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家當100萬,炒股賠了20萬,還要繼續嗎?

奇非特


首先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其次不懂行的話還是建議前期好好學習,多瞭解企業資質、主要項目、以及財務狀況。接下來就是學習技術分析,包括簡單使用的技術指標等。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操作週期(長線、中線、短線)。

同時在操作上,要學會風險操控,不要滿倉操作,分批建倉也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方法。另一種是要有止損位,也就是說當股價跌破心裡價位或者技術破位就得割肉離場,不能一味地補倉,有時候越補倉套牢的越多。

最重要的是選股思路,股票最怕的就是追漲殺跌,可以選擇業績、盈利能力好的企業,長期持有,耐心等待就行。切莫頻繁交易,容易被套,虧錢也就很正常了。

最後重要一點,心態要好,不要借錢炒股。




餘生佛系大叔


我的同事的父親投入股市10萬5年,現在變成2萬了。一個朋友從30萬開始做股票,算起來有17.8年,現在保守估計股票市值過千萬,基本成職業炒家。以前這個朋友還帶著大家做,掙錢了他抽10個點的佣金,現在只推薦股票,不在帶著做了。我的體會是,不是很懂的,可以一部分買一些收益比較穩定的基金,另外買一些績優股,不要跟風做什麼創業板,長期持有。我們可以看一些保險累或者銀行類的,5年以上的k線圖,基本很多都長了2,3倍。這樣也省的我們天天看盤,不耽誤正常工作。


酒是勾兌的香


今年基本都是賠錢。你賠20%不算多,我80萬還剩30萬呢。但股市就是割我們這此小股民。這麼多年都是賠賠賠,06年進入股市,掙錢時不岀,大跌賠的幾乎賠沒了,從此不再看股市。至2015年才重新看,發現基本回本了,可是貪心永遠不滿足,16年又進去了,跌了近30%,18年又跌了30%,所以我不看股市了。


收藏伴我同行


2020年開年,按理說應該和大家聊聊過去一年的投資成果或者展望一下接下來一年的股市,給大家一個投資策略什麼的。

但最近這類文章已經滿天飛了。

掃了一眼各種年終總結,收益大都是在100%以上的。

這個我確實比不了,今年我的收益也就在35%左右,已經是我投資5年多來,除了2014年創業板牛市那年的最好成績。

我自己是相當滿意了,但在萬千收益百分之好幾百的股神面前確實不值一提。

然後是各種新年策略。包括各大券商和各路大V的,有的說核心資產、白馬牛延續的,有說白馬牛了那麼久,科技才是未來,還有小眾的說週期股的。

看得我眼花繚亂。總之各有各的說法,每個看起來都那麼有道理,幾乎覆蓋了所有股市上的行業和題材,也非常政治正確。

反正都被他們說完了,好像怎麼買都能賺錢的感覺,但看完之後還是不知道怎麼買。

在我看來,看別人的策略做投資,就好像按照別人的方法談戀愛。

非常扯。

做投資就像找伴侶,這種事還是要自己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

別人喜歡的膚白大胸大長腿,未必適合你。而且誰知道別人推薦過來的有沒有什麼雷。

這也是我接下來會和大家聊到的話題。

總之開年第一天就反思自己的錯誤,在一片高收益的總結和明年股市暴賺策略之中顯得特別不應景。

但相比那些賺了也不會分你的高收益和看了還是不知道怎麼買的策略,我覺得反思自己這一年犯過的錯,是對大家和我自己長期來說更有價值的事情。

畢竟股市這東西,誰都沒法預測,不然那人早把世界上所有財富賺光了,就算真能預測也不會告訴你。

而避免錯誤,減少自己虧損的概率,是每個人都可以努力做到的,而且這麼做之後盈利概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我看來,投資從來都是贏得輸家的遊戲。

也就是保持不輸,就是贏。因為別人會犯錯,會輸,你少犯錯,不犯錯,活下來,自然就贏了。

不是去擊敗別人,而是等別人自己擊敗自己。

這就是“躺贏”的真正含義。

當然,真想知道未來一年怎麼投資,可以看:

《未來十年,投資什麼》

《【週報】3000點之上如何定投?| 躺贏計劃週報第32期》

《【實盤】上證50基本面60國企指數走出低估 | 躺贏計劃實盤第34期》

好,我們正式開始反省錯誤。

那我今年投資上到底犯了哪些錯呢?

