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營養是保證老年人長壽的關鍵:如何提升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感7

營養,是抗衰老的不二法則,這是一位從事老年健康服務工作者告訴我的,他的話可信嗎?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他說,營養,既是抗衰老的不二法則,也是人類戰勝疾病最強大的武器。

他說,臨床醫學的研究發現,某些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發生與每人攝取食物的營養價值及機體的吸收量有關,吃得多,患病的幾率就高,吃得少,患病的幾率少。

人的衰老首先從生理(軀體)上反映出來,及時給身體補充營養可以有效地延緩生理衰老。老年人適當地限制熱量的攝入能夠延長壽命,可以誘導多方面的生理變化,特別重要的是對控制血糖的內分泌血糖具有調節作用。

因此,老年人膳食中營養素的合理攝入就變得十分重要。

老年人的營養攝入要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和實際需要做科學合理的安排。

均衡營養是保證老年人長壽的關鍵:如何提升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感7

1.老年人的營養特點;老年人的身體活動量和健康狀況與中青年人有著明顯的差別。所以在攝取營養上,就要考慮年齡、體力活動等因素;營養攝入要平衡,防止營養不良或缺乏;少食多餐,少吃脂肪,防止肥胖,以免引起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管意外、糖尿病、膽石病和脂肪肝等;

均衡營養是保證老年人長壽的關鍵:如何提升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感7

2.老年人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1)每天食用優質蛋白質,以補充老年人蛋白質的不足;2)脂肪攝入要適量,而且要加以限制;3)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100克之內;4)從豆類製品、奶類製品、水果和蔬菜中獲取礦物質和維生素;5)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老年人防止結腸癌、冠心病、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6)每天要喝水1500—2000毫升,以幫助體內新陳代謝;

均衡營養是保證老年人長壽的關鍵:如何提升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感7

3.老年人的飲食原則;我國宋代的學者陳真在他的《養老奉親書》中指出:"老年人之食大抵宜溼熱熟軟,忌其粘硬生冷。"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遵守這樣的原則;1)飲食有節,不偏食、不多食;2)少食多餐;3)細嚼慢嚥;4)品種多樣化,主食有稀有幹、粗細糧搭配、副食與烹調方法常新;5)飲食要注意衛生,不可食用不潔食品,例如變質發黴的;6)老年人的飲食要考慮季節、性別和年齡的不同;

均衡營養是保證老年人長壽的關鍵:如何提升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感7

4.飲食有節制;"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這是《黃帝內經》中的一句養生格言。其含義是,過多的飲食,會對腸胃造成傷害,進而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發生。老年人合理的飲食,是多吃纖維素和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1)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蔬菜中富含維生素,應當多吃;2)每日喝足量的水;人過中年汗腺等調節皮膚溼度的器官功能逐漸下降,若不及時補充水分,皮膚就會幹燥老化。每天應喝6—8杯水,最好是喝白開水;3)嚴格控制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應在300毫克以下。在日常飲食中,應多攝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和容易溶化的麥麩、幹豆、大麥等製品,這樣可以減少體內膽固醇含量;4)還應該多吃蘋果、堅果、葡萄乾、綠色蔬菜等。

均衡營養是保證老年人長壽的關鍵:如何提升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感7

5.食療養生及各個季節的食療;1)什麼是飲食療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是中國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在西周時期,我國就有食醫的分科,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就收有400多種食用藥物。老年人體質上的衰老,臟腑衰弱,氣血虛少,而且又有痼疾,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食補,補其所缺,補其所短。2)食療的作用;食療與食補、藥膳同義,都是強調將食物經過一定的烹飪方法,使其發揮醫療保健作用,以達到防病治病、滋補強身、抗老延年的目的。3)老年人如何進行食療;老年人進補應遵循無病者以食補為主;有病者以藥補為主,食補佐之。進補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食療;尤其是加入中藥後,一定要注意陰虛、陽虛、氣虛、血虛、脾虛、腎虛,以及實證與虛症等情況,在醫務人員或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保護脾胃功能,以免身體受到傷害。4)滋補食物可常用;對一些中醫學認為有一定滋補作用的食物,如紅棗、枸杞、芝麻、香菇、黑木耳、銀耳、栗子、蓮子、扁豆、山藥、蜂蜜、山楂、薯類等等,可以經常食用,以達到以食養生、以食治病、以食延年的目的。

5)因時而補;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食療不僅將食物的營養成分與藥物有效成分相融合,而且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營養和藥效水平;尤其是因時而補,順應自然的變化,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均衡營養對老年人延年益壽非常重要,均衡營養不僅僅為老年人的身體提供能源,而且更是長壽的基礎,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將決定老年人衰老進程的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