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姥姥下葬的那一刻,我選擇和媽媽和解,我要加倍的愛她


在姥姥下葬的那一刻,我選擇和媽媽和解,我要加倍的愛她

1、父母重男輕女,會讓孩子心裡落差很大

很多人都在討論原生家庭,說很多人生的不幸,都是童年的陰影造成。還有的人說,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如果人生不曾順遂,就是父母造成。

所以很多人提出超越原生家庭,提出逃離出父母的身邊。提出活出新的自己,提出要為自己活一次。

會覺得父母欠你的,會覺得父母做的不夠好,會覺得自己是他們婚姻關係的受害者,會心生怨恨憤憤不平。

我曾經覺得媽媽欠我的,她是一個好媽媽,是一個很疼我的人。可是我又充分的感覺到,在歷史的侷限性限制下,她對我成長的忽視,對我心理建設的漫不經心。

我的爸爸媽媽可能屬於大多數父母的樣子,忙忙碌碌為了生活,省吃儉用為了維持未來。夫妻感情並不深厚,屬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犧牲品。

我覺得我的悲慘生活,就是從弟弟的到來開始。他八歲那年來到我們家,那時候我剛好上初中二年級。

爸爸的重男輕女,讓媽媽不堪忍受,只好領養一個男孩回來。

從此媽媽就加倍的對他好,覺得他一個陌生人來到家裡很可憐。和他說話從來都柔聲細語,從來沒捨得打過他。

反之我和弟弟吵架之後,媽媽不問青紅皂白就先打我,她說,你應該讓著弟弟,你看他哭的多傷心。

我若說是他挑起的戰爭,她定會說,你是親生的,怎麼打你都沒事,他是要來的,需要多疼點。

憑什麼區別對待,在幼小的心靈裡,我覺得不公。我的內心在野蠻生長,我的恨意和愛意總是交織一起。

轉眼間我們都長大了,父母的頭頂開始有斑斑白髮。弟弟也結婚了,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弟媳是一個嗜錢如命的啃老族,無休止的給我父母要錢。弟弟管不了媳婦,只能不停地讓父母妥協。

對於六十多歲的父母來說,已經不具備賺錢的能力。有一次沒有滿足弟媳的要求,她在電話裡對我爸爸進行噁心的謾罵。

恰好我回家看望父母,就奪過來電話訓斥了她一頓。


在姥姥下葬的那一刻,我選擇和媽媽和解,我要加倍的愛她

2、在母親的心裡,孩子就是她的命

還不到半個小時時間,弟媳和她的家人過來吵架,幾個人對付我一個人,那種無助、崩潰、無力招架的心情,讓我崩潰大哭。

爸爸一直處於和稀泥狀態,低聲下氣的勸說親家和兒媳婦。

深夜的時候,我的眼睛哭的紅腫。我爸說,你是親生的,受點委屈沒事。如果和他們事事都分得清楚,你弟弟怎麼過一家人。

我覺得父親的偏袒,讓我很受打擊,從此心裡寒心,不想管家裡的任何事。

弟弟終究沒能挽留住媳婦,他離婚了變成孤家寡人。

父母變得更加沉默,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對於感情之事,我覺得已經無力迴天,弟弟的人生註定要有此一劫。

又過了兩年,我結婚懷孕,回到父母家裡養胎。媽媽開始張羅我的飲食日常,每天變著花樣給我做飯。

平常口味偏重的她,為了照顧我而改變。平常喜歡吃剩菜的她,再也沒讓我吃過剩菜。

我生孩子的時候剖腹產,推我進手術室的時候,我看到媽媽站在外面雙手緊握,臉色煞白忐忑不安。

很久之後我問她,在我推進手術室的時候,你在想什麼?

