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牧心伴你成長


針對一些厭學的孩子,有的人愁眉苦臉,束手無策;有的人喜歡採取強硬的教育措施,逼迫孩子就範。其實這樣的方法並不足取。俗話說:“強按牛頭不喝水。”有的時候孩子抗不過你,被你強按下去了,嗆了幾口水,也喝了幾口水。但這樣做畢竟勞神費力,而且效果並不見得好。

有其果必有起因。孩子厭學,一定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的。筆者依據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01

孩子厭學,首先是家庭的原因。

筆者曾經見過這樣的一對兄妹,幼兒園時聰明活潑,人見人愛。大家都誇獎這兄妹倆將來一定有出息。不想這對兄妹讀到小學五六年級時就開始厭學,成績極差。大家都想不通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替這兄妹倆惋惜。只是好多人都沒有關注到這孩子的父母親整天遊手好閒,搓著麻將過日子,這樣的家庭,怎麼能養育出積極向上的孩子來呢?

還有的家庭,對孩子過分溺愛,要月亮不敢給星星;還有的家庭,父母忙於工作,忙於賺錢,對孩子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孩子身上沾染了太多的壞習慣。長此以往,孩子自然不思學習。這時候想要糾正,已經有些晚了。這樣的孩子筆者都見過的,教過的。

02

孩子厭學,有時候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有的孩子,因為年齡小,見識少,加之天性貪玩,如果引導激勵缺失,孩子沒有目標追求,沒有理想信念,就會覺得學習沒意思,久而久之,就會生出厭學情緒,學習態度就會不端正,學習習慣也很差,成績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相反,你看看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目標明確,信念堅定,態度端正,學習認真刻苦,成績自然優異。

03

孩子厭學,有的時候也與老師或者同學大有關係。

筆者見過這樣的孩子,比如說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班主任,不喜歡某一位老師,或者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的教學方法,從而生出牴觸情緒,產生厭學心理。

筆者的一位親戚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擔任學習委員。因為有幾次向老師報告了那些不學習不做作業的學生,被這些班蓋子在背後羞辱威脅。孩子膽子小,不敢把這些事情告訴老師或者家長。結果後來這孩子突然厭學了,逃學了。家長這時還是一頭霧水,不明其因。

總之,不論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孩子厭學,但都離不開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這個關鍵點了。

因此家長應該圍繞這個關鍵點認真分析原因,展開對孩子的引導教育。

1、如果是家長自身的原因,就要立知立改,給孩子帶個好頭,樹個榜樣。比如孩子回家你要求孩子認真學習,自己卻在刨手機看泡沫劇。筆者見過這樣的家長,他告訴孩子:“現在好好讀書,將來長大了,工作了,就可以刨手機看電視劇了。”咄咄,這是什麼樣的歪道理呀!

2、如果孩子厭學是由於學校的某些原因,那就要及時地和孩子交流溝通。我們改變不了別的,但可以引導鼓勵自己的孩子。比如我的孩子膽子很小,有時候害怕去學校,原因是他的老師慣用“懲戒”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只能鼓勵他要勇敢一點,要堅強一點,老師打你們就是因為你們犯了錯誤。只要你改正了錯誤,老師就不會打你了。

3、如果是孩子自身的原因,那就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養成良好的習慣。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明確人生方向,喚醒孩子對知識探索的動力和慾望,磨練孩子的意志,並且引導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家之言,歡迎賜教。

2019年11月25日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您好,我是彭華勇,家庭教育講師,心理諮詢師,專業從事教育問題及心理問題的諮詢解決。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很有探索興趣的,多學習充滿了好奇,每一個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強,後面之所以厭學,是大人方法出了問題或者說教育環境破壞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每天都會有很多家長找我諮詢,在做青春期教育問題諮詢中,厭學似乎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了,不少家長都說,我孩子小學成績很好的,也很乖,到了初中一下子變化好大,不愛學習了,甚至逃課了!當然,平時也遇到不少父母談到,孩子才七八歲,也不愛學習了,這可怎麼辦?教育問題的解決分為三個步驟,修復,歸因,暗殺。今天,我們先著重來談談孩子厭學的常見原因,只有找對了原因,才談得上解決問題,否則就像在迷霧的森林裡,驚慌失措地亂竄!

