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緊缺,為何越來越多的碩士卻不願繼續讀博?

餘仲文


有數據顯示,從1995年到2019年,這24年間,我國研究生報考總人數是2929萬人,截至2019年,錄取人數是878萬人。所以,目前在中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數是非常多的,為什麼現在很少有研究生去考博。

其實這得分情況來說,尤其是從個人意願、綜合實力和所學專業來看。並不是很少研究生去考博了,實際上每年的考博人數還是挺多的,只不過國內錄取博士的名額特別少,有的導師一年只招收一個博士生,有的甚至幾年才招一個,所以,考博名額很少,很多研究生望而卻步,並且在聯繫導師的時候,導師會明確告訴考生報考需要排隊。

所以,有很多研究生並沒有報考的機會,因為他選擇的學校可能非常好,一般的學校又不想考,因此在報考上有一些糾結。另外,就算順利考取博士之後,博導和學校對於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畢竟考研和考博的初試內容和選才標準是不一樣的,而且將來的學習任務和學術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在一個層次上,博士的要求會更高一點。老師會經常讓學生閱讀大量的中外文獻,並發表高質量的文章,還需要出書,和老師一起搞科研工作等等。

博士生的學習和科研工作非常繁忙,學習任務及壓力也很大,而且能擁有自己的私人時間也很少,所以有一些女博士就會有很多個人問題怕影響到學業。男博士其實也是有這方面的顧慮,最重要一點就是畢業後的工作和何時能畢業。所以,很多研究生在考取博士的時候,會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來綜合衡量自己是否能勝任博士研究生的學習。
研究生在考博的時候會有各方面的考慮,綜合各種因素來決定是否去考取博士。首先是看自己的能力,再次是看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如果有能力且想有更好的發展,很多研究生還是很願意去考取博士的。

LoveEduction


從我自己經歷來談談:我目前剛剛研究生畢業2年,運氣比較好,進了一個高校,本來想著邊工作,邊繼續考個博士,可是現在慢慢滴,這種想法越來越淡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讀博期間壓力真的很大,我對象目前正在讀博,有時候論文來了,經常晚上失眠,論文送出去,那個等待過程也是煎熬的。二、現在的論文難發表,早些年讀博的人少,論文要求比較低,這幾年論文要求越來越高了。三、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考科研的,論文這個東西對於一些人來說,相對簡單,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哪怕一天24小時都做實驗室,也是寫不出來什麼的。四、現在博士的待遇也沒有很好,博士就業時會有一筆安家費,但是如果沒有選擇讀博,這三年也可以掙到這個安家費的錢。五、一般讀博的年紀都特別大,尤其是對女生,非常不利於以後找對象。我說的可以並不是很全,只是發表我的一些看法。


蝦米老師vlog


我看了樓下老師的回答,非常感概。

我來說幾個我身邊人的例子吧。我工作第一年在高校做財務,和我一起入職的一位孟老師,同時也是剛開始讀博,電子工程信號分頻研究,我大學共任職6年,離開時他博士仍未畢業,他跟我說他是北方的一所大學畢業,科研能力較弱,論文發表也很難。一直讀到33歲才好不容易畢業。說心裡話為了一個博士學位枉費了青春其實是可惜的。

我的一位好友,姓李,文學碩士學位,後來去美國讀心理學博士,結果沒畢業就回來了,問題一樣,論文能力太弱。

雖然我本人沒有讀過博士,但和碩士不一樣,論文可以由導師指導完成。只要老師有辦法,基本能過。但博士不一樣了,那是需要實打實的學術功底的,搞科研項目成功還好,能發表點有實際價值的論文,搞不成功,等於寫總結教訓,導師不一定喜歡不說,沒有科研經費,你連生活都困難,又要這個博士學位有何用處呢?第三,博士畢竟是學術頭銜的金字塔頂端,不是那麼容易的,碩士已經是精英人才了,又何必強求都要去讀博呢?


