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自測是否得了骨質疏鬆症?

寶寶最搖擺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群會有很多明顯的病狀,例如身高短時間下降,經常彎腰駝背或者是身體會出現變形等特徵,這些情況又會造成身體經常感到腰痠背痛,四肢乏力。並且,一般的,骨質疏鬆症往往會造成骨骼的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會造成骨骼的密集度降低,危害人體的身體健康,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骨質疏鬆症呢?

1. 對女性朋友而言,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說明可能是患有骨質疏鬆症了。

2. 對男性朋友而言,患有陽痿或者是缺乏性慾等症狀,也說明可能是患有骨質疏鬆症。

3. 經常吸菸、喝酒的人士或者是長期喝咖啡或者是濃茶的人群患有骨質疏鬆的可能性也會很大,尤其是那些每天抽菸達到二十支的人群更要注意了。

4. 身高在短時間內下降很大幅度的人也可能是患有骨質疏鬆症,可能的下降幅度往往超過三釐米。

5. 長時間服用激素類的藥品相對於普通的人群也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6. 如果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就發生過髖部骨折,那麼由於遺傳因素,孩子也可能會出現骨質發育不良等現象,骨質問題還可能進一步引起骨質疏鬆症等病症。

7. 自己因一些較為輕微的碰撞在短時間無法快速痊癒,甚至還可能對骨骼造成損傷,那麼這很可能是患有骨質疏鬆的表現。

8. 經常腹瀉的人群以及長期處於鈣攝入量不足或是嚴重缺乏營養的人群也可能是骨質疏鬆的典型特徵。

以上都是患者骨質疏鬆的人群的典型特徵,如果出現了以上這幾種情況的,說明患有骨質疏鬆的可能性很大,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骨科王健醫生


骨質疏鬆症可能無明顯的症狀,但是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就要警惕骨質疏鬆的發生了。

前期表現

1、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
輕的時候腰痠背痛,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疼痛明顯。

如果出現劇烈疼痛,應高度懷疑骨折。

2、脊柱變形。
骨質疏鬆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3、脆性骨折。
比如胸椎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影響心肺功能。
腰椎骨折可能會改變腹部解剖結構,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減低和過早飽脹感等。
一旦發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診療,聽從醫生的用藥和治療指導。

預防方法

此外,專家提醒,更年期女性預防骨質疏鬆症,應做到以下幾點:
1、每週堅持3小時運動,適當日照;
2、預防摔跤;
3、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物。
如魚、蝦、牛奶、乳製品、骨頭湯、雞蛋、豆類、雜糧、綠葉蔬菜等.
不飲酒、吸菸、少喝咖啡、濃茶和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動物蛋白不宜過多。

4、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婦女絕經後3年內即開始長期雌激素替代治療療,同時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中心醫院 秦璐

湖南醫聊


進行骨質疏鬆症的診斷,需要測定骨密度值。

骨密度由雙能X線吸收法(DXA)檢測。當骨密度降低程度達到或超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均值2.5個標準差時可診斷骨質疏鬆症。降低程度介於1-2.5個標準差之間者為低骨量人群。   

骨質疏鬆症早期常無明顯的特異性症狀,因此常被稱為“靜悄悄的骨病”

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可出現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負重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脊柱壓縮性骨折是骨質疏鬆性骨折中最常見的類型,常可導致身高變矮、駝背,並伴脊柱壓痛,活動變形。

出現骨質疏鬆症的特有表現時,建議到醫院進行骨密度測量。而對於絕經後婦女、老年人等骨質疏鬆症高危人群,建議加強骨質疏鬆症的篩查,定期檢測骨密度,儘早發現骨量減少和骨質疏鬆,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絕經後女性和老年人等屬於骨質疏鬆症高危人群,應當注意:  

對於絕經後女性,基本防控策略一是開展預防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骨質疏鬆症知曉率;二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骨量流失;三是倡導定期接受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篩查、骨密度檢測和跌倒風險評估等,儘早發現骨量下降和骨質疏鬆症,及時接受治療並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   

對於老年人來說,除以上防控策略以外,需要特別注意傷害防護,開展保護脊椎免於骨折的健康教育活動,推廣保持平衡功能鍛鍊適宜技術,避免跌倒和骨折。


健康中國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骨質疏鬆

相信這個問題困擾了大家很久了,去看醫生,醫生也只會說你有骨質疏鬆,但是具體骨質疏鬆是什麼?一般哪些人會有?怎麼診斷?該怎樣預防治療?一連串的疑問都在腦海中徘徊。

如果您對貼近生活的醫療知識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我,答主是專業醫師,每天都會有實用的醫療知識更新哦


首先回答骨質疏鬆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細微結構退化為特徵,致使骨強度降低,骨的脆性增加,由於這些特徵帶來的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疾病。(通俗講就是骨頭成分變了,性質變脆了,容易斷)

哪些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具體的發病率是多少?

