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從“熱詞”到“熱土”,一文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近期,最吸引房產投資者的話題,莫過於粵港澳大灣區。自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後,灣區就像變身成超級磁鐵一樣,張開兩極聚人才,灣區各城市的樓市情況也一路走高高。

老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好馬配好鞍,粵港澳大灣區要騰飛,必定需要更快的高鐵、更多的公路、更密的地鐵,確保人流、物流的流動。

粵港澳大灣區有哪些基建項目完工,又有哪些項目啟動?讓我們一起了解。

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建設進展

軌道交通網絡

1“跨城地鐵”建議聲越來越大

在去年灣區多個城市的兩會中,“跨城地鐵”的建議聲越來越大。不少委員提出了構想,如深圳與東莞、惠州的銜接,廣州與佛山、東莞的銜接。截止2019年4月,據不完全統計,構想、計劃、在建及建成的跨城地鐵,多達40條。

地鐵上的大灣區,正箭在弦上。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深圳地鐵5號線新增路段:桂灣站——赤灣站2019年9月,地鐵5號線二期正式開通,共設站7座:桂灣站、前灣站、前灣公園站、媽灣站、鐵路公園站、荔灣站、赤灣站,總長7.6公里。

5號線二期工程的開通,把2號線和4號連接了起來,能填補前海地鐵交通的空白。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深圳地鐵9號線新增路段:高新南站——前灣站

2019年9月,深圳地鐵9號線西延線開通運營!全長約10.8公里,途經新增高新南、粵海門、深大南、南山書城、南油、南油西、荔林、怡海、夢海、前海10座車站,其中5座為換乘站。屆時市民乘地鐵由前海至羅湖文錦只需約1小時。

我們都知道,地鐵的開通,往往代表著房產的增值。未來5年,深圳地鐵仍然處於高速建設期,置業地鐵房,仍處於非常適合的時機,廣大剛需和投資者不要錯過。

2跨城通勤,不止有地鐵

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城市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縮短,居住在一個城市,上班在另一個城市成為很多人的常態。

穗莞深作為珠三角三大都市圈之一,高頻的跨城通勤互動使得穗莞深之間的行政界線進一步模糊化,同時大眾對都市圈提出了新的需求,於是,穗莞深城際鐵路應運而生。

穗莞深城際鐵路:新塘南站至深圳機場段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沿線分別在廣州境內設新塘1個車站,東莞境內設10個車站,深圳境內設4個車站,共計15個車站及區間2個隧道。

通車後,從深圳寶安機場到廣州新塘只需40分鐘,深圳機場到東莞西站最快30分鐘,極大地緩解廣州、東莞、深圳三地沿線的交通壓力。且深圳機場站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聯外通的一個交通集散地,極大的促進了灣區內交通網絡的互聯互通。

跨城高速路網,深入互通

1深中通道——深中將形成半小時通勤圈

預計2024年12月建成通車,未來深圳至中山行車時間壓縮到半個小時。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項目進程

5月1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西人工島首個鋼圓筒順利振沉;

12月12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錨碇地連牆完工 ...

據瞭解,深中通道跨江主體工程總工期為7年,項目預計2024年12月建成通車。屆時珠江東西兩岸一橋直通,中山到前海估計在30分鐘左右。

前海的擴容或將因深中通道的貫通輻射到中山,而中山的區位價值及產業升級,未來也將因深中通道的貫通,進一步提升。中山承接深圳外溢需求,在中山置業,享受3-5倍的房價差,通過深中通道開啟雙城生活模式,也是一個好選擇。

2

瀋海高速蓄勢待發——推動深惠汕互融

2019年10月,瀋海國家高速公路汕尾陸豐至深圳龍崗段改擴建項目(深圳惠州段)施工合同簽約儀式順利召開。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項目路線起於陸豐市潭西鎮(接瀋海高速深汕東段),沿現有高速公路走向,經汕尾市城區、海豐縣,惠州市惠東縣、惠陽區,深圳市坪山新區,終於深圳市龍崗區(接惠鹽高速公路深圳段),全長約146.6公里。

這條高速的建成,必定會為惠灣的交通增加又一利好,屆時不單單大灣區的發展,惠灣在深圳合作區的中間,起到了一個承載的作用,深惠汕合作或將成為一個新的發展趨勢。

3南沙大橋——廣州與東莞橋樑

南沙大橋原稱虎門二橋,是中國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沙田鎮的跨海大橋。其位於珠江獅子洋之上,為廣州-龍川高速公路的西端部分,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珠江三角洲又一座世界級橋樑工程。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南沙大橋它不僅是連通珠江東西兩岸的過江通道,更是促進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城互聯互通的黃金戰略要道。

自此,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圈全面發力,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並加大投入力度,構建現代交通體系新格局。

口岸航運大樞紐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大灣區發展的前提。近期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機場及港口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航線不斷增加,航空海運經濟發展加快。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1廣州白雲機場

廣州白雲機場是國際航空樞紐機場,構建覆蓋全球的國際航空客貨運輸網絡,重點打造通達歐美、澳洲、非洲及南美等地區的國際運輸通道。

2019年,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已經啟動。三期擴建項目建成投產後,隨著空域改革加快推進,白雲機場將成為全球重要的世界級航空樞紐之一。

2珠海機場

2019年11月29日上午,珠海機場改擴建項目航站樓工程動工儀式在珠海機場現航站樓東側施工現場舉行,該工程總投資約48.02億元,擬於2023年建成。項目投入使用後將解決目前珠海機場設施設備承載力和運行保障能力日漸飽和,難以滿足機場業務發展需要的問題,使珠海機場的設計容量提升至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750萬人次水平。

3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2019年11月28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全面推進衛星廳、三跑道等新一輪擴建工程,年內還將有多條新國際航線開通,深圳機場也有望連續四年保持每年新開10條以上國際航線的發展步伐,到2020年機場旅客吞吐能力達4500萬人次/年。

4新橫琴口岸

在澳門迴歸20週年紀念日臨近之際,新橫琴口岸旅檢通道已完全具備“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條件。待相關政策批覆落地和有關法律程序完成,珠海和澳門將共同確定正式通關時間。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據悉,新的橫琴口岸通關後,澳門蓮花口岸也將搬遷至橫琴口岸。橫琴口岸的建成啟用,不僅將成為促進珠澳互聯互通的‘硬聯通’標杆工程,更是內地與澳門規則對接、標準對接、制度融合貫通的‘軟聯通’標杆工程。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未來,密如蛛網又風馳電掣的粵港澳大灣區地鐵、高鐵、高速、口岸、航運等基礎設施,將極大推動灣區一體化發展。

置業灣區城市,在交通出行上已經勝人一籌!事不宜遲,馬上奉上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購房政策,讓您好好琢磨琢磨買哪裡!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購房政策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從“熱詞”到“熱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潛力區域,新地方就有新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