前兩天一個家長問我,她兒子剛剛讀完幼兒園,拼音數學啥都不會,現在她很著急,怎麼辦?馬上讀一年級了,到時跟不上怎麼辦?她在家於是天天陪孩子讀拼音,數數做加減法。可是孩子一點都不配合,心不在焉的。


這位媽媽聽起來就特別著急。我想說的是,淡定一點,拼音加減法對孩子來說本來小菜一碟,但你一定要反思下,孩子為什麼這麼小就出現這種情況。我說的明白一點,就是家長和學校功利化的教育思想。通過我和這位媽媽的溝通發現,她從小就重視孩子的學習,所以很小開始抓著孩子朗誦,數數,做加減法,媽媽又是急性子的人,動不動爆粗,在孩子眼中就是和野蠻人。


幼兒園又是花很多時候在搞幼銜小,瘋狂腦補拼音數學,孩子的天性存在差異性,有些孩子幼兒園這方面接受能力就不錯了,有些孩子就比較慢些,但其實,只要孩子學習興趣沒被破壞,到了小學,智商正常,孩子很快就掌握了!很多時候,幼銜小就是在摧殘娃娃!

現在還有一個現象,國學培訓特別流行,我自己也很認可傳統精華,但現在,不少機構推出幼兒國學,真的從娃娃開始,兩三歲就開始讓娃娃讀經讀國學經典,我覺得孩子完全還沒有這個概念和興趣,在娃娃眼中,這些是無聊乏味的,反而可能讓孩子討厭!孩子這麼小,主要還是讓他自由探索,充分地滿足他的好奇感和探索慾望!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奇葩案例,有一位媽媽總認為吃一個進口牛奶有營養,逼著孩子每天必須吃六勺奶粉,孩子每天只能撅著鼻子吃一兩勺,越是不吃,媽媽越逼著她吃,她媽媽的理由是孩子胃口不好,身體素質差,必須吃這個,我真被她的邏輯逗笑了!孩子的胃口正是她媽媽的粗暴干涉破壞了,從小總覺得什麼有營養,就逼著孩子吃,長此以往,孩子的胃口被破壞的很徹底。


她媽媽還沒有醒悟,還在用愚蠢自私的方法破壞孩子的身體,你喜歡吃的東西你先自己多吃點,不要強迫孩子吃;你認為好的東西,要學的,你先自己學,不要拿來粗暴地灌進幾歲的娃的腦袋,孩子本來是天才,就是被你從小不知不覺灌傻了!你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孩子怎麼厭學了呀!

另外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很多媽媽喜歡小學守著孩子做作業,每天必須做要多少作業,看多久書,才允許孩子出去玩。還有一些家長,小學開始,週末孩子培訓班排的滿滿的,補數學,補英語,學奧數,學鋼琴,跳街舞等等,孩子看起來多才多藝,成績也不錯。甚至有些家長,帶孩子去書店,給孩子買書,孩子選了自己喜歡的書,家長表現的不屑,買這書幹嘛,你又不認真看,看了也沒啥用,還不如買幾本輔導書吧!



所以,第一點:這些家長都過於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外在看起來的優秀,卻沒有去關注孩子在這樣的生活下,內心的感受和真實想法,其實,他們是多麼地渴望自由,渴望痛痛快快地玩!小學階段這樣培養的孩子,內心往往壓抑,對學習慢慢越來越討厭,到了青春期厭學情緒基本上會爆發了!

第二點:小學階段,孩子內心敏感脆弱,有時老師或者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或者偶爾一次嚴厲的批評,孩子可能承受不了,往往內心討厭老師,討厭父母,討厭學校,由此引發強烈的厭學,因為我接觸好多厭學案例,源於老師父母的言語粗暴,孩子內心留下陰影,揮之不去。所以,大人的言行是多麼得重要,很多時候,父母和老師的言行,就像童話裡的大灰狼,可惡討厭,野蠻粗暴!所以,在孩子的心中,你是野蠻人嗎?

