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工人晉升無望,每月到手工資只有3000,該怎麼辦?

左西右東


很多國企職工就是這麼過了一輩子的,很正常。要麼調整自己的心態平平淡淡的過日子,反正別人也是這麼過的;要麼就需要個人的努力了。二選一而已。反正要想改變現有的局面,就需要個人努力做出改變了。

如果您希望獲得改變,那可以瀏覽一下老鬼的觀點。老鬼和很多朋友一樣,也是在國企折騰過的人,所以還是有些值得參考的心得的。

一、首先明確一點:如果你希望尋求突破,就絕對不可以再以“其他人如何如何”作為參照物了!!!

以老鬼所在的三線城市而言,月收入過萬的人群不會超過城市總人口的百分之一。數字就是這麼殘酷!某個城市的平均月收入沒有半毛錢的意義!單單的以人口收入比例來說,不會超過百分之一。

在多數城市,收入三四千的人口絕對是佔據大多數的。因此,如果我們在思考問題時候,總是以這個佔據最大比例的人群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習慣、價值觀等等作為參考,那就徹底沒戲了!就別指望自己能夠實現突破了。

說的通俗一點:如果你還堅持原來的想法、習慣、行為方式而不作出改變,還認自己已經形成多年的“死理”、道理,那就只能繼續過現在的日子。

二、你要獲得更多的收入,必然要比目前的自己或者身邊的同事付出的更多,這一點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身在國企,或許在本職工作上即使再怎麼努力,收入也沒什麼提升的可能性。因為很多崗位的工作,單單靠一個人的效率提升或者工作質量提升,也無法改變部門、團隊的業績,或者也根本不會對團隊、部門、單位的業績有任何的影響。收入增加也就沒有什麼可能性了。

因此,要想收入獲得增加,或許需要至少幾個改變:

1、想辦法轉入銷售類部門、團隊。

這種部門,即使是國企,也會根據業績的高低而得到不同的業績提成的;

2、想辦法讓自己的職位獲得升遷。

職位的升遷在國企意味著收入的隨之變化;

3、利用業餘時間獲得額外收入。

單位內如果實在得不到收入提升的機會與可能性,那就考慮單位之外的收入了。

4、辭職!

社會上一定會有比你目前收入要高的工作。當然了,所謂的“收入高”是要將自己的工資以及各種保險福利待遇綜合到一起來計算的哦!如果辭職重新找工作,別隻看發到手裡的工資,而應該綜合測算在單位裡能夠得到的綜合收入!

5、自己創業去!

你也可以結合自身的狀況,做創業的構想、準備、行動。

上面老鬼羅列了五種讓自己收入增加的方向、渠道。好像差不多全了吧!

反正您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狀態,增加收入是不可能的。而要改變,無論走哪條路,都需要比原來付出的更多。否則,哪條路都走不通!

換個說法:如果您還想按照現在的狀態、思想、行為、習慣來發展,誰也沒辦法讓你的收入增加!因為,既然您原來收入只有三千多塊,說明您和老鬼一樣都是不折不扣的草根,我們只能依靠自己的改變來獲得人生的突破了。

三、“無望”、“不可能”是以自己不做改變作為前提的!

正如題主所說,自己晉升無望。其實這種說法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

如果您還一直按照過去的套路、模式、行為習慣、思想來工作,那應該確實是無望了。

但是您有沒有想過:獲得晉升當領導的人數一定是一個小比例數據。本身就是有難度的!這種小比率、小概率時間,很難靠“等待”而砸到自己頭上!

正如高效擴招之前的高考一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要玩命去爭的!因為高效擴招之前,高考的錄取率很低哦!十個人爭一個名額的事情,不爭怎麼行呢?

國企的升遷也是這個道理。雖然說國企內確實有通過裙帶關係、拉幫結派等方式獲得升遷的。但是,作為草根獲得升遷的案例也有很多!並不是草根階層就沒有機會!我們身為草根,就是要爭取那些小概率事件才是正道!

如果按照大概率去計算、衡量,多數草根根本不可能獲得升遷的機會。但是,如果你也按照多數人的那種思想來看待職場,那你也只能一直做基層員工了。

你只有認清了“我們爭的就是小概率事件”,我們就是要為了小概率事件而努力,才能激發出真正的內驅力,才可能獲得那個微乎其微的機會!

