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二婚夫妻還有買房子的必要嗎?

伊春美食美客


身邊很多人都二婚,二婚有一個通病就是不會像一婚那樣全心全意為家庭,尤其是雙方都有各自孩子的那種半路夫妻,經濟上像防賊那樣防著對方,還有很多人有這種想法,就是現在把孩子養養大就行了,事業上不會像一婚那樣去拼搏,二婚不是說買房子不行,其實關鍵是人,選對了人,就是十婚也是一樣。買房子把自己名字加上去,萬一離婚,起碼錢還能拿回來一點,當然,如果不在乎錢的話就隨便了。


怒馬馬


買房和結婚是人生的兩件大事,房子是很多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筆大支出,意味著有所居;結婚是大多數人人生的一大轉折,意味著有新家。不誇張的說,安有所居就是有家有愛的人。但是最近總是聽到一個朋友的發生的事讓竟然讓小編有些錯愕,一朋友戀愛長跑十年,結婚一個月,最後因為房產而離婚。事情是這樣的,婚前夫妻共同全款買了一套房子,現在房子升值了,男方想把房子全部產權拿過來,就提出了將之前女方付的房款給她,房歸自己所有的想法。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那麼婚前買房和婚後買房對於夫妻雙方的差別在哪呢,我們現在用簡單的例子給大家科普下吧!


我們應該明確什麼是婚前買房,什麼是婚後買房: 什麼是婚前買房和婚後買房?

根據婚姻法17、18條規定,婚前取得財產為個人財產,婚後取得為夫妻共同財產,而夫妻共同財產要是萬一離婚的話是要分對方一半的,即使當初對方沒在房子上花一分錢。 婚前買房,房子寫了誰的名字,就屬於誰。結婚前男方買房,應屬於男方的婚前財產,因此假如離婚,房子應歸屬男方,除非把房子做夫妻共同財產的公證;結婚後買房,如果還是男方出錢的話,在辦房產證的時候,根據新規定,若夫妻雙方都在場,且女方要在場簽字,那麼應是夫妻雙方共用財產。




6後知後覺6


中國正在急速步入“老年人社會”。

因為《老年日報》宣佈:70後也屬於老年人了。還是一群嚮往自由的老年人。

70後,年紀最大的今年47,最小的38,理論上來說還屬於年富力強的中年,可怎麼就被冠上“老年”了呢?

但想想也不奇怪,因為80後都已是中年心態,養家餬口,90後都開始自稱大叔沉迷於“王者農藥”等遊戲裡不可自拔。70後成為“老年人”也是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事實上,中國很多70後還真把自己當老年人了。

01

生得早就是好

想想身邊同事裡頭,還是70後最有錢,倒不是收入高,而是一項重要的東西:房子買得早。


70後同事說:“我們當年一個月工資可以買兩平米房子,但當時大家都還年輕,都想著怎麼吃喝玩樂,買的人不多。等到一個月工資才買得起一平米時,大家就都趕緊買了。”

你看看,這就是生得早的好處。

咱就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來說,70後參加工作時,正值90年代中期到本世紀初,運氣好的可以趕上某些單位福利分房的末班車,運氣再不好的,當時的房價其實也不高。

2000年時北京通州的房價是1800元/平方米,北京朝陽的房價是3800元/平方米,北京豐臺的房價是3500元/平方米,北京海淀的房價是4000元/平方米,北京內城四區的房價是4300元/平方米。並且連續3年保持穩定。

那時候,北京市的平均月工資多少呢?

月平均工資是1300元/每月。一些行情好的行業收入是超過這個數的。所以說,當年收入不錯的70後如果早早買房,現在就已經毫無壓力了。

如今的北上廣深,你會發現有多套房子的房東,很多都是70後,倒不是他們發財早,不過是買得早。

當然,如果當年的70後聽了謝國忠、牛刀的話,堅決看空中國房價,死也不買,那麼,現在就不要想了。因為2017年北京平均房價67951元/㎡,而北京市的平均工資:9942元/月,所以房價工資比為1:6.83。這一數字隨著二手房的均價有所變動,但還是維持在6以上。

也就是6個月工資才能買得起一平米,至於東西兩城的,那就更別想了。

同樣是70後,工資收入化為資產的,和觀望的、普通人的財富差別也已經天上地下。

02

歷史潮流讓70後富起來

有錢了的70後,現在都很雲淡風輕,看著上躥下跳“中年危機”的80後、90後,顯得氣定神閒多了。

為啥?因為10年已過去,很多首批房貸族也進入了無債一身輕的狀態,有很多70後搖身一變,成為了現在80後、90後身邊的“房東”和“賣家”。況且,人家當年買入成本低,現在就算打折賣也是暴賺,就問你服不服?

人這一輩子啊,成功固然靠個人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浩浩湯湯的歷史潮流。70後剛好趕上了三波歷史潮流:


宜春同城圈


悲催的70後:自己買房還不夠,還要給下一代買!