第三點:進入初中高中後,學習任務都一下子重了,難度也大了,尤其是當前學校應試化確實挺嚴重。這時候,孩子往往感覺學習壓力大,忙不過來,時間很緊,學習效率也不好,如果沒有及時調整,父母老師沒有及時幫助,孩子往往成績下降,情緒更加低落,長此以往,孩子往往失去信心和興趣,通過戀愛和遊戲來逃避現實,宣洩情緒。所以,學習壓力大,效率低,往往也是孩子厭學的一大原因。

第四點:有些父母,自己知識文化高,事業有成,或者曾經自己讀書時有一個未了的心願,往往對孩子期望比較高。所以從心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要求高,重視細節,忽視孩子感受。這種家長要麼很少鼓勵孩子,要麼容易對孩子進行虛偽的完美,有事沒事地亂誇孩子,孩子自己都蒙了!


所以,總體來說,孩子厭學,往往是過去教育方法導致的,家長只有深刻反思家庭教育,學習家庭教育,在有原則的基礎上,逐步改善關係,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原創打字不易,希望走過路過朋友多多轉發點贊,也讓更多的家長朋友看到,謝謝!


彭華勇家庭教育


您好,我是愛好中草藥的數學老師。關於孩子厭學,我遇到二類,一類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的學生;另一類是對某個或多個學科產生厭學心理,覺得太難想放棄。

老師教初中數學的,如圖1:

上面的對話是學生和我私信對話透露的他的焦慮感,其實這名學生在數學上沒有獲得感和成就感,他的基礎還是好的。再如圖2:

我輔導的另一個學生,這次數學期中考試由班級12名到了班級第三名,她很興奮的告訴我,老師給你一個意外驚喜,全班只有她一個人這題全答對!如圖3(第二空):

學生興奮之餘,她感覺到無比的自豪感,這就是學習的成就感,我相信她學習越來越出色!

學生厭學的情況多種多樣,但最根本原因就是在學習上沒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他只有去學習之外去尋求安慰和成就感!

一家之言,歡迎同行指正與交流!


愛好中草藥的數學老師


根本原因是學不會,學不會,學不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要說什麼聰明就是不學,或者考不好就說是粗心大意,其實都是沒學會,沒學透。如果學會了,就會感到學習很有趣,讓人慾罷不能,不讓學就不行,還非得學的特別好。

學不會特別痛苦,想逃離。我小時候一直到高中一年級還可以,後面成績下降學不會了,特別煎熬。並不是愛面子,是真的學不會,坐在教室裡也是浪費時間,聽老師講課聽不懂像天書。就在下面找個事幹~畫畫打發時間。畫畫一看就會簡直得心應手,非常有趣,其樂無窮,找回了自信,後面就學美術啦!所以厭學的根本原因是學不會





雅繪


你要說孩子厭學,我想問你孩子為什麼“好學”?你小時候喜歡學習嗎?反正我是不喜歡!

再說說為什麼吧?

我孩子四歲半,至少目前為止,除了和他一起玩,就是拿著書追著你讓你給他讀書,手機、電視都不要!這應該就是“好學”的表現吧!



他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呢?因為我們從他沒出生就在讀,到現在還在讀,除了日常生活,全在陪她玩和讀書。讀書已經是他除了父母最大的精神支柱。就像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是快樂的一樣,他和書在一起也是快樂的!

那對他來說並不是學習,也不是任務,更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他非常樂意去做。


反觀你說的孩子呢,學習可曾讓他感受到一絲快樂?從小並沒有培養他探究的意識,獲取知識對他來說是任務,而不是興趣;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坐下來讀書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完不成作業,要被批評,成績下滑了會被喊家長……學習帶給他的只有心理的挫傷和自信的打擊!放你身上,你還願意去學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不是一句空話,是千百個日夜的陪伴和引導,是一點一滴的努力和堅持,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和理解澆灌出來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會陸續發出來,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相互交流!


寶媽小八卦


學校有個孩子就正處於厭學期,四年級,用她媽媽的話講,上課靠“抓”,一上課就跑了,剛開始老師抓他還回來,後來老師叫不動給家長電話,家長上著班呢,請假去學校,抓孩子去上課!搞得家長也上不好班!他們家都亂了!

家長講有一件事深深觸動了她,有一天孩子把他帶到一個角落,拿出一根長棍,告訴媽媽,:“這根棍子是用來保護我自己的!你們再抓我上課,再打我的時候我就拿出來保護我自己!”當時媽媽腦子蒙了,也亂了,她覺得自己錯了!自己的教育方式肯定錯了!她要去學習!要不孩子就毀了!

