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一個四字成語表達你讀書的心得?

緣圓起名


韋編三絕。韋編古代是用竹簡書寫,用熟牛皮把竹簡編聯起來,做“韋編”。意思是反覆研讀,以致編聯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指讀書勤奮刻苦。

我讀了《成語故事》,韋編三絕是講孔子刻苦學習的故事。孔子非常喜歡《周易》,他得到周易後如飢似渴地學習,後悔學遲了,一字一句特別用心研讀原句,乃至把牛皮繩都翻斷了多次。孔聖人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使我們很是感動。

我們如今讀書是一目十行,淺嘗輒業,不求甚解。學習不努力,不進步。表現在忙於工作,無時學習。即使拿了書本,也是沒有科學合理的計劃,東一榔頭西一棒,不能堅持不懈;學習方法,技巧死板,不善結合實際,靈活學習;生理疲憊,心態失衡,越學越糊塗;畏難情緒,自信受挫,讀書產生煩躁厭倦情緒,看不下去。

孔子韋編三絕的刻苦學習精神鞭策和激勵後人,他告誡我們,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在新的形勢下,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刻苦學習,才能嚐到成功的滋味,才能與時俱進,不致於被時代所淘汰和拋棄!





老孫遁世無悶


情有獨鍾。

閒暇的時候,有人樂於下棋、垂釣,有人喜歡打牌、聊天。孩提時,受啟蒙老師“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諄諄教誨,以至於走上社會以後,我依然對書情有獨鍾。書,簡直成為我形影不離的情人。

對書情有獨鍾,使我嗅到了書香,這種感覺真是好。讀書,陶冶了情操;讀書,開拓了視野;讀書,使豪情滿懷;讀書,淨化了靈魂……每逢讀到一本好書,就像久旱遇甘霖一樣,令人賞心悅目。

情有獨鍾、書海翱翔的感覺真好!


老徐聊生活


別開生面

小時候喜歡讀故事類的文章,每次一讀,就喜歡把自己帶入到文章中去,好像那些事情就是自己的經歷。感覺自己又經歷了不一樣的世界。

後來喜歡看一些膚淺的言情小說來打發時間,不得不說,那些小說真的很能滿足每個女孩的少女心,每一次都感覺愛不釋手。可是慢慢地發現只有一個套路,便不再看了。

又喜歡上了抒情的散文,感覺那是詩意的存在。整個世界都是詩意的棲息。慢慢地喜歡上了那種詩意的世界。

後來覺得詩詞美妙無比,讀的時候朗朗上口,有一種美感的存在。雖然說不上什麼來,但是就像花朵一樣,一看到就是一種美的存在。

我喜歡讀書的時光,喜歡安安靜靜讀書,享受別開生面的世界。


風雨河畔柳


完結了嗎

上學時的書就別說了,一學期下來,誰也沒有我書新鮮。如果因為這,你就因為我不愛讀書,那就錯了,我曾經可是每天都讀到凌晨兩點的。

記得上學時,有一本書在男生宿舍被搶瘋了,一開始是輪著讀,後來等不及了,就把書分成了若干小份。把手中的一小份讀完後,就在樓道里大喊下邊的頁數,自有人出來和你交換。我那會也是期中的一員呀。在我讀書的歲月裡,那會是最瘋狂。不要試圖打聽書名昂,我是不會告訴你的。告訴你,你也買不到。

就是因為我那會這麼瘋狂的讀書,才導致了我在磚廠搬磚五年了。雖然我現在是搬磚的,我還是不忘記讀書,每天依然讀到晚上12點,我最關心的就是書有沒有完結。


小錢兒說事


學無止境!

