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學生應該考研還是就業?

願一生詩和遠方


對於絕大多數大四學生而言,大四畢業面臨著兩種出路,就業或者考研升學,恰巧又是開學季,對於剛剛走過大三,邁入大四的學生,是否對未來的抉擇做好了準備呢?考研還是就業,兩臺路究竟應該怎麼選擇?

1、考研和就業本質的區別在哪?

考研意味著繼續2~3年的學習,對於本科專業不滿意的童鞋,還可以通過這次機會來一次“跨考”,轉換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上,除了跨專業考試外,還有一次擇校的機會,可以重新選擇目標學校進行努力。所以考研可以說是大學生涯的繼續。

而如果選擇就業,則意味著自己一下子離開了大學這個“象牙塔”,將直面殘酷的社會競爭,當然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參加工作後可以更具方向性的對自己未來的生活進行一番規劃。所以就業大學生對原有生活方式一次脫胎換骨的變更。

2、考研的優勢和問題

首先考研是一場持久戰,對於絕大多數專業而言思想政治和外語是必考科目,而工科和管理學專業還統考數學,這些課通常都是安排在大一、大二階段學 習的,所以對於選擇考研的學生,必須在短時間內重新拾起之前的課本進行復習,而且是4門課程都要兼顧,對於一個人而言精力是有限的,所謂的顧此失彼,選擇 了考研便會失去很多工作的機會,也可以這麼說考研像是一場破釜沉舟的戰鬥。

當然考上研究生意味著擁有了更高的學歷,在雖然目前每年統招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超過了50萬,研究生學歷已經不是好工作的保證,但卻可以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而對於那些不滿意於現有專業和學校的童鞋,考研提供了第二次選擇的機會。

當然考研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最必須考慮的就是萬一考研失敗怎麼辦?對於任何考試都有名落孫山的可能性,考研亦是如此,又如前文所說,選擇考研 意味著放棄很多工作的機會,考研放榜往往已經是來年3月份,此時距離6、7月份的畢業離校只剩下3個月的時間,此時的春招幾乎已經是找工作最後的機會了, 甚至很多企業已經招滿,部分落實就業的同學已經進崗實習,所以一旦考研失敗,將面臨無學可上和工作難找的雙窘境。

其次我國的學歷紅利在最近幾年已經快速消失,不要說本科生工作不好找,很多碩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也面臨著就業難的現狀,而且研究生少則 2年多則3年的學習,意味著未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以一個19歲進入大學的學生為例,本科畢業時是23歲,碩士研究生畢業則已經26歲,26歲的年齡在中 國傳統觀念裡已是成家立業的尾巴,研究生畢業除了面臨工作的壓力外,還要面對來自成家的壓力,而本科畢業23歲的年齡卻是進可以創業,退可以安心打工,回 旋餘地比較大。

3、就業的機遇與挑戰

大四學生選擇就業最大的優勢是使自己從一個人格完整的人快速轉變為一個人格和經濟都完整的人。就業意味著經濟報酬,意味著可以自己決定和支配未來的方向和道路。

但同時挑戰也是不容忽視的,經濟獨立意味著什麼都要開始靠自己打拼,而且大四直接就業有一種突然離開“象牙塔”的錯覺,從單純的師生關係一下子 走進複雜的社會關係,可能會迷惘,會錯愕,相比之下讀研的學生雖然還在學校繼續生活,但由於研究生導師的存在,進入一種比較初級的就業狀態,等到研究生畢 業再就業的時候可能情況會相對好一些。

工作、家庭、房、車……都將成為就業後難以迴避的話題。

4、究竟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考研,什麼樣的學生適合直接就業?

首先,以下幾類學生適合考研:

能耐下性子複習的、對現有專業或學校不滿意的、有比較強的科研興趣的、非常在意高學歷的、想讀博的

以下這些同學則建議直接就業:

厭學的、非常想改善經濟條件的、有創業想法的、有明確職業規劃的

寫在最後:

都說大學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而大四顯然又是大學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其實無論考研還是就業,如果實現規劃好,做好利弊分析,就一定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濟寧考研信息網


作為一名今年四月份剛畢業的應屆研究生,在15年大四上半期的時候,就曾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僅談談個人的看法哈。

首先,對於考研和就業這兩份選擇都具有普遍性,但每一條路徑選擇都對應特定的人群來說的。要分情況作出選擇。

1、如果本科學校很好的話——985高校或者較好的211高校,這類學校畢業的本科生相對來說找工作還是比較好找的,也比較容易找到較好的工作。這類畢業生一般考選調生也是比較優勢的,多半就是那種定向選調,走向從政道路也不錯,所以個人覺得這類畢業生如果沒有較強的專業興趣或者科研能力,其實可以直接選擇就業的,如果確實是對該專業有繼續專研的興趣,可以選擇考研。

