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治療就是睡覺嗎,睡醒了病就輕了嗎?

要利民


說起精神分裂症,可能大部分人印象中是紊亂的,躁動的,行為不受約束的,所以覺得可能服藥讓他們強制睡眠,醒了就會好了。但這是認知上的錯誤,精神分裂症患者之所以會出現一些不受自己控制的言語和行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存在的幻覺和妄想症狀。可以說幾乎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反常行為或反常言語,都是繼發於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而抗精神病藥物是用來治療精神病性症狀的。

比如一名存在被害妄想,覺得有人害自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將自己反鎖家中,拉上所有窗簾,甚至用衣服堵住所有縫隙。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可以緩解患者的被害妄想,被害妄想被藥物消除後,患者自然不再感到害怕,從容的走出家門,正常生活。

不管幻覺還是妄想,都不是可以通過睡覺緩解的,而是需要抗精神病藥物幫助改善和緩解幻覺或妄想。為什麼抗精神病藥物能夠緩解精神病性症狀?是因為我們的抗精神病藥物會作用在一些與精神症狀息息相關的神經受體,比如5-HT、DA、D2、NA、H1、M1等等典型的神經受體,都可以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狀。

那為什麼抗精神病藥物吃了都會睡覺?

並不是所有的抗精神病藥物都會有鎮靜作用,甚至大部分抗精神病藥物的鎮靜作用其實屬於藥物的副作用之一。當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躁動、行為紊亂的時候是需要睡眠的,因為本身興奮躁動或者行為紊亂的行為就是一種巨大的消耗,甚至長時間處於這種得不到控制的紊亂狀態很有可能因為大量的消耗而出現心臟功能衰竭的嚴重反應。睡眠可以讓患者安靜,但並不是治病。

其實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剛入院的時候因為精神病性症狀嚴重,是很可能難以入睡,甚至徹夜不眠的,而且還會處於高聲喊叫或者行為紊亂的表現,嚴重影響到其它患者的休息,所以中國時候一般除了口服的抗精神病藥物,也許一生還會選擇給患者肌注一些更容易吸收能夠立即起效的抗精神病藥物針劑,比如氟哌啶醇注射液,比如齊拉西酮注射液等等。

可能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會有一定的鎮靜作用,但這是藥物的副反應,抗精神病藥物的目的也不是讓患者睡覺,單純的睡覺也不會對疾病有所幫助。真正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幫助的還是運用抗精神病藥物對於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的控制。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你瞭解抗精神病藥物的作用機制,睡覺有好處,但更多是減少消耗,避免衝動傷人或自傷行為。真正治病的是藥物治療。


我說精神


我就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首先 睡眠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重要 如果睡眠不好 症狀會加重而不會緩解 如果患者好好睡一覺 醒了之後 思維 認知力會得法改善 我就是這樣 我在發病的時候 醫生會根據病情增加藥量 觀察情況 等基本恢復正常了 再酌情減藥 後來我出院了 我在家裡也有時候發病 我父母根據醫生指導增加我的藥量 我好好的睡幾天 幾天之後 症狀得到控制再減量 如果說精神病患者就是睡覺是不對的 我們發病了就得通過睡眠改善症狀 所以家裡有精神病人的 一定要重視他們的睡眠


往事釋然何處56


對於精神病人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心神得到舒展,體內的邪風惡火會得到有效遏制。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基本事實,就是精神病人雖然很亢奮,成天整夜的很難入睡,但卻不會像正常人一樣上火牙疼。這種情況反映了,精神病人的奇經八脈有了嚴重問題,體內的火經邪風一吹,竄入了任督二脈,進入大腦,很難用腎水壓制,通常眼圈會有發暗的現象。

而充足的睡眠可以產生許多有益身體的要素,調節人的緊張情緒,精神煥發,心神安定,使皮膚顯得更水嫩等等。而精神病人更須要用睡眠來壓制大腦亢奮神經的生長,以減輕幻視幻聽的發生。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能量塊,而睡眠是身體獲得能量的一種有效方法,每天的工作學習,也是能量消耗的一種過程,從而達到正常的新陳代謝。過度的消耗能量,會使人的壽命減少,甚至猝死。對精神病人來說,減少睡眠,會使身體神經系統紊亂,不會再去調節水火之爭,從而越來越嚴重。這就導致了精神病人很難區分夢境與現實的差異。很多病人會把幻境當成現實,喋喋不休的多疑,把夢境轉化成自認的真實,把真實當作幼覺來處理。從而造成自閉,活在一個虛擬的時空中。

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睡眠,必須用藥物進行調節。這個就需要病人和家屬的配合,勾通,打消病人的奇怪念想,早日服藥,早日康復。相信足夠的睡眠是精神病人康復的重要條件。


月影浮空


精神患者首先是大腦非常的興奮,大腦脫離了正常人的思維,所以一般精神病患者都睡眠很少,充足的睡眠是治療精神病的前提,其次是要引導患者思維正常化,只有患者自己想通,能自己清晰的認清自己病情這一點很重要!很多精神病患者就是認識不了自己的病情,自己想不通一直認為自己的行為做法是正常的,所以一直好不了!

把精神病患者集中到精神病院進行封閉式治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患者知道自己得病了,為了使患者思想正常化,為了使病人想通為什麼會把自己關起來!

