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為什麼又稱“鮀城”?

惜橙圓


鮀是古漢語中的一個字。一般用意很少的,許多人並不知道鮀究竟是指什麼東西的。在汕頭的註釋中指古代一種生活在淺石灘淡水中的一種吹沙小魚。此魚能用鰓呼吸,像泥鰍一樣能在沒用水的泥沙石灘中行走活動。由於這種魚在汕頭很多,因此得地名。鮀也可解釋為揚子鱷這種小型鱷魚,但汕頭當地自古是沒有的,如果有鱷,也是韓愈治鱷的典故,那扯太遠了!因此把鱷解釋成鮀是錯誤的理解。

現在這種小魚市面上也經常有,當地人稱為“狗母魚”。這種小魚的魚骨非常堅硬,一般人們拿去焦鹽油炸後下胡椒粉作食用或作酒料用,成為當地美食文化的一種。現代人很難把這種小魚與“鮀”聯繫在一起了,因此很多人不知“鮀”的由來。不過確實鮀城、鮀島、鮀浦等名稱就是和這種小魚是有關聯的。

"鮀"在汕頭多用於地名,有:鮀浦、鮀江、鮀江街道、鮀蓮街道等等,皆位於廣東汕頭。汕頭的發源地在鮀江邊,與烏橋島為臨的老市區,即開埠之地。老城區它原本也跟烏橋島一樣是一座島嶼,而鮀江的另一邊就是鮀浦了。由於填海造陸的關係,把原先的外海都變成了內海了。現代人已是很少人知道鮀島的位置了,說到底,汕頭的老市區原本就是一座島嶼,就叫鮀島。由於是沖積平原的關係,而現代填成平原地帶了。那麼以前的廣場海看起來也變成了江面的,基本上沒有以前那海的感覺了。地圖上方可一目瞭然,其實古代的汕頭就是海灣,而海灣上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的。潮州與揭陽在古代才是海濱城市。沙汕頭是蒼海變良田演化成今日鮀城的。

現代的"鮀"一般也用來代指汕頭市,比如"鮀城"、''鮀島",都是指廣東省的汕頭市。如汕頭一群"80"後年輕人,為實踐自己的電影夢想,自籌資金拍攝了本土電影《鮀·戀》。裡面的鮀字就是代指汕頭的意思。











嚁月


潮汕的母親河以韓江為代表。上古多有鱷魚出沒。相傳有唐韓愈貶守潮陽(潮汕),寫“祭鱷魚文”,發動民眾進行驅鱷,韓江下游蓬洲一帶原是先民漁村,為韓江出海口,是鱷魚集結,遷移(海外)必經之路,韓江至此而名鮀江者,以鱷有別於魚(屬其:它~魚)也。因先有鮀浦之名,“洲”,“浦”乃江海中之沖積平原,未成片連貫之初,四邊仍江海之水環繞,故有“鮀島”之稱(鮀浦,蓬洲山野曾多處發現海生貝殼,可說明是古昔江海交匯之區);後汕頭集市已成規模,有了城市建制,先賢乃造“鮀城”雅號。好友南山,頗然是說。當年漁人調侃浮誇風戲說:鮀=吹沙小遊魚焉!


天和3585823766


汕頭原是一個小島,名叫鮀島。1921年才叫汕頭,由於初具城市規模,又稱“鮀城”。

以上簡答,供參考。

汕頭(鮀城)新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