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區別是什麼?

黃韜銘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區別是什麼?

這兩項檢查在孕期裡都是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 但是一些新手媽媽沒有經驗,就會有些疑惑,這兩項檢查有什麼不同?有沒有必要兩項都做。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都有必要做哦,這兩種檢查都是屬於排畸檢查,只是檢查時間和方法不一樣!

先來說說NT吧!

一般是懷孕11~13周的時候做,通過B超檢查來判斷肚子裡的寶寶頸後皮下組織的液體厚度。NT主要檢查的是寶寶的染色體,是否存在異常,一般正常的頸後透明度在3cm以下,就是正常的。

而唐氏篩查就要抽血了

通過血液化驗,篩查胎兒21三體綜合症,檢查的目的是判斷胎兒是否存在先天性的智力缺陷、伸舌樣痴呆,如果唐氏綜合症的程度危險,那麼就要做羊水穿刺檢查,進一步確認。

一般來說,普通人群35歲以下的患唐氏DS的概率為1/750。根據檢查時間分為孕早期9-13周和孕中期14-21周。


澳優袋鼠媽媽


懷孕的那一刻起,很多的準媽媽關於產前檢查的事項都是相當重視也是極其敏感的,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牽動準媽媽們的神經。那麼關於nt檢查和唐氏篩查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了?



一 、關於NT檢查

什麼是NT檢查?

NT即為頸項透明層,是指胎兒頸後部皮下組織內透明液體的厚度,是孕早期的排畸檢查也是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有效方法之一,準確率很高,可以作為判斷是否為唐氏兒的重要依據。

NT值的正常範圍

NT值,是指頸項透明層厚度,用於評估唐氏綜合徵的風險,也就是早期唐篩,NT排畸檢查,是孕早期的排畸檢查。

一般來說,只要NT的數值低於3mm,就表示胎兒正常,無須擔心。當高於3mm,則要考慮存在唐氏綜合症的可能。因為頸後透明帶越厚,代表胎寶寶出現異常的風險越高。如果NT值超過6mm,建議準媽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後續的風險排查;

但是NT值並不是越小越好,只要在參考範圍內,不要高於或過於接近臨界值,都是正常的。


NT檢查的最佳時間

由於NT值的變化和孕周是緊密相連的,所以檢查的時間也很嚴格,最好要在孕11~14周進行NT檢查,過早和過晚都不好。因為在孕11周之前,胚胎太小,掃描技術很難去測量;過了孕14周之後,胎寶寶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可能會吸收掉過多的液體,從而導致掃描不出來或者掃描結果有誤。

如果因為孕周原因導致檢查不準確,最後受傷害的只能是胎兒跟整個家庭,所以孕媽媽們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的實際孕周按時去醫院檢查!

謙媽溫馨提示:

孕媽媽要注意的是,NT檢查並不是排除所有症狀的畸形兒!有些人可能認為NT檢查能檢查出所有的畸形兒,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NT檢查只是屬於篩查,它是孕早中期檢查胎兒異常情況的一種有效影像學方法。厚度增加,表明胎寶寶異常的幾率增加;NT增厚越來越明顯,就代表胎寶寶的異常幾率變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NT值正常不能說明沒有問題,NT增厚也不代表胎寶寶一定有問題。如果你發現你的NT檢查結果異常,只是提示你需要再進一步檢查。當然如果說孕媽媽NT檢查是高風險的話,出於安全考慮醫生往往會建議孕媽媽去進一步做相關排查。

而且謙媽自己當時做NT檢查的時候真的也是極其緊張的,生怕哪一項會出現問題,還好一切都是順利通過,因此建議各位孕媽媽在做這些產檢之前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態,不能過於緊張,平常心對待就好。



二、關於唐氏篩查

什麼是唐氏篩查

我們日常說的唐氏篩查其實就是一種通過抽取孕媽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和絨毛促性腺激素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預產期、年齡、體重和採血時的孕周等,計算生出患有唐氏兒的危險係數的方法。

唐氏綜合症又叫做21三體,也就是說患者的第21對染色體要比正常人多出一條,ps:正常人為1對。

唐篩的最佳時間

唐氏篩查的最佳時間為孕15~20周。一般抽血後2~3周內即可拿到篩查結果,如果檢查結果為高危也不必驚慌,孕媽媽也可以通過進一步做羊水穿刺和無創DNA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而且唐氏綜合症是一種偶發性疾病,所以每一個懷媽媽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而且這種幾率會隨著孕媽媽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一般而言年齡大於35歲的高齡孕婦生出唐氏兒的風險會更高。