小U的流浪生活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活生生的例子,我一個高中玩的比較好的同學,沒上大學,自己乾點小生意,五年之內在青島買了兩套房,當然,貸款還沒還完,不過也差不多了,那時候房價一平6000。我去年博士畢業,來青島高校工作,房價漲到了三萬一平,我目前連首付也拿不起,然而我那高中同學目前已經是600多萬的身價。自己考慮考慮吧,勸人讀博,天打雷劈。


DespacitoCharlie


博士畢業出來最年輕的也要28了,30歲畢業很正常。對於一個男生來說,事業未定,婚姻怎能提前定下來呢?當時我身邊也有博士在讀把婚結了,前提是,父母已經將他的後顧之憂全部考慮在內了。

比如房子給他買好,結婚幫他也張羅好,只要兒子安安心心把博士念出來,全家支持,做他的後防線。很多男生博士沒畢業之前,兒子就出生了。只有這種情況,讀博士的壓力會小很多,全家人一起陪讀,共同承擔他的生活煩惱,打消他的經濟壓力。那又有多少個這種情況呢?

不排除還是有部分,家裡人沒有太多能力供他深造,他靠打零工負擔自己的博士學費。全家又對他寄予期望,至於談對象、結婚、買房子這些事情想都不敢想,35歲之前都不能保證成家,壓力太大。那些一門心思鑽在學術上,所選的專業碩士畢業不被認可,比如醫生、大學老師,博士是起步,沒有討價還加的餘地。

無論是從個人家庭、就業現狀,必然很多人就會終止讀博,碩士畢業25抓緊工作,這也是對的,幸好也沒有那麼多人讀博,否則人人讀博眼球博士又要不值錢了,也降低了博士的含金量,未來就業更加雪上加霜了。

本科就業、碩士就業、還是博士出來的最終都要根據自己的家境、所選專業去做出最終決定,並不是每個博士畢業都是心甘情願的讀出來,有時候也是麼有辦法的事。


閃亮金星


讀博壓力大,一是科研壓力,二是經濟和家庭背景壓力。我當時有兩次碩博連讀機會都放棄了,一是岩土工程專業發SCI確實難,傳統的研究方向就更難了(導師是大牛、idea多本本多的除外),順利發文章的話碩博連讀6年拿到博士學位,文章卡殼可能就要延期了;二是讀博補貼雖然較高,但平時花銷之後也所剩無幾了,存不了多少錢,父母都是農民的,每次回家多少會有些負罪感,看到高中同窗買房買車結婚也會掠過一絲慌張。我和我同門都是貴州人,但讀研前他父母已經幫他在貴陽觀山湖區買了兩套房子,而我書學費還要靠國家國家助學貸款,所以他讀博就沒有什麼負擔了。

如果條件允許,我非常建議讀博,博士層次比碩士高太多了。另外,看看每年各地人才引進福利,博士安家費就是碩士的數十倍,還有其他補貼。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計劃條件好點了讀個在職博


劉工搬磚去了


理由很簡單,因為讀博士成本高且風險大。很多碩士同學,理性的權衡利弊後,放棄了。我自己輔導過很多碩士同學,糾結過是否讀博士的問題。

第一, 讀博士畢業很難,正常畢業更難。

尤其是理工學類,比如生物、醫藥,經常要延遲半年到兩年才能畢業。為什麼?因為實驗做不出成果,因為論文發表不了。在科學實驗中,意外太多了,最開始設定的假設很可能最後被推翻。而且是否有足夠的實驗器材,有時也是問題。

我2019年輔導了一位生物女生,讀到博士最後一年,因為實驗總做不出來,就調整了實驗用品的使用量,結果為此和老師發生矛盾。最後在筋疲力盡的情況下,黯然的放棄學業。但是這樣也就等於她讀博的三年時光,變成了沉默成本。