一般來說,骨質疏鬆大部分發生在中老年人,主要是因為骨量減少/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會隨著人群的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女性佔80%,男性20%。白人的發病率高於黑人(所以皮膚黑還是有好處的哈),中國還沒有比較確切的數據資料。目前。文獻報道全世界至少有2億人患有這種病,其中5000萬人因此發生骨折,有近千萬人因此死亡。(這數據還是很兇殘的)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通常臨床病史和物理檢測只能診斷進展期的骨質疏鬆症,大多數患者都是發生了第一次骨折後經過X片才被診斷的。

骨量減少的危險因素:高齡、白人或亞洲人、有家族史、骨骼小、絕經年齡、低鈣低維生素D飲食、缺乏鍛鍊以及體重過低等。

檢查手段:X片:X片只能診斷明顯的骨質疏鬆症,而有明顯骨質疏鬆症的患者,X片只顯示骨量減少或骨折,這個只有定性標準,沒有定量標準。(骨折發生後,如果醫生告訴你有骨質疏鬆了就表明骨質疏鬆是比較明顯了

骨密度檢查:好多老年骨折病人住院以後都會進行骨密度檢查,這是因為X片只能看個大概有骨量減少,並不能定量檢查。而國際衛生組織建議:明確骨質疏鬆程度需要依靠骨密度檢查。具體的診斷標準數值,我就不細說了,非醫學的也看不懂。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骨質疏鬆症並不是不治之症,

進行合理的飲食及適當的身體鍛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並服用一定的藥物是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的而治療的目的:緩解骨痛(疏鬆症患者會全身骨頭痛,嚴重影響生活),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發生率注意其中降低骨折發生率是最重要的目標,畢竟骨折所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太嚴重了,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

首先是飲食:每天應該攝入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和利用的),建議每天補充鈣1200mg和維生素D 400個單位。補鈣的話一般飲食推薦牛奶,豆製品(骨頭湯是不補鈣的哦,我前面有文章詳細講過,關注過我的應該知道),另外就是鈣片啦,經濟條件好的可以買那種鈣片和維生素D一起的複合鈣片(可以看說明書上有寫成分的),如果經濟條件差點,可以買那些便宜一點的鈣片,外加魚肝油(魚肝油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維生素A可以保護視力哦)

有規律地進行負重和肌肉強度的鍛鍊:老人家可以適當的跳跳廣場舞啊,一般不要跳太久,每天40分鐘足夠了。避免吸菸和酗酒等。

另外已經診斷了骨質疏鬆的患者還要採取一些防止跌倒的措施,比如地板防滑(尤其是廁所注意,我們在臨床上收治的老年人骨折好多都是上廁所滑到摔傷的)等

藥物治療就比較專業了,這個只能由專業的醫師來根據具體病人的情況來個性化用藥。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有哪幾種藥物吧,一般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用藥,可能選其中一種,有需要的話可能聯合幾種藥一起用

1、對抗骨溶解吸收的藥物

雙磷酸鹽:常用的阿侖膦酸鈉,可以增加骨量,增加骨密度

降鈣素類:鰻魚降鈣素等(這個是針劑,不同規格和品牌的針劑,用藥頻率不一樣)這些針劑要好幾百一針,但是其藥效好,作用時間長,穩定性好,副作用小,就是有點貴

雌激素替代療法:前面不是講很多絕經年齡的女性患者是高危病人麼,那是因為這個年齡雌激素分泌顯著減少,而雌激素有促進骨形成的作用,突然減少就容易引起骨質疏鬆,一般絕經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在5-10年內會出現症狀。

差不多就這些了,您瞭解了麼?有疑問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敬請關注,作者每天都會更新貼近生活的醫學知識,謝謝閱讀!!


骨科木匠劉醫生


在以前,骨質疏鬆是被認為隨年齡增長而不可避免出現的,但實際上,骨質疏鬆是可以通過飲食和治療規劃改變和預防的!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降低導致骨微觀結構退變的疾病。得了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險就是會增加我們的骨脆性以及發生骨折的風險,從而導致畸形、疼痛、喪失自理能力以及過早死亡,尤其是骨質疏鬆導致我們的髖關節骨折之後!

