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九年級,考試啥都不會,做夢都想著遊戲,還有救嗎?

勝利在招手


九年級,考試啥都不會。我們說當我們看到這樣的題目時候,大家肯定會想這個孩子基本就沒救了。不僅如此,他還老想著玩遊戲。這三點都湊齊了,大多數人回想,就算是神仙估計可行性也不大了。這就是我們的慣性思維所考慮的問題。慣性思維就是順著大家的思路去往下想。慣性思維有些類似於我們的人云亦云。這樣的思想當然要不得。

我們再來看題目。九年級,說明孩子已經是初中三年級了。對於今年九月開學上初三的孩子來說,他們最大的挑戰就是來年的中考了,應該說大部分的孩子在學校裡在老師的引導下都能夠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讓自己適應最後的衝刺階段。

考試啥都不會,這樣說有些片面。我們經常是拿到試卷後首先看到的是分數,分數高家長喜笑顏開,分數低家長愁眉苦臉,這個是基本狀況,我們不說對錯,只是希望家長不要只看到試卷的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掌握知識的程度。家長要明確孩子的薄弱與強勢。只有這樣我們說才能有針對性地去輔導孩子的成績,甚至是一對一地去補習。如果家長不知道孩子的強勢與薄弱,那麼面對試卷的扣分,家長就要做具體的分析。

做夢都想玩遊戲。這說明孩子的遊戲上癮,一般我們知道孩子的手機使用率是越來越高的。作為家長在孩子的手機上要有度。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孩子學校期間,不論什麼理由,都不能給孩子帶手機,包括電話手錶。要知道孩子的自覺性是非常差的。沒有哪一個孩子能做到不碰。在家期間是商量著來。手機遊戲可以玩,但要有時間的限制,不是無節制的玩。

因此,當家長明白以上的分析後,就要有針對性地去嘗試與孩子溝通,逐步改變孩子的習慣。家長要始終對孩子充滿自信,家長都沒自信了,別人更不會給孩子自信,那麼,孩子的前途就真沒救了。


說文寫作


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就想到了即將升初三的女兒。我女兒雖然不沉溺於遊戲,但成績確實令我擔憂。將心比心,已初三的學生了,還不務學業,而是沉溺於遊戲,以致考試一塌糊塗,估計題主的心情一定充滿失望、傷心、怨怒,但又有那麼一絲的死不甘心。

這一切的一切表面看來是孩子荒廢學業、蹉跎歲月的結果,但我還是相信那句話:優秀孩子的背後不一定有懂教育的父母,但壞孩子的背後一定會有失職的父母。所以,我給題主的第一條建議就是——

父母首先要躬自反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堤潰也絕非一時蟻噬。孩子為何會沉溺於遊戲?在什麼時候迷上游戲?成績又在什麼時候出現滑坡?我們做父母的不可能一點兒也不知,知而放任不管,以致釀成今日之苦果,是誰之責?或管而無效,不會教育孩子,難道能歸咎於他人?請題主牢記,要想孩子改變,請從父母開始。



第二條建議:孩子是父母的一切,什麼時候也不能放棄。我最近看了劉惠寧、李少飛執導的連續劇《少年派》,深有觸動。其中林妙妙高三了卻沉溺於網絡直播,簡直走火入魔,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家中搞直播,第二天一上課就昏昏欲睡,課堂內容根本聽不進去;甚至曠課,週六藉口去看望犯有精神病的小姨去參加網絡直播活動。成績一落千丈,全班倒數第一,由原來有希望衝刺“211、985”的學生跌落到無緣達線、只能上專科的悲慘地步。好在其父親林大偉無論怎樣,都從理解孩子的角度關愛孩子,陪伴、引導、教育,最終林妙妙考上了大學。



再看看《銀河補習班》中的馬飛,已經發展到了被學校開除的地步,但還是在父親的關愛、陪伴、賞識、引導下,把一個倒數第一名的兒子培養成全校第一,並且成為宇航員。



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電影是虛構的藝術,怎麼能當真呢?可是你也別忘了,電影劇情其實就是現實生活的投影和折射。當記者問導演鄧超為什麼要拍這部戲時,看看導演是怎樣說的:



父母對孩子永不言棄的這種精神,從心理學上的角度看,叫為孩子營造抱持性環境。建議題主也看看這兩部影視作品,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的。



第三,建議題主先狠下心來,控制孩子玩遊戲的時間。不要怕孩子以不上學相威脅,如果不願上學,那就帶孩子去打幾天零工,去體驗體驗生活的艱辛,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感受中體會世上沒有不吃苦就能得來的幸福。