首先要說的是,在我看來,並不是虧損了就是錯。比如今年我止損的幾隻股票:分眾傳媒、天齊鋰業。

這都是按事先設置好的交易紀律操作的。都是屬於投資體系內的“已知風險”。

我們都知道投資是個概率遊戲,我們追求的是整個投資組合整體上的盈利,而不是每一筆交易都盈利。

只要我整個投資體系沒問題,某幾筆交易的虧損就是體系內正常的虧損。

就好像彼得蒂爾投中一個Facebook,其他99筆投資都虧損他也是賺的。沒人能做到每筆交易都盈利。

這屬於結果上的“錯誤”,而不是決策上的“錯誤”。

這就好像你做了一個勝率為70%的決策,最後失敗了,那並不是你決策的問題,而是30%的小概率事件發生了而已。

這是投資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是無法避免的。

而我今年犯的非常可怕的錯誤主要是決策上的錯誤,是“非系統性風險”。

也就是本來可以避免,卻自己搞砸了。在網球上這叫“非受迫性失誤”。

那就是我跨出“能力圈”去投資,買了自己沒看懂的東西,試圖賺自己認知之外的錢。

主要體現在溫氏股份和洋河股份這兩筆投資上。

溫氏股份我是在大漲前沒多久賣出的。

簡直不要太搞笑。

當初買入的邏輯是,中國人的食肉量一直在增長,看過一個世界衛生組織還是什麼的統計,中國人10年的豬肉食用量大概增長3倍左右。

而同時生豬養殖企業又在從散養走向集中化。因為規模化,生豬企業市場份額會提高,養豬成本會降低,護城河會變寬變深。

同時豬價也在低位,已經處於歷史極低點1年多了。

所以從各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個長期勝率很高的投資。

而我賣出的原因,卻是因為一個私募的研究員朋友,說他特別瞭解豬週期,認識很多領域內的人,自己也跟蹤了很久。

反覆跟我說,豬週期還得等很久才來,加上當時豬瘟肆虐,對豬企是個利空。讓我趕緊賣了

再加上當時的熊市氛圍是最濃的時候。

我就直接賺了點小錢走了。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實豬週期因為豬瘟反而提前來了。

其實我當時只要稍微動點腦子就可以知道,豬瘟是個利好,而且就算是利空,豬週期都底部那麼久了,也就是拿更久一點而已,只輸時間不輸錢了。精準抄底豬週期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我完全沒有怪這個人的意思。

相反,這件事告訴我,其實我還沒有看透生豬養殖這個行業,不然也不會他說兩句就賣了。

假設他說的是我在《從中國國旅暴跌說說免稅店這門生意》一文中說的中國國旅很爛,我理都不會理他。

進一步說,當隨便相信一個人的建議,而不去考察他有沒有資格提這個建議,那就已經將自己至於大概率決策失誤和虧損的危險境地之中了。

所以我要感謝他,讓我明白買自己看不懂的東西會有怎樣的後果,在投資裡缺乏獨立思考是多麼愚蠢。

所以,我賺不到溫氏的錢、生豬養殖的錢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那本來就不是我的錢,那是我認知之外的錢,是我還沒能力沒資格賺的錢。

投資就是這樣,有多少認知賺多少錢。

溫氏暴漲之後,我退掉了幾乎所有投資群,也儘量不去問別人投資上的建議,每當我要買一個股票或者基金的時候,我都會反覆確認,我自己是最有資格給要買這個東西的人,提建議的那個人。

