上中職,不但要學習文化基礎課,還要學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課,還有一些實訓課程。因此就算不上大專,也是可以直接就業的。後二年的大專課程當然要提高專業學習深度與廣度,也要加強實訓。而三年制大專的學生在高中三年完全學文化課,所以文化基礎知識紮實,而大專三年學習專業理論會更容易理解,理論水平強於五年制大專生,但專業技能方面落後於五年制大專生。

人認為三年制大專生的職業發展長期看是優於五年制大專生的,畢竟三年制大專生有更好的文化基礎,綜合素質更高。

以上是我所瞭解的,你認為三年制大專生與五年制大專生更有發展空間?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五年制大專和高中畢業讀的三年制大專有沒有區別??

明確告訴你:1,文憑性質無區別,都屬於全日制性質;2,證書內頁有一點區別;3,用人單位或許會區別對待。

第一,文憑性質無區別

首先初中起點五年制高職專科是被納入高職統招計劃的,學生需要參加中考成績達到五年制錄取分數線,填報五年制大專志願,最終是通過省考試院來統一錄取。畢業後頒發全日制大專文憑,屬於全日制學歷。(特別要強調一點,現在有些學校打著五年制大專的幌子招收初中畢業生,其實是成教或自考模式,一定要謹慎!區別方法很簡單,就是正規五年制大專是要中考、成績上線、填報志願、被省考試院錄取,否則就不是正規五年制大專)。

第二,證書會註明“初中起點五年制高職專科”

一般初中起點讀的五年制大專,畢業證樣式沒有區別,但是在內頁會特別註明:初中起點五年制專科或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學信網查詢結果也會有五年制大專注明。

第三,用人單位或許會區別對待

因為初中起點大專會被註明,往往用人單位在看到個人簡歷或者畢業證的時候,始終會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包括我們單位,五年制大專直接定性不符合要求。所以,大專還是想辦法提升學歷,比如參加普通專插本。

最後,不管是五年制大專,還是三年制大專,其實學歷文憑都是其次,重要的是一定要想辦法提升個人競爭,如果自己有比較優質的履歷,相比學歷更為重要。




指尖快評


五年制大專和三年制大專區別:

三年制大專是高中畢業後通過高考上大專,普通大專。五年制大專是初中畢業後通過中考上的,即3+2大專。

  如果單純從學歷上看,同屬專科層次上的學歷,都屬國家承認學歷,但是二者有區別的,首先單說畢業證上的字樣是有區別的,三年制大專畢業證有“三年制專科”的字樣,五年制大專畢業證有“初中起點五年專科”或“五年一貫制專科”的字樣,高中為起點就讀的三年制大專比初中為起點的五年制大專好,相對來說三年制大專文憑大專比五年制大專文憑要硬一些。因為三年制大專以前是上過高中的,五年制大專的沒上過高中,是初中畢業上的,首先最簡單的問題是上過高中和沒上過高中是有非常大區別的,因為三年制大專的學生他們高中三年能學到一些知識,他們以前是考上高中的,而五年制大專的呢,根本學不到什麼知識,生源太差,一般都是沒考上高中的學生才去讀的,因此企業用人單位招聘要求大專或大專以上學歷偏向三年制大專。



院子裡的自行車


個人的事實見解,供參考!

一:以事實說話,首先先說五年一貫制。有很多人都認為上五年專是初中差生,我認為說這種觀點比較客觀!真的能上五年一貫制的是可以上當地的普通高中的。這是不爭的事實,反之如果是民辦獨立學院的五年專,這個是交錢就可去讀,這是2碼事。

二:再談普通高中上去高職的三年制大專,也是同理民辦獨立學院同樣交錢去混文憑。這是不爭的事實!

三:如果說初中考當地重點中學差80分以內的,我建議首選五年一貫制。我舉一事例,就算你剛好被重點中學切到線你上縣重點中學,但是區縣重點中學高中也有4O%要去讀高職(大專)這是不爭的事實!反之初中少你幾十分的讀五年一貫制其實就是這些40%上高職的院挍,所以當你讀③年高中後去,人家己經是老學長,而且己經是有些技術的,尤其是醫學高專與師範類的更突出。你讀完高中後職院後更是後悔當初不該去白花三年高中時光!再者真的高中上去的高職大專含金量那麼高嗎?答案是錯了!高職3年,前半年熟悉院校參加各社團體與軍訓~~放假了!畢業後半年實習~~不讀了!剩2年時光再扣去放假與星期六天,試問大專3年是讀幾十百天書呢?