當然,控制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漸進,約法三章。可以將孩子沉溺於遊戲的時間分割成幾部分,一部分逼孩子看書學習,一部分帶孩子到戶外運動,每天設置一個目標,能做到可以獎勵孩子玩一會兒。這是確實是一個艱鉅的工程,因為孩子沉溺於遊戲,已經養成了習慣,要改掉這一毛病絕對不能操之過急,需要父母超強的愛心、耐心和決心。



第四,在控制、扭轉不良習性的同時,彌補課本基礎知識,從哪兒落下,就從哪兒補起。這一方面,不少家長、孩子會望而卻步,覺得孩子落得太多了,簡直無法補起。的確這是現實,但是有這樣的認識和想法,而且沒有勇氣去嘗試,那就只能放棄了。但這裡要說的是若還希望“孩子有救”,那就絕對不能放棄:今年沒有希望,還有下一年。只要家長不放棄,鼓勵孩子不放棄,勇於嘗試,慢慢地重拾孩子的信心,相信當孩子轉變了思想認識,端正了學習態度,用不了太長的時間,就會有質的變化的。



結束語:需要提醒題主的是,在陪伴孩子扭轉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切忌嘮叨埋怨孩子的“過去”,念念不忘孩子的“不是”。父母和孩子一定要本著全新的態度,父母賞識鼓勵,孩子才能信心十足,重新振作起來,改過自新,成就新我。


浮塵微草


十五六歲的孩子,除了玩遊戲啥也不會,這樣的人還有救嗎?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好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多麼相似的一幕!但是,我似乎比較幸運,最終還是被“搶救”回來了。

大部分初中生缺乏自律性,總喜歡人云亦云,總喜歡做一些讓別人看起來“很酷”的事,但是這些事多半都不是有益的。我2004年以全鄉第二的成績考入當地的鄉鎮中學,也成為了當時街坊鄰居教訓自家孩子的榜樣。

但是好景不長,我學會了逃課,我學會抽菸,我學會上網,我學會了打架,我學會了所有不該學的,卻唯獨沒有學習。一時間,我又成為了鄰居教訓孩子的“榜樣”,只是這次成為了反面教材。

整天渾渾噩噩,整天無所事事,整天白天睡晚上通宵打遊戲,就這樣我到了初三。在這一年,我遇到了一位很厲害的班主任(我感覺如果放在現在這個班主任活不過一集),他將我活生生的打成了好學生,打上了高中。

這個班主任和我父親是朋友,我想他一定是得到了我父親的特許。開學第一天,班主任就打了我,這一次是真的沒原因,他只是聽說我搗蛋不聽話,要殺雞儆猴,於是我就成了那隻雞。時不時的巡查,睡覺要捱打,看小說要捱打,作業沒有完成更是免不了,我每天都在戰戰兢兢中度過。放學回家的第一句話,父親就問今天捱了幾次打?隨後會呵呵一笑。

當年,我真的是被打怕了。可能有人會問,你怎麼不還手?我只想告訴你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是打不過一個一米八幾的大漢的,因為我實踐過!我被打的成為了全班嘲笑的對象,以前自以為很酷的事也成為一件件反面案例。


我漸漸將心思放到了學習上,上課也聽課,作業也完成,不會的問老師,我不敢空題,因為這樣是會被打的。老師硬生生將我一個無法無天的學生,打成了班級的十幾名,最後中考更是破天荒的進入全班第三,考上了全縣最好的高中。

結束語:棍棒教育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我最後也成為棍棒教育最後一批受益者。懲戒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在孩子缺乏自律的情況下,父母要起到監督和督促作用,家庭教育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需要父母全力以赴的配合。


金融小民工


當前教育孩子最流行的一句話“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不在於責罵也不在於毆打,你只需要給他一部手機”。出聽這句話感覺有些誇大其詞而且不著頭腦,很多時候還是實踐出真知,那些喜歡日常玩手機的孩子不僅逐漸荒廢了學業,而且成熟的更早。

手機的功能已經超過了它真正的價值,手機就需要一個通話功能就可以,但是如果手機附加了其它功能對持有者就開始有危害了。

正如鴉片只需要一個麻醉功能就可以,偏偏還可以令人上癮,難怪被稱為毀掉身體的毒品,其實手機是毀掉思想的毒品。

敲個黑板:孩子上九年級,考試啥都不會,做夢都想著遊戲,還有救嗎?