現在人常說:80、90後是最慘的一代,因為趕上了延遲退休和高不可及的房價。說的好像70後沒趕上一樣!要我說,70年後才是最悲催的一代,延遲退休就不說了,關鍵在買房這個事上十分地憋屈,自己的房子要自己買,子女的房子還要自己買。兩代人的房子啊,基本榨乾了一個家庭的全部積蓄,逐漸老去的70後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如今,凡是能夠在30歲之前買房的年輕人,十個有九個都是靠父母。父母如果手頭富足,幫助子女付個首付這到沒什麼。關鍵是社會上現在很多人居然呼籲大家,公然啃老。他們認為房價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子女越早買房,父母的壓力就越小,早點成家立業了也體現了孝道。這一點,小編很不能理解,啃老不知道羞愧,居然還義正言辭。父母有養育你的責任,可沒有幫你買房的義務啊。

房價在近20年來,暴漲了幾十倍,受到最大沖擊的並不是80、90後,而是苦逼的70後。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一下,作為父母,把錢都交給孩子買房了,沒有了養老積蓄,晚年生活真的談不上幸福。子女為了還房貸已經很吃力了,將來他們也有孩子,會不會繼續延續這個傳統,寧願把錢花在子女身上,也不願意孝敬父母?

吃苦耐勞的70年,一生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不捨得花錢,所有的積蓄幾乎都用在買房上了。而90等年輕一代不過是享受父母的勞動成果罷了。但這也是中國傳統,父母寧願自己吃苦,也不願孩子受累。其實作為20出頭的年輕人,買房完全沒必要這麼著急,多奮鬥幾年,靠自己雙手買房,既有成就感,也給父母減壓,不是更好嗎?


90後鳳妮的漂泊生活


大家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有趣的話題,

首先說:婚姻對我來說是很幸福的人生大事,當然了,不管你是頭婚還是二婚,這是你幸福的港灣啊,恭喜恭喜🎉。

下面在說買房的事。首先來說結婚當然都會有自己的幸福小窩啦,如果男方家裡有房子或者蓋了房子,也可以和愛人去商量溝通,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當然了誰不想到城裡住有個屬於兩個人的家呢對吧?如果女方不介意在老家和父母一起住,當然這也是男方找了個好媳婦,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女人。

二婚的男女,對婚姻,對彼此都很慎重考慮和對待,更注重的是兩個人的感情,因為傷害過的人,在下一段婚姻中,會更懂得珍惜婚姻,更懂得會為對方考慮,這一點是真實的。

對待買房來說,女方並不太在意在買房子,她更注重的是你這個人,有多的錢不如好好去享受生活,別給家庭帶來負擔。人生不圖大富大貴,只求你我共度一生!有愛哪裡都是家…請接下聯…


劉陽故事會


以當下2019經濟低迷,房價都是在最高點而且是虛高,開發商房價叫價挺高,又有幾個人去買呢?炒房者都在這兩年變現,經濟低迷消費能力下降,房價肯定虛高,現在買房如果自己有房住,最好還是在等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磊大師


隨著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個人保護主義也越來越強。尤其是女性,更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愈加的獨立和自主,女性的社會地位也越來越高。同樣離婚率也是高速增長。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就要考慮二婚有沒有買房的必要,買房要考慮兩個方面。 1、經濟情況。假如經濟情況允許,買新房肯定是很好的,兩個人可以像初戀一樣的,以免在舊房子裡面,不舒服。畢竟裡面總有前夫(前妻)的影子。如果經濟不充裕,我感覺就沒有特別大的必要。 2、雙方的實際情況。如果你們是70後二婚,最起碼都在40歲以上,雙房或許都有房子。而且子女也已經長大,雙方只要搬在一起住就好了。沒必要買房子。當然經濟情況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把買房當一種投資,畢竟這兩年的房價還是不錯的。




胖子可飛


買不買房子得你們兩夫妻好好溝通一下。如果你們想兩人獨處的時間多一點,在經濟基礎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買房獨住,經濟不太樂觀的情況,可以考慮租房子,享受愜意的生活;如果雙方都有孩子且都成家的情況,我的建議你們兩個獨住好一點,既給你們自己多點空間,也可以給孩子們多點空間;如果你們想與孩子們享受天倫之樂,一家子都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嫌棄你們,也想照顧你們,可以和他們住在一起,其實一個大家庭也挺溫馨幸福的。祝你們新婚快樂[玫瑰]



十八歲不懂愛


七O後的二婚夫妻有必要買房嗎?因為是七O後所以不年輕了。因為是二婚,婚前各有資產了。我的建議是,沒房的一方上有房的一方同住。如果雙方都沒房但有孩子有負擔,買房有壓力,建議買二手房或租房住。總之,因為年齡漸大,上有老下有小,必須量力而行,根據經濟條件來合理安排。


平菇菌哥


這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吧,各有不同。怎麼說呢,這種事情很複雜,尤其是二婚,彼此心裡難免會有所不安,房子似乎是個保障,這個年齡了,要談為愛什麼都不考慮就不太現實了,如果兩人的工資還可以的話,能買就買,但是反之,如果壓力實在是太大,那麼就另當別論了,畢竟人活著順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天天被房貸壓的喘不過氣來那也就失去了活著的樂趣,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吧。總之,希望大家都不要被生活折磨,而要享受生活。我和我老公也是80後,我們也沒有房子啊,車子啊,可我們很幸福,雖說是租的房子,可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永遠是個家。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