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孝之後,逝者的衣服還能燒給她嗎?

用戶128933061652


現在國家都要求火葬,一般是在火化當天,把逝者大部分衣物帶過去,在火葬場裡的爐子中燒燬,表示給逝者帶走,另外還要留出一部分,留待以後上墳時再燒點,俗稱的“燒七”,即逝者去世後的一七、二七,順次排下去直到七七,每次“燒七”都帶點衣服燒給逝者。

”七七“過去之後,還有百日,如果衣服還有,也可以燒一部分。在此之後,一般也就沒有燒衣服的了。不同民族的習俗也不一樣,這些基本上是入鄉隨俗,沒有一定之規,因為現代生活和古時不同,大家對喪葬文化不再那麼注重,也不講究那些迷信的東西了。


小雅的小


大家好!我是一株吊蘭。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麼這個地方的風俗是這樣的,我說的是現在。逝者去世的第二天上午,把逝者拉去殯儀館火化,中午把骨灰接來家,因為殯葬改革不是那麼徹底,往往家人還回準備有口棺材(當然,國家公職人員除外,國家公職人員是絕對不準火化後再入棺土葬的)。晚上,眾親朋好友會前來祭奠,舉行潑湯儀式。潑湯儀式說起來也不是很複雜,一般情況下是孝子,通常是長子,扛著招魂幡走在隊伍前頭,一眾親朋好友,都是晚輩,披麻戴孝手拿用柳枝做的哭喪棒,關係遠點的則不拿。在執事的帶領下,帶著一桶稀麵湯(迷魂湯)和逝者生前穿過的部分衣物,出門向西,找一個十字路口,把衣物燒掉,同時圍著燒的衣物打圓圈潑迷魂湯。燒畢,眾人不走回頭路,繞一圈回家,從家東邊進家。第二天棺下地,參與弔唁的賓朋走後,有家中長輩,或執事,把逝者燒剩下的衣物分給逝者的子女,作為紀念物,就不再燒了。

謝謝大家!


一株吊蘭


青海是個多民族省份,光穆斯林都有好幾個民族,比如回族,撒拉族,保安族,東鄉族,哈薩克族等等。以牧區為主的藏族,蒙古族等等!

之所以列舉他們是因為他們這些民族的葬禮風俗也不同!藏蒙等草原民族基本以天葬為主,將逝者運到天葬臺上,脫光逝者衣服,將身體用利刃劃開,好讓禿鷲啊老鷹什麼的徹底吃光!他們生前用過的東西,衣服什麼的都要燒燬,什麼都不留下!更加誇張的是,如果一個村子裡有與死者重名的,連生者的名字都要改掉,意味著那人已經徹底地離開了!

穆斯林進行水葬或者土葬,生前的東西如何處理不清楚!

漢族老人逝去以後,他們的衣服沒徹底清除,而是分給兒女們,兒女們拿回家將老人穿過的衣服保存起來留作紀念!如果是漢族年輕人死了,穿過的衣服都要燒燬,要不然全部帶去埋入他墓地!

現在也有火葬的,遺物也隨著一次焚燒!

這些事情也不是風俗,就看個人對遺物持什麼態度!


草軒客


完全可以的,


一筆紅創意簽名


我覺得可以吧!一般講究做七,就是每七天做一次法事,一共要做七次,你可以在每個第七天的時候燒,,當然也可以隨時燒這個沒有什麼具體的說法,也不會有人來阻止你的。


右一文化


各地的風俗不一樣,守孝的時間也不同。

一般情況下,燒死者的衣服是在下葬、頭七,或者某些特定的時間。

古代守孝時間要長達三年,期間會有很多祭奠的時候。

燒衣服沒有固定的說法,脫孝之後,可以選在週年、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燒,也是可以的!


瘋哥哥l



梁69853253


按當地風俗為宜,不明白可以詢問當地老者。

一般情況,出殯下葬的時候就要全部燒掉逝者生前穿過的。也有一些地方會把不適合當季的衣服留一下,等滿百的時候,在到墓地焚燒。


安蓮居士


這個還真不好說,主要看你處在哪一個地方。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十里不通俗,每一個地區都有它各自獨特的風俗習慣。建議還是諮詢一下當地的老人,看看當地到底是啥風俗習慣,不要隨意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