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

用戶68839978


題主的這個說法並不是聳人聽聞,因為這的確也是一個正常的職場現象。畢竟35歲的年紀,已經在職場上拼搏了10年以上,對於這個階段來說,正處於職業的瓶頸期,“上不去但又怕被擠下來”是很多職場人正在面臨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35歲額職場“生死線”呢?公子認為題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思維層面進行升級

如果這個時候你還認為只靠自己的業務能力就能實現飛躍,那說明你還太天真了。這個關鍵的階段,除了基本的業務能力要紮實之外,更要具備一些其他職場人所不具備的能力,而背後就是思維層面的差距。

你需要具備更多的管理思維、戰略規劃思維、對市場熟悉洞察、商業思維等等,這些可不是像之前的基本技能,通過日積月累的重複練習就能提高的。需要你去學會觀察和思考,同時在業餘時間去學習更多關於這些層面的知識,同時加以更多的實踐總結經驗。

思維層面影響一個人的認知和見識,而這才是真正拉開職場人之間真正差距的開始一定要重視起來。

二、人脈進行升級

這個階段我們對身邊人脈資源也要進行一次“優勝劣汰”的抉擇,雖然乍看上去這會顯得一個人很勢力眼,但其實不然,我們可以觀察身邊那些事業有成的人,他們身邊也都是一些在各個領域相對來說比較成功的人。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吸引力法則,你是怎樣的人你就會吸引怎樣的人。靠近優秀的人你慢慢也會變成優秀的人,同時因為相互資源的交換,你會收穫到比別人更多的東西。

所以,35歲的分水嶺,主動靠近那些能夠讓你變得更優秀更強大的人,放棄掉帶給你負能量和榨取你有利資源的朋友,雖然很殘酷,但你會變得更好。

三、身心要更加健康

身體和心理健康這一點我放在了最後,因為可能有不少人會忽略這點,認為做好事業已經不容易了,哪裡還有時間去維護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其實,這就是本末倒置了,我們都聽過一句話:

“健康是“1”事業、財富、名譽種種都是“0”、有了前面的“1”,後面的“0”才有價值,如果前面的“1”沒了,後面的“0”再多也毫無意義。

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健康,兩者缺一不可,我們已經在新聞裡面看到了太多因為忙事業而累垮自己身體的案例,同樣因為工作和生活壓力導致的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所以,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的最根本就是身心都要健康,這樣一個人的職場生涯才能走得長久。

最後公子想說的是,不要太刻意在意這個“35”的數字,但一定要有危機意識,這樣才能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好準備,以備危機來臨時不至於手忙腳亂。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35歲,這樣的年紀大多數人是處於“上有老下有下,跳槽嫌你老,退休嫌你小”的尷尬狀態。所以很多人把35歲當成一個“生死線”。

我一個姐姐85年,算起來,虛歲35,剛好符合題目。現在是上司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以她的故事來講講怎麼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

這是個普通人逆襲的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17歲的時候姐姐讀完中專就跟著家裡一個親戚到了深圳。幹過很多活,做過車間流水線工人,做過文員,最窮困潦倒的時候做兩份工,白天在廠裡上班,晚上在大排檔兼職。她能做到經理的位置,離不開她自己的努力,她身上有以下幾點特徵。

01 投資自己是最大的投資

剛工作第一年的時候,姐姐覺得自己賺了錢很開心,覺得自己能給父母工資了也很了不起。但是沒想到,當她把攢下的錢給她父母的時候,她父母卻把她教育了一頓。“我以為你賺了錢會把自己捯飭好,你以為你給我這些錢我就很開心麼,女孩子自己都捯飭不好,賺這些錢用來幹嘛的?家裡窮,也不用你一個女孩子養。”


聽了這一頓話後,姐姐的思維就不再侷限於賺錢養家了,而是投資自己。


所以後面工作幾年,她開始學買衣服,學穿衣打扮,還報了不少課程投資自己。工作中,考了會計資格證,後面考了大專,再到後來專升本。一路以來不斷學習,而和她一起出去的那些人,還是中專學歷,還在抱怨學歷低。