說一句比較傷人的話:正是因為多數的職場基層員工內心裡都站在大概率角度考慮問題,都是站在了弱者的角度評價事物,都是站在了“只盯著那些陰暗而負面的現象”思考問題並且將那些陰暗面當成了職場的全部,從而失去了鬥志!

老鬼也是在國企工作多年的人,那時候也是有很多同事說:咱沒根子、沒有後臺、沒有親戚,升官兒?想都別想!乾的再好也沒戲!

可老鬼確實看到有一些前輩,他們做到了很高的職位,他們在進入企業之前也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啊!他們進入企業之初,也沒有任何的背景、後臺啊!可他們不是照樣發展的不錯嘛!這種情況幾乎在各個企業都有的!只是比例大小的問題而已!

而且,這種比例一定不會太大!但不能因為這種現象比例很小就覺著沒戲啊!

老鬼當年只用了兩年也被提拔為否則一個省銷售工作的領導,也算一方諸侯了。老鬼當年也沒什麼後臺可言啊!這都是自己進入企業之後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因此,請所有的朋友們注意:很多人整天說的“不可能”、“沒有希望”只是說某件事情的概率比較低而已!而真正獲得自我超越的人,往往都是在為小概率時間而努力的!指望看到大概率時間才去努力的想法,只能讓自己一生平庸!因為,大概率的機遇是不存在的!正如老鬼開篇所說的,一般三線城市中,月薪過萬的人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一啊!大家都是在拼這個小概率事件、機會!

四、按照多數人的想法、習慣,絕對不可能讓你成為“少數人”!

升職的人一定會是少數,收入高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小比例的人群。因此,按照百分之八十的人的想法、習慣,就別指望成為這小比例、小概率的幸運兒!

很多人討厭和領導緊密互動、溝通,所以很多人長年累月的得不到領導的重視,而那些積極主動和領導加強聯繫、保持良好公共關係的少數人,獲得了機會;

很多人總感覺自己記憶力不行、看書看不進去,天天尋找讀書的捷徑,因此這種相反讓自己多年不看一本書。而少數人即使硬逼著自己、硬著頭皮也一點點的啃!最終逐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很多人,天天沒事兒刷無用的網絡信息,造成了大量時間的浪費。少數人知道自己時間的寶貴,利用業餘時間去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或許更有價值的知識技能,或者嘗試著自媒體寫作,慢慢開始掙錢了!

很多人,把時間用在了和一群價值不大的“朋友”閒聊、喝酒、神侃、擼串上,自認為自己找到了“組織”,自己很有人緣。少數人把時間花費在與領導接近或者在社會上有意識的結交一些更有價值的人脈上!因為道理很簡單:你周圍人脈圈的層次,會影響未來你的層次!

很多人,天天鬱悶,天天琢磨,甚至在網絡上問別人有什麼好的創業項目;少數人沉下心結合自己的能力、潛力、人脈圈,認真的思考、研究、調研各種適合自己、自己能夠把控的項目,並且認真的做各種籌劃、準備......
很多人,天天因為工資太少而鬱悶,琢磨著是否辭職;而少數人已經早就準備好了簡歷,早就投遞給了無數家用人單位,甚至都已經參加過很多次面試了!人家已經正在給自己尋找可能的出路、機會!反正現在上著班,有人發著工資呢!找到合適的就跳槽,找不到就先幹著!兩不誤嘛!


這個社會,只有少數人真正付出了行動,只有少數人沒有時間去浪費,只有少數人願意為了小概率事件全力以赴,而且也只有少數人,能夠成為佼佼者。

你是否能夠成為那個“少數人”,全在您個人了。反正作為草根一定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簡簡單單的沒事兒會砸到自己頭上......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國企工人月薪3000元,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薪資水平。我是從國企辭職出來的,對此感觸頗深。

現在,我還有很多親戚、同學、朋友在國企工作,都是普通員工。工齡二十多年,月薪3500元—4000元左右。退休職工則更可憐,僅僅2000元上下。這點錢真的有點低,只能算是勉強餬口而已,家是養不起的!所以很多國企退休員工,為了生活,依然選擇打工。