臨床上,骨質疏鬆分為原發性或繼發性的,其中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症又包括Ⅰ型和Ⅱ型。

Ⅰ型骨質疏鬆又稱之為絕經後骨質疏鬆,其發病率女性要高於男性6倍,這主要是因為女性雌激素缺乏和男性睪酮缺乏都會引起小粱骨丟失,這種骨質疏鬆通常以導致脊柱壓縮性骨質或橈骨遠端骨折為主。

(如圖:一位62歲女性的前臂和腕部平片,可見因摔倒時腕關節處於伸展位而引起的尺橈骨遠端的骨折(白箭頭),拇指也可偶見掌碗關節炎(黑箭頭)

Ⅱ型骨質疏鬆,一般稱之為老年性骨質疏鬆,其患病率女性也是高於男性2倍,主要是由於鈣代謝異常以及一些骨形成過程的內在問題導致老年人新生骨形成減少導致的,以髖和骨盆骨折比較常見。

而對於繼發性骨質疏鬆通常就是由於其他明確的致病因素或者疾病過程而導致的骨質丟失。比如長期需要服用激素治療的、患有甲亢、多發性骨髓瘤等腫瘤疾病、軟骨病等代謝異常以及患有結締組織疾病等患者。

那麼,我們如何自測是否得了骨質疏鬆症呢?

事實上,個人很難自測自己是否得了骨質疏鬆症,尤其是在疾病早期,體檢基本上是正常的,同時在臨床上很多人往往是已經出現了腰背痛、骨折、身高降低(>5cm)或脊柱變形尋求診治時候才被發現自己得了骨質疏鬆,這時候對於骨質疏鬆的治療是非常被動的。

(如圖:這位患者已經感覺疼痛無法站立時候才來就診,發現其第2至第5蹠骨頸骨折(箭頭)

我們醫生提倡骨質疏鬆的治療最好是在發生骨折之前,因此早期針對骨質疏鬆的篩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那些具有危險因素的人必須要到醫院去選擇相關的針對性的檢查項目!

但由於骨質疏鬆是典型的“隱襲型”疾病,因此選擇各種檢查方法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危險預測而定,同時由於在臨床上尚無針對骨強度的特殊檢查手段,我們通常用骨礦物質密度(BMD)來替代。

國家骨質疏鬆基金會推薦以下人群應行BMD檢查:

  1. 所有65歲及以上的女性,無論有無危險因素;
  2. 小於65歲的絕經後女性,而且有一個或更多以下危險因素:骨質疏鬆家族史、45歲後因低創傷後發生骨質個人史;近期吸菸史或體重偏低;
  3. 有因低強度創傷發生骨折病史;
  4. 前列腺癌接受GnRH拮抗劑治療病史;
  5. 患有甲亢、長期接受激素治療、患有其他可引起骨質疏鬆疾病或者服用可引起骨質疏鬆的藥物。

而對於骨質疏鬆的篩查,臨床上目前多采用雙能X線吸收儀(DXA或DEXA)以及高質量超聲檢查,其中DEX是目前測定骨密度的金標準,它可以快速、無痛而且輻射吸收少來幫助我們預測骨的強度以及未來發生骨折的危險性;而DEXA是目前監測骨質疏鬆治療最佳的檢查方式,但貴,所以常用高質量超聲來作為篩查工具。

(如圖:一位64歲女性的DXA的檢查報告,Tscore≥-1,為正常)

骨質疏鬆的預防和干預

我們正常人的骨質在25-28 歲達到最高峰,因此大家應該在青年時期就要合理飲食和加強鍛鍊使骨形成最優化,從而在成年後保證骨丟失最小化;

普通人群應該合理攝入鈣鹽和維生素D,避免吸菸喝酒,尤其是對於鈣的補充,應該隨年齡增長;


年齡比較大的人應該多采用行走鍛鍊身體,避免長期服用長效苯二氮卓類藥物,減少咖啡因攝入,同時注重眼部疾病治療,注意體重管理減少摔倒危險因素。

對於是否需要進行骨質疏鬆的治療干預,應在骨質疏鬆方面的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但所有的治療均包括合理的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


醫學小偵探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量下降、骨質變脆、容易發生骨折的疾病,人在35歲左右時,骨量達到了峰值,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量也會逐年下降。

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沉默的疾病”,約有1/3~1/2的患者沒有徵兆。

我是營養在前線創始人 梁方利,我每天都會更新貼近生活、實用的營養知識,請關注我。 “疾病重在預防,預防在於營養” 讓營養成為你的健康前線。

由於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進展都是緩慢的,平時偶爾會有輕微的腰背痠痛,很多人也並不在意,以為是疲勞導致的,直到發生了骨折,去醫院就醫時,才知道自己已經“骨質疏鬆了”。

因此,不要等到發生了骨折,再去重視骨質疏鬆症。

如何知道是否患上骨質疏鬆症?

