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杭州最早的光華火柴廠生產的美女火柴,奧地利出品的蒸汽機車火花……

37年收藏四萬餘枚火花杭州老俞的這些寶貝,稀罕

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杭州光華火柴廠生產的美女火柴。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件是印製著中國最早的鐵路淞滬鐵路的火柴,由上海市第一火柴合作工廠在清末時生產;這件是杭州最早的光華火柴廠生產的美女火柴……”對於49歲的杭州人俞建軍來說,飯可以不吃,衣服可以不買,若一天沒有翻看他的“寶貝”總感覺不踏實。

讓老俞視為珍寶的就是“火花”。它是火柴盒上的裝飾畫,通俗點說就是火柴商標。從1982年接觸“火花”,37年來,俞建軍已經藏有40000餘枚火花。

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四萬多枚火花

火車和杭州主題成特色

老俞和火花的緣分已經有整整37年了。1982年,還在上初中的俞建軍第一次接觸到火花。

“同學無意間給我看了他收集的火花,我發現這些貼在火柴盒上面的商標紙很好看,那個年代流行集郵,我一下激發了興趣,也學著把它揭下來收集。”

在收集的過程中,老俞發現,各地的火花有著不同的特色。“如果說郵票是國家的品牌,那火花就是地方的名片,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火花。”

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俞建軍舉了個例子,杭州生產的火花可能飽含了一絲“江南味道”,而廈門生產的火花則多了一份海邊元素。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老俞說,火花也是一代歷史的記憶,是文化的體現。“最初只是作為火柴商標用於火柴的流通,而如今火柴盒子上的貼畫,突破了商標這一概念,成為了歷史的見證,是世界五大平面收藏藝術品之一。”

他轉身從房間裡搬出幾大箱世界各地的火花,有貼在火柴盒上的貼標,也有用於封裝十盒火柴的封標。各種五彩繽紛、製作精美的火花讓人眼花繚亂。“這裡只是一部分,我還有幾本最珍貴的古董火花,最近拿到唐山展覽去了。”

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老俞在鐵路喬司站工作。作為一名鐵路人,老俞收藏的火花有著鮮明的特色:主要以杭州地域和鐵路火車專題的火花作為主攻方向。他的火車專題收藏,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收藏有奧地利出品的蒸汽機車火花等。大家甚至可以在這方寸之間,瞭解到鐵路的發展變遷。

珍稀火花一枚能賣到幾千元

為了收藏甚至到海外“尋寶”

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曾經,火柴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使用範圍很廣。收集火花只需要將火柴盒上的商標揭下來就能做到。有時候,也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與一些全國各地的收藏愛好者互換具有當地特色的火花。而如今,使用火柴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火花也逐步從一種實用商品轉變成為一種包含文化價值的收藏藝術品。

“有些珍稀的火花品種,往往市場價格要數千元一枚。”

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為了能收集到夢寐以求的火花,俞建軍耗費了大量精力和財力:“有一次,我聽說上海寶山有一位火花收藏愛好者的家裡有一套火車主題的珍貴火花,當天我早上四點多就從家裡出發,乘坐最早的火車從杭州直奔上海,下車後又轉乘地鐵到他家裡求購,最後花了800元買下了心頭好。”

老俞甚至到海外去“尋寶”。“我的手機裡,加了不少國外拍賣公司的微信群,每次他們推出火花拍賣的活動,我都會死死盯住每一點進展,不漏過任何寶貝。”

杭州男子視“火柴盒”為珍寶!收藏了40000枚!稀缺品種過千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隨著科技的發展,曾經擦亮歷史的火柴,也不再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與火柴有關的工業,漸漸萎縮。記者瞭解到,截止2018年,全國火柴廠已經不到10家。

老俞慢慢地將幾大本火花收藏夾合上,嘆了口氣說:“現在收藏火花的人越來越少了,整個杭州活躍的火花收藏者估計只有七八十人,大部分是年紀在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玩家。”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他說,這些火花就像是承載歷史的“百科全書”,有些歷史畫面早已消失,卻被永遠定格在火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