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做理綜忽然就沒了感覺,知識不紮實,該怎麼辦?

趙愛虎


反思!

認知沒好好學習的錯誤思想意識!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努力!努力!再努力!


阿峰78868924


「生物」

我上高三的時候,每天,我都強硬地把自習課扯出20來分鐘去專注理解記憶生物書的內容,速度很慢,從必修一開始,努力往第一輪正在複習的進度靠攏。用了兩三個星期,所強攻的章節,跟上了複習的進度,而後也一直都有拼生物。之後測了一次必修一,從40分變成80多分接近90分。生物,課本,就是王道。

「物理」

我的物理沒幾乎有做過一次筆記和錯題,上課時,別人做筆記的時間,我就抓緊時間,非常非常努力地用心地思考理解記憶原理規律,為什麼它會這樣它會那樣。就這樣,我的物理越來越強大,之後一直沒有考低過班前五。

「化學」

我的化學一開始是真心的弱,學起來真心的累,因為內容對我來講太繁雜了,但必須啃,沒辦法。最重要的是那本綠色的厚厚的備考,前面的內容,就是基礎,非常很重要,我做滿了,有些章節,每一個選項每一行字都自己去思考推敲拓展。市調研之前,我複習了三分之一多點的備考,一考,全市20幾名。 理綜,在學習的時候,核心就是思考,記憶反而次之。

不少人問到化學,再說說化學吧。四個字:規律、類比。化學是分一塊一塊的,無機金屬、非金屬,有機,化學原理,方程式,元素週期表等等。每一塊都有其獨特的規律,其中又有很多典型的例子,通過這些例子去理解規律,然後類比,其他相似的東西也同樣含有一樣的規律。比如升溫會提高化學反應速率,這就是一個規律。更重要的要思考這規律的原理,化學反應有個活化能,微觀上,分子有活化分子和未活化的,升溫就分子獲得能量,使一部份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之間的碰撞,就會形成新的分子,也就是宏觀上發生了化學反應,這就是他的原理。

這樣思考,是不是發現能把規律記得很牢固而且運用得很爽呢? 課本是核心,課本的課後習題要做,大部分都要做,做完了理解到了規律和類比,你就神了。化學學習的核心還是思考啊,其他5科也是。化學的規律思考起來,特別符合邏輯,也特別有意思,有了興趣,學起來更加給力。如果覺得沒勁,也咬咬牙學吧,為了好大學的文憑不是?


夢想不只是夢和想


說這麼多,其實只想告訴你,生活從不會遷就你,慣著你。學習也一樣,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收穫。沒了感覺就要培養興趣,多問,學會舉一反三,理綜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都是互相關聯的。其實很羨慕你,過去的教育水平師資力量和現在真是無法比擬的。“學習要勤奮!勤奮!再勤奮!”這句話聽的再多,說的再多也只是自欺欺人罷了,不如靜下心來做好一道題來的容易。

最後祝願你高考取得好成績!


紅海灘中的鹼蓬草


首先恭喜你踏入高三,讀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高三是高考的衝刺階段,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突然不會做題了,就拿我自己舉例子,我原來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手足無措,後來慢慢的開始冷靜下來思考怎麼辦,我先是去判斷我不會做題的原因是什麼,是基礎弱還是自己粗心大意,我覺得很多人都因為這兩個原因。如果基礎弱,我會選擇把做題先放下,迴歸課本,重新梳理知識點。如果是粗心大意,我就選擇一個錯題本,把粗心大意做錯的題整理歸類,經常性的翻看,告誡自己。遇事不要慌,我們一定沉著冷靜的去分析原因,然後解決問題。


小夥耳


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不過遇到了個好老師,知道我跟不上了,自習期間給我們幾個不了下課。其實我們不會的並不是太多,就是有一些知識點學的模糊,導致後面就學不進去了。老師給我們把一些重要的知識點重新梳理了一遍,做了幾道典型題,找到了薄弱點,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終於有了較大的進步。

由於期間佔用自習時間,所以回家做作業的時間也增加了不少,高三就是咬牙堅持的一段時間,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了,而這段時間決定著你未來的人生,是平平庸庸的過一生,還是做一個領航人。


悠幽漫


高三理科生啊,是“李宗盛”還是“李宗偉”,幾乎算是決定著能不能考上一所好大學。理綜滿分高達三百,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自己高三就是,理綜也是我難題,比較擅長化學和生物,物理從高一開始就是我短板,但偏偏物理要佔110分。

那我15年高考理綜考了230多點兒,其實這個成績比我平時還低一些,那我是怎麼從“李宗偉”到“李宗盛”的呢?