2、如果本科是普通一本學校或者其他的二三本甚至專科學校的話,個人建議還是考研吧,這類學校畢業的學生相對來說找工作就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學校名氣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來學校招聘單位的多少以及簡歷那關能不能通過。所以當本科學校不怎麼好的時候,我們就只有通過提升自己的學歷來突破這個瓶頸,但是考研的時候就儘量考名校,雖然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很多單位也看第一學歷,但是這個時候多少也比本科時候好得多,首先就是工作機會就多了很多,就目前來說,研究生還是比較吃香的。

當然我們在準備考研的時候,也不要學項羽破釜沉舟,在九月份找工作的時候,還是花點時間投一投簡歷,坐兩手準備,當時我就是在九月份找工作的時候找了一份與專業相關的工作,找到一份工作之後,就沒有再繼續找了。就把時間投入到考研複習當中,正所謂家有餘糧咱不慌啊,如果考不上,至少沒有錯過找工作的黃金時期。但是也別因為找到工作就鬆懈,因為你最大的目標是考研。

還有就是覺得這個時候多關注你想要去的城市的公招啊什麼的,當然很多學生會選擇回到家鄉或者離家鄉近的城市,其實工作機會還是有很多的,只是我們那個時候真的沒有留意到這些,我也只是在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才瞭解到了一些,比如有些國企招聘考試公眾號啊,事業單位考試公眾號什麼的,多關注一下,會有好處的,這些對於本科生來說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就是屬於上述第二類那種,普通一本學校,當時找工作確實遇到很多瓶頸,瞬間覺得真的需要改變自己,就只要通過提升學歷的辦法來改變一下,考研的時候就發誓一定要考上985學校的研究生,不為別的,就為彌補當初自己高考的失意吧!研究生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確實也比本科機會多得多了,也使得我能夠進入某研究所裡邊,回到家鄉,雖然薪資待遇不怎麼地,但是看怎麼想了,最後能回到家鄉,找到一份專業相關的工作,也還可以!


小陶記事兒


本人應屆畢業生一枚,剛剛經歷過這個階段,最近比較多學弟學妹問到了這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考研也好,工作也罷,倆者是不矛盾的,研究生畢業後依然要參加工作。PS:研究生畢業該工作還是考博?所以這道題不是遠對錯,而是選擇最優解!

這裡推薦給一些小夥計們一個輔助方式:大四之前在正式企業單位找一份或幾份實習,每份儘量做滿3到6個月。為什麼要這麼建議呢?假設你最喜歡吃的水果依次是蘋果>香蕉>梨,現在你的面前有倆個盒子,已知A盒子中裝的是香蕉,B盒子中的水果無法確定,你現在要做就是從倆個盒子中挑選出你喜歡吃的水果,B盒子中可能是蘋果,也可能是香蕉。怎麼破?

我這裡想表達的意思是,其實大多數夥計們在選擇考研或工作的時候,焦慮的主要原因來自對工作一方不夠了解,對自己不夠了解。

考試這件事我們做了將近20年,所以很明白考研過程中自己能做什麼。一年時間複習~查漏補缺~參加考試~等待結果。但是工作這件事,許多夥計們的理解甚至只能到每天要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對工作種類,工作概念一無所知!試想一下,如果你對工作有足夠的瞭解,能像考試流程一樣清楚,那麼在判斷過程中是否更容易選擇最優解?

順便總結一下週圍考研夥伴的原因:

  1. 本科院校實力不夠強,希望通過考研去更高學府深造。

  2. 本科專業自己不夠喜歡,希望通過考研重新選擇專業。
  3. 本科生活荒廢掉了,希望研究生生活重新來過!
  4. 追求學歷,學歷越高越好!
  5. 不想離開學生生活,想借讀研時間繼續玩耍幾年!
  6. 閒著也是閒著,隨便試一下,萬一考上了呢!
  7. 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只有考研!

其中任何理由都可以成為我們做決定的唯一理由。個人建議如果不是主動想考研,而是自己非考不可,基於這樣的前提下,還是要慎重,考研不容易,考好更不容易!

參加工作的同學:
  1. 不想繼續呆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更願意到企業單位中工作,一邊工作一邊成長!
  2. 單純的不想複習,不想學習文化課!
  3. 擔心自己考不上,不要浪費時間了吧!
  4. 希望更早的參加工作,早日賺錢!
  5. 認為研究生無用,考也白考!
  6. 一邊工作,一邊考研,同時進行!
既不想參加工作也不考研的同學理由只有一個:不想學習,不想工作!