精神病是一種大腦思維的混亂,最有效的治療是對患者進行心理溝通!


詩LOVE魔


精神分裂症是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的不協調,特點是進行性、退行性變。進行性,是指如果不治,病會越來越重;退行性,是指逐漸喪失社會功能。先要明確診斷和,再談治療,要與情感障礙、偏執、強迫等精神疾病相鑑別。治療主要選擇抗精神藥物。經典抗精神藥物便宜不少,但副作用大,而且吃的量大,患者依從性不好,所以現在一般選擇新型抗精神藥物,如奧氮平、阿立哌唑等。如果藥物療效差,或是急性期,可選擇“電抽搐”治療。患者家屬要明白,電抽搐是治療,不是懲罰。如果精分伴有焦慮,可加用抗焦慮藥。如果患者依從性差,也可以選擇長效的抗精神藥物針劑注射。精分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屬出於捨不得,出於不認可,出於怕丟人,而不給患者治。如果堅持服藥,大多數患者是能夠保存社會功能的。另外,陽性症狀如幻聽、妄想,相對好治,而陰性症狀,社會功能的退縮,反而更難治。


妙不可顏2


精神病患者治療就是睡覺嗎,睡醒了病就輕了嗎?

睡覺雖然可減輕許多病痛的症狀,但精神病患者治療不是睡個覺就能好轉的。

我所知的精神病患者都應該在醫院吃藥治療。如果確診為精神病就已經不是心理醫生干預的範圍了,是需要精神科醫生的治療,配以藥物,一般藥後都是嗜睡和思維遲鈍。

心理疏導,一般疏導類型為: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神經症。

嚴重心理問題和神經症有時還會有藥物控制,心理疏導為輔助。一般藥後副作用都會有思維遲鈍和身體開始發胖的跡象。

以上為本人個人觀點,

圖片為個人隨拍。



森呼吸心理玩音老師


精神病是一種精神疾病,而睡眠是幫助人體技能回覆的一種方法,並不能說精神病患者的治療就是睡覺,這是有利於患者平穩但是並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

精神病的病因大多是由於生物,心理環境處於變相扭曲的時間較長,而使大腦功能失調,甚至是沒有按照原本的功能來驅使身體,導致肢體,行為,思維,的不協調,人知和感情,等涉及精神的活動和思維的活動有障礙。

外在的表現複雜變化,有點性情變化快,有的敏感好奇,有的行為記憶障礙。心理疾病,心理因素是主導的。

一個人如果短時間內經歷或者看到自己一時間無法接受的事情,比如自己的親人突然車禍死亡,這種突如其來的心理衝擊和壓力。在一些意志原本較為薄弱的人身上發生,就會造成心理陰影和創傷,矛盾和危機一直存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久之則大腦功能紊亂。

心理因素是複雜綜合的,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患者的人生經歷,家族,社會環境,身體狀況等多種情況來確診,進而施以科學合理的方法而絕非僅僅是睡眠能夠解決的。

或者說睡眠安撫下來的情緒只是暫時是患者休息,要達到真正的治療作用,睡眠是不夠的,但是睡眠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手段。


白仲言說心理


不會,😷睡覺雖然可以改變他的休息時間,降低用腦頻率,但是他還是病人。插上電,打開開關後,他會跟往常的生活習慣一樣,左手,右手一個小動作…

只有配合醫生的開導,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另外,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配合專業的藥物治療,一個又一個的療程方可變會正常人!!!🤔



別信瘋子


樓主這個問題很有趣,我不太清楚樓主是怎麼聯想到的。不過在臨床上確實會有家屬和患者有這樣的感慨,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睡眠與精神疾病的關係

在精神疾病中,睡眠是預測、監控精神疾病的發生、復發的一項有、有力的指標。甚至很多患者在發病初期僅有的表現就是失眠。目前還沒有研究出具體原因,可能是5-羥色胺、腿褐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快眼睡眠活動,而這些神經遞質異常又會出現精神問題。但睡眠對於精神疾病的重要性卻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家屬會有“只要睡好覺,就不會犯病”的想法了。

但是這不是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只是因為神經遞質的紊亂不僅僅導致了精神異常,也會出現睡眠問題。所以不能把二者等同起來。

精神疾病的治療並不是以治好睡眠問題為準的。精神疾病的治療是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相應的處理。雖然個案不同,疾病不同,治療的原則也不同。但總體都遵循著如下幾個原則:

1.早發現、早干預;

2.急性期以控制症狀為主,鞏固期以穩定病情,治療疾病為主,緩解期以減低或消除復發為主;

3.藥物治療要足量足療程,心理治療要根據個體實際情況做到個案概念化,物理治療要適當選擇、輔助藥物;

4.以幫助患者回歸社會為最終目標,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康復訓練。

從以上可以看出,治療精神疾病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絕不是簡單的醫院治療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社會多方面的協作,才能真正的幫助患者治療患者。

祝大家健康!


心理科的小李大夫


我的話第一次睡醒後好了後面要電腦我的頭上電腦系統控制我頭上後我的頭腦裡像喝酒喝多了走路走不動一樣後我的頭腦裡有點疼我第一次時候很想吃肉絲味第二次看見肉噁心飯都不想吃想吃麵包小包子是看見肉不想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