我媽媽說,如果你有什麼事情,我也不想活了。


在姥姥下葬的那一刻,我選擇和媽媽和解,我要加倍的愛她

3、一直認為的虧欠,是我內心的不平衡

寶寶一歲之後,我跟著老公去了南方,而且帶走了我媽媽。

這是我第一次和媽媽朝夕相對,兩個人剛開始還會互相遷就,不過大多數時候是她遷就我。

後來兩個人的生活習慣碰撞出劇烈的火花,媽媽的一些老思想讓我特別崩潰。比方說總是喜歡信偏方治病,比方說總是不捨得花錢看病選擇忍受,比方說吃飯總愛吃剩菜。

反反覆覆的和她溝通,用我能夠開導她的語言。起初她還會聽,後來就開始出現逆反心理,開始越來越對著幹,開始越來越固執。

她有類風溼關節炎,骨節變形的厲害。去了正規醫院看了醫生,開了藥效果不錯。

有一天她開始抗拒吃藥,理由特別多。副作用大,吃煩了,覺得吃了不管用,覺得想吃偏方。

兩個人的爭執越來越激烈,到了後來她就說,我就是不吃了,一輩子不吃了。就算哪一天我去世了,你回家不是還有你爸嗎。

一句話把我頂的眼淚就出來了,她怎麼能夠明白,“媽媽”這個詞語對我的重要性,這麼多年對弟弟的偏愛,讓我覺得弟弟搶走了我的一切,搶走了所有父母的愛。

而現在我費盡心思給她治病,想要讓她的晚年過得舒服點,想要她能夠卸下負擔輕鬆點,可是她卻對我說了那麼傷人的話。她是不是一點都不愛我,她不在乎我的感受?

我咆哮著說,從小到大你都偏心弟弟,你什麼時候在乎過我?你覺得咱們的關係無關緊要,我無論對你多麼好,都換不來你的回應,你就是不待見我!

媽媽更加激動,我從來沒有偏心過,我對你們都一樣。是你覺得偏心了,你自己那麼想的。斷絕關係好了,我這就回家。

這是我和媽媽之間,爆發最大的衝突。彼此都氣的要死,關係幾乎僵化。

深刻反省自己之後,我向媽媽道歉。我卻深知兩個人的根本矛盾,沒有得到解決。


在姥姥下葬的那一刻,我選擇和媽媽和解,我要加倍的愛她

4、早日長大學會孝順,不要讓人生留下遺憾

媽媽有時候會說,你姥姥打我罵我,從來沒還過口,你這樣和我說話,你真的不怕我生氣!

我才發現,我早就已經變成另外一個她,卻想要她可以給我想要的愛。可能在她小時候,也曾經渴望過姥姥給予她同等的愛。

今天是姥姥下葬的時間,媽媽哭的肝腸寸斷。怎麼都拖不起來,大姨和小姨也說,從此沒有娘了。我突然想起來以前看到的一個笑話,一個爸爸開著車接兒子下學。回家的路上爸爸說,兒子,以後我們都不要再氣媽媽了,因為你姥姥去世了。以前你媽媽一生氣就嚷著要回姥姥家,現在再也回不去了。

我突然也明白,我對於媽媽的怨恨,也該化解掉了。都說超越原生家庭,那是要自己內心變得逐漸強大,而不是要父母永遠的補償虧欠。除非家裡是獨生子,否則永遠都無法平均給予每個孩子愛。父母的偏心,都是想要孩子的內心可以得到補償,想要孩子能夠快樂的長大。

而我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和一些莽撞的舉動,傷了媽媽的心,讓彼此的關係惡化。如果繼續這樣的計較下去,說不定哪天意外就會到來,再也沒有機會補償遺憾,再也沒有機會對她好。

媽媽說,姥姥棺材埋土的時候,她特別想要摟住棺材。這次就是永別了,孩子不可能隨你而去。我也知道以後要時時檢視自己的行為,不要把所有的負面情緒堆積在媽媽的身上。帶你來這個世界上的人是她,給你最多愛的人是她,犧牲最多的人是她。縱使她有的地方做得不好,那也是考慮不周罷了,並不是說她就是不愛你的。

一定要早點長大,早點有了獨立的人格,早點有了健全的心智。能夠獨自承擔生命力所有的際遇,每個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你不可以把自己的幸福攀附在任何人身上,而你要做到好好愛身邊真正對你好的人,因為失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挽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