所以說大專三年學生不如五年一貫制的高職生!這是不爭的事實,仁者見仁,智者見👍


朱其奇


同樣是大專,按理說沒什麼區別,但實際情況是有區別的,特別是大家在找工作中就會遇到區別對待。所以要懂得多才能有利於未來,而不是覺得同樣是大專,初中畢業讀可以早工作一年。

區別一、“3+2”五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而3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高中、中專或職高畢業生。現在普遍讀高中,不再像以前五年制大專招的都是優秀學生。



區別二、五年制大專大多是那些高中考不取的學生上的,是上兩年的中專課,再上三年的大專課程。而高中畢業三年大專是進行高考統一招生考試錄取的,多數學校上兩年課程,第三年出去實習,學的東西相對要多一些。

區別三、社會認可度是不一樣的,雖然兩種大專文憑都是一樣的。經歷高考是接觸高材生的,也有機會上本科。沒經歷高考是一種缺憾,初中畢業大多數會感覺是技校。這一點在找工作,面試官會有區別對待的。這就像同是清華大學研究生還要看第一學歷呢,一個985本科,一個普通本科,面試官會傾向985本科的。那麼同是大專,面試官會傾向高中畢業的。



總的來說,高中畢業的3年大專比初中畢業的5年大專是要強一點的。初中畢業要盡力讀高中哦,還能考本科。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明白,不像以前了。記得十幾年以前很喜歡初中畢業讀中專、大專,而且很難考,分數特別高,比考高中還難。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去上高中了,這樣社會認可度就下來了。

所以說,現在不能跟以前初中畢業的專科生比了,要與時俱進,讀高中,最好考“211”、“985”,才有社會競爭力,可以找到好一點的工作。大家覺得呢?


徽鄉小居


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真是操碎了心,經常要去了解跟教育相關的問題。比如在升學的時候,對於不得不讓自己的孩子讀專科的家長,首要的就是要了解專科是怎麼回事兒。可我國的專科又分為三年制專科和五年制專科,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與相同呢?哪個更好呢?有前途嗎?

首先三年制和五年制專科共同點就是畢業後均能取得教育部監製、國家承認的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大學專科文憑(非成人教育大專文憑),也均可在專生本以後繼續深造。

不同點則很多,有哪些呢?

1、招生對象與招生方式不同

五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畢業證書註明學制五年 。而三年制大專招生對象是高中畢業生、三校生和成人高考生,畢業證書註明學制三年。

五年制大專招生由省級教育部門統一安排,只招收中考成績達到一定錄取控制線的考生。而三年制專科則由專科教育普通高等學校統招。

2、教學計劃與收費標準不同

三年制大專只有“三年一貫制”一種,三年連貫教學,學費按大專收費標準分年收取。

而五年制大專則分為“3+2”制和“五年一貫制”兩種。

其中“五年一貫制”制是五年連貫教學,中間不需要參加任何考試,學費按大專收費標準分年收取。

而“3+2”制則指的是學生可以只讀三年,三年畢業以後,如果不想再繼續深造,學校發中專畢業證書。但如果想繼續深造,需再參加統一的普通高考,並被相關專科學校錄取,畢業後發大專畢業證書。前3年學習中職知識和專業技能,後2年學習大學理論知識。學費實行分段收費,前三年按中專學費標準執行,後兩年按普通高校的對應專業學費標準執行。

3、實習時間不同

五年制大專的學生提前一年就可以安排實習並獲得實習工資,而三年制大專一般是提前半年。

學校的培養方式是什麼?

1、學生入校就開始接觸相關專業,使其有充足的時間來系統的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使學生在畢業前就能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2、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方向的素質拓展課程,學生在學習本專業課程的同時,還能夠學習到其他專業的拓展課程,使學生在畢業前就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3、為畢業生提供針對工作單位面試的專項講座,提高學生面試成功率。

三年制和五年制大專誰的優勢更大呢?

1、學習方面來說,它們各有各的優勢

三年制大專生由於在高中階段的課程學習強度更大,使得基礎知識相對更好,於是在大專高等教育期間學習起來也不會更吃力。而五年制大專採用了更科學的"五年制"教學模式,與傳統教育的高中三年+專科三年相比,使得學生節省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及相關的學費與生活費。

2、就業方面來說,它們的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它們的就業率遠遠高於本科。而且很多用人單位評價它們的學生“動手能力比本科生強,知識結構比中職生優”,被稱為“中職大學生”,就業形勢很好。大概就這些吧。很多人都覺得大專不好,可我個人覺得讀什麼大學並不能完全決定未來的成敗,重點是自己當下的汗水。努力了之後能否取得成功誰也不知道,但不努力絕不會成功!你覺得喃?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我是教育港灣,敬請關注!^∀^


四眼學長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我來回答。

隨著我國教育越來越發達,各個層次的學歷與培訓體系都建立了起來,既包括比較完善發達的普通高等教育,也包括各個層次的職業教育,其中,職業教育成為以後發展的重點。

職業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職業學校教育是學歷性的教育,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是進入職業技術類學校進行的教育,無論是五年制還是三年制,都屬於學歷性教育。

