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硬筆不是書法,因為寫不岀濃淡、乾枯和粗細的變化,你怎麼看?

郭保莊之古今齋


我認為,硬筆書法也是書法。並且硬筆也能寫出很多變化來。原因如下:

第一,不能以古代沒有硬筆書法,而認為當代硬筆字不屬於書法。

我們都知道,古代是沒有硬筆書法的,書法家都用毛筆寫字。而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發展,那麼在當代很實用的硬筆字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雖然說,我們要傳承傳統文化,但是我們在沒有丟失傳統的同時,也是在創新的,這個也沒有任何矛盾。我舉個反例,假如古人開始用的硬筆,那麼今人如果用毛筆寫就不是書法了嗎?顯然是不對的。所以說,雖然我們用的是硬筆,但是傳承的是毛筆法度。

第二,書法是書寫漢字的法則,而硬筆字就是遵循的這種法則的!

書法法則是很嚴謹的,不是說用了毛筆寫字就屬於書法,因為如果寫出來的字沒有法度可尋,即使是毛筆也不能稱為書法。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用硬筆寫字,那麼完完全全都是跟著這個法則來寫的,那麼硬筆字肯定就是書法!我這個不是教條主義,古人為我們今人留下的都是精華,所以我們要學習!

第三,毛筆書法是主幹,硬筆書法是枝葉!

我們學習硬筆書法的基礎就是毛筆書法。有了古人的雄厚基礎,我們才能把書法延續下去!學習硬筆不是追求寫的和毛筆一模一樣,而是不失古法的同時,加以創新。我們不能破壞這個大樹主幹,我們要保護它,要利用好這個主幹資源,才能讓我們今人的書法越來越好!

綜上所述,認為硬筆書法不是書法的肯定是不準確的。雖然硬筆寫不出毛筆的那麼多的線條豐富變化,但是硬筆書法有它自己的特點,所以我認為硬筆書法也是書法。

以上內容為強哥個人淺見。插圖為強哥硬筆書法習作!


強哥書畫


自己喜歡就好了,別人怎麼看管他呢🤣



小小年紀不學好


硬筆當然是書法,至於沒有濃淡枯溼粗細的變化,主要是技能技法的磨練還不夠,原因在人,而與硬筆無關。



〔硬筆書法研究班 抱庸習作〕


縱觀毛筆書法的發展沿革,從毛筆被髮明使用,到形成比較成熟的毛筆書法,也經歷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硬筆在中國從被廣泛應用至今,也不過區區百年的時間,究竟技能技法如何“開懇”,硬筆書法審美如何“深植”,還處於摸索階段,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硬筆書法研究班 楊嘉麟習作〕

硬筆寫出輕重濃淡肥瘦的變化,已不是硬筆書法的難題,當下已有不少平民書家,可以用鋼筆、中性筆去近似表達“毛筆”書寫的效果,以硬筆直臨《聖教序》《靈飛經》的不在少數。關鍵之處其實就是點畫結字的書法技巧,熟練掌握硬筆的書寫特點。

〔硬筆書法研究班 武建兵習作〕

客觀上,硬筆完全像毛筆一樣去表現書法特徵是不可能的,但同時,硬筆的簡約幹練、挺勁硬朗是另一種線條美學。硬筆與毛筆哪個藝術美感更佳,取決於審美觀點。

〔硬筆書法研究班 姫愛民習作〕

就好像看白種人與黃種人,西方美與東方人。白種人一定就比黃種人好看嗎,我看是未必的,如果黃種人經濟軍事文化全面超越白人,主導世界文化潮流,黃種人則成為“地球貴族”,誰更漂亮恐怕又是一說了。


〔硬筆書法研究班 致虛守靜習作〕

抱庸淺淡。


抱庸詩書


背臨。獻醜了。



甸原富利


應該可以吧



翰韻書堂


有人說硬筆不是書法,因為寫不出濃淡、乾枯和粗細的變化?這種書法說明這個人對書法的瞭解還真的是有限。濃淡、乾枯和粗細變化是書法表現元素中的幾個,它並不能決定一篇作品算不算書法。

舉個例子,說起國畫,大家首先一定想到的是水墨、潑墨這些表現手法,墨分五色等,那白描算不算國畫呢?就沒有墨色變化,線條也基本沒有粗細變化,但誰敢說白描不屬於國畫。

書法也是,古代的篆書,特別是那種鐵線篆,就是一根很細的線條,沒有濃淡變化,沒有乾枯,也沒有粗細變化,但你能說這種篆書不是書法嗎?