雖然,目前還不能有效避免“唐氏兒”出現,但通過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可以在孕期及時發現“唐氏兒”,有效降低唐氏寶寶的出生率。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大約有 75% 患唐氏綜合徵的寶寶通過這一方法被識別出來,如果再結合NT檢查這種識別率能提高到 90% 左右。所以說使用NT和唐氏篩查兩種方式的有效結合,可以為寶寶的生長髮育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溫馨提示:

各位孕媽媽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唐篩檢查時千萬別能進入誤區下面兩個誤區。

  1. 唐篩結果通過了就沒事。很多的準爸媽對於唐篩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值,認為只要做了通過就一定可以排除胎兒異常。但實際上唐篩通過只能說明是否是唐氏兒的概率比平均值要低,即使風險係數為1/10000,那還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我國每年都會出生大量的唐氏兒,其中極大一部分是唐篩通過的人群生育的。
    所以說篩查結果通過的孕媽在以後的產檢中,一旦發現羊水過多、胎兒生長緩慢等其他B超異常時,就要格外注意患唐氏兒的可能。
  2. 唐篩結果顯示高危,孩子一定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並非高風險的寶寶就一定有問題,比如21三體風險係數為1/100,意思是21號染色體發生變異產生先天愚型胎兒的概率為1/100,也許你是那個有問題的1/100,也許是沒問題的那99/100。如果想最終確診,可以採用羊水穿刺,只是羊水穿刺具有損傷性,建議孕媽媽慎重考慮。
我是謙媽,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只分享大家最為關心的孕產期及育兒知識,感興趣的孕媽咪可以@沐謙媽媽育兒經關注我,一起分享有料又有趣的孕育知識。(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沐謙媽媽育兒經


NT和唐篩的共同點,都是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的一種產檢手段。兩者的區別如下:

NT:

NT檢查先做,唐篩後做。

NT是懷孕11~13周+6可以做的檢查,NT如果再配合血清指標檢查就是“早期唐篩”;而大家說的唐篩通常是指“中期唐篩”,是懷孕15~20周+6可以做的檢查。

NT是一種B超檢查,主要掃描胎兒脖子後面的透明帶。這個透明帶是胎兒淋巴系統發育過程中,淋巴液積聚在淋巴管內造成的。如果淋巴系統發育較好,那麼透明帶就不會增厚;反之如果發育不好,NT就增厚了。


NT增厚並不代表胎兒發育有問題,但是會增加胎兒染色體異常和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根據統計當NT值在2.5~3.5mm之間大約93%的寶寶都是正常的;NT在3.5~4.5mm時大約70%的寶寶也是正常的;NT4.5~5.5mm時仍然有50%的胎兒是正常的。

所以NT增厚與胎兒生長髮育有關,做NT之前先測量胎兒頭臀徑,然後根據頭臀徑+6.5得出孕周,再然後根據孕周計算出NT對應的切點值。如果孕周計算不準,或者胎兒不是正側位(連續測量3次),那麼就有可能影響NT的準確性。

NT檢查的最佳時候是懷孕11~13+6之間,懷孕14周之後的偏差就比較大一些。因為淋巴液在懷孕20周之前通常會隨著淋巴系統的發育逐漸被吸收掉。所以太晚檢查NT意義不是很大。

唐篩:

唐篩是抽取孕婦的血清,然後檢查血漿蛋白篩查胎兒患唐篩綜合徵的概率。主要分為早唐、中唐和整合篩查,這裡講的主要是中唐。唐篩能檢查的病種主要包括:21三體,18三體和開放性神經管缺陷。

唐篩也是篩查技術,只提示風險概率。比如說低風險,高風險或者臨界風險。因此唐篩不是診斷技術,唐篩高風險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反之低風險也不代表一定沒有問題。因為唐篩的陽性預測率比較低,只有3%左右。

所以唐篩如果提示高風險,通常需要羊水穿刺來診斷;如說唐篩臨界風險,則建議孕婦做無創DNA。也就是說唐篩檢查,只是為下一次檢查提供參考依據。中期唐篩的準確性,通常要比NT加血清指標的準確性要低。

好了,關於NT和唐篩的主要區別,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爸爸不講理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區別是什麼?