在我讀初一時,有一次語文老師的講義未帶走,下課後坐第一排的我順手翻看老師的備課筆記,愕然發現筆記本背面飄逸的寫著這四個大字。在映象中老師博學風趣,為人大方。當時就想老師都認為學無止境,學生更應該多學,好學,勤學。遂學魯迅在課桌刻一〝學〞銘記之。後來錯誤的認為看小說也是學習,以至學業荒廢,再加上家境不好,初中後草草畢業。但是愛讀書的好習慣也一直保持。學習確實無止境,對於小說,一定要取精華,棄糟粕。畢竟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美不聞香。不過度,不沉迷。轉眼十幾載,也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知識要活學活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臨行告誡諸君子:珍重虛心學聖賢,須知量大方為福。人生學無止境。


自在飛26


非要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

“光陰似箭”

其實我更想說:“白髮方知讀書遲”

曾經我是個厭學的少年

我討厭讀書,厭倦考試

我甚至不知深淺的懷疑和反抗教育制度

我曠課,我交白卷,即使我會做這些討厭的試題

後來我是個迷茫的青年

我開始不討厭讀書,但是我依舊讀不進書

我甚至不知道讀什麼書

於是我開始迷戀網絡小說

暢翔在虛構的劇情和世界裡無法自拔,即使我知道這樣是在逃避著什麼

現在的我稍有醒悟,然而已快到中年

我不停的尋找書籍資源,瘋狂補充著我工作的專業知識

沒有人會助你成長,教你成長,帶你成長

只有自己,我就像尋寶藏一樣找尋好的書籍

我恨為什麼要吃飯,我恨為什麼要睡覺,如果我用來看書學習,那該有多好

我不斷想要成長

我不斷的想要突破

我不斷的找尋最適合自己的資源

我不斷的計劃著怎麼利用時間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生活,為了更好的生活

真是: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知讀書遲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希望年輕的你們都能珍惜時間



青春獵手


翹首以盼

喜歡讀書,自扎著兩隻羊角辮伊始。讀五花八門的書籍,咀嚼千奇百怪的故事,醞釀百味陳雜的心得。讀過的書和心得隨著歲月的流逝很多成了記憶的碎片,唯有兒時第一次讀書時那種翹首以盼的心得始終在記憶的浪尖上跳躍。

老家的院子裡有一口浸稻種的大水缸。自從讀完了一篇故事叫司馬光砸缸,那個大水缸就成了我重點關注的對象。

扎著兩隻羊角辮的我,白天只要有空就目不轉睛的看著那口大水缸。我盼著有一隻小雞小鴨或者一隻大白鵝掉進水缸裡,那麼,我也能像司馬光一樣砸缸把它們救上來。

我的願望終究沒能實現,被太奶奶扼殺在搖籃裡。

那一天,太陽暖洋洋地照著大地,我揮舞小鐮刀割了滿滿一揹筐青翠嫩綠的蘆根草。回到家裡就迫不及待的把蘆根草餵給羊媽媽吃。羊媽媽吃著香甜的蘆根草咩咩歡叫著,兩隻大奶子晃啊晃啊,沒多久我坐在門檻上睡著了。

誰把藍墨水灑進了海喲誰又把棉花絮上了天。大魚小魚蹦上沙灘喲白翎子紅慶娘躲在草叢裡孵娃蛋。小砬子你找打咋把我的筆扔進水缸啦?

機靈靈我一蹦三尺高---擦擦口水看看地望望天!沒有小砬子剛才做了一個夢!

啾啾唧唧一群紅慶娘飛進院子,目標不打彎直線衝刺浸水稻種的大水缸,紅花花圍著缸沿一圓圈,想吃稻種探頭伸爪忒著急。我眼睛眨都不敢眨一下,小手汗津津悄悄摸起腳邊一塊小石頭緊緊抱在懷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期盼已久的機會來了。紅慶娘小心點誰要不幸掉缸裡也沒關係,我就司馬光砸缸啊砸缸來救你!

“勿吃勿吃“太奶奶小腳兜起一陣風,缸沿上的紅慶娘眨眼沒了蹤。太奶奶打碎了我期盼已久的砸缸夢。還點著我的額頭碎碎念“啥子四馬咣五馬當缸裡可是咱家吃飯的糧!”

