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type-c與小米type-c的有區別嗎?你怎麼看?

深邃的世界


您好,這個都是type-C的接口,實質上是沒有區別的。

你其實想問的是充電速度吧?

充電速度上,目前華為、oppo,小米,差不多都是前三的快充企業。而且充電時間也不是相差很多。


搞機日記


一次與眾朋友同行外出,詢問一夥計借用充電寶。他問我是安卓、華為、還是蘋果口?當時就沒反應過來,華為啥時候出了一個專用的數據接口?當他從揹包掏出來後才發現,原來他口中的華為口就是Type-C。。。

Type-C是一種標準,把Type-C接口理解成華為首創其實是大誤解。

也是後面才瞭解到,原來是有些人不喜歡念英文又或者是出於習慣的叫法,就把Type-C充電接口叫成了華為口。這裡面也有一些誤解。

最先採用Type-C接口的是樂視手機,其也是全球最先用上Type-C的手機廠商。華為並非首創。其次,Type-C的普及壯大也並非是華為,第一批帶頭普及Type-C接口的還數小米、魅族這類廠商。

再言的是,Type-C是一種全新的USB接口形式,由USB-IF組織於2014年8月份發佈。其是USB標準化組織為了解決USB接口長期以來物理接口規範不統一而制定的接口。簡單說來,華為也就是把Type-C拿來用罷了,本身也談不上大關聯。

小米和華為的Type-C本質上是沒什麼差異的,都是標準化接口,區別在於它們的快充協議(技術)。

Type-C接口最大的特點是支持正反2個方向插入,正反面隨便插。它們都是標準化接口,不過充電協議不一樣,在快充技術上卻有其自身獨特的區別和優勢。

目前市場上運用最多的是高通的Quick Charge技術,目前已經到了QC 3.0版本。以小米9 Pro為例,其便是採用的是高通Charge Turbo 40W(10伏4安)快充技術;華為Mate 30 Pro為例,其就是採用跟華為P30 Pro同樣的SuperCharge 40W超級快充技術。

從充電電壓上分就有高壓快充和低壓快充,如高壓快充有QC3.0(9V-2A)、QC4.0(9V-2A)、USB PD(9V-2A/9V-3A)、聯發科PE 15W和華為SCP 40W等等;低壓快充有VOOC、華為SCP等。

有些人會以為小米和華為的Type-C是不同的,其實他們多數是簡單從充電器能否混用就予以判斷了。而充電器是否能夠混用的關鍵,就在於充電器與手機是否支持同一個協議。事實上,上圖也能對比出來,即便同為40W快充,充電速度上也一樣會有差異。區別點就在於它們的充電方案不同。廠商都有自己的快充協議,不同品牌的充電器支持的協議顯然是有所差異的。

一般來說,手機搭配原裝充電器使用效果會佳。不過,目前大部分手機都支持的USB PD協議,手機同樣可以進入快充模式,正常充電都是沒有問題的。但仍有需要注意的問題,一些使用低壓快充協議的手機只有在充電線支持的情況下,手機才能進入快充模式。


IT小眾


無論是“華為口”也好“小米口”也罷,這個所謂的“口”本身與它們本身其實並沒有關係,“USB Type-C”的商標屬於USB-IF協會,目前Type C已經是一種行業標準,它是大家的。

小米、華為,它們到底誰才是Type C最早的推從者?

對於手機,個人使用品牌算是比較多的了,可以肯定的就是,華為算是比較晚使用TypeC接口的一個品牌,樂視是用的比較早的,而小米對於Type C的普及推廣呼聲是最高的。所以嚴格說來,小米手機的TypeC接口使用比華為更早,而且也是當時價格比較低的國產品牌。那麼,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喜歡把“C口”叫作華為口?

量大優先,勝利優先,無論從銷量還是市場口碑而言,華為都是毋庸置疑的國產最大贏家。目前華為的出貨量已經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所以華為的用戶都習慣把Type C接口叫華為口,以一傳百的號召力讓“華為口”的稱號成功“坐實”。卻鮮有人會記得,當年小米曾大力推廣為TypeC站臺的歷史。

雖然都是相同的口,但是它們兩品牌間並不能通用最核心的部分

TypeC相比傳統USB,除了插起來方便之外就是充電效率大大提升了,所以各廠家寧願多花錢也要把這種接口用上。各個品牌的充電器的基本功能都是可以通用的,但用過這倆品牌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它們的快充功能無法共用,這也就間接說明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出現這樣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的快充協議不同

而且,目前小米和華為的快充協議就不能通用,比如我的Mate20Pro就不能使用小米9的快充充電器。用起來確實很不方便,因此個人很希望未來各廠商能夠把這個標準統一起來,減少資源浪費,就像現在OV小米組織的快傳聯盟一樣,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用戶。

總的來講,“USB TypeC”本身跟華為小米是沒太大關係的,因為它們都只是行業升級的受益者而已,這個口的名字叫“TypeC”!

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關注我或評論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學習!


鋅氪紀


區別太大了,華為的不但華為可以用,其他安卓也可以用,小米就很厲害了,不但小米的可以用,其他的安卓手機也可以用


悶悶六六六


現在華為的很噁心,加了芯片,其他手機品牌的線接入,會無法充電,別說是快充了


Michael16050596


還真的有區別,小米全系的type c接口只支持usb2.0和pd快充,而華為的mate和p系列的type c接口是全功能的,另外支持usb3.1 和dp1.2視頻輸出


無名氏126224576


簡單來說,其實兩者沒有區別!