  1. 病入膏肓了想起找藥方,船到江心了想起補漏,其實不應該問孩子有沒有救更多的是要問一問自己該如何首先自救,自己應該如何改變才能帶給孩子改變。


  2. 孩子不過是家長的一個微縮版,孩子的模樣就是家長的現狀。


五畝閒田


可以肯定地講,都初三了,考試還啥都不會,做夢想著遊戲,這個孩子在學業上基本上快走到盡頭了。但是家長也不能放棄,至少你得想辦法培養孩子做人吧,否則,這樣的玩物喪志,對孩子將來沒有任何好處。家長該做點啥呢?下面我給你幾點建議。

第一,明確告訴孩子,既然你學不進去,現在就考慮初中一畢業就出去打工吧。

之所以這樣給孩子表明態度,是為了給孩子製造生活的危機感,這可比你阻止孩子玩遊戲更容易被他接受。當孩子發現你已經放棄他的學業,並打算讓他初中一畢業就走向社會打工時,孩子會有一種心理恐慌感,因為他還沒有做好離開家的心理準備呢。當給孩子表明態度時,可以讓孩子考慮幾天,進而觀察他的情緒變化。有些時候,孩子如果看到父母態度堅決,又不想出去打工,自然會在玩遊戲方面有所收斂。

第二,帶孩子利用假期去了解社會,讓他看看不好好學習,都能幹哪些工作。

光坐在家裡空口說教孩子,沒用任何意義,你說也是白說,因為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在他的世界裡只有遊戲可以讓其找到樂趣。與其這樣,倒不如利用假期時間,帶孩子去看看菜市場裡小販們是怎樣辛苦工作的,到建築工地去看看工人們怎樣冒著烈日酷暑辛苦工作的,到飯館裡去問問是否需要小時工,並與小時工們交流,聽聽他們對工作的感受等。隨著孩子對眼前現實的瞭解,自然會考慮自己是否真的要像他們那樣辛苦打工。

第三,讓孩子去體驗小時工的辛苦,只有體驗了,才能知道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有一個親戚,孩子上高一,整天遊戲成癮學不想上,晚上不睡早晨不起,還動不動和父母發脾氣,甚至有時說急會砸東西發洩不滿情緒。平時我和這個孩子接觸的多,他也信任我,於是我就帶他去街上的大排檔裡應聘小時工,和老闆交待好後,我就告訴這個孩子,你要把玩遊戲的勁頭拿出來,證明你可以做好這份工作,因為這是你將來必須要面對的,如果你能堅持上半個月,到時再與我聊是上學還是繼續打工吧。結果乾了一週後,就對我講,我要去上學。我說那不行,必須要再幹一週,並且還要把手機交給我,從現在開始戒除遊戲。結果這個孩子就真把手機交給我了,通過打工體驗生活後,這個孩子慢慢就改變了。

第四,學多少,考多少並不是問題,問題是要改變孩子消極混世的懶散生活態度。

就如我上面說的那個孩子,在家裡就是被父母嬌慣的為所為欲,既沒有家規,又經常斥責孩子,才導致孩子逆反心理不斷被強化。為了讓這個孩子能改變一下環境,在打工期間我委託飯館老闆安排這個孩子住員工宿舍,由老闆統一管理。結果很快就發現這個孩子懶散消極的生活態度發生改變了,這說明不是孩子不求上進,而是家長當的太差勁了。從這一例中家長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孩子既然學業成績非常糟糕了,你就不要在學業上有什麼奢望了,乾脆現實讓孩子體驗生活,瞭解社會,接觸社會,才能讓其反思自己今後到底要什麼樣的生活,這樣孩子才能懂得怎樣做人。

結束語:初三不學習,成績較糟糕的孩子,唯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初中畢業走上社會去打工,要麼去讀3+2職高。想實現後者,就必須要先讓孩子體驗打工生活,才能讓他知道不好好學習,在社會上只能多吃苦。當孩子不想吃這份苦時,就只能選擇上學。因此,家長問孩子有救沒有救,全然看你的態度和育兒原則了。如果再嬌慣孩子下去,恐怕將來只能在家裡啃老了,那時可就真沒救了。


寒石冷月


初三孩子,迷戀遊戲至此,是誰讓他染上了遊戲癮?是誰給了他手機,縱容他沉迷?孩子的學業基本毀了,但父母必須忍著陣痛,堅持不懈地教孩子做人、做事,將來有一技之長,或許大一點,孩子還會有出息。梁老師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父母必須從行動上重視起來,不能只是每天看著孩子發愁