這也是我常說的:一定要搞清楚你自己買的是什麼。

洋河的錯誤也是類似的。

我本來就是一個不喜歡喝白酒的人,也對酒文化、酒桌文化沒什麼興趣,甚至有點嗤之以鼻。

完全是因為今年白酒股漲得太猛,洋河從財務和估值角度,以及行業內的份額,看著怎麼都有補漲潛力。

實在是看著白酒股的漲幅,踏空難受啊。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當然,這兩筆投資都沒有虧什麼錢,溫氏只是沒賺到,洋河目前也在我買入成本線附近。

然而,在我看來,這是我投資生涯的兩次重大失誤。

像我賺錢最多的中國國旅、騰訊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公司。

我本人非常喜歡奢侈品,免稅店我就經常去逛。

而騰訊我從小就是沐浴在他的產品里長大的,不誇張的說,騰訊參與了我過去人生至少三分之一的回憶。

所以一來我對它們非常瞭解,可以說是不用看財報就能投資的公司。

二來我非常喜歡它們,這樣我就更能長期持有,在遇到波動的時候,我能比看得不夠深遠的投資者更堅定,甚至還能加倉。

這才是好投資應有的樣子。

和喜歡的東西在一起,才是價值投資的真諦(當然買的便宜也很重要)。

所以我也非常感謝這兩次錯誤,至少沒讓我花太大的代價,就學到了投資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情:

獨立思考和只投資自己看得懂、喜歡的事物。

其他的資金,就買指數基金吧。求一個平均收益。

沒有白骨精,就不知道“出圈”有多可怕,就沒法取得真經。

感謝投資上的那些“白骨精”,在沒有吃掉我的情況下,讓我離真經更近了一步。

以此文,提醒大家,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錯誤。

你投資中犯過什麼錯?也可以評論區區隨意聊聊~說不定能幫到其他同學。

祝新的一年,投資順利。

目前我的定投實盤賬戶已在天天基金公開,在天天基金APP中搜索”躺贏計劃”便可查看。

以上內容僅作為個人記錄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玩轉定投#

相關話題:#如果用四個字總結你的2019 你會選什麼?#​


知識傳播者156


割肉吧兄弟,我以前也是股民,但是一次比一比陷得深,總資金500個左右,最後出來100多個。前段時間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項目,也可以說副業吧,做了一個多月還不錯,每天收益在100-400之間。雖然不多,但是可以慢慢的彌補股市記得損失


香茶一盞迎君來


這事要因人而異,我記得我從12萬起家,3個月做到60萬,後來又融資30萬,遇到股災,全部賠了,5年過去了,我還一直在做,我相信,賠錢是你技術不行,還有一個重要的是你太貪了,為什麼趙老哥能從10萬做到10個億?


社區之傢俱樂部


被股民寄予“發家致富”厚望的配資炒股,終於在28日,讓大家感受到“多麼痛的領悟”。28日,兩市大盤下跌超6%,千餘股票跌8%以上。有20%的股票全天震幅20%,這意味著,如果是按照1:10配資的股民,將被直接打成爆倉(虧損大於賬戶中的保證金)。幸運的是,大多數股民前期利用槓桿都賺了一把。記者從本地配資公司瞭解到,28日的暴跌中,直接爆倉的配資股民並不多,但有五成以上的客戶已接近平倉線(止損線)。刀尖上跳舞股民一天賠掉12萬元配資炒股,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今年3月份開始配資炒股的許先生有驚無險,他在股市裡的自有資金有20萬,找配資公司配到了100萬元,重倉兩隻股票,兩個月下來,本金收益達到100%,總市值有120萬元,賺了20萬元。許先生昨天說:“28日下午臨時有事,沒想到500只股票跌停,我的兩隻股票都在裡面,連賣的機會都沒有,一天就損失了12萬。”許先生說,他想著就後怕,“如果今天再跌停,我可能就直接爆倉了,而且還倒賠4萬元。”“確實,在有了槓桿炒股後,28日的暴跌,對於配資股民來說,可能比以前的‘5·30行情’還要驚險。”武漢一位券商人士張先生說,2007年“5·30行情”發生時,滬指雖然在不到一週的時間,下跌了超過15%,但當時市場上鮮有槓桿。現在這輪行情則不同,市場上各種槓桿工具盛行,如融資融券、配資炒股、傘形信託等等,有四五倍槓桿,甚至十倍槓桿,股市稍一波動股民就可能爆倉,血本無歸。昨日,記者向本地多家配資公司瞭解到,好在市場前期上漲得不錯,投資人損失的多是收益,真正爆倉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且都是新進配資的股民,“還沒賺到,就賠進去了。”一位在武昌水果湖附近的配資公司負責人朱總調侃,“擔架已經準備好了”。“實際上,爆倉最可怕的在於,即使後面的行情有所修復,那也跟這些爆倉的配資人沒有關係了,因為股票已經被平倉離場。”張先生補充說。配資胃口越來越大僅利息每月需支付1.6萬配資炒股如此驚險,可總有人願意全倉壓上,上述券商人士張先生說,從最開始賺了點小錢嚐到些甜頭,到慢慢把本金放大,結果卻在最後一把,將本金賠光。雖然俗語有云,富貴險中求,但大多數人也不是天生的膽兒肥,而是被股市的賺錢效應一步步誘惑,剎不住車。