五年制大專入學的人群是針對初中畢業生,一般叫“3+2”大專,因為入學者沒有接受高中階段的教育,所以前三年相當於補充高中階段的學歷和知識,後兩年進行大學教育。這種安排,對於初中畢業生來說,是比較合理的,既安排了文化知識的學習時間,又可以在後面兩年進行職業技能的訓練。在最後一年,一般是進行實習。完成學業後,可以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專科學歷。而且,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學生只願意進行前面3年的學習,後面兩年不打算繼續下去了,也是可以讀完3年就畢業的,只是獲得的文憑是中專學歷。這是靈活性的表現。

在具體的實施中,“3+2”方式需要通過中考,或者相應招生學校的入學考試,難度一般不大。對於大多數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而言,要讀“3+2”都是不難的。只要願意,一般都是可以通過考試,成功入讀的。

目前,我國職業學校教育尚不發達,社會整體認可度不太高,所以很多學校生源並不是很好。學校為了擴大招生,會承諾畢業推薦工作等優惠措施,以提高吸引力。這種承諾,需要辯證地看待,有些學校確實是可以推薦工作的,有些則是一個噱頭,不能寄予過高希望。

而三年制大專分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也就是高專高職,需要參加普通高考或者職業高考,並達到入學條件。所以,進入三年制大專的必須是普通高中畢業生或者職業中學的高中畢業生。高專屬於普通高等教育的序列,只是接受的是大學專科教育高職屬於職業教育的序列,是高等職業學校教育上面提到的“3+2”與高職是同一性質的。

五年制的“3+2”與三年制的高等職業教育性質相同,主要是學技術拿文憑,只是一個面對的入學者是初中畢業生,一個是高中畢業生;一個是五年制,屬於兩段式的教育,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最後一年完全拿來作為實習時間,一個是三年制,一般是最後一個學期才進行實習。從交費方式上說,前者一般是按學期交費,一般每學期學費兩三千(當然要看具體學校和地域),後者一般是按年度交費,學費大致每年五六千。而且,前者很多學校會承諾不但安排實習,還推薦工作;後者一般沒有這類承諾。

五年制的“3+2”與三年制的高等專科教育則差異較大,前者屬於職業教育,也就是上面說的那樣,主要是學技術拿文憑;後者屬於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學文化拿文憑。這實際上屬於不同的學習路徑。

對於打算學一門技術而言,讀職業大專是很好的選擇,不但可以拿文憑,還可以學到一門實用的技術。如果孩子成績不大好,完全可以初中畢業後就去“3+2”。如果打算讀了高中,實在考不上本科,再選擇讀大專,自然也是可以的,不過這個時候就要分清楚到底是讀高專還是高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博雅燕園


高考考上的三年制大專和中考考上的五年一貫制大專文憑都是全日制大專,只不過三年制校風稍微自由點,五年制管理的嚴一點。

硬要說區別的話就是它們最後參加江蘇專轉本考試的考試形式有很大區別。

三年制專轉本在三年級三月份統一參加省統考,每個城市都有考點,考試科目只分文理科,文科是語文、英語、計算機,理科是數學、英語、計算機,總分400分,計算機100,其他各150,可以填五個平行志願,高到低錄取。

五年一貫制轉本相對比較繁瑣,還分高職(非師範類)轉本和高師(師範類)轉本,考核形式都有些區別。

高職轉本也是考三門,英語為必考項,另外兩門專業課看對口專業院校規定考試科目,只能選擇一個學校考試,類似於高考藝術生的對口單招。三門每門100分,總分300分。

高師由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統一組織,考試統一到江蘇第二師範學院草場門校區,也是三門科目,分學前教育文化課成為:英語,語文,幼兒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小學教育,藝術類教育文化課程為:英語,語文/數學,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總分450,每門各150,另外學前教育和藝術類教育還有加試部分。


小河馬見證奇蹟


沒太大的區別,不管性格還是學習態度,個人認為還是三年制大專的比較好,當然五年制大專也不是不好。

簡單說明下:在我國高中院校大約有15681所,小學教育階段在校學生數:10564萬 全國普通小學32.01萬所,在校生10564萬人。 全國共有初中學校5.94萬所(其中職業初中0.03萬所),在校生5736.19萬人。 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共有學校31255所,在校學生數為4527.49萬人 全國成人高中742所,在校生18.08萬人。 全國普通中等專業學校3801所,在校生781.63萬人。 全國職業高中5916所,在校生725.25萬人。 全國技工學校2995所,在校生367.15萬人。 全國成人中等專業學校2120所,在校生112.98萬人。大專院校是本科院校的3倍,

當然這些數據只是為了說明並不是每個人都考得上高中,考的上大學。

初中畢業的往往性格上會更加外向點,喜歡用武力解決事情,心智不成熟,高中畢業恰好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