南宋初年,有一個叫吳說的書法家,他寫的遊絲書在當時就甚是有名,甚至宋高宗趙構也對他高看一眼,宋高宗趙構雲:

“至若紹興以來,雜書、遊絲書惟錢塘吳說,篆法為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嘆其弊也”。

上圖就是吳說的遊絲書,從頭到尾幾乎一樣粗細的線條,沒有濃淡、乾枯的變化,你說這是不是書法?

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沒有濃淡、乾枯的表現,難道瘦金體也不能算是書法?

明以前的古人寫字,對於墨色的濃淡並不是很注重,也很少在書法作品中去體現墨色的濃淡變化。明代書法中加入淡墨,在書法作品中也有了墨色的變化,最有名的當屬董其昌。後來明末的王鐸善用漲墨法寫字。那請問,明以前的書法是不是書法?

硬筆書法因為工具的限制,雖然不能產生強烈的濃淡、乾枯和粗細的變化,但是通過一些小的技巧也是會有這些變化的。例如寫硬筆字的時候,紙張下面加一個書法墊,通過控筆訓練就能產生一些微妙的粗細變化。或者在書寫工具的選擇上,使用美工筆、1.0的中性筆、秀麗筆等,都是可以寫出具有粗細變化的作品來。現在的鋼筆使用的墨水不是碳素的那種,反而在用鋼筆創作的時候會有一些墨色的變化來。

硬筆《啟功絮語》

但是,我想對於書法來說,這些知識錦上添花的手段,並不屬於必須的。硬筆書法要想真正具備書法的價值,一定要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之上,再有所創新。而這種創新更多地應該是在書法風格上面的創新,而工具的表現,始終應該處於從屬位置。

以上是南山為硬筆書法打抱不平,多說了一些,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翰墨今香


隨便寫的。見笑



家居空氣汙染治理


你說的乾溼濃淡,粗細變化問題,不但是鋼筆字和毛筆字的區別,在毛筆字中,也不是所有的書法,都要同時具備乾溼濃淡粗細變化的。

例如楷書是不要求有乾溼濃淡變化的。

篆書就不需要有粗細變化。

同時具備乾溼濃淡和粗細變化的書法,只有行書和草書,這是不可避免的要產生乾溼濃淡和粗細變化的。


行書和草書的書寫速度比較快,毛筆中的墨在紙上停留的時間短,一般蘸一筆墨,要寫好幾個字,甚至十幾個字,越到最後,毛筆中的墨就越來越少了,所以,就會有乾溼濃淡的變化。

而這種變化,你就是想避免也避免不了,因為這是書寫方法決定的。

由於毛筆字的書寫要求不一樣,所以,書寫速度就不一樣。

比如說,楷書就無法像行書、草書那樣快速書寫。行書、草書也不會像楷書那樣一筆一劃的寫。


所以,楷書可以寫一筆蘸一筆墨汁,而行書草書如果寫一筆蘸一筆墨汁,那就不叫寫行書、草書了。

不要說是寫書法藝術,就是平常寫字,一筆一劃的寫行書、草書,還不得急死人了?

再說,從書法藝術來說,行書、草書欣賞的就是那種飛動奔走的藝術之美,結果你慢條斯理的,還有什麼趣?

所以,我們要清楚:

第一,不是所有的毛筆字都會同時具備乾溼濃淡變化的。

第二,毛筆字的乾溼濃淡變化,也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的。行書和草書會在書寫過程中自然產生乾溼濃淡和粗細變化。

那麼,鋼筆字真的就沒有乾溼濃淡變化嗎?

我覺得,你好像缺乏觀察和了解。


鋼筆字的乾溼濃淡變化,不是沒有,而是照樣也會產生的。

例如,吸滿墨水的鋼筆,開始寫的字,墨色就濃,越到後面,墨色就越淡,快沒墨水的時候,乾溼濃淡變化最明顯,甚至寫不出字,然後,我們甩一甩,還能寫出幾個字來呢!

這就是鋼筆有乾溼濃淡變化的事實。至於鋼筆字的粗細變化,也不是一點也沒有,只是太小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對於鋼筆字的乾溼濃淡變化確實存在,這是事實,但是,也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計的。

因為,鋼筆字的乾溼濃淡變化真的與毛筆字的乾溼濃淡變化無法比較。

因為,毛筆字的乾溼濃淡變化和筆畫粗細變化反差確實很大,這也是書法藝術的趣味之一。


而鋼筆字的乾溼濃淡和粗細變化,幾乎可以忽略,這就是鋼筆字和毛筆字明顯的區別。

那麼,是不是就是“書法”的區別呢?