02 堅韌不屈吃苦耐勞,讓她熬過了最困難時期也獲得職業新機會

最困難的時候,身上沒錢,沒地方住,就連著幹了兩份工作,白天一份晚上一份。從早上8點幹到凌晨一點。


姐姐在每一份工作的都很勤奮,在辦公室做文員的時候,每天都早起,第一個到達公司。處理公司的衛生問題,當時公司小,這些事情都沒人幹,但是姐姐每天都堅持幹。正是因為這樣的勤奮,讓姐姐被領導注意到了,領導覺得她有更大的潛力。然後就把她調到身邊,一路帶到主管的位子,最好領導離職了,姐姐變成了經理。


有人說姐姐是運氣,遇到了好領導,可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現在的人可能會說學歷是敲門磚,不會有這樣的好事了,但是事情並非如此。很多公司內部有內聘的情況,即使是流水線員工,都有機會轉變成辦公室白領。然後再一步步往上走,這樣的人我也見過,就我們以前公司一個部門的主管,就是從產線文員做起的。


所以說35歲,到底應該怎麼樣避免職場危機?如果不知道遠方怎麼樣,那就關注好現在的工作,做好每一天,有時間多提升自己,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也不離其中,勤奮+投資自己,再哪個時期都是好方法。


李照淺語


我先來講個故事:
我閨蜜的老公張強,一畢業就進了某世界500強單位。當時,他們單位那個福利真是好。只要去應聘的,不管你有沒有通過,公司都會報銷車費。當年,張強花了2塊錢公交車去面試,人家就發了100塊錢給他。
聽說,其他外地過去面試的,只要成功的,都安排住五星級賓館。張強在這家單位一干就是10來年。他積累的經驗越來越多,職位也越升越高。但因為行業不景氣,導致單位一年不如一年,早已退出500強了。去年,他們公司裁了上百號人。所幸,員工工資還是照常發,數量也沒有減少。只不過,張強好幾年沒有漲工資了。
今年初,公司又開始大裁員,張強也想被裁,然後拿一筆補貼,出去重新找。鬱悶的是,公司並不裁他們這些真正能做事的。
工資又不漲,總熬著也不是辦法。張強幹脆不要這筆補貼了,直接跳槽了。當時,很多留下里的人勸他不要貿然行動。這樣,不但虧了不少補貼費不說,還不容易找到新工作。
張強沒有聽別人的勸,直接辭職了。這一年他35歲。他不僅換單位,還換領域了。從原先的變壓器行業直接轉行去做建築了。而且工資還翻了一番。聽說,他現在已經是公司的骨幹了。
你可能好奇,完全沒有任何經驗,陌生領域,他怎麼還能幹得這樣好呢?
原來,他在幾年前就給自己留了一手。他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考取了建築行業的註冊證書。同時,在這兩年,他也不間斷地學習建築行業的各種規範,看書、聽講座。反正一有時間,他就開始學習。就連出差,他的包裡也都隨身帶著各種規範和手冊。
進了新單位,雖然沒有工作經驗,但他理論基礎也是相當紮實了。然後,他一邊工作,一邊向前輩們請教,還經常去施工現場實地學習。所以,成長得特別快。
35歲對於他來說,不但沒有成為“職場生死線”,反而成就了他職業生涯的規劃升級。
因此,限制我們發展的從來不是年齡。只要你有再學習的能力,哪怕是45、55、65……又如何?
“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也是35歲辭職的。他當初離開的可是很多人羨慕的央視。當時,他父親很擔憂他的前程,問他“一個月能賺到一萬嗎?”。當時,羅振宇也不知道,他說自己的內心是惶恐的。但是,好在他有謀生的本領。
之後,他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就去給一些機構講課,當主持人。然後,慢慢從幕後走到臺前。這期間,他沒有任何過渡上的不適應。
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停止學習,一直都有“死磕”的精神。
現如今,一步步走來,他的身價已經達到幾十億,甚至可能超百億。但他仍然堅持和自己和困難死磕到底。
所以,不管做什麼,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在於我們有沒有去做。而不是,停留在“想”的層面。
因此,在積累現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保持一顆學習的心,試著去挑戰一些新的領域。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我們就能慢慢積累起一身過硬的本領。到時候,就不是我們愁如何找工作,而是很多工作和機會自動送上門了。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時代,只有不斷學習的人才能逆風成長。不管是在職場打拼,還是在家做全職主婦,學習永遠是不可丟的一件事。