軒維閣


你全部家當100萬,炒股賠了20萬,這裡有個問題必須先探討一下,那就是你投入股市的總資金是多少?是100萬全投進去了嗎?另外,虧損了20萬,是多長時間虧損了20萬?時間週期是多久?

我來給你假設一下:如果你是短期內把所有資金投入股市,用100萬資金進行重倉操作(即使沒有出現滿倉的情況),並且介入時間只有幾個月或者半年,虧損了20萬,相當於總資金量的20%,那麼這個虧損比例,如果放在整個市場裡去看,其實不算太大,只能算是一般,因為很多初入市的投資者,原始資金被腰斬的情況佔比是比較大的(很多投資者的原始資金量都不大,一般在10萬以內的佔大部分)。這就引申出一個問題,你對股票市場瞭解多少?是純小白?還是懂點皮毛的初級菜鳥?或者是有過幾年炒股經驗、但操盤沒有什麼章法的老股民?這些因素,都是導致你虧損的內因。

也許部分人會認為,去年行情不好,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處於虧損狀態,盈利的只是少部分人,你虧損幅度為20%,相對其它投資者而言,不算多。咋一聽,感覺有點道理,但這個20%的數字,說的只是一個百分比,代入你的總資金量100萬,虧損就是20萬,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感覺有點多?按現在二三線城市的工資水平,這20萬,一個務工者不吃不喝也要攢上四五年。想到這裡,你是不是感覺到自己的腦殼嗡嗡的?

既然是投資,就肯定伴隨著風險的存在,哪怕你是一個純小白,在初入市的時候,你肯定也考慮過出現虧損該如何面對。證券市場,它的特性就是風險多。市場裡的風險,來自很多地方,有圖表上的風險、有上市公司自身隱藏著的風險、有個股突發性的利空風險、有外圍市場對國內市場影響的風險、有信息不對稱的風險,等等。當你進入這個市場以後,你的思維模式裡如果沒有“風險”這個概念,有的只是滿眼的“機會” ,那你肯定會虧錢,並且會虧得很慘。

隨著入市時間的推移,你也許會學會一些操盤方法,主動性的去規避一些風險,但在買賣過程中,仍然是毫無章法,沒有自己的交易模式,這時候的你,由一個純小白蛻變為了一個老股民,注意,僅僅是老股民!換言之,僅僅是一個股市的“老油條”而已。要想在證券市場裡立足並拼得一席之地,需要自己持續不斷的學習,這個過程會很枯燥,也很辛苦。為什麼要學習?因為市場永遠在變,莊家的操盤手法永遠在變,要想適應市場,要想跟住莊家,你就必須不斷的學習。經過時間的積累,市場的磨練,慢慢的你就會得出一套適合於你的、行之有效的操盤方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銜接點,那就是你要學會總結。

大牛市,也不會說所有的股票都漲翻天,在大盤指數節節攀升的情況下,仍然會有一些股票死皮賴臉的爬著不動;大熊市,也會有一些股票漲得讓投資者懷疑人生。大牛市,也有大虧的人,大熊市,也有大賺的人,這裡面的根源是什麼?難道賺錢的都是靠運氣嗎?

