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打了65年的戰爭迫使法國撤出了亞平寧半島

15世紀後期,法國的瓦盧瓦王朝與正在崛起的哈布斯堡王朝展開了長達65年的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法蘭西的4代君主不遺餘力的與神聖羅馬皇帝為了意大利的領地兵戎相見,戰爭互有勝負,雙方都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麼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爭呢?

這場打了65年的戰爭迫使法國撤出了亞平寧半島

查理八世率先點燃戰火

率先挑起戰火的是年輕的查理八世,此君喜歡閱讀騎士小說,身上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渴望向世人展示自己驍勇的武藝,以完成其父親定下的“聚合國土”的偉業。1494年,查理八世親率大軍翻越雄偉的阿爾卑斯山,抵達意大利北部重鎮米蘭和佛羅倫薩。起初法國國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兵不血刃的佔領了那不勒斯,但他很快就與手下們一起被當地的美色所迷惑,沉浸於溫柔鄉之中,這也導致許多法國士兵被感染上了一種性病,並將其帶回了自己的祖國。該病此後在法國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也被人稱為是“法國病”。

事實上,法國人並沒有能夠高興太久。很快,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利安、阿拉貢國王、米蘭公爵和威尼斯人就結成了“反法同盟”,雙方經過數次交鋒,最終同仇敵愾的聯軍擊潰了軍紀渙散的法國人,查理八世帶著他的軍隊在福爾沃諾僥倖突圍成功,才避免了淪為俘虜的厄運。而且上帝並沒有給他復仇的機會,回國不久他就在觀看一場網球賽的時候,因頭部被一扇鬆脫的門砸傷而一命嗚呼了。

這場打了65年的戰爭迫使法國撤出了亞平寧半島

路易十二繼父遺志繼續揮師意大利

國王的死並不會結束戰爭,新即位的路易十二延續了他父王對意大利的軍事行動,他分別於1499年與1501年佔領了米蘭和那不勒斯,但法國人依然沒有如願以償。1511年,教皇國、英國、瑞士、阿拉貢和威尼斯再度結成了“反法同盟”,與法國宣戰。雖然路易十二取得了拉文納戰役的勝利,但英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在意大利北部安營紮寨,瑞士軍隊越過了汝拉山,阿拉貢軍隊翻過了比利牛斯山脈,都讓法國國王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最終路易十二放棄米蘭,並將攻佔的土地悉數還給了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利安,還向英國支付了賠款,承認了阿拉貢對於納瓦拉的合法統治,從而結束了這場失敗的征伐。

這場打了65年的戰爭迫使法國撤出了亞平寧半島

弗朗索瓦一世的皇帝夢碎

不知道生活中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是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去爭取,恐怕這就是困擾當時幾代法國國王的心魔。路易十二在上一場戰役的四年後駕崩。他甚至來不及為國家留下一位男性繼承人就撒手人寰了。這王位就落在了他的女婿弗朗索瓦一世的手中,這一年他才21歲。1515年9月,血氣方剛的他在馬里尼昂戰役中,擊敗了米蘭公爵與瑞士的盟軍,迫使瑞士接受了法國提出的“萬年和約”,從此法國國王可以在瑞士不受限制的招募僱傭軍,這項條約大大增強了法國的軍事實力,使得弗朗索瓦成為了法國人民崇拜的英雄,也刺激了他的野心,他渴望成為全歐洲最具權勢的君主,甚至想要坐上神聖羅馬皇帝的寶座。

可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君主查理五世卻擊碎他那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此時的意大利已經淪為法西兩國的爭奪的標的物。1525年2月,法軍在著名的帕維亞戰役中慘遭重創,弗朗索瓦一世竟然成為了查理五世的階下囚,法王為了重獲自由,於次年屈辱地簽訂了馬德里和約,該條約規定法國放棄勃艮第公爵的領地以及在意大利的所有產業。回到法國的弗朗索瓦並不甘心被查理五世壓制,此後不斷與西班牙軍隊發生戰爭,但雙方都沒有能夠取得壓倒性勝利。瓦盧瓦王朝與哈布斯堡家族的對抗進入到僵持階段。

這場打了65年的戰爭迫使法國撤出了亞平寧半島

意大利爭奪戰的休止符

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的相繼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戰爭並未就此停止。雙方的繼承人亨利二世與菲利普二世繼續對亞平寧半島展開爭奪。然而當時法西兩國在綜合國力上差距不大,誰都沒有辦法徹底擊潰對方。而長年累月的戰爭,使得兩位君主都已經感到厭倦,於是雙方於1559年簽訂了康佈雷齊和約。這一和約規定,法國收復加來以及繼續持有梅斯、圖爾和凡爾登三個主教管轄區,但放棄對意大利領土的要求。這場持續65年的戰爭最終還是沒有能過為法國在意大利贏得生存的空間,反而確立了16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的霸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