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區裡每天都是白髮老人辛苦帶孩子,這種老年生活你怎麼看?

用戶龍背山人


這也是中國的國情。

國外孩子18週歲就要獨立在外面租房,要自己面對生活的一切壓力,在國外的住宅區周圍能看到很多白髮老人帶小孩嗎?

現在中國的年輕人有幾個不是老人幫助帶孩子的?我的朋友絕大多數不是在家帶外甥就是帶孫子,別說孩子們主動提出來請父母幫助照看孩子,即使孩子們不說,父母也會主動說你們要孩子吧,我們幫你們帶孩子,幫助帶孫輩在中國是天經地義的事,有的為了帶孫輩老倆口長期分居兩地,不能互相照顧。

我的妹妹身體不好,無奈小女兒一次次請媽媽幫助帶孩子,妹妹和妹夫大多數時間都在小女兒家做飯,到幼兒園接送孩子,一幫就是好幾年,現在身體實在抗不住才離開女兒家回老家了。

我有個朋友,自從女兒生下孩子就在女兒家照顧孩子,自己老公在老家照顧老父親,老倆口分居好幾年了,現在依然分居兩地。

我從內心不贊同這種狀況,希望年輕人獨立,不要太依賴老人,但事實上這種狀況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孩子們依賴父母也好,老人心疼孩子也罷,中國人幾千年的習俗,幾輩人的思想觀念不是一下能改變的,如果我的孫輩需要我照顧我也會去幫助照顧的。

也許是中國人還不太富裕,如果家家都富裕了,高價請個好保姆父母也就解放了。


我是山東養老大姨


現在,人們都關心兒女的孝順問題。

你要考順父母嗎?千萬別叫父母帶孩子!

我行政村有一個劉姓的老年男人,妻子到省城幫兒子帶孩子三年了,獨留其父一個六十多歲的父親守家。

父親白天個在地裡幹活,還要燒飯洗衣,晚上一個人孤獨地守在家,無人陪伴,無人說話,寂寞孤單,去找人聊天嗎,農村裡剩下的只有老人,婦女和兒童。如果到一個女人家裡去聊,不出十天,流言蜚語會滿天飛,寂寞難耐啊。昨天,我聽一朋友告訴我,這個姓劉的老年人快有瘋了,說話前言不搭後語,思維混亂。有人說他是花瘋,想老婆想的。才六十多歲的,當然需要女性的撫慰,凡人不能做到六根清淨。只怪兒子不體諒父親的感受。

我有一個親戚,也是六十多歲,僅有一個女兒,也住在省城,女要母親去幫她帶孩子,母親去了三個月,我那親戚就發火了,他說,我在家既當光棍,又做和尚,不會叫她婆婆去帶嗎?我那親戚是有魄力的人,說一不二,並且有不菲的退休金。他對他老婆說,你要帶外孫,就不要回來我再娶一個好了。女兒無奈,只得送母親回來。

再舉一例。那是多年的事了,也是母親幫兒子帶孩子,把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父親撇在家裡,老父親得病死了,死了兩三天才被鄰居發現。兒子痛哭流淚,覺得對不起父親,母親欲哭無淚,尋死覓活的。

你要考順嗎,你就想想前面的事例吧,想通了,就知道什麼是考順了!


毛春旺1


這種情況我們樓院就有,老倆口都八十歲了,孫子才上一年級,老倆口從小給帶孩子。從上幼兒園到上學,一直都是他們給接送。當我看到勸說過幾次,這麼大歲數了,如果你們磕磕絆絆,誰來伺候啊,可憐天下父母親,他們說沒辦法,兒子和兒媳工作都忙,請假了要扣工資。為了自己的兒子,老倆口不時的奔走在家,學校,再接到兒子的家。每天接送五,六趟。好在老倆口安然無恙。這就是中國的父母,無私無畏的為兒女奉獻。


Fzl4156203056


這些老人們~給子女看護孩子"心裡是五味雜糧~哭不出來笑不成聲"~再每天的糾結中生活著"慢慢老去~"孩子也長大了,他們也真的老了而且老的每天勉勉強強的活著,孫子,外孫子女們各自奔向"大學及工作崗位…",自己的兒子,女兒們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鬧騰的自身性格的變化,處理家裡的一切事務沒耐心…對老人們的年邁~有很多時候,老年人的表象,讓她們也失去一定的耐心,所以~使部分老人"一天天活的昏昏惡惡…",甚至是活一天夠一天~。眼下的這批老人是"最最艱難的"…你們說是不是啊?!。因此老人到什麼時候"只要活著~記住手裡的過河錢一定要有!房子的產權活著的時候不能放手…"一旦放下,老人就徹徹底底完了。(即便是去養老院,子女們也會選擇個低檔的…省錢。


