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大二了女生,四個人的寢室,跟室友很難交流,是什麼原因呢?

kikilala75


其實沒太難交流。我們寢室四人間。1號本地的,家裡有錢,父親開酒吧所以也常去酒吧之類的地方,每次曬圖就覺得生活很奢靡😂走之前換衣服糾結顏色搭配要把寢室每個人都問一遍,每天都要洗頭髮所以有時候收拾很慢。2號和3號家裡都是好幾個孩子,2號家庭應該一般吧,和我家應該差不多,她本人有點小心眼朋友也不多,比如有次我在圖書館寫了一天作業回去就洗漱睡覺,然後1號問我不寫作業嗎,2號就搶著說人家早都寫完了~作為室友心裡就是有點不舒服。3號是個學霸,喜歡參加各種比賽,可是她有許多生活習慣我們難以接受,比如晚上不洗腳,不修邊幅的生活習慣還是需要磨合。我呢,普通家庭,是寢室年齡最小的,也是獨生女,我覺得自己以前也是任性慣的許多壞習慣,可是自從來了大學就改了好多,每次有不舒服的事情也忍著,儘量做的讓大家沒有什麼不融洽。總之,我們寢室四個人我和1號2號經常一起,吃飯上課都一起,3號不怎麼跟我們一塊,不過回到寢室也相處的可以,大多數時候都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圖書館也是各去各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安排,能一起就一起。


河成雲的雲朵


其實寢室裡有矛盾可以說很正常的。我與遇到過那種什麼都要搶過來反駁你的,明明有時候只是問個東西,也不知道這樣有什麼意義。

大學不同於高中。首先室友不是我們選擇的結果,而以前的朋友都是我們自己主動選擇的。朋友處的不好就不處了,大家也不尷尬不難受。室友處不好卻不能不處,除非你換寢室,不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哪有那麼強大的心理完全對他的一舉一動都視而不見。

其次,高中矛盾不多,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矛盾。零零碎碎的小事要不就是朋友和誰玩的更親密感覺不舒服,不舒服也有私人空間來處理消化。自己回到家想著想著就不在意了,或者說根本回家以後注意力就被轉移了,第二天就忘了。而且高中除了友情,我們還有親情。大學裡從早到晚,室友一起上課一起吃飯,很難有高中那種放學回家自己私人空間。不經意間總會讓自己忍受的更多,可是卻找不到轉移的地方,也找不到出口。大學裡親人不在身邊,親情很難覆蓋友情的影響。

最後,大學裡南來北往,生活習慣價值觀差異都很大。我只能說,題主堅持自己的,尊重別人的。該撕逼還得撕逼,該怎樣就怎樣,室友之間相互體諒容忍是應該的。但絕對也是有限度的,有些人你學退讓越得寸進尺。大學是自己的,再不爽畢業以後大不了不再聯繫。

之前我有一個室友也是和另一個室友鬧矛盾,後來我也與那個室友鬧矛盾。室友勸我說她都想通了,室友分到一個寢室再怎麼也是一種緣分。我想想也是,不管怎樣做好自己。無愧於人,面不改色。


藍藍的冬瓜


我剛上大學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四人寢,三個是好強的,只有我自己一人比較的內向。但是她們三個要強的人的個性也略有區別。


第一個,就是不論你說什麼都要否認你,都要發表她自己的觀念,有的時候說話特別的難聽。對於這類型的室友,我就是儘量少跟她說話,一般的時候是屬於忽視她的狀態,只有有事情的時候我才跟她說。

我的第二個室友就屬於說話大大咧咧的,有的時候她可能是在開玩笑,可是我這人比較內向,有的時候就覺得玩笑開的有點大,不適應。對於這種類型的室友,我一般都是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畢竟,這種室友心比較的大,願意開玩笑。自己就要學著不要隨便的計較這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還有一個室友就是屬於強中帶柔,對我說話時候還是挺好的。對於她,我就沒什麼要改變自己的了。

其實,最主要的就是你要改變自己,逐漸的去習慣。想當初,我因為我不習慣就哭了很多回,不過後來就逐漸的適應她們了。


逆光之處是暖傷girl


如果跟三個人都合不來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了,如果跟其中一個合不來那還情有可原,大多數女生寢室都會有這種情況吧,我也是,今年大三,跟寢室一個人,表面上還好,但心裡都是互相討厭對方的那種,大學裡看透不說破的關係最難受了,但又不想打破宿舍的安寧,忍著吧,反正還有不到一年就要畢業了。

所以我建議你也不要跟宿舍人鬧翻,這樣只會對你更加不利,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己看不慣別人,別人也可能看不慣自己,每個人都不完美,還是相互包容吧。

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


八爺紅人館


我們上大學宿舍八個人:1號是心機女,瘦瘦小小的個子,家境一般,平日考試前資料從不與人分享,別人問她題她都說不會,有次學校評貧困生,她想表現自己的高風亮節,直接當著老師面說退出這次評選,結果導員根本沒把這當回事,後來別人都評上了,唯獨她落選,她哭了好久;3號是回族女生,為人比較和善,凡事總是慢半拍,有次褲子穿反了,成為大家的開心果;4號是個富家女,唯我獨大,絲毫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每天讓人給她帶早餐,每天一副瞧不起人的面孔;5號是年齡最小的,為人處世與眾不同,平日也沒什麼朋友,胖胖的,特別愛吃,弄個捲餅都能美到天上去,只是裸睡的怪癖是宿舍不能接受的,晚睡晚起,別人有愛在宿舍吃早餐,看見她都覺得難以下嚥;6號女生土村土長的,穿的都是十年前的衣服,每天樂呵呵的,很喜歡自嘲,招人喜歡,卻是個爸寶,從小和奶奶長大,平日感冒爸爸都給直接開藥方,連考計算機二級是VF還是C++都要請示父親;7號也是市裡來的富家女,和誰都玩不到一起,每天都在買買買,拼命節食減肥;8號來自本市,個人用品很多很多,宿舍到出都是她的東西,還不允許別人動,自從她來了以後宿舍衛生直線下滑,每每淘到寶貝總是煽動別人在宿舍參觀,有次買了個連體褲,宿舍長問她怎麼上廁所啊,她立馬愣了,隨即趕緊倒賣。

