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感覺到迷茫的人是什麼類型的人,走出校園之後這群人又去了哪裡呢?

挖劇菌


大學裡感到迷茫的是哪些類型的人?走出校園之後,這群人又去了哪裡?

實話實說,我就是一個在大學裡感到迷茫的人,我在大學裡沒有很明顯的職業方向。因為我感覺自己是一個不太有主意的人,我不會很喜歡某一件事情,但是也不會很討厭某一件事情。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處於這種中立的態度。

因為自己成績不太好,所讀的專業也是調劑過來的,但是也不會很討厭自己所讀這個專業。所以通過這些經歷,我覺得大學裡感到迷茫的那群人可能是出身於農民家庭、家裡父母對子女的專業沒有要求,家裡父母只要求子女讀書出來能夠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賺錢給補貼家裡,父母對子女的專業沒有限制、沒有要求,從小也沒有給子女樹立職業發展方向,任由侄子侄女自己隨意發展。

而子女自己也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父母都是雙職工或者農民家庭,沒有太多的關注子女的成長與學習,所以因為沒有學習學習氛圍和家庭環境的薰陶,子女也沒有很明顯的職業發展方向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這群人長大走出校園之後,也許大多數都是按部就班,跟著自己的所讀專業,先找一份工作來慢慢的做著,慢慢的融入社會,然後再從工作中實踐,發現自己不喜歡的在,再重新尋找自己所喜歡的。


玥玥職場


脫離的父母的管教,沒有了束縛,有著充裕的時間,新鮮事物更是迷人心神。 在不同人和物地衝擊中逐漸迷失自己。

迷茫也同樣在於他缺乏對自己專業的認識。就是不知道學了有什麼用,學了以後能不能找到對口的工作,又去哪裡找這份工作,哪家公司或者企業要他。他看不見自己所學專業能帶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會有什麼前景。

並且,別說他對自己的專業學而不精,根本就沒有好好地去學習相關的。大學期間得過且過,玩樂為主,能抄則抄,能混則混。臨了要畢業準備找工作了,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又在道聽途說覺得其它專業的人更容易找工作,找到心儀工作的信息時不時地都反饋到他耳朵裡,產生了強烈的對比。當初我為什麼要選這個專業?大家都快找到工作了,我怎麼還沒找到?好像我們專業今年要的少,我該怎麼辦?各種情緒湧上心頭,更是越發地迷茫。

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學終究要和他再見,要麼逃避現實宅在家裡,還是繼續做個一無是處的人。要麼嘗試著投幾份看上去可能對口的職位,看能否瞎貓碰到死耗子,在公司裡面再學習。或者隨便先找份不太注重專業的工作做起來,能自己先養活自己,走一步看一步,算一步,不是說以後會混的不好,可能在其它當面有獨到之處,但從此就脫離了自己曾經的專業。

就好像是為了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找一份只可生存下去的工作。


俗人俗聊


我認為大學裡迷茫的人,是有追求的人,上進的人,想要突破和改變的人,有憂患意識的人。這樣的人畢業後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斷的挑戰自我,突破固有瓶頸,從而今後發展的更好,

一種是一直迷茫,這山看著那山高,總感覺別人做好的,不斷的換行業,不斷的在同樣的思維瓶頸中卡住,從而不斷的迷茫,懷疑自己的人生,

每個有想法,有拼搏精神的人,都會在人生中,遇到多次迷茫,因為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需要有不同的思想支撐,

當思想不能很好的處理各種關係的時候就會迷茫,

比如我們讀書的時候,就需要學習的時候認真精益求精,而在平常的親戚朋友關係相處時,就需要糊塗一點。在該講裡的地方講裡,在家裡該講情的要講情,如果切換不好角色,就會產生很多問題,導致非常迷茫和無助。

比如我們創業,一個人做的時侯,是一種思想支撐,如果帶領十個人做,就需另外一種思想支撐,在一個人做到帶領十個人做的過程中思想轉換的過程中就會迷茫。突破了這個迷茫,人生就會進入另外一個高度。

論語講,在其位,謀其事,現在通俗的講,屁股決定腦袋,在1個位置上,沒有能把位置上的做好,導致很多問題,就會迷茫。

迷茫本身不是壞事,是蛻變的前兆,在迷茫的時侯,多學習,多思考,多請教,人生就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