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會不會不出現一期症狀直接進入二期發梅?

用戶65268786


有可能不出現一期梅毒疹,梅毒的窗口期是3個月,如果第一次檢查是陰性,三個月後再查一次,如果還是陰性就可以放心了!

相關資料:

一期梅毒:主要症狀為硬下疳及區域性淋巴結腫大。硬下疳是梅毒螺旋體進入人體內的第一個症狀。從不潔性交到發生皮損一般經過2~4周潛伏期,也有短於1周或長達1~2月者。大部分發生於生殖部位。男性多發生於龜頭、冠狀溝、陰莖、包皮或尿道外口等部位,男性同性戀則常見於肛門、肛管或直腸;女性多在大小陰唇或子宮頸等。少數發生於生殖器以外部位,如陰阜、陰囊、口唇、舌、乳房等。初期常為單個紅色斑丘疹或丘疹,逐漸擴大、隆起成圓形或橢圓形硬結,邊界清楚,直徑1~2釐米,觸之有軟骨樣硬度;中心很快糜爛或形成淺潰瘍,基底為乾淨肉芽組織,有少量漿性分泌物,有時為偽膜狀,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無明顯疼痛。,未經治療可在3~6周內自然消退,遺留淺表疤痕。妊娠期,由於生殖器官血管擴張,血液充盈,組織鬆軟,故此時硬下疳造成的損害較其他時期更明顯。

硬下疳發生後2周左右,區域性淋巴結出現腫大,單側或雙側發生,以腹股溝淋巴結最常見。梅毒螺旋體常侵犯多個淋巴結,為豌豆至蠶豆大,中等硬度,可活動,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不破潰,亦無疼痛或壓痛。穿刺淋巴結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淋巴結消退常較硬下疳癒合晚約1~2個月。

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螺旋體由淋巴系統進入血液循環播散全身,引起多處病灶。此期稱二期梅毒。一般發生在感染後7~10周或硬下疳出現後6~8周。

①二期梅毒的皮膚粘膜損害。80%~95%的病人可發生,其特點是皮疹分佈廣泛且對稱,疹型多種多樣,其發生與發展均徐緩,破壞性小,消退後一般不留痕跡,並無功能障礙,其客觀症狀明顯而主觀症狀輕微,傳染性強;不經治療,持續數週或2~3個月後可自行消退。皮疹形態以斑疹、斑丘疹、丘疹、鱗屑性斑丘疹為主,身體虛弱者可有毛囊疹或膿皰疹等。手掌及足蹠易見暗紅斑及鱗屑性斑丘疹是其特點。唇、頰、舌及齒齦粘膜可見粘膜斑,呈圓形或橢圓形之糜爛面,直徑0.2~1.0釐米,基底紅潤,表面有滲出液或形成灰白色薄膜覆蓋,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另於咽、上顎、舌、扁桃體也可發生粘膜炎,表現粘膜紅腫、糜爛及滲出物,局部有幹痛感覺。如損害發生於喉部,可有聲嘶或失音。在易受摩擦之皺襞及潮溼部位,表現為溼丘疹,表面摩擦後糜爛、融合成扁豆大或更大之無蒂小塊,表面平坦、溼潤,有時呈疣狀或乳頭狀,有多量分泌物,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傳染性甚大,稱為扁平溼疣。好發生於大小陰唇問、包皮內、肛門周圍及會陰,少數可發生於腋窩、乳房下、股內側及趾間等。

②二期梅毒的其他損害。梅毒性脫髮,好發於頭頂、枕部及顳部,呈稀疏脫髮,邊界不清,尤如蟲蝕狀:骨關節梅毒,可發生骨膜炎及關節炎,晚上及休息時疼痛較重,白天及活動時疼痛較輕;眼梅毒,可發生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炎、視神經炎及視網膜炎等,還可發生神經梅毒、肝梅毒或胃梅毒等。

③二期梅毒前驅症狀。二期梅毒發疹前,部分病人(女性50%左右,男性25%左右)出現輕重不等的發熱、頭痛、骨關節痠痛,肝、脾及全身表淺淋巴結腫大,食慾不振,全身不適等。一般3~5日好轉,病人常不注意或誤認為是其他病。

④二期復發梅毒。因抗梅毒治療劑量不足或患者免疫力降低,二期損害消退後又重新出現新的皮疹,皮疹形態與二期顯發疹大體相似,但皮疹數14少,破壞性較大,分佈侷限、群集,可自中央自行消退,邊緣又起新疹,呈環形、弧形、匐行形或花瓣形。也可眼、骨及內臟損害復發。一般發生在感染後6月至2年內。