後來快畢業了,我們八個人分成兩撥打了一架,不歡而散,想想人多矛盾突出,矛盾多是生活體驗不同而已。


芬芳萱草


室友和朋友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學校安排了你們的相遇一個是緣分讓你們聚在一起,室友未必和你性格脾氣相近,但朋友一定是。和室友難相處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有的脾氣不好有的不愛說話等等,畢竟不都是自己認定的朋友,在一起生活確實不舒心,但大學也沒幾年,很快就過去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相互忍讓就行。


guppugupgpuoyboyb


每個人生活環境家庭環境的不同都會導致性格有一些獨特的地方,每個人都不可能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這時候就需要換位思考,相互體諒。當然有些人會把你的體諒當成他蹬鼻子上臉的資本,一次又一次挑戰人的底線。同寢室的最容易出現這種問題,如果你努力了而對方卻依然如此,那你不必刻意去強求什麼,玩不到一起就各玩各的,沒什麼大不了,總有人會是你的知己!做自己的女王就好。喜歡點贊!



娛樂樂眾樂樂


我覺得上了大學以後,首先,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地域差異肯定有的,由地域差異帶來的文化差異價值觀的不同,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稜角,經常碰撞,思想不同,很容易產生矛盾。

剛開始上大學時,宿舍六個人,也有外省的,明顯感覺外省的在我們提到地域問題時很敏感,還有一個算富家女吧,性格倒是活潑開朗長的很漂亮社交各方面都很好,但有時開玩笑太過分,不尊重別人,偶爾的大小姐脾氣,唯我獨尊。還有一個是控制慾很強的,處處提意見。還有一個在宿舍幾乎不說話等等 才開始六個人之間都有矛盾,剛開學一個月時就大吵了一架,吵架矛盾很頻繁。

因為大家的想法,做事,習慣,價值觀,思想等等都是不同的,一段時間下來後,每個人都對宿舍其他人或多或少有了瞭解,因為大家都還是渴望和諧的宿舍關係的,所以,隨著時間,大家對自己不好的一面都有所收斂有所改變,整天生活在一起,容易互相影響,隨著時間都會改變。

所以,平常生活,多點理解吧。只能這樣,畢竟宿舍關係是大學生活中很重要關係,待在宿舍的時間也太多了。實在不行,可以考慮換宿舍。


鍾離竹嫵108162506


上了大學以後,我們都是住校,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小家,但是畢竟這個“家”是我們二十歲才接觸的,每個人生活習性不同,性格不同,自然是會有很多矛盾和不舒服。




看到題主的問題的時候,我是很有同感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那麼合拍。

我們宿舍就有一個姑娘,很多時候都和我們格格不入。她是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從小就不喜歡出門,每天都和媽媽在一起,所以在為人處世這方面很欠缺。每次鬧彆扭,究其原因,也不是她性格不好,而是因為她不善於和別人交流,就十分容易和我們發生矛盾。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真的是忍不了,就互相吐槽,吐槽完了發洩完了,就繼續和她處,我覺得這四年練就的最好的應該就是忘記了吧,都是大大咧咧的人,鬧彆扭的時候鬧彆扭,過去了就把那些不愉快忘記。因為你看到一個你不喜歡的人,心裡就會心塞,會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與其讓自己難過揪心,還不如把這些交給時間,就當不曾發生。

其實每個人都不是滿身缺點的,所以,就算你和舍友因為矛盾增加了天大的矛盾,但是漸漸地你會發現,在很多時候,她也依然是個好姑娘,也會給你溫柔,在你需要的時候向你伸手。



我們能聚合在一個宿舍,都是緣分,沒有必要因為一些矛盾就讓大家每天都那麼尷尬,我們可以選擇忽略,選擇遺忘,靠自己的心態來控制。

大一大二的時候,我也會為了舍友這些不痛快而難受落淚,但是現在快畢業了,反而覺得當初氣的牙癢癢的事兒現在都能笑著說出來,那時的我們是那麼可愛,也是那樣迷糊。我們和舍友相處的時間就那麼少,還不如彼此樂懷,開開心心的過去我們的大學時光。



每次想到舍友做的那些事兒就生氣的不行的時候,想想自己幹過什麼事兒,也曾讓她們抓狂,不是所有的人都好脾氣,但是她們,卻也時常包容我們,支持我們,想想還是很暖心的。



的確沒有必要要好好相處就改變自己,我們能做的是要讓自己開開心心的,學會容忍,學會忽略,學會幸福。


小嵇約你談心事


我個人覺得,大學互不相欠的四個人能夠住到一個寢室,這本身就是一種緣份,除非那種每個人都受不了的女生,有些事每個人都放寬心一點,彼此之間多包容包容,相信你們之間相處也不會太尷尬。我寢室也是四個人,我個人來說,內向,可以說有點孤僻,但還是和室友關係處的還不錯,也不至於被孤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就像我,我不喜歡遲到呀,曠課呀,但我室友她們習慣了遲到,很多次都是踩著鈴聲進教室的,所以我每次基本上都是自己一個人去教室。

至於你說的這種,和我剛進大學有點類似,從兩個方面來說,每個人都有原因,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可能是你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她們的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