讀更多的書,結識更多的人,體驗不同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多姿多彩。

歡迎關注@魚豐徐徐,一個既工作,又帶娃,還寫作的職場寶媽;一個靠不斷學習,努力靠近夢想的新時代斜槓青年。

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魚豐徐徐


職場是一個博弈場。在這裡,只講實力,不相信眼淚。

一、35歲人群

3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兩類極端的案例:

一類是已經做到一定級別,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手裡有大量資源、人脈,年薪不少於幾十萬的人;

另一類是工作多年,依然掙扎在底層,無論是職位和薪資,都沒有起色,輕易就能被年輕人替代

對企業而言,如果兩個應聘者能力相當,剛畢業的大學生總好過職場老油條。

前者不僅成本較低,而且精力旺盛,聽話辦事,領導安排的工作全盤照收,只要一點雞湯就能熱血沸騰,而後者不僅要求的薪資高,衝勁和幹勁大不如前。

二、如何贏在“生死線”

01. 認清自己

生活中看清別人容易,看清自己難。

正確的認識自己就是找到自己的優勢,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確認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些都需要在找工作前完全弄明白,不然很容易進一行厭一行,或者渾渾噩噩、頻繁跳槽。

職場當中,高估自己就會容易迷失,就會被現實一一戳破。這個社會很浮躁,與其高談闊論,不如腳踏實地。

一個人只有認清了自己,才會有清晰的定位。職場中切忌高估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

02. 提升自己

在工作中,能力就是一切,不要再沉湎於幻想,不如用來提升自己。

掌握相應的技能,特別是你嚮往工作的核心技能,必須要掌握,而且要牢牢的掌握,畢竟你要靠它來體現你的價值。

另外,培養一門拿得出手的興趣愛好,可能在你應聘時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學習,現在這個社會,知識更迭如此頻繁,停下學習的腳步只會讓你迅速落後他人。

03.鍛鍊自己

不為體型,只為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成年人的身體總是在走下坡路,鍛鍊是為了身體在報廢的路上走得慢一點。

年輕的時候,可以拼命工作,但也別忘了要努力鍛鍊身體,不是為了保持好有型的身材,而是為了健康,為了有體力過好人生的下半場。

我是@莫言莫道,專注職場,關注我,一起探討職場!


莫言莫道


35歲職場“生死線”?這說法有些誇張,大致意思我們都可以理解。

但千萬別把年齡作為結果評估的唯一指標,

這不太準確。多變的時代已經來臨,未來還將有更多的變化,你準備好了嗎?

職場越到後期越恐慌,一方面是能力跟不上,另一方面是年齡往上長。彷徨在所難免,那怎麼應對?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很不錯的職業生涯管理工具:三葉草模型。

1、生涯三葉草模型的三個核心要素

①興趣

②能力

③價值觀

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興趣培養能力,能力兌現價值,價值強化興趣。

在三者之間的交集就是一個不錯的職業(工作)。

一份你看好的工作=你喜歡的+有能力做好+價值回報還不錯

看看目前自己的這份職業,這三個方面現狀如何?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吧?

太正常了,但是你不能無動於衷,要去自我評估與改善。


2、用《工作現狀評估雷達圖》評估現階段的職場感受

舉例,畫一個《工作現狀評估雷達圖》,對應圖上的六個方面,畫一個六邊形,正中間畫一個實心的圓點,每個方面進行打分(1-10分),畫一個簡易的雷達圖,大致如下:


畫完後,再看看自己的雷達圖,瞬間有沒有發現自己的現狀,瓶頸、突破點?


3、如何在職場中找到存在感,進行自我價值實現?