後來,媽媽專門去學了怎樣教育孩子的課!怎樣平復自己?現在跟我們講大人和孩子都有進步!現可以和媽媽溝通了!可以去上課了,有時還會走出去,媽媽說他知道還會有反彈,就像彈簧壓久了一樣,現在媽媽心態很平和,不打不罵也不去抓,放低身段蹲下身來和兒子相處,他有耐心和信心把孩子帶好!

媽媽也和我們分享了可能厭學的原因!

1.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了,不斷的給孩子加壓!把孩子作為自己全部希望和寄託,弄得孩子思想壓力山大。

2.對孩子的引導不夠,平時太忙,忽視了孩子心靈的成長!

3.我們經常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比來比去,失去信心了。等等……

厭學可能是長期積累形成的!





聰明的小阿哥


  1. 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所在:如果說為了以後掙錢,那掙錢的意義呢?明明現在什麼都有啊;如果說為了成功,那麼多大學畢業生有混的不怎麼樣啊;如果說為了面子的話,是誰的面子啊?自己不需要啊,家長的面子為什麼要我去掙啊?

  2. 知道學習的意義,但是真的太難了:自從初二我撿了一下橡皮,數學課再也聽不懂了,現在還加上物理和化學,天書一樣啊,不是不想學,完全聽不懂怎麼整?

  3. 知道學習的意義,但是不是最優先:我爸媽現在關係不好,他倆會不會離婚啊?還是我奶奶,老是跟我媽吵架,我爸什麼都做不了,我要不做點什麼,這個家就完了啊!學習?誰顧得上啊。

  4. 社交環境的潛移默化:我媽回家就出門去打麻將,我爸跑個網約車似乎也不錯,我身邊的小夥伴好多都沒去讀高中,他們現在可爽了,又有錢,又不怎麼上課,還沒人管,我也想要自由。


目標不清、力量不夠、緊迫性不足、文化環境影響——別說孩子厭學,成年人不愛上班也差不多就這四個原因。

家長可以先從樹立榜樣開始。


家庭生涯教育吳軻


我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從小就不喜歡上學,看著大人們就會想,長大了真好,不用再去上學了,但是這樣的想法一直到高中,上高中後我就開始努力學習了,因為我想上一個好的師範大學,當我如願的考上理想的師範學院後感覺更自由,除了把考試科目考過別的時間想幹嘛就幹嘛。

我雖然現在是一名小學教師,但是我對現在的教育環境還是挺不滿的,就拿我知道的來說一下孩子為什麼厭學吧!

孩子是最天真最真實的,他們的感受是最天然的,他們不喜歡學習不是孩子出了問題,而是學習出了問題。


第一,從寫作業方面說

自從有學校以來就伴隨著寫作業,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認為寫作業是孩子的天職,不可不做,而且好成績的得來也是按時寫作業的功勞。

我想說這沒有錯,但是我們把它做錯了,作業佈置一定要精,但是現在無論哪個學校老師為了考出好成績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太多了,而且班裡學生差異很大但是作業是不分層次的佈置,很多學生都完成不了。

當學生完成不了作業時會對作業產生厭惡,更可悲的是當老師第二天檢查作業發現沒有寫完時又對該學生進行懲罰,寫不完作業的痛苦再加上老師的懲罰,使孩子心理上對學習產生畏懼。

第二,從課堂教學上分析

對於某方面表現不好的學生老師會罰,罰站罰寫生字等,本身就不喜歡聽課了,結果又挨罰,使孩子討厭課堂,有的老師罰孩子寫作業,這種懲罰方法更差,因為孩子寫作業是學知識的一種手段,結果成了懲罰手段孩子會更牴觸寫作業的,牴觸寫作業還能喜歡學習嗎?

也有的老師道德品質低,課堂上隨便否定孩子,比如,說孩子真笨,連這個題都做不出來,或者說,像你這樣的學生永遠考不及格等,嚴重打消了孩子的自信,有的使孩子一輩子都做不出來這種自卑。

第三,從家庭教育方面

孩子厭學一定是多方面原因的,如果孩子在學校已經很不快樂這時家長再不理解孩子會讓孩子很崩潰的。

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業對孩子來說不合理或者做不出,家長們會不讓孩子做嗎?不會,我發現有的孩子作業多,回到家一直寫到睡覺前還寫不完,這時家長一般都是陪著孩子而並不會說孩子,這不合理的作業就不要寫了。

所以,學校已經給孩子很大壓力,好的家長對孩子表示理解但是改變不了現在的現狀,不好的家長會對孩子又打又罵,全面否定孩子。


所以,我想說,鼓勵解決不了的問題懲罰更解決不了,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多鼓勵少懲罰,當老師哪裡做的不好時一定要提出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寶寶先生Vlog


對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作業太多了,作業太多了!