對於如何判斷是否患上骨質疏鬆症,最佳的診斷方法是檢測骨密度,可以去醫院或者是體檢中心檢測。

除了檢測骨密度外,還可以通過自我檢測來判斷

1、腰背痠痛、骨痛

在骨質疏鬆症的症狀中,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疼痛患者中的70%-80%是腰背痛、骨痛。

2、身高變矮、駝背

很多人在年老時,會發現身高比年輕時變矮3釐米左右,還會出現明顯的駝背現象。

3、腿抽筋

骨質疏鬆會導致血鈣水平下降,肌肉的應激性增加,導致小腿肌肉抽筋。

4、發生過脊椎或髖部或腕部的骨折

患上了骨質疏鬆,這三個部位最容易骨折。

如果符合以上任意2條,都可以懷疑是骨質疏鬆症,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測,確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干預治療。

另外,對於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包括絕經女性、65歲以上、有骨質疏鬆家族史、身材消瘦、愛喝濃茶咖啡、酗酒、大量抽菸、患有糖尿病、腎功能疾病的人群等,建議除了日常自我檢測外,要定期去檢測骨密度,如果發現骨量減少,要儘早干預。

我是營養在前線創始人 營養師梁方利 “疾病重在預防,預防在於營養” 讓營養成為你的健康前線


營養在前線


骨質疏鬆被稱為無聲的殺手,是因為骨質疏鬆的發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給健康造成了威脅。

骨質疏鬆對人體最大的威脅就是容易導致骨折,其實骨質疏鬆除了骨折,還會有其他症狀,可以作為及時發現骨質疏鬆的信號。

1、腰背疼痛,疼痛是骨質疏鬆症的典型症狀之一,50%以上的骨質疏鬆患者會出現疼痛的症狀,包括肌肉疼痛和骨痛。

案例:張阿姨已經最近一段時間腰背疼痛,她認為人上了年紀腰背痠疼是正常的,便沒有在意。可是鄰居勸她到醫院查查骨密度,因為骨質疏鬆會引起腰背痠疼,結果一查,果真是骨質疏鬆。

2、牙齒鬆動、脫落,不僅牙周病會導致牙齒鬆動、脫落,骨質疏鬆也會影響牙齒。骨質疏鬆會導致 全身骨量下降,在口腔中易發生牙折、齲齒、牙槽骨吸收以及牙齒鬆動等問題。

案例:張哥還沒到50歲,已經出現了多處多顆牙齒鬆動,他察覺到這不是正常現象,就到醫院檢查,結果醫生告訴他,他的牙齒鬆動可能與骨質疏鬆有關,再問到張哥的生活習慣,他喜歡喝咖啡,吸菸酗酒,這些都是骨質疏鬆發生的危險因素。

3、駝背和身材縮短,由於骨質疏鬆,椎體會出現壓縮變形(壓縮性骨折),使得椎體原有的立柱結構形態發生改變,每一個椎體的高度可減少1~3毫米。

案例:宋奶奶這兩年駝背得很厲害,她覺得人老駝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過年回家,孫女建議宋奶奶到醫院查查看,是不是什麼疾病造成的,結果查出了嚴重的骨質疏鬆。


糖尿病之友


【身體發出哪些信號提示你可能得了骨質疏鬆症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是骨折和骨折後併發症導致的肢體殘疾和死亡,會給患者、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骨質疏鬆的時候,身體往往會發出一些信號,或輕或重,早期發現並處理有助於該病的診治,那麼這些信號主要有哪些?


1、輕微的外力下骨折


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脆性骨折”,老年人動不動就骨折,以腕部和髖部的骨折最常見,這個時候提示骨質疏鬆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一般都會注意到!