孩子迷戀遊戲,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出了問題,父母也經常找不到科學方法來引導教育,而是一位抱怨、說教,或者用另一個蛋糕來吸引孩子放棄當前這一塊蛋糕,繼續縱容。

沉迷遊戲這件事情,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培養孩子良好習慣、良好品格也是長期的事情,但處於初三的孩子,有那麼多時間麼?一年時間,他要面臨中考,直接決定了他是讀高中還是職中,直接決定了他以後能否讀的到優質大學。可以說,孩子讀普通高中已基本無望,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退而求其次。


第二,堅持原則,不溺愛;狠得下心,不嬌縱

題主的孩子肯定是今年九月剛上初三,那題主有必要找個時間,一家人一起,義正言辭地跟孩子談一談初三的重要性。

一方面,直接告訴他,現在考試啥都不會,初三若還不加倍努力,將來肯定考不上高中,考不上普通高中,學業就此終止,可以送他去打工,但不會讓他去職中鬼混。給他增加心理壓力,讓他知道父母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另一方面,嚴控每月生活費,逐漸減少每日手機、電腦等使用時間,手機由父母保管,電腦修改密碼,每日定時收發手機。當他無法再長時間玩遊戲時,遊戲體驗就會變得很差,遊戲癮也會慢慢消退。

或者,在他玩手機時進行適時干預,時不時的喊孩子去幫點忙,打斷他玩遊戲,也能讓他遊戲體驗變差。

無論哪一條,父母都要堅持原則,狠得下心,不要孩子一用之前的抵抗手段,父母先繳械投降了,這樣孩子就徹底沒救了。


第三,帶孩子體驗生活,讓他對不讀書的後果進一步明確

家長可以利用週末或者空餘時間,帶孩子去火車站、菜市場、民工市場等地多呆一會,讓孩子感受下氛圍,並假意詢問、調查打工市場,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之艱辛。

家長也可以以出差或者外出有事,無法照顧孩子為由,將孩子送去鄉下親戚家體驗生活,這個親戚必須是管得住這個孩子的,和親戚說好,每日早上幾點喊孩子起床,每天帶孩子下地幹活等。不出一週,他絕對會受不了,家長可以趁熱打鐵,對其進行教育。


第四,成長路上不放棄希望,只要孩子積極向上,學業的事情看造化

初中課程,說實話沒有那麼難。如果家長能夠利用開學前一個月,讓孩子改變認識,慢慢改變態度,考上普通高中還是有希望的,只要初三一年,孩子有較大進步,家長都應該為之高興。

轉化孩子的關鍵就在於堅持原則,家長說一不二,孩子雷厲風行;家長顛三倒四,孩子就是非不分。所以,任何時候家長都不要放棄希望,科學管教孩子,只要孩子積極向上,初三一年學業差點也沒啥,那時候再談職中、技校也未嘗不可。


總之,不要等到初三畢業才下狠手,那個時候,孩子極有可能賴著你,年齡越大,性格越扭曲,臉皮越厚,往後的日子,有的你們受的。希望家長警戒之。


師說新育


有!首先要和孩子好好談一下,馬上中考了,在人生中是一次重要考試,必須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其次把手機堅決收了,需要幾天就會適應沒手機的壯態,利用好這個暑假把英語數學補起來,再次因文化拉下的較多,可考慮體育特長生或藝術特長生都會加分。



賀文博主


看到這個問題,話可能有些重,但是我還是要說,家長是不是要檢討下自己,孩子九年級了,也就是讀初三了,家長您之前在幹什麼?說實話到了這個程度已經挺晚了,要想考上好高中不容易了,家長能做的就是強制糾正陋習並且約束孩子行為,至於最後學習能到什麼程度,就要看他自己了,如果態度端正,考慮要不要復讀或者讀職高或許也是一個選擇。


首先家長要狠下心來,和孩子好好的談談

我覺得孩子之所以會變成今天的這個樣子,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缺乏對孩子的管理和約束,可能平時比較放縱,以至於到現在養成惡習。

所以請家長現在擺正自己的心態,立馬和孩子進行溝通。那麼溝通哪些方面,你直接和孩子說初三不學習考不上高中後的出路,沒有一點出路,進廠做工人家還考慮要不要你,只會被人瞧不起。這個時候孩子一般沒反應或者“倔”和家長頂嘴,下面建議請家長參考一下。



