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現在硬筆書法是不是沒落了?

蒼桑暮雪


不知題主所謂“硬筆書法沒落”之論據由何來?抱庸的看法恰恰相反。

狹義上說,中國書法就是傳統毛筆書法,即便今日硬筆書協獨出一枝,現時也是無法與毛筆分庭抗禮的。但是長遠的看,硬筆書法受眾更廣、使用更頻,有著十分宏闊的發展前景。

大道至簡,視覺美感始終是書法藝術深受民眾喜愛的第一要素。毛筆相對於硬筆,在筆墨章法上佔盡優勢,筆畫肥瘦與墨色濃淡富於變幻,容易構建書即畫的氣韻。而硬筆粗細均勻、墨色一致,無疑成為了一種缺陷。因此,成型有素的硬筆書法為書法愛好者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但隨著硬筆書法藝術的深入發展,書寫技法的不斷創新,這些問題正在被逐個攻克解決。抱庸藉此,淺談一二。

(一)硬筆點畫也可以動感變幻。字的個體要獨立端莊,全局要富於變化。既然筆畫粗細和墨色濃淡沒法改變,我們可以通過間架結構的緊寬收放和單字大小的不同來實現整體靈動、千變萬化的視覺效果。

(二)硬筆也可以有富於變化的鋒。雖然硬筆的筆畫是均勻的,但依然可以通過筆尖起落的腕勁和馭筆過程中的力度張弛來形成墩厚、輕飄、圓潤、瘦削的姿態,乃至達成俊逸的飛白和凌厲的筆鋒。

(三)硬筆同樣可以詮釋和諧的章法。硬筆書法的佈局一樣至關重要。由於硬筆寫出來的字較小,使用的紙張也較小,如果佈局不好,重心不穩,氣韻不暢,就會顯得比宣紙上的毛筆字更加凌亂不堪,因此,初學者用規範制式的書法紙箋是必要的。




在硬筆書法的技法要訣上,抱庸再談一下自己的體悟

(一)心靜宜寫字。凡是跟藝術搭邊的事情,都不是可以像機器那樣品質穩定的,靈感和狀態很重要。即便是一流的大師,他的作品也不是篇篇上乘。寫字是功夫活,尤其需要心平氣和,如果心有旁騖難以精神集中,乾脆就別寫。

(二)筆下有節奏。書寫單字的筆畫尤忌上下一般粗,我比較偏愛“兩頭細中間粗”,要達成這種效果,起筆和落筆一定不要猶豫遲宜,快點快收,而運筆過程中,可以通過轉動筆尖、腕壓加力來變粗變厚,比如顧仲安、司馬彥的字,在這上面體現得十分明顯。

(三)胸中有全局。簡樸的說,一篇書法作品,單字的美是基礎,全局和諧是關鍵。因此,在書寫時,在肥瘦、輕重、收放上一定要有全局的觀念,處理好與鄰字、與全行、與全篇的關係,從而最終形成富於變化、行雲流水的氣質狀態。

(四)通貫方有勢。當書寫行書、草書時,千萬不要左顧右盼、寫寫停停,書脈之於文脈,更斷它不得。氣象之連貫基於腕力之連貫,如果卡了殼斷了氣,神形必然割離,另外,在字的大小、筆畫的肥瘦收放,都會有所隔閡,因此書寫要一以而終一氣呵成。


抱庸妄談。


抱庸詩書


目前來看,現在的硬筆書法確實不如八九十年代的時候紅火,畢竟特別是八五年的時候,那屆全國鋼筆書法大賽參賽人數是100萬多,現在很難突破了。現在硬筆書法出現了幾個問題:

名人多,名家少

現在硬筆書法的名人很多,例如田英章、荊霄鵬、吳玉生、盧中南、李放鳴、龐中華等等,很多硬筆書家成名基本上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他們的硬筆書法水平在二十年前來說那是很高的,但是二十多年了,並沒有再看到進一步地發展。所以,現在算是硬筆書法圈裡的名人了,但還真的離名家有些差距。

真正在硬筆書法創作和學術上都有建樹和有深度的名家太少了。

硬筆書法很難堅守

現階段只是憑藉一腔熱血堅守硬筆書法太難了,寫毛筆書法寫得好的,很容易買車買房,但是硬筆書法因為表現形式的侷限性,很難創造這樣的收益,因此誰願意在硬筆書法這個平臺堅守啊。