我家孩子五年級,基本上放學回來就坐到書桌前,開始做作業,只是吃飯的時候停一下,然後又接著寫!每天最早寫到九點多,最晚寫到過十二點以後。

尤其考試前後,老師留的作業就更多了。

除了每科一張卷子外,還有語文的抄寫,英語的單詞,既要背誦,又要抄寫,兩遍起。

所以孩子總是很累,厭學情緒也免不了。


微光飛揚


首先,我能感受到這位家長對孩子不想上學的焦慮的心情,您能及時的發現問題,並積極地尋找幫助,想解決這個問題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四年級的孩子應該是九歲左右,對於孩子小學的學習來說,四年級開始學習的內容是逐漸的加深,課業的壓力會增大,有些孩子剛剛上四年級會感覺到不適應。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厭學,原因可能有很多,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厭學可能有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因素,比如說家庭關係不和諧,父母對孩子的關愛陪伴不夠,父母的關注點只在孩子的學習上,不在孩子身上等等。

其次一個原因就是過早,過多的填鴨似的學習,導致孩子學習興趣下降,有些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提前學習知識,早早的就對學習產生了厭煩,本應該遊戲模式去認知的年紀,卻遭受到了填鴨式的教育,建立起了被動學習的源頭,到了學業壓力更大的年級,他的興趣可能會顯著下降。

第三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動力不足。那麼,基於這幾點原因,我給您幾點家庭教育的策略和建議。首先,關於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家庭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上面的問題已經給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策略方法,我就不再贅述了。

下面我們重點來看一下,第二和第三點出現的問題,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是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掌握知識的過程,其實是從圖像化到抽象化的一個過程,所以在玩兒遊戲的過程中去學習比做枯燥的題目更容易吸引孩子,另外,和生活結合起來處理問題,比書本里的知識更能激發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建議家長在家庭中要多提問,讓孩子去獨立思考,多引導,鼓勵孩子自己處理問題,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有趣的,並且讓孩子建立“我能行”的成就感。另外也可以多帶孩子去體驗不同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的表達和選擇,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培養他的一些興趣愛好,並去探索和加深這個興趣點,這些都是對學校學習的有力補充,吸引孩子對學習更有興趣的方法。

其次是關於學習習慣,要在孩子一到三年級的時候就養成了,在一到三年級,建議媽媽陪伴孩子寫作業,並不是說家長要幫他完成或者監督他完成,是因為孩子從幼兒園剛剛入學,還不能適應小學的一個學習節奏,大腦皮層控制的時間有限,自控能力有限,陪伴他寫作業,其實是在幫助他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比如告訴他,放學要先寫作業,把作業分塊完成,勞逸結合等等,而到了小學四年級以後,孩子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面對更多的課業量,他自己能夠安排好學習節奏,家長也可以更加放心地讓孩子自己去完成。

那現在已經到了四年級的小朋友,家長就可以去檢查一下孩子的學習習慣有沒有養成,如果學習習慣不好,那就需要抓緊時間培養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課業量和作業量都在增加,如果別的小朋友都能完成,而他完不成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對學習產生畏懼。

最後,關於學習動力,想給大家幾點建議,其實從幼兒園開始,就建議父母讓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在生活上,家長也不要替代包辦,孩子入小學之後,更要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書包,整理學習桌等等,有時間還要幫助家長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當孩子有了參與感,他在做一件事情時是很重要的角色,他就一定會努力去做好,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其他人幫他乾的,孩子也就沒有什麼價值感和動力了,學習也是一樣,生活自理能力好的孩子,學習內驅力一定也會強。

另外就是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孩子做成的事情取得的成績,家長都要及時的鼓勵和肯定,感受孩子當時的那份自豪感,真心的給予肯定。這個對於孩子在這一階段建立自信心特別的重要,因為學習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自信心和學習的內驅力,是孩子能夠跑贏這場馬拉松的關鍵。關於這個問題,我就先回答到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