第二, 讀博士是將一門學問往深了鑽研,不僅難度大,也容易疲憊。

讀博士,是將一門專業,往最前沿,最深刻的地方鑽研。而任何一門學問到了前沿地方,都有不確定的領域,也都有派別之爭。那麼就要想要自己的方向,這是一種冒險。簡單說,讀博士,這的體會到了“以有涯之人生,探究無涯之學問”的處境。

這就會讓很多在碩士期間就感到壓力較大的同學,直接放棄。

第三, 讀博的收益,與碩士畢業後工作三年的收益權衡問題。

不要以為博士必然好就業。公司裡面能夠與博士對應的崗位並不多,招聘量也不大。所以博士畢業後,如果不選擇高校或研究機構,而是進入公司反倒有一絲尷尬。當然大規模的集團公司,會有自己的研究室,甚至是研究院還好,而中小規模的公司,其實日常招聘根本不考慮博士學位的應聘者。

但是碩士畢業求職對應的崗位則有很多,而且工資也不低。那麼三年後如果得到一次晉升,其社會地位和前途都是很不錯的。可是博士畢業後求職,既要面臨求職的不確定,也要面臨自己明明27、28歲了還沒什麼積累的尷尬。所以我覺得,能真正讀博的,得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最後,說了這麼多讀博的風險。我更想說,高處就算不勝寒,也有別樣的風景。

如果看到這篇回答的人想要讀博,就拿出決心和毅力來。而我,今年38歲的為好優姐姐,還有一個野心,我希望自己能在45歲的時候,讀下博士來喲,大家可以做個見證哦。


為好優姐姐


現在的博士待遇有多好?

可以說,研究生再多讀這幾年博士,待遇是非常好了。華為之前也是百萬年薪聘請博士,為什麼到研究生,很多人就沒再往上唸了呢?

1、寬進嚴出

考博的難度其實並不大,院校和研究所招收的博士名額也比較多,屬於比較容易考上的。但想要順利畢業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很多人都聽說過博士延期畢業的事情,其實這算比較平常的事情了,博士想要順利拿到畢業證並不容易。博士必須要拿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論文要達到數量和質量的要求,接受學校和老師的雙重考核。很多博士感到壓力,不能如期畢業。學校也做了一些改進措施,比如延期畢業學年時間,對一些博士進行淘汰。所以不少碩士可以讀博,但擔心不能如期甚至正常畢業。

2、學業壓力

博士期間是比較繁忙的,有大量的科研項目要做,還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論文發表的期刊質量要求高,沒點學術和科研成就的人根本完成不了學業要求。

讀博期間的學業壓力很大,不僅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甚至難以正常畢業。

3、生活狀態

博士的學業任務很重,一些博士需要幾天待在實驗室做研究,生活是比較枯燥的。平時的空閒時間不多,而且接觸的人也比較少,只有導師、同期博士以及研究生,交際圈比較小,生活比較乏味。一些碩士不喜歡科研和學術,自然不願意繼續讀博。

4、就業前景

博士學歷很高,但就業選擇機會並不多。如果你選擇的專業好,也許還可以找到一些企業,可以做研發工作。博士科研學術能力強,但並不一定符合企業的招聘要求,博士的工資水平又比較高,很多企業乾脆就不招聘博士了。

很多博士畢業後,只能繼續留在研究所做科研,過著比較枯燥的生活。現在博士想當大學老師也沒有那麼容易了,很多院校的要求很高,需要留學經歷或者要求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一般的博士只能去一些一般的大學做老師。

5、年齡壓力

很多研究生畢業,已經26、27歲了,讀完博出來,就有三十歲了。而這個年齡的同齡人已經成家立業,孩子都可以上小學了。現在在職讀博的機會很少,這就需要博士一直在學校和研究所學習,收入也不是很多。很多人覺得,年齡太大,耽誤自己的人生髮展,還不如早點成家立業。

總來來說,讀博不只是看書考試那麼簡單,只有那些真正喜歡科研的人才可以寧心靜氣在學術和科研的海洋裡遨遊。


康英勇


博士是學位制高點,位於學位金字塔的塔尖,是很多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從學位分佈可以看出,博士總體還是很少的,很緊缺的,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碩士不願意讀博了?