在國企,如果沒點背景,晉升是很難的。工人更是如此,基本沒有什麼晉升通道。再熬十年二十年,頂多是混到一個線長/段長,這就是你的職業發展上限。至於車間主任,想都不要想,因為那是幹部編制。即便你想當一個組長、線長或段長,沒點關係的話,也是毫無可能的。有的企業是雙晉升通道,工人可以評選技師,技師待遇高一點,但是,技師並不是全民福利,不是人人都能評上的。

所以,很多國企工人為了補貼家用,不得不在外做點兼職。我有一個老工友就是如此,下班以後就去菜市場擺攤賣盆景綠植。雖然辛苦點,但是每個月的收入並不比上班低。有一次我跟他聊天,說“何必這麼辛苦呢”,他說得很實在:“那麼點工資,跟打發叫花子似的。孩子上高中需要補充營養,連個營養品都買不起。我感覺特別對不起孩子。趁著現在還年輕,能掙就掙點吧。”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國企人“君子固窮”,上班掙錢少,也不想兼職做點什麼。為什麼?為了一點可憐的面子!都淪落到為生活發愁的地步了,還考慮面子,是可笑呢還是可憐呢?看看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哪個在乎面子呢?太平洋建設總裁嚴介和說過一句話:“做大事的人從來不要臉,把臉扔在地上,還要自己踩兩腳!”沒有這種“不要臉”的精神,能做成什麼事呢!

其實,生活不是不可以改變。只要突破自己,改變心態,那麼你的人生就會隨之發生變化。為了生活,還是扔掉所謂的面子吧!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本人在國企工作了五年,剛開始是實習,當時對未來的抱著很大的希望,想著進了國企,進了一個大公司,首先應該是穩定下來了,而且福利也不會太差,一心一意的工作著,學習著,而且學到東西比較系統化,又全面,但是慢慢自己成長了,可能越來越發現一個問題,身邊的朋友同學的工資越來越高,有的也升職了,在看看自己的同事,要麼是一群剛畢業的學生要麼是五十靠上的老人,在看看領導都是有關係的人,這才決定跳槽,尋找適合年輕人的機會。個人覺得願意在國企乾的一是圖穩定,當然並不是絕對的穩定,有一定關係才能穩定;二是並沒有真才實學,在國企混日子;三是臨近退休了,再跳槽不合適;四是當然也有表現特別突出的,得到上層領導的重用;五是也有對自己的崗位特別喜歡的,在私企裡面沒有這種崗位。

其實無論在哪自己喜歡就行。


北極上穿越


有親戚曾經是二線城市某國企工人,幹了20多年,工資也就3000,後來該國企經營不善,他就買斷工齡離職了。現在在一傢俬企物流公司工作,幹了兩年,每個月2000多,現在還有半年多的工資沒要回來呢。


所以,國企工人,我建議不要貿然辭職,國企雖然升職無望,起碼還算穩定,一旦出來,就不好說了,有可能混的還不如國企。如果實在想出來,我建議仔細考慮以下兩個方面,再做決定。


1、謀生之道

在國企呆久了,會形成一個嚴重錯覺,那就是覺得外面的錢很好掙。好像隨便乾點什麼,都能掙的比國企工資3000還多。而現實情況是,外面的錢非常不好掙。如果你想離開國企,先確定你的謀生之道,不要頭腦一熱就出來了。


2、左右逢源

如果你結婚了,夫妻雙方可以一個從國企出來。最好的組合就是一個在國企事業單位等,一個去折騰;也就是說夫妻雙方一個穩定,一個去拼機遇。如果夫妻雙方已經有一個從國企出來了,另一個千萬不要貿然出來。


在國企拿3000工資,如果沒背景,升職基本無望的話,可以著手準備了。如果夫妻都在國企的,可以一方出來折騰;如果只有一方在國企的,要輔助另一方提高收入。實在想從國企出來,一定要找好確定的收入來源。貿然辭職很大概率你會後悔的。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資深管理與職場專家,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請點擊【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職場再出發


談的都是淚,我2008年進入武鋼,日夜顛倒的倒班,白班夜班,那年4k,同學羨慕,我只是有苦說不出,卻不知我倒班熬夜的辛酸。2018年工資5k,昔日的同伴已月薪過萬,少的也有8k,過著上有老下有下,被房貸捆綁的生活。

倒班依舊,白髮漸增。青春消失在奔波的路上!