整個孕期需要檢查的項目有很多,nt和唐篩只是其中的兩項檢查,也是不可錯過的項目,所以孕媽一定要記好檢查時間哦。


NT

  • 11-13周6天要進行胎兒NT檢查,主要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層厚度是否正常,正常範圍在3mm以內,但一般超過2.5mm,醫生就會提示NT高值,建議胎兒染色體檢查來明確診斷。
  • NT檢查對胎兒的體位要求很高,做NT之前要先測量胎兒頂臀徑,頂臀徑在48-65mm之間才可以做NT檢查,如果數值太小或者太大,都是不可以測量的,所以一定要按時產檢。
  • 如果胎兒體位不標準,那就有可能影響NT的準確性,醫生就會讓孕婦出去活動活動,讓胎兒更好的變換體位,這樣才能更好的測量出來。

唐篩

  • 16-18周左右才可以做唐氏篩查,主要檢查胎兒是否有唐氏兒的風險,屬於抽血化驗檢查,主要是18三體,21三體和神經管畸形的染色體檢查,排除唐氏兒的發生
  • 一般建議年齡超過35歲以上直接做無創DNA檢查,準確率在99%,而唐篩準確率在60-80%,假陽性率很高,所以一搬不推薦做唐篩檢查。
  • 如果唐篩是低風險證明胎兒染色體沒有什麼問題,但也要看後續胎兒的發展趨勢,相反是高風險則需做無創DNA來再次檢查,但只有羊水穿刺才可以明確診斷。

關於唐篩和NT主要區別就是這些,兩者不僅檢查方法不同,檢查的內容和結果也都不一樣,所以說是不可以替代的,一定要明確這一點,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詳細諮詢當地醫院,因為每個地方的要求都不同,以免出現其他情況。

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關注我,歡迎大家下方評論留言哦,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小高的彩超小幫手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共同點就是篩查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但是兩者的檢查手段是不一樣的。具體如下:

NT檢查

NT檢查的手段是腹部B超,通過超聲瞭解胎兒的頸項透明層厚度,當NT厚度大於等於3mm,屬於異常,建議進一步治療。NT檢查的時間在11-13+6周,且CRL在4.5-8.4cm之間。可以不用空腹。


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是篩查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手段,主要篩查21-三體。根據時間點不同分為早期唐氏篩查和中期唐氏篩查。其實中期唐氏篩查更常見,檢查時間為15-20周左右。通過抽血了篩查風險值,一般分為低風險,高風險,臨界風險。其中臨界風險需要做無創DNA檢查, 高風險一般建議羊水穿刺,如果高風險在1:50一下,也可以做無創DNA檢查。

總結,兩者都是重要的產檢項目,但是檢查手段不一樣,一個是B超測量,一個是抽血化驗,一個直接出結果,一個需要技術分析要一段時間。祝好孕。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醫療顧問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區別是什麼?

整個孕期,孕媽需要進行大概有11-13項產前檢查,雖然是步驟比較繁瑣的,但是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及時的發現胎兒和孕媽身體的異常,降低問題胎兒的出生率,所以孕媽們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做好檢查,這也是為了寶寶和自己的身體健康所負責.

整個孕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這三個階段所需要做的產檢以及目的都是不同的,每個階段的檢查都是有目的的進行,但是最終結果都是防止孕媽及胎兒出現意外,給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懷孕做的NT檢查是什麼呢

NT檢查是英文Nuchal Translucency的縮寫,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頸項透明層檢查”。大概在孕期11周左右,胎兒的頸後部會出現一層透明的液體,而NT就是通過B超來測量這層透明層的厚度,由此來評估胎兒是否患有一些先天疾病如先先天心臟病以及唐氏綜合徵的早期篩查。

因為胎兒患有這些先天疾病,那麼皮下組織就會出現病理性的水腫,而這透明層的厚度能夠反應出胎兒的狀況,大部分的醫院測量標準是大於3MM為異常,數值越大胎兒患有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數值越低患病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如果NT檢查的結果有異常,孕媽可以通過做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認,目前有兩種無創DNA和羊水穿刺兩種方法來確認,這兩種檢測的準確率很高,無創DNA準確率可以達到99%,羊水穿刺則是更高達100%,但是後者有一定的風險性。

懷孕多少周去做NT檢查呢

因為孕早期胎兒的身體處於分化的時期,是非常小的,檢查頸部的透明層也不是很清晰,大概要在11周左右才會出現的比較明顯,不過在孕14周左右就會被身體吸收,形成頸部的皺褶。因此對於做NT的時間限制非常嚴格,過早或者過晚檢查都沒有意義。

所以NT檢查最佳的時間是在11周-13周+6天這段時間,孕媽可以在12周建檔的時候一起去醫院檢查,免得多跑一趟。但是因為很多孕媽並不知道這項特殊的檢查,都會錯過時間,那麼也不要緊,可以等到孕15-20周的時候做孕中期的唐氏篩查。

NT檢查和孕中期唐氏篩查的區別?