個體的才能激發,在實踐中從而找到價值,獲得更大滿足感,最終,實現了職場上的舒適與自由。

我們來展開看看,這個三葉草模型怎麼玩轉起來?

①興趣是排在首位的

很大一部分職業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方向,認為自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興趣是一種愛好,同時也是時間的累積,並且是你所擅長的。 我們國內著名職業網球大咖 李娜每天練習網球的各種動作,重複繁瑣,大量的練習。明確你的興趣點,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恆,轉化輸出為價值,只是時間的問題。

②個人能力要展現出來

能力是什麼?所謂的職場能力,是展現在外面,創造了結果。沒有能力,興趣和價值都是一紙空談。能力是在大量的實踐之後,習得出來。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隨著時間的變化,你的綜合能力都是可以修煉出來的,明確你的職業核心,好好發展自己的技能。

請區分好——深度工作 vs 浮淺工作

③清晰你的價值觀

前面我有講過,什麼是價值觀?

個體對人事物或行動進行選擇評估的尺度,翻譯的簡單一點,就是一句話,你最看重的是什麼?記住一點,價值觀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在不同階段,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有其不同的含義。

好,三葉草模型從不同的維度出發,來進行自己的工作現狀評估。假設你現在迷茫中,困惑中,剛好,趕緊看看自己的三葉草,然後你會找到新的突破點,並且找到努力的方向。

綜上所述,我們要怎麼辦?

培養新興趣、發展新技能、鏈接新價值

三葉草模型有效的運轉起來,才能幫助我們實現職場的發展與個人的成長。

年齡是職場人躲不掉的話題,沒關係。

年齡不是問題,我們需要做到的是持續修煉,保持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與君共勉!


有關職場類問題,歡迎留言提問或關注,我會用心分享自己的原創實踐方法論。如覺得回答的內容,對你有一點啟發,點贊就是對優質分享的最好支持,謝謝!


逗趣職場每一面,伴隨你我每一天,匠心傳道每一言。

我是職場逗伴匠,一個跑馬拉松的知識手藝人,助力職場人的自我效能提升。

堅持碼字,這是我熱愛的事。對你有幫助,才是一種價值。

【作者簡介】職場逗伴匠,“我是好講師大賽”全國50強 / 美國ACI認證職業講師 / 今日頭條&悟空問答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 / 職業生涯規劃師 / 自我效能管理達人/ 專欄原創作家 / 5:00早起倡導者 / 馬拉松跑手 / 讀書控 / 旅行生活踐行者 / 視覺手繪族

職場逗伴匠


35歲確實是人生的一道坎!爬過來就好了!如下建議:

第一、把握好人生的第二個黃金十年,我們還年輕不能帶著養老的心工作!

第二、多和比自己優秀的人一起,多啟發式的發問,鎖定人生方向的時間節點到了!

第三、制定一個運動計劃,這個年齡段的人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

第四、要麼成為行業的專家,要麼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和財商!

第五、多讀點育兒方面的書,想想如何處理好家庭老人和孩子的關係!

第六、好好說話,好好聽話,做一個百歲人生計劃!

第七、要麼出來實現自我,要麼學會投資!不創業,必投資!

35歲是一個分水嶺,愛學習規劃的人已經找到方向,但作為我們普通人可能更多的是迷茫。迷茫不要緊,就從今天開始,尋找方向!

人生不在意做多少事,只要找到一件正確並且適合自己的事長期做下去,就是成功!

借用網上的一句話,有的人35歲已經死了,因為他已經不想再學習了!

35歲不可怕!可怕的是沒能終生學習的習慣!可怕的是沒有目標的人生!

希望能幫助您!




一個平凡的跑者


35歲現象,都成了職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些人,35歲中年失業,繼續找工作都困難;還有些人,35歲已經成為公司的高管,事業有成。

這些強烈地反差,都凸顯35歲這個年齡的重要性。下面,我結合個人的職場經驗,說說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僅供各位參考。

一、想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你在25歲時就應該做好職業規劃

很多人,35歲遭遇嚴重的職業危機,我認為問題並不出在35歲這個年紀,可能還得往前追溯個10年左右。

一個人大學畢業,本科二十出頭,研究生也就二十五六歲的年紀,十年後你和同齡人的差距,其實在剛畢業時就拉開了!