國企基層,就是這樣:沒有死,還活著,幹吧!


MM2188


說下我本人的經歷。

2011年畢業,進入一家央企工作,但是因為沒關係,被分配到下面的縣城工作了(我家在省會)。當時一心想著好好幹,能調回省會,但是幹了2-3年,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在這樣的企業,不是你好好幹,就會有機會的 。


在我前面要回省會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哪個領導的親戚,我們也都知道。面對自己回家無望,我裸辭了,我真的想說,在北方三線城市,國企的待遇特別的好。我後面工作的私企,真的不夠餬口。


現在自己創業,更難。


前幾天加完班,和合夥人去擼串,聽到後面一桌一哥們,喝大了 ,略帶哭腔的說:“姐夫,我31了,現在一個月就4000多,要養老婆孩子,可是我知道我沒升職的可能,你們都說我單位好,我不知足,可是我看不到未來啊。我不想就這樣到死啊!”


後面他又說了很多,但是這句我記得最清楚。他是某效益特別好的央企的員工,但是家裡沒關係,自己本事不夠大,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想辭職,可是又害怕,這是我以前的狀態,想必也是樓主現在的狀態吧?


我的建議是:

1、不要輕易辭職

現在經濟下行,我不清楚你所處的地區,也不清楚你的能力,所以我不會勸你辭職,如果要辭職,一定要找到更好的下家再走,不然你連現在這點還貸款、養孩子的錢都沒有了。


2、認清自己的優勢

既然在升職無望,那你自己還有什麼優勢呢?寫作、ppt、寫代碼、做飯?只要你的時間有精力,一定把自己的優勢找出來,並讓它變成特別長特別長的特長。


我認識一哥們,在guan服工作,沒什麼特長,不會溜鬚拍馬,也沒背景,但是領導就是喜歡他。為什麼?這哥們是學霸!自己的駕照年年幫領導扣分,扣完自己去考試,單位需要什麼證書,他就去考,或者提前考。領導要寫什麼材料,都找他。雖然他升職無望,情商低,但是有自己的優勢。


3、從微小的嘗試開始

我大學同學,畢業也進了國企,生了孩子覺得工資太低,養活不住自己,剛開始先在朋友圈賣水果,上班接單子,下班用一個小時整理當天的訂單,然後自己和老公開著車送貨,天天忙到晚上10點。買的人多了,她自己租了個房子,開了個店,現在僱人送貨。賣水果賺的錢,比工資高,但她並沒有辭職。因為國企福利待遇好。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王子沐zZ


我是一名在加油站工作了10年的一線員工,加油方面有問題可以關注我,隨時可以問我,我知道的會幫你解答。

我和你的情況一模一樣,呆了10年,只升了一級,而且我清楚的知道再也沒機會升了,不管工作再好也沒機會。

國企就是這樣的,要升職就要有關係,工作表現好不好沒關點關係,這就不展開說了,大家都懂的

所以既然你被當做棋子,那麼快醒過來,轉變思維,快點開啟第二份事業,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業上,國企的工作可以不用上心,應付下就行了,以我自己為例子,現在的工作我基本不太關心,混著就行,外面的事業就是賣山核桃,收入已經直逼主業,哪怕以後這份工作不幹了也不怕。

結合你自身的情況,看看該怎麼做。


核桃阿揚


2011年大專畢業,有幸進入某國企,做了一名裝配鉗工,從學徒開始,到現在做了小組長,手下兩三個人,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禮拜六禮拜天說不休息就不休息,國家法定節假日,從來沒有正常過。

截止到現在,平均下來每個月4000元左右,這是到手工資,算上公司給交的保險,每個月也大概有6000左右。可是現在的社會到手4000多隻能維持正常的拮据生活。

八年了,和我一塊進廠的還有後來進廠的,有不少都得到晉升為管理崗位的,不過大部分都是有關係的,各種各樣的關係。唯有我還在原地踏步,一是本人不願意去和領導打交道,太費腦子,二是情商不高,揣摩不透領導的意圖。做好自己的工作簡簡單單的就很好了。