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後,約有1/3的患者發生各種晚期症狀。可侵犯全身各臟器,以皮膚、粘膜損害為最常見。

①三期皮膚粘膜梅毒。通常發生於感染2年以的患者。特點:損害面積小,不對稱,但破壞性大,愈後遺留萎縮性疤痕,損害部位不易查到梅毒螺旋體;自覺症狀輕微,客觀症狀較重;不經治療,其損害經數月到數年也可自行癒合。損害形態分3種:第一種為結節性梅毒疹,為豆大結節集簇排列,常一端吸收自愈,另端出現新的結節,呈匐行性,形似環狀、多環狀或馬蹄形;可自然消退遺留萎縮斑,或壞死形成淺潰瘍,愈後留疤痕。常見於面部、四肢伸側、肩胛等處。第二種為樹膠腫,為皮下深在性結節,逐漸增大形成浸潤性斑塊,中心軟化發生潰瘍,呈穿鑿性,流出粘稠的壞死組織及膿液,癒合後遺留大塊萎縮性疤痕。全身各處均可發生,尤以小腿為多,常單發,外傷可為誘因。發生於上顎及鼻中隔粘膜的樹膠腫可侵犯骨膜及骨質,出現上顎、鼻中隔穿孔及馬鞍鼻。第三種為近關節結節,又稱梅毒性纖維瘤,為無痛性、生長緩慢的皮下纖維性結節,豌豆至核桃大,圓形或卵圓形,質堅硬,3~5個聚集,不活動,表皮正常,從不破潰,如不治療可持續數年不消退,抗梅毒治療後可消退。結節中可查到梅毒螺旋體。其好發於易受摩擦的大關節附近,如肘、膝、髖關節等處,常對稱存在。

②三期骨梅毒。一般在感染後5~20年,長骨部出現骨炎及骨膜炎,顱骨、鼻骨、骨盆及肩胛骨等出現樹膠腫,分佈侷限,不對稱,疼痛較二期骨梅毒輕微。

③心血管梅毒。常發生於感染梅毒後15~25年,早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時發生較多,其發生率10%左右。發病年齡35~55歲,男性多於女性。基本病理變化為梅毒性主動脈炎,常見病變部位為升主動脈,次為主動脈弓。螺旋體經血流侵入主動脈的滋養血管,引起慢性炎症,發生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導致動脈壁中層肌纖維及彈力纖維壞死,繼而形成瘢痕。病變累及主動脈環使瓣環擴大,發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最後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而死亡。病變延及冠狀動脈口出現冠狀動脈口狹窄,表現為心絞痛,嚴重時發生心肌梗死。另外,由於主動脈中層肌肉及彈力組織壞死,主動脈壁失去彈性,出現主動脈瘤,患者可因主動脈瘤破裂而猝死。

④神經梅毒。未經治療的梅毒患者,約8%~10%出現神經梅毒,多發生於感染後10~20年,男性多於女性。臨床上常見脊髓癆及麻痺性痴呆。

脊髓癆的病理基礎為脊髓後神經根及後索發生梅毒性炎症,繼發神經和脊髓的變化,病變部位多在腰 部。常見症狀為感覺異常,如蟻行感和閃電樣痛;由於下肢感覺缺損,出現共濟失調,行走時似踏棉花感,肌張力減弱,深淺感覺均可減退或消失。皮膚、肌肉、骨和關節可發生營養性改變,如足底出現穿通性潰瘍。病變波及交感神經,在受控部位因血管舒張和神經支配失控可出現危象,如胃、腸發生劇痛和功能障礙。支配眼瞳孔的神經受刺激而發生阿羅瞳孔徵 (即瞳孔縮小,不正形,不等大,調節反射存在,對光反射消失)。當骶段脊髓後根受損時,可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如排尿困難、尿失禁、便秘或大便失禁等。尚可有生殖機能減退,如性慾減退、陽痿等。嚴重病例可發生視神經萎縮,初為一側,以後另一側也發生,導致雙目失明。

麻痺性痴呆系梅毒螺旋體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腦膜腦炎,表現為多種精神症狀及神經症狀。精神症狀為自大狂、狂躁、抑鬱和痴呆等。神經症狀為阿羅瞳孔徵、語言書寫障礙、震顫、腱反射亢進和痙小便失禁等。

此外,還可發生梅毒性腦膜炎、腦和脊髓的血管梅毒等


5787443256


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