我身邊有兩個典型的35歲朋友,一個稱之為A,一個稱之為B。

A,大學本科畢業,財務專業,畢業後就去了國內TOP3的會計師事務所,他的職業定位非常清晰,走財務專業路線,10年後往管理方向發展。

在會計師事務所,他非常努力,3年內考出了註冊會計師,5年時間從一個審計員做到了項目經理,乃至部門負責人,10年後,他成了這家事務所最年輕的業務條線合夥人!

B,同樣也是大學本科畢業,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後先進了一家醫藥企業做醫藥銷售代表;1年不到就跳槽去了保險行業做業務,可他又嫌保險業務太辛苦,壓力大,繼續跳槽到其他公司。總之,這十年多下來,B換了至少不下5份工作,跨領域跨行業非常大,任何一家企業都沒有乾的很出彩,渾渾噩噩不知道35歲以後該怎麼辦?

我覺得兩人工作前還看不出太大差距,甚至B更外向一點,給人感覺不錯。但為啥工作10多年差距就拉開這麼大呢?我覺得職業規劃是很重要一個因素。

A的職業規劃很早就設計好,甚至畢業前就考慮充分了,自己興趣點在哪裡,未來適合往什麼方向發展,自己工作後的職業目標設定等等。

而B沒有很好地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比如干銷售,打算往哪個行業去深耕,自己的目標也不清晰,導致後續的職業發展非常混亂,頻繁跳槽,難以取得成功。

可見,35歲的“生死線”其實藏在你25歲左右的職業規劃裡。

二、想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你需要不斷學習,升級自己

如果我們看35歲的職場人,有些人你會發現他知識非常淵博,好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有的人,你就覺得他胸中無墨,知識匱乏。

因為知識、資源等方面的差異,影響到個人職業發展的成就。

想要在35歲的年紀,依然保持足夠的職場競爭力,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力。

學習力是指一個人學習的動力、毅力、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習力對企業來說也是學習型組織的根基。

1、學習動力是指自覺的內在驅動力,主要包括學習需要、學習情感和學習興趣。

2、學習毅力,即學習意志,是指自覺地確定學習目標並支配其行為克服困難實現預定學習目標的狀態。它是學習行為的保持因素,在學習力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


3、學習能力,是指由學習動力,學習毅力直接驅動而產生的接受新知識、新信息並用所接受的知識和信息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相對於學習而言,它是基礎性智力,是產生學習力的基礎因素。

每一個人才背後,一定要有很強的學習力做為支撐物。如果你的學習力每況愈下,那你很可能從一個“人才”變成你的企業乃至社會的一個“包袱”。

三、想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要發揮好自己的職場資源優勢

35歲的年紀,已經算是職場中年人,和25歲很大的一個不同就是職場資源差異。

25歲左右,剛剛從象牙塔出來,不熟悉行業,不熟悉人頭,也沒有太多職場經驗,想要賺錢更多靠的是一腔熱血。

而35歲的時候,工作一般都超過了10年,對某個職業或者一個行業有了深厚的資源積累,這些資源包括業務上的資源、人脈上的資源、以及資金層面的資源等。

最近我一個35歲左右的朋友就裸辭出去創業了,我問他為啥25歲時不去幹?