國企的領導也不傻,有關係固然很重要,如果你一無是處,這個領導也不會去推薦和提拔你的,因為他還要保住自己的飯碗,不會為了你的前途,而影響了自己的前途。

國企工人晉升無望,首先你得從自己的方面下手去考慮,看看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工作上有沒有按照領導的意圖認真的去做,領導來了是不是躲到一邊,不跟領導打個招呼。

能幹的不如能說的,能說的不如有眼力勁的。這個眼力勁就是說你能看清領導的意圖,領導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你就能明白你怎麼做才能讓他高興,並不是非要領導點名出來你才去做,去改變。其實到了私企也基本上是這個樣子。因為領導本身不會幹活,他要做的就是去找下屬把活幹好乾明白,所以領導只要把人揣摩透,會用人就行了。

你說的每月到手工資只有3000左右,你有沒有算上你的各種保險福利待遇,加上這些,我感覺比你在外面賺4000-5000要強多了。在國企我自己每個月扣保險800多,公司給交1600這就是2400,即使每月4000元到手,加在一起也有6000多的收入,這還不算過節什麼的發的獎金,每次有個一兩千元左右。我一個同學在私人化工廠上班,每個月5000左右,可是保險才給交200左右算下來還不如我這每個月4000多的呢。

  • 總的來說在國企還是不錯的,如果從國企辭職了就不要再進工廠了,自己去創業,至少我是這樣的目標。


默默羽豐


這是我曾經的狀況,也一度讓我非常地迷茫。

大學剛畢業後入職了一家央企工作,當時每個月到手的工資也不過3000元左右,加上年終獎2-3萬元,在家鄉這個小城市裡,不需要房貸因此過得也還算可以。可是工作了幾年以後,雖然對待工作依然認真,但發現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是重複的,每天從早忙到晚卻感覺不到工作帶給自己的一絲能力上的成長,而工資也看不到變化,慢慢也迷茫起來。特別是一些同年進入單位的同事因為有背景或者其他非工作原因被提拔成為自己的小領導後,看不到自己升職的希望,在輾轉幾個部門後,最終因為一些原因辭職了

離職後換了一份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更輕鬆,有時候回憶當初在國企的種種,慢慢也有一些體悟。

在國有企業,背景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實如果會做人,也是可以混得不錯的,而這正是小雷的短板,沒有背景又不會拉關係,為人處世上較為呆板,所以得不到領導的賞識。

而其實對於沒有背景也不會交際的人來說,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也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小雷原單位有一個技術宅,看起來邋邋遢遢的樣子,但是技術水平確實高,因此每年年會都是和老闆一起坐的,最後被省公司的領導看重調走了。因此如果能夠將身心都投入技術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不到任何回報,但是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能夠給自己的選擇也會更多。

而對於題主所說的去幹兼職或者自媒體掙錢,這正是小雷目前在嘗試的事情,當然也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有興趣當然可以試著發展為一個副業,只不過賺錢產出比可能還不如認真專研自己的專業技術。

當然也有很多人什麼都不做,每天渾渾噩噩地生活,但其實人如果沒有夢想,不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生活需要琴棋書畫詩酒茶,離不開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好好賺錢吧!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親身經歷,除非你有一技之長,要麼做好破釜沉舟自己單幹的打算,啥都不會的話建議你還是在體制內吧!我他媽的就後悔了,在國企幹了10年的操作工,一個月3000左右,感覺少點。而且我們企業是連年虧損,省國資委一年要給我們單位補貼一個億。經濟形勢在不好也沒有說變相裁員最多少開點工資能叫大家有口飯吃。之後親戚給介紹了個私企一個月能開4000多,各種福利也比國企強好多,可惜,資本家永遠是追逐更好更高的利息,不會在乎工人的死活,幹了才兩年現在經濟形勢一不好,立馬變相裁員。逼的你自己辭職,一點活路都不給。馬上過年了,我也辭職了年後又面臨找工作,先不說發展前途,能不能吃飽飯活著,我都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