9708131301181馨竹君


為人父母只要身體健康應該幫兒女帶孩子,因為現在社會進步快,時代在發展,兒女們在生活上都有壓力,花錢請保姆帶孩子很難辦到。所以唯一辦法讓自己的白髮老人幫忙帶孩子,為了給兒女們減輕一部分負擔,老人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雖然辛苦點,也是老年生活的一種幸福。





果果奶奶7069


身邊到處都是老年人帶孫輩,已經見怪不怪了,這是一箇中國社會特有的現象。比較多的情況是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工資又不是很高,不敢丟掉工作而在家帶孩子。還有老年人心疼孩子,怕孩子累著,主動幫助照看孫輩。也有特別多的一種是,老年人非常喜歡孫輩,四位老人搶著照看孫輩。

現在的年輕一輩,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成長起來的一代,父母從小照顧慣了,照顧孫輩也習以為常。

也有一種情況,獨生子女獨立生活能力太差,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父母沒辦法只得繼續幫助照顧他們以及他們的孩子。

社會養老、育幼的福利機制不夠完善,有些應該由社會承擔的事情都交給家庭了,使得老人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又馬上走到了帶孫輩的崗位上,辛苦不說,有些隔代人的矛盾不斷出現,甚至影響到家庭的和睦。

良好的建議是,老年人就應該去享受餘下不多的生活了,偶爾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尚可,不要全部生活都放在了孫輩身上。



無論星星


白髮老人辛苦帶孩子,這種老年生活,現在成了一種常見的現象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晚婚晚育的越來越多,三十幾歲才生孩子的人太多了,爹媽自然不再年輕了,但是,年輕人生了孩子卻沒辦法獨立把孩子養大,老人幫一把也是無可厚非。

還有現在國家放開二胎,很多四十多的人也加入了二胎行列,他們的父母年紀可能六七十了,只要身體狀況還好,都要幫自己孩子一把。

這種老年生活雖然有點辛苦,但是很多老年人都是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的在幫自己孩子。說句不好聽的,現在生存壓力很大這麼大,如果兩小口一人掙錢一人帶孩,怕是生活的捉襟見肘吧。

人活著,身體健康,有事幹,有價值,生活就有奔頭,雖然辛苦,但是也值的付出。這比那些成天幫不上忙還要啃小的要強多了吧!


夢裡花開2019


這些老人都是經過餓,凍,病,經歷過磨難的人,現在看到兒女進城上班是件很高興的事,從接送幼兒班就可看出,還沒放學個個都等得心急,想早一眼看見孫子的心真難以比喻,當老人把子女培養大後,又見到孫才安心了,只要是動物都會無代價的為下一代而付出,這是天性,哪又有些不願帶孫呢?有些年輕人為了孩子能成才,要求特高而老人又難做到,就會產生矛盾,聽起來是簡單一句話帶娃,其實要有廚藝,搞衛生,包括小孩的身體健康,生活習慣,學的知識等等,除不管經濟外,其它好的沒事,不好的全都是老人的錯了,老人雖想孫但根本沒能力做好全部家務,壓力比年輕時養兒女的責任都大,所以無奈之下,唯一的選擇只有放棄了。


楊柳村58361978


孩子的父母親都在上班或做生意掙錢,帶小孩的任務就落在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的身上,他們不辭辛苦,毫無怨言,盡心盡責地帶好,身勞累心中甜,看到自己的孫子女一天天長大,心中無比快樂!

作為子女更要體量老人帶小孩的辛苦,給予精神上物質上的獎勵,提高老人的積極性和責任性!


小康


我認為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家庭條件,選擇是否幫忙照看第三代。

1、如果身體各方面條件充許,孩子也有請求。幫著帶第三代也可以,雖然累責任又大,但必竟是天倫之樂,累並快樂著。

2、如年令大,身體條件不好。無力幫忙的也有。這時不妨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支持。比如支付個保姆費,當然也要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3、還有一種老人認為自己勞累了一輩子,沒有再看第三代的義務。餘生不長要為自己而活,照看第三代是女兒,兒子們自己的事情。

所以,子女不能以父母是否給自己帶孩子,來決定對父母晚年的態度。從法律上來說老人是沒有必須照料第三代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