最後補充一下哈,這些事情其實完全上升不到決定以後人生,決定命運等等等。本質上就和你肚子餓了時,想吃餃子和米飯一樣,吃了就吃了,吃哪個都能飽。哈哈哈哈。


朝陽liuhaohao


有句話叫做:“考研後悔三年、不考研後悔一輩子”,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是比較鼓勵考研的。以下是我想說的考研的幾點好處:


考研好處之一:提升學歷。隨著大學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本科、專科學歷漸漸的滿足不了就業單位的需求。考研提升普通高校畢業生學歷的最後一次機會,對於那些有名校情結的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考研好處之二:深度學習。我個人對本科的教育的認識是,屬於素質化教育,本科階段學到的很多知識在社會上使用不到。所以讀研是進一步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的又一次機會,只要想學就一定會有學不完的知識的!


考研好處之三:工作就業。相對本科生,研究生就業找工作的機率更大一些,也就是說找到好工作的機率更大一些。國內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研究生學歷才能有機會順利的找工作。

考研好處之四:發展空間。我認為考研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其發展空間,將來找工作、升值相對本科都好不少。像在北京地區做軟件,本科生畢業能拿到一萬的月薪,但是研究生可以拿到20~30萬的年薪。二者差距挺明顯的。

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觀點,我是比較鼓勵讀研的,希望我的看法能幫助到每一個人。歡迎關注:考研在大學!


讀研生活


首先,考研建議往更好一檔的學校考,考自己學校的好一些專業的也可以,調劑到一些冷門專業就沒必要念下去了,雖說有的導師跨專業招生做的是一樣的研究工作,但是企業不一定懂。

其次,碩士文憑是一張入場券有些崗位要求碩士學歷,但是初篩的時候可能會把冷門專業的直接篩掉,沒給你解釋的機會,而本科畢業生可塑性就比較好,企業可以更好地塑形成需要的人才,研究生初始待遇比本科生高,但也高不了幾百,但是升職空間和速度可能更快,但也只是可能,但你不能跟你一起入職的研究生比,你應該跟三年後入職的研究生比,三年時間你能不能混箇中層小領導能不能混到你滿意的工資,這都是說不準的。

而讀研的話首先你要能考上,我知道的熱門專業錄取比達到了七比一甚至更高,220個人錄取30人,你問問自己這裡有沒有你,能考上自然是最好,考不上就得調劑,那是考驗你的人脈和你父母的人脈的時候,認識人就比不認識人強,如果考上了,那麼就業就是三年後的問題,最最理想的路就是考研考上了,研二直博,再過四五年博士畢業你掙的就是年薪了,但這還是涉及到你的能力的問題,你高考就把和你能力差不多的人分到了一起,你要比別人努力才能脫穎而出,碩士也是一樣。

我的建議是先考研,你能學到的知識都是你的,總不會虧,到了十一月份的時候,你感受一下你比別人努力,還是誰都比你努力,然後你再決定是否需要找工作,今年的考研形式不容樂觀,人多了,位置少了。你先要想好自己未來的路,女生的話不建議讀博士,那麼考難度相對低一點的專碩是個不錯的選擇,還要了解自己讀完研之後要找什麼樣的工作,然後去看看有沒有企業招這個工作的本科生,再然後去找你的學長學姐都瞭解一下,綜合信息看看合不合適。

不同專業情況不同,可以結合崗位需要來研究要不要考研,還有就是看看學校有沒有政策,比如有的學校要求去新疆去支教一年,回來就可以保研的。


悠揚142315293


說實話,大四準備考研起步已經很晚了,除非你的底子非常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全力投入,否則只能去一個普通學校或者考不上。我就考研和工作發表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1.考研

考研是很多學生的選擇,每年的人數都比上年要多。普遍從大三開學準備考研,早的話大二就開始準備的也不少,但是業內依然存在著二三個月逆襲考驗成功的神話。建議有三,一是你準備往研究方向發展或者沒做好就業準備,可以選擇考研;二是對自己的水平有一個準確評估,現在準備是否來得及;三是一但確定要考研,務必心無旁騖,起早摸黑。



2.就業

現在的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找工作難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是,個人認為這只是部分同學眼高手低所導致的。首先,要準備一份精美的簡歷,多去校園招聘會練手已經發掘好公司。如果你是982or211可以嘗試去一些名企面試,他們更青睞一流大學的學生。就業後如果有了深造的想法再去考研也不遲。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Cen


本人已經畢業工作多年,對於現在的大學生畢業的時候應該讀研究生還是就業找工作有以下的一些看法:

第一要明確自己將來的定位,是做學術還是研究生畢業之後不在讀了,如果想考博士那讀研究生毋庸置疑。如果說將來出來還是就業,建議直接就業,想提升學歷現在可以考取在職研究生。

第二點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考慮讀取一個研究生避開就業壓力,在提升學歷的同時做好將來就業的準備。