就算在堅持硬筆書法的人也不再搞創作了,而是像龐中華、田英章、荊霄鵬這樣的都在忙於出字帖、搞教育,畢竟這樣來錢快啊。那麼你去搞這種硬筆書法普及的事情,來錢比較快,但是藝術性就一定會滯後。

所以,大家為什麼會對“田楷”有很多爭議,因為人家“田楷”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藝術性,而是為了培訓教育而生,所以“田楷”為何幾十年都沒什麼變化,不能改、不能變,你變來變去還怎麼搞書法普及啊。所以,硬筆書法也是這個道理。

而有些水平的書法家,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因為一時衝動進入硬筆書法領域,發展了一些時間之後,一看硬筆書法還是不如毛筆書法表現力強,不過癮,於是又重新回到毛筆書法領域。例如曹寶麟先生,當初八五年的時候,憑藉一手漂亮的米芾體硬筆行書,獲得那屆大賽的特等獎。但是之後就在硬筆書法界銷聲匿跡了,又回到傳統書法領域做學問了。

很多的熱愛書法的人士,還是覺得搞硬筆書法的不如毛筆書法有錢途、有利益、有出息。所以,在這裡對還在堅持硬筆書法的書友們表示敬意。

翰墨今香願意和大家一起堅守這塊陣地。


翰墨今香


以我看,不但是沒落了,還誤入歧途。展望現如今硬筆書法現狀,無論是熱度還是書寫技藝水平,遠遠不如八、九十年代。字體類型、風格品相、書寫工具與載體材料、表現形式等多方面,都特別的單調枯燥,沒有當年那種百花爭豔、豐富多彩的喜人景象。

尤其是書寫技法方面,近幾年來,由於一些“網紅”者大力宣揚中性筆書法的緣故,受其影響,很多人喜歡上了所謂的硬筆書法,併為其搖旗吶喊,讚歎不已,實際上,真正從事硬筆書法研究的鳳毛麟角,充其量,不過是寫漂亮字罷了。殊不知,絕大多數中性筆字、鋼筆字,名曰是書法,其實,並不是取法於傳統毛筆技法,而是印刷體美術字的寫法,只不過字形描畫的挺好看而已,只能蒙那些不懂書法的。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潘氏摹


臨法

不可否認,當中確實有一少部分人是真正的硬筆書法高手,而這部分人多是有深厚的毛筆書法功夫,並且多是五零後、六零後。

目前為止,硬筆書法已經走過了近四十多個年頭,諸多原因所致,王正良領導的“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沈鴻根領導的“中國鋼筆圓珠筆書法研究會”等等赫赫有名的團隊,悄然無聲了,致使正處於發展創業中期的硬筆書法,出現了嚴重的滑坡現象,一度處於低谷,甚至形成了斷帶,由此導致眾多硬筆書法愛好者們滿腔熱情化為零度,從而冷漠了近二十年之久。

這期間,雖然有了龐中華領導的“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但是,發展勢態並不怎麼令人樂觀,因為,在他的帶領下走的是寫字之路,並不是真正的硬筆書法之路。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實用硬筆楷書

所以,或許正式這個原因吧,時至今日,硬筆書壇上再也沒有出現過王正良和沈鴻根他們兩個人領導的硬筆書法時代非凡火爆的場面了。這個跡象表明,硬筆書法營養不良,想重返健康發展之路,再次進入激情燃燒的歲月,很難、很難了……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認為硬筆書法不但沒有沒落,而正式蒸蒸日上階段。

早期的時候,本來沒有硬筆書法一說,只有毛筆書法。但是到了近現代,硬筆書法也是很快崛起了。尤其是八九十年代,鋼筆字可以說非常的流行。當時主要以龐中華和司馬彥為代表,帶動了一批書法愛好者練習鋼筆字的熱潮。

但是,在近幾年,隨著龐中華和司馬彥的沒落,田英章、吳玉生、盧中南和荊霄鵬等知名硬筆書家就慢慢的興起了,這些書家基本上代表了當代硬筆書法的實力。我認為這些書家的硬筆書法實力遠遠超過了之前的水準,同時也掀起了新一波的學書熱潮!

雖然說,硬筆書法遠遠不如毛筆書法那麼有價值,永遠也寫不出毛筆書法那麼多的變化,但是硬筆書法也有他本身不可磨滅的優勢,這些優勢就能證明硬筆書法不會沒落,也不會消失的!