證券市場,是一個能讓資金快速增值、裂變的地方,但也是一個能讓資金快速縮水的地方,踏進了這個圈子,不管現在是虧損還是盈利,你可以冷靜的思考一下,你是不是熱愛這個行業?你是不是喜歡它?如果是,你可以選擇留下來,哪怕現在傷痕累累;如果不是,你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為了賭一把、博一下,那你就儘早離開,去做一份你認為感興趣的工作,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世間最美的風景,不一定都在前方,有時候試著轉一轉身,側畔,也許就是一片豔陽。

對於初入市的投資者,不要好高騖遠,賺了,虧了,都要找出原因。成功的方法,以後再繼續在市場裡進行驗證;失敗的方法,自己要長個記性,以後主動規避。當你對股票的買賣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後,你也會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到達希望的彼岸,那時候,等著你的就是春暖花開。



吹沙見金


炒股賠賺都正常,況且,股市的盈虧比例1:1:8,也就是10個人當中,一人賺,一人平,8人虧。

。。。你每天面對的都是金融高手,大家都想通過鍵盤鼠標,點一下就實現暴富。

可是,中小散戶面臨的機構,大基金顯得勢單力薄。我在股市二十多年,養成了不滿倉,不空倉的習慣。

學會讓錢休息,找準機會,吃一口,別吃撐就好,你不要總想著買的最低,賣的最高,股市專門消滅“聰明者”。

如果有100萬元,建議你在股市投資30--40萬元,不要都投進去。

希望股市早日恢復T+0操作。

現在的T+1隔夜買賣,太嚇人了,半夜出消息,“關門打狗”。

有人說:T+0風險太大,難道現在風險小嗎?


困難終結者


100萬家當,炒股賠了20萬,如果你已經不能再承擔任何損失,那麼請你離開股市吧,去投資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如果你還把炒股當作一份事業去對待,那我想你應該繼續下去,但要改變炒股的方式。

1、虧損不算多

首先,我們可以算一下,你有100萬的家當,炒股賠了20萬,還剩下80萬。實際上你就是虧損了20%的資金,那我可以告訴你,還多股民虧損比你更多,但是他們卻在股市中堅持了好幾年或者十幾年,依舊沒有放棄,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夢想。我記得有一個股民在中國石油剛上市的時候全倉買入,以賬戶資產為例,他一直持有到現在,虧損早已超過80%,但是他還在繼續,也許自暴自棄,但是他依舊活躍在這個領域。你才虧損20%就打退堂鼓了嗎,那麼你一開始就不應該進入股市。

2、改變方式

我曾經跟很多人說過,不要一開始炒股就把所有錢投到股市裡面,無論你的學歷有多高、身份有多高,剛踏入股市都只是小白,你虧損的幾率是非常高的。如果明知道虧損,你還把全身家當投進來,那隻能承受虧損的風暴了。那麼現在你要改變方式,把大部分資金轉出去,可以購買一些保本或者低風險的產品,剩下一小部分資金繼續炒股,用來積攢經驗。

同時,你不能像過去一樣盲目炒股,看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從書籍上把股市瞭解清楚,很多專業的知識需要掌握。接下來你才能從基本面和技術面著手,加上在交易中不斷總結分析,慢慢形成一套可以大概率盈利的交易系統,再逐步增加資金投資不遲。

3、投資不止股票,也要顧及生活

股票只是其中一種投資方式,如果你不想從事高風險投資,可以選擇購買基金、國債、信託這類產品,或許更加適合你。如果你還堅持炒股,也不要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全職炒股不要妄想,至少你要先在股市中積累足夠的經驗。這個時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以工作為主,炒股為輔,才能把生活過好,炒股賺錢不就是為了過生活嗎?

100萬家當,炒股虧了20萬,我認為你要先找出自己虧損的問題,就像我前面講的這幾點對於你非常關鍵。股票是勇敢者的遊戲,如果你還具備勇氣前行,那麼就繼續吧,換一種方式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