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心理暗示到底有多可怕?


基本上所有的痛苦感受,都與錯誤地看待現實有一定的關係。當你剝除這些錯誤的觀點時,痛苦和不快也就消失了。
-- 釋一行法師

心靈是自己作主的地方,而在本身就可以使天堂地獄,天堂變成地獄。
-- 約翰·彌爾頓,《失樂園》


所有人都體會過不開心。而那些長時間都不開心的人,或許是由他們的消極思維所造成的。


我們如何掌控這種消極思維,影響著我們是自信還是恐懼,是充滿希望還是滿心絕望,是擁有自主還是感覺受制,甚至,還會影響著我們能否獲得成功。


很多研究都證實了持續性的負性心理暗示會降低健康和幸福感

,以下列舉8種常見的負面心理暗示,提起警覺咯:


一、 自我打擊

有些時候,我們會對自己說一些不好的話,這些話會降低我們的自信,低估自己的潛能,讓我們表現得更差。這樣的話,通常是這樣開始的:


我做不到...

我還不夠好…

我不太確信…

我還不具備…

我要失敗了…

試想一下,如果你有個這樣的朋友,每天對你說“你還不夠好”、“你做這個還不行”、“你不會成功的”,你還會覺得這個人是為你好的真朋友嗎?


如果不是,那你又怎麼能夠忍受每天對自己說這些話呢?!每天對自己進行這樣的自我攻擊,就像是有一個不真心的朋友,並且放任這位朋友整天詆譭自己。久而久之,自己都變成了自己的最討厭的敵對者。


二、 消極設想


消極思考的一種常見形式是這樣的:

把現下的狀況拿來評估,並假定為一種消極的狀態


對很多人而言,經典的對“半瓶水”的看法,久之會形成一種習慣性的和自動化的態度模式。擁有這樣習慣思維的人,會將擁擠的公交車和下雨天這樣的事情,都自動加工成一種消極的感受。

我們都知道,交通和天氣,都不是天生就具有積極或消極屬性的。而當你把這些有選擇性地與經歷的境況聯繫起來時這些事物就具備了積極或消極的色彩了

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會有積極的體驗,有些人則不是。就像擁擠的交通,有些人會將此看做是聽歌放空的難得機會;會把下雨天看做是窩在家裡看書喝茶的好時機。這些都在於你如何評估和假設這些情境


三、 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這是一種最最簡單和最最常見的讓自己感覺不好的方法:讓自己覺得不如別人。


尤其是,我們還經常去和那些擁有更多的人進行比較,那些更有魅力的人、更能賺錢的人、甚至是朋友圈有更多點讚的人。


當你感覺到你特別想擁有別人擁有的那些,或者是自己感覺到嫉妒、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時候,這說明你可能

正在經歷一種負向的社會比較


儘管有些時候,這些比較的結果是很客觀公正的,但這對於你的幸福感和生活事業的成功並沒有什麼幫助。不僅如此,很多研究還證實,這種習慣性的負向比較,會讓人體驗到更多的壓力、焦慮、絕望,以及做出更多自我否定(self-defeating)的決定。


四、 總回想過去不好的事情| 消極反芻(Rumination)


確實,我們需要向過去學習、以史為鑑,但是,我們不能被過去所困住。這是因為,有些時候,

過往的生活困境和個人挫折,會讓我們看不清我們真正的潛力看不到新的機遇。


那些已經發生的,我們無法改變。但那些還未發生的,我們完全可以去改變或施加影響。而去改變和影響的第一步,就是衝破“過去”的藩籬,並清晰地向自己宣稱:能掌控現在的人是現在的我,而不失過去的我


歌德曾說,“沒有什麼比今天更重要”!不要寄居在過去,放眼當下,做更好的決定,然後,前進。


五、
總是覺得對手很難纏


我們一定會遇到一些難纏的人。當面對這些難纏的人時,人們也會下意識地把對方看做是“控制方”,而自己則站在了“受制者”的角色上


這種認知,即便是客觀的,也會很大程度上削弱我們的自主性

想要改變這種對面難纏對手的不自信的狀態,最關鍵的是要扭轉自己的認知,不管你是面對一個自戀狂,或是一個控制怪,還是會被動攻擊的老手,相信你都可以通過搜索資料,在網絡或書籍中