實踐幹苦活,明白這樣沒有未來

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工地幹兩三天的活,或者暑假去餐館做工,家長就在旁邊看,最好在大太陽下面,讓他吃兩三天的苦頭,看他有什麼反應,你就告訴他,如果考不上高中,可能工地都不要你,因為一個文弱書生,連力氣都沒有?你看看這個社會到了這一代即使最差的也有高中文化,大部分人都是大學文憑。難道出去要做一個半文盲,被人看不起。家長帶孩子做完這些事說完這些話看孩子的反應,如果沒有絲毫反應,那就說明孩子真的“廢了”。如果有態度有想法,那還是有辦法改變的。



改變陋習,強制措施

到了初三這個階段針對這個孩子,說實話學習提升很難。但是孩子如果有想變好的想法還是有出路的,建議如下:

從現在起讓孩子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學習到考試最後一刻,能有多少分就有多少分,然後再考慮後面的出路。

家長監督孩子,沒收孩子手機,該補課補課,時間安排好,早睡早起,孩子學習態度一有不端正就督促改正。

簡而言之就是將態度和習慣先端正過來,否則一直這麼消極頹廢人就“廢了”。

結束語:最後我想說如果想要孩子改變,就要家長“狠下心來”並且“有所作為”,如果再不管,最後真的“沒有救了”!所以家長請逼自己和孩子一把,不要再嬌慣孩子!


教育新微量


孩子上九年級了,一心只想著遊戲,這樣的孩子也不能放棄!因為你就是想放棄也放棄不了,他永遠是你的孩子,這是永遠改變不了的現實。如果你不想理他,他就像紮在你心裡的一根刺,是你永遠的隱痛。與其走到那一步,不如現在繼續努力:

1、永遠對孩子保持希望,不拋棄,不放棄。

不管孩子怎麼樣,要永遠對孩子保持期待。他昨天也許一無是處,但改變很可能就在今天發生。昨天用這種方法不行,但今天再用這種方法有可能就行了。永遠對孩子保持希望,的拋棄,不放棄。不管孩子怎麼樣,要給他無條件的愛。更何況你的孩子還沒有到那種不堪的地步,他只是學習成績不夠好,愛玩遊戲而已,他最多就是將來可能沒有什麼大出息,他還沒有犯罪,還沒有走到絕路上,所以仍舊要拉著他,讓他至少不再往下滑。有很多孩子過了這一段時期,就突然懂事了,變成父母希望的那個樣子。

2、坐下來,認真和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談話,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問一問他怎麼打算未來,問一問他對遊戲有沒有什麼規劃,如果孩子真的對遊戲那麼入迷,可以讓孩子考慮一下能不能以遊戲為職業,做遊戲編程者,開發者,或者遊戲解說者。如果他覺得自己走這條路走不通,那就告訴他遊戲只能作為自己的一個愛好,讓孩子認真處理好遊戲和升學的關係。

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一起商量,一起解決,也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讓孩子提前進入社會,體會人生的甘苦。

根據你的說法,你的孩子現在應該是八升九年級,現在還是暑假,利用暑假,可以讓孩子實習一下不能升學的生活。讓孩子在這個暑假裡自己去找一份工作,讓他自己通過工作掙生活費,給他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權利(允許他玩遊戲),只要你狠心這樣做一下,他就知道沒有文化找工作的艱難,工作的辛苦,工作和遊戲的矛盾,告訴他如果你一定要執迷遊戲,這就是你未來的生活。一般來說,父母的教訓永遠沒有生活的教訓來得深刻。

我不知道這些方法是不是對你的孩子起作用,但我希望你試一試,即使沒有效果,你也不能放充,再堅持試試其他方法,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們不可能真正放棄他。如果我們做過了,至少我將來不後悔!


我是讀寫升級彭老師,提升讀寫能力,健全精神世界!你有什麼妙招,給這可憐的父母一定建議吧。

讀寫升級


學生即將步入九年,也是初中學習的衝刺階段,如果學生成績很差,很難有短時間提成績的辦法,即使專家教授出手,恐怕也是束手無策。



走職高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職業高中既開設語數英課程,同時又突出專業化課程特點,高考時可以揚長避短,獨闢蹊徑。

讀職高要改變觀念。有的人對職高了解不全面,有歧視的想法,這是不對的。因為職高升入的大學和普高效果是一樣的。特別是由於職高的學生選擇的專業課瞄準的是未來高考專業,所以更具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