第一,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遠遠超過了毛筆書法。

雖然目前已經是科技化的社會,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也非常普遍和流行,但是工具永遠是工具,他永遠也取代不了手寫功能的。這個就和網店再發達,也永遠取代不了實體店是一個道理的!

目前學生時代依然是以手寫為主的,不可能用手機打字做作業的。我們國家把傳統的文化是看的非常重的,不可能因為時代的發展,而丟掉傳統文化藝術的!

我們在這證明材料或者是簽字的時候,不可能用毛筆吧,也不可能不寫直接用手機操作吧。肯定要用手寫簽字的!

第二,硬筆書法也是書法,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

有些人認為硬筆書法不是書法,也沒有任何價值。真的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自古以來,毛筆書法是最受人推崇的。硬筆書法只是到了近現代才有的,但是硬筆字也有觀賞性的,也有價值的。

硬筆書法是屬於毛筆書法的一個分支,硬筆書法的法則基本都是學習的毛筆書法法則,那麼既然用法則書寫漢字了,那就屬於書法範疇了。這就好比繪畫是一個道理,國畫和油畫屬於繪畫,那麼插畫就不屬於繪畫嗎?這種觀點顯然不對!

我們雖然是新社會,新理念,但是傳統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是不可能丟的!

綜上所述,硬筆書法不但不會沒落和退化,而且會一直的發展下去的。雖然不如毛筆書法的地位高,但將來也會佔有一席之地的

強哥淺談,插圖為強哥硬筆書法習作!


強哥書畫


現在大家都用了電腦和手機,用手寫的人越來越少了,練習書法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就說書法現在沒落了,甚至有一些人還說書法可能會在100年以後消失掉,因為們不再需要它。而我的觀點則恰恰相反。

1、學習和使用的人少了,並不代表一門藝術沒落了。

一門藝術是否興盛,和從事它的人數並不是呈正比的,就拿毛筆書法來說,當今的毛筆書法愛好者要遠遠多於古代,古代普通的百姓都不識字,有的時代識字率甚至連1%都不到,會書法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加上當時的印刷術並不能出版字帖,很少有人能夠見到好的字帖,臨帖就更奢侈了,書法只是很少一部分文化精英的事情,和大部分老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會書法的人非常少。

而當今就不一樣了,學習書法的人與的來越多,各地書法協會加起來豈止百萬,加上普通的書法愛好者,毛筆加硬幣,可以以千萬計,學習書法的人數遠遠對於古人,人數多了,書法水平就高於古人了嗎?很明顯不是的。

2、書法只是一部分人的事

學習和研究書法在任何時代都是一部分人的事情,普通的大眾可以做一些瞭解,或者當成興趣和愛好,書法的向前發展,還是需要那些專門從事和研究書法的人,這部分人很少,但是整個書法史就是這幾個文化精英在往前推動。普通的大眾能寫好字就可以了。

所以,隨著書法的專業化、職業化,雖然將來可能從事書法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書法並不會沒落,還可能再向前發展。


不二齋


大家都說字如其人,可見其重要性。這裡所說的“字”,一般是指硬筆字。一手好的硬筆字不僅能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還有助於我們在社會競爭中佔據優勢。

早在1962年郭沫若先生為《人民教育》的題詞中就指出“我們從低段開始加強寫字指導,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這樣養成了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若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還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科技發達的互聯網、電腦和手機的時代,紙質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所有人包括在校學生都已經習慣用電腦和手機來處理文字和文件。很多人的漢字書寫能力已經退化,字跡潦草到難以辨認,甚至提筆忘字……

現在人們漢字書寫能力的弱化,已經引起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視。2003年1月25日,教育部下發當年的一號文件,印發《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綱要要求“為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高國民素質,有必要在中小學加強書法教育”。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中小學要開設書法課程。

事實上,一手好字能讓人受益終身,不僅是升學、就業,甚至對於身心健康都是大有好處的。以此看來,硬筆書法不僅沒有沒落,反而更加重要了。


丁瑞虎老師


硬筆書法不是沒落而是方興未艾

現在的硬筆書法發展藉助信息爆炸的時代,正在被更多的受眾所接受。

雖然現在看似練習硬筆書法的人沒有那麼多了,也不可能出現一次比賽有近百萬人參加的盛況。但是目前正在練習硬筆書法的人確實非常多的,只是大家沒有去參加比賽罷了。現在更多的人練習硬筆書法不是為了比賽,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修養和素質。隨著信息時代的日趨進步,人們每天對著電子屏幕很少接觸手寫紙媒。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練習硬筆書法的重要性,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可可以鍛鍊自己的耐心和毅力,硬筆書法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練習的重要途徑。