兒時那個翹首以盼的讀書心得以及幾近成功的砸缸夢時時在眼前浮現。不知是對初次讀書心得的愛重還是對太奶奶的思念……



予你餘香


要說讀書我最好的體驗就是"廢寢忘食"。那個年代沒電視,沒手機知識獲取主要靠報紙書本。我從小就愛看書,當一本小說對我如神,我就一看看個夠,吃飯吋都連看邊吃,飯家人都放碗了,我一碗都未吃完,大人們罵我“書都吃飽了"。真是沒有空吋,晚上是學習的最佳時間,那時沒電燈,只有桐油燈,一看就是月上中天,爸媽都呼叫我幾次了,不得而巳才呼呼大睡!所以多讀多學才給我現在一點粗淺的知識。


用戶心快活


魂千夢繞,—————在上小學的時候吧,每天

捧著一本瓊瑤阿姨的小說在那裡讀

廢寢忘食———不管幹什麼總是———心不在焉

燒水的時候壺都冒煙了,還在——

痴迷不悟———上課時因為看小說,還罵了老師

把我的書就給沒收了,實在熬不下去

了,去求老師把書還我,上課不看了

回家看,

屢教不改———在床上躺著看,一休一休不睡覺

戀書上隱———有時候睡著了都不知道掉下床睡一晚沒發現,醒來後看到的,

有時候雙眼打架,睜不開眼,還是無法捨得休息,不管幹什麼都是想著書裡的情境,有哭有笑,又打又鬧,情緒激動,悶悶不樂,樂此不疲,時時惦記,過目難忘,悲喜交加,真是,感慨萬千,千篇一律,最後一刻,微微一笑,傻傻等待,情深似海,卷卷不拉,認認真真,一切都在不復存在了,讓大家開心一下,見笑了



feirongrong


開卷有益

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在那個書籍缺乏的年代,我和幾個愛讀書的小夥伴們,四處尋找可讀的書籍。每次找到一本書後,通常是我們幾個輪流讀,每個人都能以1、2天的高速度讀完,一個小夥伴讀完了,再傳給下一個人讀。最後,書讀完了,大家坐到一起,對書中感興趣、有意思的情節討論一番,再想辦法找下一本書。應該說,截止目前,我讀的大部分的書是在初中階段讀完的。之前在寫一個“都讀過哪些名著”的問答時,我認真仔細地回憶了一下那時候讀的書,很多書的書名已經根本想不起來。但那些讀過的書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卻是無形的。從初中起,我的語文成績在班裡始終是第一,作文常常是作為範文在全班誦讀。記得有一次我讀一本書,其中有一句成語我非常喜歡“婀娜多姿”,於是我把這個成語運用到作文中,形容老師的身姿。因為班裡同學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成語,當語文老師在作文課上念我作文,讀到這個成語時,同學中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這狀況,著實讓我興奮了一把。

高中畢業後,由於高考失利,進了一所自己非常不滿意的學校,那時候情緒非常低落、消沉,而無意中得到的一套《約翰·克里斯多夫》,幫助我排解苦悶,走出了低谷。

工作後,讀書的數量雖然大幅減少,但始終都沒有放棄讀書。

今年4月中旬開始,我制定了讀書計劃,開始大量閱讀。四個多月的時間,讀了22本書,不能說我讀的書都是經典,但每一本書都讓我有所觸動,有所收穫。

我讀《曾國藩家書》,曾國藩的自律和讀書之法讓我膜拜;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除了學到閱讀的技巧之外,作者還告訴我們,在你沒有完全瞭解一本書時,不要著急的開始批評;讀了《力量的秘密》、《人性的弱點》、《遇見未知的自己》、《幸福的方法》,讓我一步步從那段陰影中走出來,學會把握現在,把握自己;讀了《把時間當作朋友》、《不瞎忙,不窮忙:哈佛時間管理課》,讓我懂得管理時間的本質是管理自己。還有《精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皮囊》......

塞萬提斯說:“沒有一本書會壞到找不到一點好處的。”

是的,開卷有益,每一本書,都有值得看的理由。凡讀過的書必有收穫。

我是清音夜讀,願和師友們交流學習、分享讀書的感悟和快樂,喜歡請關注、點贊、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