2、腰背痛


偶然發作的持續性嚴重的腰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導致椎體骨折的可能,尤其是疼痛持續數週沒有好的,可能性更大。


同時這種腰背痛常常會伴有長期的慢性疼痛。


此外,儘管腰背痛是骨質疏鬆症的常見症狀,而事實上骨質疏鬆嚴重的患者,身體各個部位都可能出現疼痛,但仍然有很多其他原因可以引起腰背痛(比如說椎間盤和關節內的退變引起的疼痛)。


骨質疏鬆的患者中常因椎體壓縮性骨折從而導致脊柱畸形,也可以引起相似的長期慢性疼痛。


骨科X線檢查可以幫助醫生了解腰背痛發生的原因以及指導相關治療。



3、身材變矮


由於骨質疏鬆導致的骨質從脊柱中丟失,導致骨骼變弱,有可能使得椎體塌陷,從而導致身高變矮,這是骨質疏鬆症的常見體徵,尤其是七八十歲惡老奶奶。


衣襟裙邊明顯下垂常常是老年女性患者發現身高變矮的跡象。


男性起立的時候可能會有明顯的腰部的束帶感。



骨科小黑鍋


上了年紀的人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駝背,或是不小心就出現的扭傷,或是骨折。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頭會隨之衰老,變得脆弱,這本是正常現象。人總是希望事情盡在掌握之中,有時候不免就要思考一番:怎樣才算是患上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量減少、骨頭的微觀結構退化,導致骨頭變得更加脆弱,容易出現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質疏鬆症主要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症,隨著年齡增加自然而然出現的一種生理性變化來,也是最為常見的骨質疏鬆症;第二種是由於甲狀腺亢進綜合徵、服用某些藥物或是慢性腎病導致的骨質疏鬆症;第三種是特發性的骨質疏鬆症。此病多發生在8~14歲的青少年或是成年人身上,可有遺傳性。

患上骨質疏鬆症時,身體也有相應的症狀表現

1. 身高縮短、駝背

這是由於身體內部椎體壓縮所致,也是腰背疼痛出現的重要原因。

2. 疼痛感

骨質疏鬆症的人因為骨轉換加快,導致骨吸收增加,負重強度減少,進而引發疼痛感。

3. 容易發生骨折

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容易發生脆性骨折,比如股骨近端骨折、橈骨遠端骨折、脊柱壓縮性骨折等。

引起骨質疏鬆症的原因

人體出現骨質疏鬆症主要是那些會影響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間的穩定,使得吸收超過形成的情況,比如腸道對鈣質吸收的減弱、腎臟加重對鈣質的排洩、維生素D活性的降低等。而引起這樣情況的因素很多,諸如激素的調控、營養、遺傳基因、免疫調控失常、藥物影響等等。

1. 從病因入手

1) 調整生活方式,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適量補充蛋白質,吃少鹽的食物;適當增加化外活動,增加光照;戒菸限酒。除此之外,要謹慎服用影響骨代謝的食物。

2) 適量補充鈣質,比如為身體補充鈣劑,或是維生素D。

針對不同情況的骨質疏鬆症,我們可以服用某些藥物,像是止痛可口服非甾體藥物如布洛芬、塞來昔布等。

備孕、溼氣重、腎虛、減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網上藥店


  骨質疏鬆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個詞彙,隨著年齡增長,骨骼中鈣流失增加,破骨細胞的代謝大於成骨細胞的代謝速率,導致老年人骨質疏鬆症。那麼如何診斷骨質疏鬆症呢?

  我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鬆委員會對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制定了診斷原則、診斷手段和診斷標準。

  第一、骨質疏鬆症應以骨密度減少為基本診斷依據,須鑑別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還是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可參考年齡、病史、骨折和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考慮。

  第二、進行骨質疏鬆症診斷的基本手段有:骨礦含量測定、骨密度檢查、脊柱腰椎X線片檢查等;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骨密度測量技術包括雙 能X線骨密度測量(DXA)、四肢DXA和定量CT等。跟骨超聲及其它四肢骨骨密度測量適用於體檢篩查。

  第三、診斷標準:以骨礦含量診斷標準和峰值骨密度丟失百分率及分級標準作為診斷依據。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結合我國國情,制定本標準以漢族婦女X線骨密度測量峰值骨量(M±SD)為正常參考值。具體標準如下:大於M—1SD為正常;M—1SD~2SD為骨量減少;小於M—2SD以上為骨質疏鬆症 如果小於M—2SD以上,並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為嚴重骨質疏鬆症。

  日常生活中,往往以年齡、症狀等進行初步判斷是否有骨質疏鬆,一般來說6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經常出現小腿抽筋、腰椎部位痠痛,排除器質性病變的情況,可能就是缺鈣、骨質疏鬆引起的,在外傷後容易發生骨折。預防骨質疏鬆,可以從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開始,適當體育鍛煉,不要劇烈活動。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