不管是華為Type-c或是小米Type-c,還是其他手機的Type-c接口,它都是一樣的。

Type-c接口只是承載某種技術協議的一種展現方式,它的性能、功能、技術極限都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使用在不同手機上就有所不同,所以本質上,華為type-c與小米type-c並沒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的是,雖然兩家都用同種技術協議的接口,但在自家研發技術前提下,所能達到的功能會有所差異。比如有些充電更快,有些傳輸更快,但這是基於手機廠商自己的優化差異,並不是因為type-c本身的差異。


說到這裡,就想順便說下,可能大家都發現,現在越來越多手機都開始換上type-c接口了。

比如小米、華為、OPPO、vivo等主流新機,曾經霸臨天下的Micro usb似乎已經被時代拋棄,只有在一些千元機或百元機上還可見其蹤影。

Type-c:別不服!你行你上啊!

那Type-c接口到底具有什麼樣的魔力,能讓廣大手機廠商乃至人民群眾都這麼熱衷著它?

劃重點:對於最近想要換新機的盆友也要注意啦,買新手機建議一定要選Type-c接口的!

至於為什麼,且聽我來解釋一二!


首先Type-c接口最明顯的優勢:正反隨便插,這就不用多說了吧?

回想一下,曾經的你在給手機充電時,總是很容易插反,來回幾次才能插進去,充個電相當麻煩。

而換成了Type-c之後,就算閉著眼睛,正反隨便插都能插進去了!

這是不是最直觀的便利和優勢?

而除此之外,其實Type-c接口還有著過人的硬實力和巨大優勢,不然也不能走到今天的“手機接口霸主”之位。


手機充電速度更快:

Type-c接口的最高充電電流可達到5A,最大充電功率可達到100W!這是之前的Micro usb接口無法企及的。

更高的性能極限自然為手機廠商的快充技術研發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所以才有現在我們所能體驗到的:

比如華為P30系列、Mate 30系列、榮耀V30系列等機型都實現了40W超級快充,充滿手機只需1小時;

甚至像OPPO新機RENO ACE達到了最高65W的超級快充,30分鐘就能充滿4000mAh的電池了!

這是種什麼樣的快充體驗?早上起床洗臉刷牙到出門的功夫,手機就充滿電了,再也不必擔心晚上忘記充電!

而這些,也有部分原因是基於Type-c接口本身更高的性能極限,雖然最高功率100W是理論值(實際速度會受手機硬件、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但至少,它更高的性能極限為手機快充的發展帶來了極佳保障和巨大的推動作用,更好的解決了手機續航問題。這在Micro usb接口時代,還是比較難達到的。

所以你說咱該不該給Type-c鼓個掌?

手機傳輸速度更快:

這點優勢就很直觀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Type-c口的數據傳輸速度組稿可以達到10Gbit/秒!這是個啥概念?也就是你要從打電腦拷貝一部5G大小的電影到手機,只需要4秒鐘!

當然這也是理論值,實際傳輸速度也會受到手機閃存等硬件影響,但同理,起碼它更高的傳輸極限,能為手機廠商不斷提升數據傳輸速度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傳輸功能更強大:

或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手機接口的基本功能,還停留在只能充電和傳輸數據上。

但到了Type-c接口時代,其實手機接口已經很全能。

除了最基本的充電和數據傳輸,它還支持音視頻傳輸,支持更多接口轉接協議,所以現在我們能看到:

有部分手機直接以Type-c口取代3.5mm耳機孔來聽歌;

通過Type-c轉HDMI線/轉接器,手機也能更便捷投屏到電視/投影儀等大屏設備,在日常會議分享PPT時,用手機就搞定,不再需要電腦才能投屏;

而支持PC模式的手機,如華為Mate 10/20/30系、華為P20/30系、三星S8/S9/S10系、OPPO R17 Pro、錘子R1等等,還能通過Type-c多功能擴展塢,把手機當成電腦用。不管是基本的網頁瀏覽、編輯文檔、數據統計或是PS修圖等,都能獲得如電腦般的使用體驗。

這些,都歸根於Type-c接口的超強兼容性及更豐富的性能延伸。有了一部Type-c接口的手機,很多功能自然就都能更容易便捷的體驗到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Type-c接口能夠逐步取代Micro usb,現在蘋果筆記本也大多都轉用Type-c接口了,民間傳聞蘋果手機也將會有可能慢慢轉向Type-c,大勢所趨,Type-c未來或將“一統天下”成為手機筆記本電腦的主流接口。

所以,如果你最近打算換新機,這點你說你會不會考慮進去?

咳咳,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為什麼現在的新手機都陸續換成Type-c接口,一句話就是:它能正反隨便插、傳輸功能更強大、傳輸速度快、充電更快。真是渾身亮點閃閃惹人愛啊~


所以type-c功能整體還是比較強大,只是各家手機廠商在使用的時候,會根據自家產品情況來自行發揮,所以導致都是type-c接口但好像又有點不一樣,但事實上它都是一樣的。


不知大家這會理解了嗎?你現在的手機又都是什麼接口的呢?


狒狒


手裡使用三張手機卡,一個工作卡,一個小米卡,一個移動卡(這個用的時間太長捆綁太多純屬養著)印象最深的是當年手持華為mate9pro和小米8,米8充電器可以給華為手機充電,華為的卻給小米手機衝不進去,從此後一直堅持用小米


A楊廣143694379


一直用小米,再好的企業都有缺點,平心而論,小米手機還是不錯的,尤其系統比較好用,比較人性化!


雪糕大帥


藉口是一樣的,但芯片不一樣,充電協議不一樣,華為的高瓦數的充電協議沒有對外開放,屬於私有協議,所以買華為高功率的產品最好還是在官網上買,其他產品,除非是授權店,不然功率最高也就24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