找到對應的技巧,讓自己佔領在互動的制高點(或者,起碼是比較平等的位置)。


六、 總在責怪

責怪是什麼,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要求外物為我們的不幸所負責”。


很多人,會將自己的不幸福或不成功,歸咎於不作為的父母、消極的親密關係、或是不好的社會-經濟條件,或是健康狀況,或者是生活上的艱辛。


儘管生活多艱是不爭的事實,以及這種艱辛經常帶來痛苦也是不可否認的。但

經常把他人或外物作為自己不幸福的原因,投射出一種“受害者”角色的心理


為什麼人們願意站在“受害者”這樣的角色裡呢?我大膽猜想,作為“受害者”,大概是有這樣一些虛幻的“好處”的:將矛頭對準外界,就能為自己的不如意找到便捷的藉口,而那些實際上應該為自己人生和幸福負責的努力和功課,則被巧妙地掩蓋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

習慣性的指責會讓痛苦,怨恨,和無力感變得持久,作為“受害者”角色,也將遭受梭羅所謂的“靜止的絕望。”


比較殘酷和諷刺的是,那些你所責怪的外物其實是對你的感受一無所知,或也不甚關心的。而你卻會因被自己痛苦和怨恨的俘虜而傷害自己。


你的感受或許是客觀正確的,但是它們並不能幫助你變得開心、健康和更成功。故事的最後,得到的只有那些埋怨和讓自己更絕望。


你該知道:當我們怨這怨那時,我們正交出自己的掌控權。


七、 不原諒自己


我們都會犯錯。當你回看過去,一定會有些讓你後悔的決定或行動,也可能很不幸地做過一些錯誤的判斷,也或者曾對自己或他人造成過傷害。


每每想起這些往事,可能會伴有一種責怪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對於那些無心的錯誤,或者是已造成的傷害,或者是錯過的機會。甚至,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人,並沉浸在

內疚中。


此時,對自己有更多的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相信自己已經吃一塹長一智,現在能更好地避免那些錯誤,以及對自己和他人,能做出更加積極的事情。


八、害怕失敗或犯錯

對失敗和犯錯的恐懼在一定程度上和完美主義有關係(這裡的完美主義,指的是在人生的某個領域裡的完美主義),有時候你可能會想,你在某些方面沒有足夠好,並給自己巨大的壓力要做到更好。

儘管高標準地要求自己能夠作為一個維持較高動機的工具,但是期待自己完美,卻會帶走人生中的許多樂趣,而且還可能會限制自己成功的潛質。許多研究已經證實了完美主義和不幸福感之間的聯繫


我們都渴望被重視和讚賞,顯得完美是很誘人的,但這種“欺騙”的成本非常之高... … 尤其是,當你無法做到你所期待的那個樣子時,你該怎麼來愛自己呢?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私信 回覆“心理諮詢”即刻獲取更專業的心理援助吧~


簡單心理


負面心理暗示到底有多可怕?

心理疾病表現形式很多,症狀也五花八門,讓人覺得心理疾病十分複雜,難以解決,然而這一切來自消極的自我暗示,越暗示,越怕,症狀越重,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疾病開始形成的時候,都是受到一些刺激驚嚇,成為條件反射以後,基本都是自己嚇自己,這就是消極暗示不斷循環的過程,如果不打破這個循環鏈,變成積極的條件反射,只能會越來越重。有的時候一些專家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但很多也感覺到,時間越長,自己越難受。

這種消極暗示的關鍵點是焦慮,錯誤的思維程序是在焦慮情緒推動下運行的,所以解決焦慮是阻止症狀的關鍵,只要不焦慮了,負性的思維程序就不會運行,症狀就能緩解甚至消失。而焦慮來自大腦,包括不合理認知,條件反射和個性敏感,只要解決好這三個方面,就能把負面的心理暗示變成積極的心理暗示。積極的心理暗示在大腦運行起來,人不但沒有症狀,而且工作學習生活都會處在高效的狀態,人的潛能得到全面發揮。


霍體清


心理的暗示,實質上具有超出我們想象力的作用。


舉個例子,當一個男人看著一幅A4或者手機屏幕大小的美女色情圖片時,也許會有生理反應。也就是說,心理的暗示作用是能夠被調節和掌控的,不是嗎?