前面我們說了,從邏輯上說,毛筆字也有不需要乾溼濃淡和粗細變化的書法呀?難道只有乾溼濃淡和筆畫粗細變化才是書法的標誌嗎?

當然這是錯誤的看法。所以,書法與乾溼濃淡和粗細變化,不是必然關係,而是附加關係。

也就是說,如果書法有乾溼濃淡和粗細變化,那麼,書法的美感就會更加豐富一些。

書法是寫字的規範要求。一般主要針對楷書。


我們寫鋼筆字,首先要求必須要規範,這就是楷書的規範。如果按照楷書規範寫字,那麼,這就是書法了。

把規範字寫好,是文化公共平臺交流的需要,我們都有責任寫好楷書。這就是基本的書法,也是漢字美的一般要求。

當然,書法不是隻有楷書,還有行書和草書也是應用書法。我們也要儘量規範書寫,這就需要學習,當然,也會有規範要求的。

把漢字按照規範要求來書寫,都叫書法,這與是硬筆字寫的還是用毛筆字寫的沒有直接關係。


也與是楷書還是隸書,或者行書草書,也是沒有關係的。書法都要有規範,這是書法藝術的範疇,不是我們一般交流的書法。

但是,書法藝術更多都是毛筆字,因為毛筆字的表現力和筆畫豐富多彩,給人的藝術享受也最豐富多彩,所以,才是書法中的藝術。

毛筆字還可以與繪畫結合,所以,毛筆字的書法藝術作品,就對乾溼濃淡的變化也很有講究,這完全是藝術的需要,與我們一般的書法不在一個範疇。

雖然,鋼筆字也可以有藝術性,但是,受到鋼筆本身的限制,是沒有辦法與毛筆字的豐富的表現力比較的。比如說,要鋼筆字產生濃淡乾溼,這是沒有必要的。


千千千里馬


硬筆書法,是近幾十年來新立的一門書法藝術,是毛筆書法分支出來的,曾經一度,被很多人質疑其藝術性。

硬筆更多的是強調其實用性,通過發展,已經形成了其藝術價值,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能一味的否認它。

在筆畫表現力,確實不如毛筆來得更暢快,是因為硬筆特有的條件限制所致。如果想要表現出毛筆的筆意,需要研習者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克服,方能達到一定的水準!

在選筆方面,可以選用0.7或者1.0的中性筆,秀麗筆等,筆畫表現力更強,粗細相對好控制一些!這樣同樣能把硬筆寫出毛筆的氣韻,前提是,你的功夫到家,對筆的把控能力要強,特別是1.0以上的中性筆,對於初學者,是沒辦法駕馭的。

不管毛筆還是硬筆,只要有普遍的人喜歡並研習,它總歸是藝術,並且發揚光大!


斌少追夢


我是一人。硬筆是不是書法確實值得討論。

什麼是書法,什麼是硬筆書法,什麼是中國書法?

先說一個事實,目前來說硬筆確實是書法,因為現在已經存在硬筆書法家協會。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由龐中華、劉金彪等籌備,於1993年經國家教育部、文化部批准、國家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唯一合法的國家級硬筆書法社團。

不管同不同意,1993年開始,硬筆書法就已經正名。

而且有人可能用硬筆寫出粗細變化,其實毛筆字也並不是濃淡乾溼的。

上圖是當代趙賀新先生的字,是不是有粗細的變化,而且還有毛筆的感覺。

寫毛筆字也不需要濃淡乾溼,所謂的“墨法”是我們繪畫中講究的。

如果真要糾結硬筆算不算書法,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古人只寫毛筆字。實際上我們現在對於什麼是書法的標準並不高。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可以理解成把字寫好的方法,或者直接理解成好的字。

上面的用毛筆的墨跡,這樣的“亂書”算是書法嗎?

我們當代對書法的標準和要求真的不高,可以說有時候標準很低。這樣的毛筆字可以開書法展,寫這樣字的可以叫做書法家。

有些人討論硬筆是不是書法,還有人討論到底有多少能夠叫書法。比如日本也有“書道”,那麼日本也有書法嗎?

甚至也有人說阿拉伯書法,也有說是阿拉伯書法藝術的。

當然也有人說英文書法,也就是英文書法字體。

一人有感

任何一個有文字的文明,都會有人把自己的文字寫的更好看一些。如果書法是好看的字,那麼每個有文字的文明都會有。

對於我們來說,把我們幾千年的漢字書法流傳下去,還有人繼續研究書法就是很好的事情。沒有必要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標準,分別是不是書法。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1月17日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