現在的書法練習途徑很多,網上各種字帖和名家範本比比皆是,想要練習硬筆書法非常方便。很多人不能堅持練習,是因為對書法沒有持久的興趣和堅持下去的毅力。硬筆書法逐漸已經從書法體系中分離出來,成為了自己特有的體系,但還是不能脫離傳統毛筆書法的制約。很多硬筆書法的練習還是要按照前人的範本練習,並且硬筆書法的練習也都追求毛筆的出鋒和筆試,這也是硬筆書法練習的最大好處。

到目前為止我們硬筆書法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期,硬筆書法練習有助於我們日常書寫,寫出一手漂亮的硬筆字是每個練習者所追求的。大家都在網絡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了我國書法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在這個書法發展的最好時期,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讓硬筆書法發揚光大。


雨夜構想


你好朋友,硬筆書法的學習氛圍其實是非常好的!可能朋友還沒有開始正式練字吧,不然你會有切身體會的!

1.在網購平臺上搜索一下,硬筆字帖,鋼筆,鋼筆書法紙等關鍵字,你就會體會到這個市場的繁榮了。

2.在以頭條為代表的一些自媒體平臺上做書法的真的特別特別多,而且都做的特別認真,一看每一個都是真正的愛好者,沒有經濟回報還在努力做書法視頻或者字帖等等,而且關注這個方向的愛好者粉絲朋友也非常非常多

3.全國各種硬筆書法比賽也是層出不窮,家長對於孩子這一手好字的期望也是愈發的高漲。

雖然現在網絡的普及,尤其是手機對我們業餘時間的侵佔非常地嚴重了,但是還是有更多的硬筆書法愛好者,加入到這個大家庭!





方寸硬行




方和仁


最近有人問我,是不是硬筆書法已經沒落了?不行了呢?

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在我們身邊,有一大批人,他們提筆忘字,基本上已經不會寫漢字了,更不用說漂亮的書法,人們對於文字的書寫實踐要求已經變得越來越高,能寫出漢字的藝術感已經變得越來越稀缺了,那麼硬筆書法乃至於書法是不是在當代已經衰落了呢?

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只要我們使用或者說,我們還承認漢字是我們最為熟悉或者說最想使用的文字,那麼,書法就永遠不會過時,書法就永遠不會消亡,相反,等到有一天,我們認為我們不應該使用文字,那可能就是書法的末日了。只要漢字還存在,只要人們對於漢字審美的一直存在,那麼書法就永遠不會消亡,書法藝術就永遠不會改變。

現在在市面上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職業,人們稱之為字體設計師,所謂的字體設計,其實就是幫助企業或者說品牌在設計他們們的logo或者說他們主要的商標的時候,對漢字造型藝術進行再創作,再創造的人,他們擁有設計的知識,有對審美和藝術造型上的追求,實際上和古代的書法家進行的書法創作沒有任何區別,那麼只要我們的漢字不被廢,只要我們還使用文字,那麼我們的漢字和我們對於漢字藝術造型上的審美需要就一直會存續下去,不會消失,也不會被改變。

而硬筆書法相比於軟筆書法來說,擁有更多的受眾和更多的用戶群體,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比我們所使用的、傳統意義上的軟筆書法,擁有更多的用戶,那麼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硬筆書法它獨特的優勢和他的魅力,所以硬筆書法不會衰落下去,而且還會隨著人對於此身藝術審美追求、自身審美形象的完善而不斷的發展。

而且現在有關硬筆書法的教學以及硬筆書法的學習資料和也越來越多,關於硬筆書法的大型賽事和展覽也會越來越多,那麼這就使得硬筆書法成為書法必不可少的一種類型和方式,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相對的,不是不平等的雙方。所以我認為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在現代來說,還是受到了人們一樣的重視,並沒有沒落。

從社會實用性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大型的考試,還是我們的日常使用,我們手寫的東西還是有的,那麼硬筆書法在這些場景下都可以被使用到,尤其是對於學生群體來說,硬筆書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行為,在考試和考場上,硬幣書法字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一個人取得閱卷老師的歡心,得到更高的分數,所以硬筆書法的練習和軟筆書法的學習是永遠不會沒落。

而且,就硬筆書法自身的發展狀況來說,硬筆書法整體的發展狀況是越來越好的,藝術水平和理論研究也在逐漸完善,所以,硬筆書法不會衰落,而且在持續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