所以,假如我們特意給自己一些正向的暗示,無疑會對自己的身心有很好的幫助。而負面的心理暗示,也許也會要一個人失去理性甚至失去生命。


Sam說


負面心理暗示確實很可怕,也挺常見。比方說,有的家長貶低自己的孩子,總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會有心理問題;有的夫妻相互不信任,總以為對方有出軌,時間一長結果真的出軌甚至離婚了。

不過,負面心理暗示,你也可以用它“搞”別人,以實現自己的意圖。這是體驗心理學的一種應用:

一、喚起對方的失敗體驗

你和一個人比賽,如果你非常想贏,你可以這麼問他:你水平這麼高,有沒有參加過市裡的比賽,獲獎沒有?

如果他說獲獎了,你就接著問他:那你參加過更高級別的比賽沒有?
如果他不回答,你就說:你一定是怕輸才不敢參加的吧?
接著,你再挖掘他小時候的經歷,這麼說:你小時候練球或下棋的時候,輸了的話,是被怎麼懲罰的?
只要他一答話,就上當了。你就接著問他失敗的細節,哪裡犯了錯誤,被罰的細節,當時是什麼感受,現在想起來是不是還很痛苦。
人都有一種自戀情結,當你勾起了失敗體驗,他的心裡就特別不舒服,但又不好發作,這樣一來,他的動作就變形,發揮就受到干擾。這時,你就有機會戰勝他了。
不過,這裡的話術表演非常重要,你要顯得非常誠懇而無敵意,先揚後抑,笑裡藏刀,他不理你吧顯得他沒修養。
假設,他真的是心理戰的高手,對你的話充耳不聞,不回答你,那麼,你可以接著說,也可以對他的品位呀、衣著呀,批評一兩句。比如,天都這麼熱了,你還穿這麼多衣服,你的身體是不是不太好啊?或者說,你的頭髮怎麼掉了這麼多,不然的話真挺帥的。
二、激活對方的自我評價系統
先講一個小故事:
書法家於佑任留著一部大鬍子。有個小朋友給他寫了一封信,問他晚上睡覺的時候,大鬍子是在被子外面呢,還是在被子的裡面?
結果,收到信的那天晚上,於老怎麼也睡不好了,因為,鬍子放在被子外面覺得不對,放在被子埋在面也感覺不舒服。
我們的很多動作,本來是下意識就做了,腦子根本沒有想它。可是,萬一我們真的想了,反而不對了,彆扭了。
就以打球來說,這本是球員的自然反應,如果你讓他在做動作之時用理性思考一下,他就發揮不出來了。
如果有一天你和一個檯球高手對壘,你可以這樣做,很驚奇地說:哇,老兄,剛才那一杆你打得真好。當時你是怎麼做到的?擊球時是呼氣還是吸氣,又或是屏住呼吸?腰要彎到多少度?你的手臂是如何放鬆的?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嗎?哎,別動,我感覺和你剛才的姿勢不一樣啊?
只要他聽進去你說的話,開始思考自己的動作,評價自己的行為,那麼他的發揮就會受到影響。

。。。。。。

不過,關於心理暗示,只要你識破了,它的功效就消失一大半(破功了)。如果你被人施以負面心理暗示,你懂了心理學原理,就可以有效破除。對於那些不懂心理學的人,在競爭中可能就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了。


老劉講體驗管理


為什麼要給自己負面的心理暗示呢?為什麼不給自己正面的暗示呢?嘗試一下

具體負面心理暗示又多可怕,這個很難說,因人而異


心靈密友APP


比如有人分析的 ”假孕“現象 有的女人結婚後很想懷孕,由於焦慮而十分害怕月經按時來潮,使懷孕失敗。由於這種迫切心情,所以當自己月經過期未來,就覺得自己懷孕了。很快又覺得自己開始厭食,噁心、嘔吐,喜吃帶刺激性的食物,於是到醫院就診。但經醫生檢查和化驗後,發現並不是懷孕。這是因為想懷孕的強烈願望及焦慮的心理因素,破壞了人體內分泌功能的正常進行,尤其是影響下丘腦垂體對卵巢功能的調節,使體內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從而出現暫時閉經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