作為曾經放棄讀博的我來說,碩士畢業後就衝進社會的大潮的我,摸爬滾打了數年之後,不禁感慨,如果當初讀博了,也不知道會怎麼樣?我對碩士生不願繼續讀博有個人經歷,也有其他因素,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碩士生讀博的畢業壓力很大,尤其讀了三四年,科研毫無進展的時候,很多博士是扛不住這個無形的壓力。加之當博士學制的改變,最多不超過6年,想到6年苦讀卻拿不到學位,很多人後怕了,甚至直接棄讀。

身邊很多讀博的學長學姐的生活狀態讓師弟師妹們望而卻步,覺得讀博好似一場豪賭,萬一輸了,就一敗塗地,甚至精神都會出現問題,還有寶貴的生命。

活命要緊,還是去工作吧!

殊不知,讀博也有讀博的美好時光,讀博也有讀博的遠大前程,你不經歷永遠都被自己想象出的可怖情景嚇到。



其次,讀博後的生存壓力。博士畢業的就業面相對本科、碩士研究生就窄了一些,因為博士更專,工作去向多為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壓力大,但是薪資相對來說一般。

很多單位人才引進給予了高薪的安家費,但是安家費一般分8年給付,每年拿到的就不算高了。

再者,讀博後,年齡擺在那裡,結婚生子的壓力隨之而來,各項生活開銷撲面而來,博士的生存壓力山大。

最後,博士的職業滿意感在最初幾年是體現不出來的,只感覺很苦很悶很難,等過了職業初期,將迎來人生黃金期,而大多數人看到博士一開始很苦,便覺得讀博也沒有改變什麼,那麼我為什麼還要拼命去讀博呢?

總之,讀博是需要勇氣的,也需要巨大的抗壓能力,還有一顆樂觀的心,如果這些都沒有,那麼至少不能是太急躁的性格,要淡然處之,這樣讀博這項漫長的求學之路才能走的好。

以上是我結合個人經歷和當下博士的生活和生存壓力展開的一些討論,希望可以讓更多碩士生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要不要讀博?

繼而展開思考“我適不適合讀博?”的深度思考,人生只有一次,只願每個人都不後悔。


秋天愛寫作


為什麼不願讀博士?

因為博士畢業太難了。

尤其是這兩年,博士的出口管理更是嚴上加嚴。

看看博士的髮際線,就知道壓力有多大,畢業有多難。

讀博士如同西天取經,

畢業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大概數一下博士要過的關(難度係數最高五顆星

1、課程學習(難度係數★)

2、實驗(難度係數★★★★)

3、學術論文(難度係數★★★★★)

4、學位論文(難度係數★★★★)

5、查重(難度係數★★)

6、學科審核(難度係數★★★)

7、預答辯(難度係數★★★)

8、盲審(難度係數★★★★★)

9、答辯(難度係數★★★)

10、學術委員會(難度係數★★★)

這應該是最新的版本了。

2019年之前,基本上盲審通過就沒啥大問題了。

可是自從翟博士之後,

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


我認識的朋友,

去年博士答辯,

與他一起提交論文的還有兩人,

3個人的論文均通過盲審,

答辯環節只有他一個人通過,

另外兩人因為答辯委員認為達不到要求被否決,

這種現象之前是很難想象的。

現在還有已經通過答辯的論文在學術委員會投票階段被退回修改。

總之,

從學校、導師到學生,

對博士論文的重視前所未有,

審查嚴格程度前所未見,

當然很多讀博想法不堅定的同學就放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