第三點自己工作這麼多年,現在是一名公考老師,也可以考慮進入體制內工作,兩全其美

希望以上的看法對大家有所幫助,願每個人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公考教書匠


對於畢業是就業還是考研,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會考慮的問題。我一直堅持的觀點是,考研對你來說有多重要。如果只是有點想考,那就別考。

考研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你想提高學歷。覺得學歷不夠用那就考研。比如你想做某個分支銀行的行長,你覺得本科學歷夠嗎?又或者你非常喜歡哪一個崗位,但條件是研究生學歷,那就考。二是你想接觸更優秀的人,想去更優秀的學府學習,想學不同的專業。都是你考研最根本的原因。

不建議考研的原因,一是你不想進入社會工作,不想走進爾虞我詐的職場,這是逃避的行為,不贊成你去考研。研究生畢業以後也是要工作的,你總有一天會工作,而且早工作有很多好處,比如年齡優勢。

第二個原因是你身邊的人都考研,所以你也想考研。這樣的理由支撐不了多久,畢竟考研猶如高考,而且很多東西是你自學,如果報班那至少3科上萬元。而且過了筆試還有面試,面試成績佔40%。其中可能還會遇見目標院校對你本科院校的歧視,考研真的不簡單。如果你不是非常渴望讀研,那沒有必要考。



W壁紙館


其實考研和找工作也不矛盾。這取決於自身具體情況。

繼續考研是否可以進行下去,主要看複習的深度廣度如何。如果經過全面的複習,以及不斷做模擬試題,感覺把握在70-80%以上,那就要選擇考研。一般複習到這種程度,放棄是划不來的。放棄就等於只是盲目投入沒有任何產出,這是一種很無效率的做法。所以,只要有一定的把握,應該堅持複習迎考。只是投入複習的時間,頻度等可以隨著現實情況適當調整。

同時,也可以找工作,抽時間聽聽招聘介紹會,去準備個人簡歷或去招聘會應聘。只不過,因為有想繼續考研的事務,因此,對招聘會要嚴格篩選,有重點地去,不要全去。甚至也可以與感興趣的用人單位籤協議(一定是要真是想去才行不能勉強猶疑)。有人可能要說,這樣簽了協議,今後萬一考研考上了,豈不是要賠償違約金。是的,就是要有這樣的打算。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現實中發生的情況是,有的研究生賠償了,有的企業並沒有要求賠償,就看怎麼跟企業解釋,以及企業是個什麼樣的企業。大多數企業對於考上研究生這種違約是容忍和理解的,所以,不收違約金的企業也不少。老實說,一個企業拿著那點違約金也發不了財。還不如做一個順水人情。

如果考研準備沒有比較大的把握,那就要以找工作為主,複習考研為輔,甚至放棄考研。因為不是很深入,投入不多,收效不大,即使放棄也沒有什麼可惜。你就可以場場招聘會都去光顧投簡歷。這時也一樣可以簽約。到了考研的階段衝刺一下,看看能否通過初試,只要能通過,那就要全力以赴準備複試,爭取複試中儘可能提高分數。如果沒有通過初試,那就安心去企業工作。今後有機會,還可以考研。畢竟曾經複習過,還有一定基礎,如果下決心要考研,這些知識找回來還是容易的。


GCZ72624137


本人小碩一枚,經歷過考研,關於考研還是就業我有以下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第一,考研與就業因人和專業而異,當遇到選擇的時候,選擇對了海闊天空,選擇錯了荊棘密佈,選擇要大於努力,因此需要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分析,理性對待,不能跟風,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做出合理的選擇。

第二,就專業來說,如果要想在這個專業領域發展下去,並決定以後就從事這個行業,有機會去讀研究生,還是要去爭取一下,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思考,年輕學習再多知識都不為過。當然有些畢業生說,我不想從事所學的專業,對讀書和專業興趣不大,那麼就可以考慮就業的事情,當然還是鼓勵同學們有機會讀個研究生再去工作也不算遲。

第三,就個人來說,有些學生家庭困難一點,只想早一點畢業工作為家庭減輕負擔,那麼就可以考慮先工作,以後有機會再去進行提升。有些學生天生就喜歡鑽研,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具有探索和批判精神,耐得住寂寞建議讀個研究生。

第四,從個人角度來說,建議還是努力一下考一個研究生,因為讀研還是要趁早。其次,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現在有些工作崗位只要研究生,給自己增加一份學歷,肯定是沒有錯的,未來相對來講發展空間更大一些吧。你想讀研就是三年,一輩子時間很長,有足夠的時間讓你去工作。畢竟研究生畢業找的工作與本科畢業找的工作在待遇和工作性質上還是有一些區別吧,研究生的平臺更大一些,也容易接觸更優秀的人,像他們學習,這樣自己進步也會快一點。祝你成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