具體的說,分三步:
  1. 分析強勢學科和劣勢學科
  2. 決定每個學科要怎麼學
  3. 綜合練習

就以我自己為例,強勢學科是化學,生物還行,物理較差。所以我決定,化學用最快的速度吸收上課內容並解決作業,將時間往物理和生物上偏,但主要是物理,因為生物背的東西太多,多背筆記多背就記住了。

物理就不同了,物理→霧裡→悟理,沒有專心上課聽講和做題練習,可能就會雲裡霧裡,學不明白。


就這樣,到了高三中後期,配合大量的綜合練習,我的理綜成績上去了。理綜盛,高考勝!


大鵝有話說


理綜考試與單科考試的差別還是很大的,還記得有個同事的孩子,理化生單科成績都不錯,可是合在一起考,總成績少很多。所以一定要認真反思,找到問題所在,從而對症下藥,提升成績。

理綜考試最重要的是時間的把握,很多同學就是因為把握不好時間而全線崩潰!

選擇題要求既快又準,可有些同學基礎知識、模型、結論等不熟練,平時感覺沒什麼,可考試的時候又拿不準了,所有問題都現推現用,漏洞百出。好比蓋房子的時候應先備好料,如水泥,鋼筋等,而不是準備燒水泥的的石頭,鍊鋼筋的鐵礦等。

遇到困難時要拿得起,放的下。考試中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有些同學遇到困難捨不得放一下,死扣硬啃,結果花了很長時間還沒算對,容易的題又沒時間做了!即使算對了,如果花了很長的時間,考試也很難成功。理綜要的是總成績,而不是考你的科研能力。

做題的學科順序要合理,如果沒有特別優秀的學科,儘量按照試題順序做,當然,對各科選擇部分,計算部分的壓軸題,要有心理準備。若有優勢學科,可以從優勢學科開始,這樣做的順了,給其他弱一些的學科留有時間,也樹立信心,有好的心情完成弱一些的學科。

理綜實驗題以設計性實驗為主,考的比較靈活,但仍以基本的實驗思想,方法等為主線,學習時既要打好基礎,又要防止死記硬背。

理綜的計算題和選做部分相對來說題型,模型,知識點比較固定,突出物理體系中最重要的知識,思想,方法,除壓軸題的最後一問外,只要打好基本功,基本能得到很多分數,但要注意答題規範,計算準確,邏輯清晰。

選擇看技巧,實驗講靈活,計算講基功。

只要打好基礎,有意識的加強針對性訓練,並做好總結,相信你一定很快找到感覺,成績再上新臺階!

祝:金榜題名,心想事成!


sun高中物理第二課堂


感覺基礎不好,就從最基礎的做起。理綜有三科:物理,化學和生物。其中最基礎,最需要下功夫,最好拿分也最沒技術含量的就是生物。因為生物考的就是一些零散的細碎的知識點,知識點會了題就一定能做對,推薦先從教材看起,把教材看透,挖掘出所有的知識點並記牢它,生物成績就不會差。至於化學,要做題、做新題,這點很重要。因為化學最重要的大題部分每年都會出很新很新的題,見得多了考試時就不慌。推薦做當地名校的模考卷子,去年今年的都行,那裡的題都會很新,不要覺得難,因為高考真的就是這個難度。物理要熟悉公式和定理,要記住,還要記住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哪個公式。推薦多翻公式手冊,要比較詳細的那種。最後:1、要有錯題本!不用把題目和解析完全抄下來,只要把錯因寫出來,自己能看懂就行。2、拿全所有你能拿的分,比如大題的公式分步驟分,儘量多寫。做題不馬虎,會的就一定要做對。3、如果想補課的話一定要聯繫自己的任課老師,一來是因為你的任課教師最瞭解你的情況,二來社會上的補課班真的是良莠不齊,水平跟在校老師根本沒法相提並論。總之:在這半年裡,只要足夠努力,就一定能收穫成功!


薛中漫步


知道基礎知識不紮實,就趁現在還有時間跟緊去背記。

還有幾個月高考,足夠熟練基礎知識了,不用慌。

多年的高三全科特訓經驗表明,背記基礎知識,理解基礎知識,應用基礎知識是進步的最有效方式。等對應的基礎知識熟練,再看看之前的錯題,總結一下,會有感悟,會有提高。

個人建議你可以停寫一部分作業,騰出時間來學習理綜基礎知識找出課本,找出了知識清單或知識手冊,進行了大聲朗讀。

我之前帶了一個學生,三月份才開始特訓,指定的策略是停寫大部分作業,兩週後月考退步三十多名,跟父母交流後,破釜沉舟,停寫全部作業。再經過兩週,福建省質檢進步183名。再用剩下的兩個多月把知識清單給熟練,從450多分到高考570分,上了中國石油大學。

怎麼讀還是要自己決策的,考慮清楚再去做!


梁說高考


還得回到基礎:

其一,把知識大綱熟悉一遍,心中有數;

其二,把關鍵知識點深化下,減少阻礙;

其三,把題型適當整理下,不音目刷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