他說那會剛畢業也有衝動過,但父母家裡人都不同意,自己想幹的事業不夠專業,也沒有其他的人脈資源,失敗的可能性很大,而現在不說有多大的創業把握,至少人的心智成熟了很多,各方面的資源都很豐富,成功的可能性比十年前高了很多。

想起任正非40多歲創辦華為,山德士60多歲創辦肯德基,這些名人的成功和他的社會閱歷、社會資源都分不開。

所以,到了35歲,想立足職場,好好地存活下去,你的職場資源非常重要。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作者 : 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教育自媒體營銷號top5,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高級培訓師,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35歲的確是職場“生死線“,很多用人單位招人,年齡要求是35歲以下。

而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兩頭顧,精力上也不如年輕人。

所以,很多人恐慌,如何應對35歲職場“生死線“。針對這個問題,建議如下:

一、活在當下,做好每一件事

無謂的焦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與其無休止焦慮,還不如把當下的每一件事情儘可能做好。

當我們做好當下每一件事情,就是在做能力儲備。當我們沉下心來,把每一件事做精,危機來臨時,有技能傍身,也不怕遭到淘汰。

所以說,活在當下,做好手頭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接受正能量,拒絕販賣焦慮

俗話說,積極的人生像太陽,走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生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是在給自己賦能,讓自己擁有正能量,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

同時,也要拒絕接受“販賣焦慮“。因為,焦慮除了增加負能量,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那些真正強大的人,都是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三、刻意練習,完善自身能力

不管什麼時候,讓自己擁有一項核心技能,才是生存、發展的硬道理。

生活中,有很多返聘的例子。過了退休年齡,由於業務能力特別出眾,又被企業、單位返聘。

所以說,不斷打磨自身技能,才是當前要做的重中之重。


阿伽陀藥


職場上35歲的有兩種人。

一種是已經做到一定級別,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手裡有大量資源、人脈,年薪不少於20萬的人;

另一種是工作多年,依然掙扎在底層,無論是職位和薪資,都沒有起色,輕易就能被年輕人替代。

而對第一種來說沒有所謂的35歲生死線,35歲生死線只是第二種職場人給自己種下的因果。所以說如果你還沒到35歲,就趁早做點什麼吧!

1. 別混日子,學一技之長傍身

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經營有價值的人脈,有必要擁有至少一個特長,日後即使出現變故,還有方向和出路。

2.多看實用的書,少看雞湯

實用的書要多看,比如和你專業技能相關的書,比如一些為人處事道理的書,比如一些興趣方面的書,這些或能提升自我,或可以成為社交談資。

3.積累資金,進行財富規劃

在35歲之前,最好要儘可能地多積累資金,以備未來的變故,要學會財富規劃,不要讓錢閒著。做好開始為以後的生活做保障。

希望 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職場方圓


35歲的職場人,大都上有老下有小要養育。

工作家庭要兩頭顧,精力卻不如年輕人。

最近許多職場人都開始恐慌人近中年,如何避免35歲職場“生死線”?

我認為要有以下3點,有其一便可不恐慌。


1.人脈

人脈可提供工作崗位給你,或直接上崗,或優先給你面試機會。

人脈分為親戚關係,先天帶來的。

還有就是學習、生活、工作中認識的。

我們後天得來的人脈,大都是靠人際溝通、社交換來的。

有些人認識的人有很多,但能幫忙的人脈卻極少。

如何把認識的人,轉化為人脈?——幫助他人

社交的本質就是不同的形式來幫助他人。共享出你的知識與資源、時間與精力、朋友與關係、同情與關愛,從而持續的為他人提供價值,並

高自己的價值。

2.能力

溝通能力、工作能力都是你的立腳點。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但還是覺得恐慌,我只能說,那是你的能力一般,容易被人學會,容易被取代。

不能輕易被替代的工作能力,才能使你人近中年不恐慌。

多多觀察40歲左右的職場人,分析學習他們所具備的能力,為將來的自己做準備。

3.存款

金錢、房產、車子……當然,有的人身價上億還是會恐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恐慌,但找到原因也是能夠避免的。

人正是有了恐慌的督促,才會一直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人脈、能力、存款 擁有了這三點,能有效緩解大部分人的恐慌。

答主介紹:文若河,張嘴就來演講力訓練專家,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廈大等高校總裁班、EMBA班演講力講師,常年在北大、復旦、浙大面向社會開設演講力訓練課程。著有《競聘演講輕鬆過關》《會說話,得天下》《我最想要的口才指導》等暢銷書籍。

更多信息,請點贊後,點擊上面的“關注”,可私信與文老師溝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