NT的檢查是在懷孕初期通過B超測量胎兒頸項透明層,而唐氏篩查則是在孕中期通過抽取孕媽的血液來檢測的,雖然兩種檢測方式完全不同,但是檢查的目是相同的。不過NT檢查相比起唐氏篩查準確率會更高點。

NT這項檢查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有的,逗媽生大寶的時候還沒有這個檢查,二寶才開始有了,但是也不是強制要做的。而孕中期的唐氏篩查是一直就有的。可能會有很多孕媽認為,既然孕中期還要做唐氏篩查,那麼孕早期的NT檢查也就可以不用做了。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既然這些檢查項目存在就有它們的意義,多一層篩查就多一層的保障,而且在孕早期發現胎兒異常,對於孕媽的身心來說會更容易接受一點。


NT檢查時的注意事項

1. NT檢查不像其他B超檢查,是不需要空腹和憋尿的,所以孕媽早上可以吃完早飯再去醫院,但是如果是結合12周建檔一起檢查的話,那麼就需要空腹了,因為建檔的時候有許多抽血的檢查項目,因此最好和醫生諮詢清楚。

2. 因為是通過腹部來做檢查,所以孕媽最好選擇穿那些比較寬鬆,舒適型的衣服,儘量穿上下分開式的衣褲比較方便。

3. NT檢查對時間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孕媽一定要在11周-13周+6天這段時間內進行,以免錯過時間。


我是淮山,專注母嬰健康知識,歡迎點贊關注。


淮山育兒


NT檢查是檢查胎兒頸後透明膜的厚度,主要是為了篩查胎兒神經管畸形。唐氏篩查是根據孕婦的年齡孕周NT檢查的結果以及抽血的激素情況來計算出染色體畸形的風險,主要包括21三體,18三體和神經管畸形,兩者之間不能互相取代。

希望我的建議能對您有所幫助,更多育兒,懷孕,備孕,兒童健康知識等問題,可以關注我。我會為您一一解答。


生殖醫生沈浣


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為了瞭解寶寶是否健康發育的一個產檢手段,都是排畸檢查,但是篩查的時間、方法、作用都是不一樣的,NT檢查和唐氏篩查相互配合,可以更全面的瞭解到胎兒的發育情況,及時止損!那麼什麼是NT檢查?什麼是唐氏篩查?二者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NT檢查:NT在中文表述中為“頸部透明帶”,“頸部透明帶”是出現在胎兒頸部的一條透明液體,判斷染色體是否異常以及其它的畸形,根據這條透明液體的厚度是否大於2.5釐米,來評估胎兒早期唐氏綜合徵,排查結果並不是說患有此類疾病,而是這類病症存在的幾率比較大,需要進一步核查。


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全稱為唐氏綜合徵產前篩選檢查,它其實就是一種檢測胎兒先天性畸形概率有多高的一種辦法,是通過抽取孕婦的血清,結合孕婦的預產期、年齡、體重、和採血的孕周等,綜合數據,計算判斷出胎兒先天畸形的危險係數,以此權衡利弊。

NT檢查和唐氏篩查二者的區別:

1,二者的篩查時間不同,NT檢查時間在懷孕的11-13周+6天。唐氏篩查時間在懷孕的15-20周。


2,檢查的方法是不一樣的。NT檢查是通過B超的方式檢測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如果厚度大於2.5釐米,就處於非正常範圍。唐氏篩查是通過抽取孕婦血清的方式,集合孕婦的各項數據計算出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


3,檢查的目的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篩查胎兒畸形,但是NT檢查是判斷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徵的一個方法,只能判斷風險,無法給出結果。

唐氏篩查主要是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危險程度。兩種篩查方法一起進行,結果的準確率可以達到60-75%左右,如果兩項檢查都已經做了,但是結果不是特別好,建議可以接著做無創DNA檢測,或是羊水穿刺,結果就會更準確一些。


楊謐說


在整個孕期,孕媽媽要面臨幾十種的檢查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有的是檢查孕媽媽自己的身體狀況的,還有的是檢查胎兒有沒有畸形問題的,還有的是檢查胎兒的生長髮育狀況的,真可謂是五花八門,把很多第一次懷孕的孕媽媽弄了個暈頭轉向,都不知道這些檢查都是做什麼的,更怕自己不懂做重複了,白白的浪費錢。

nt檢查和唐氏篩查的區別是什麼?

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屬於每個孕媽媽孕期都要做的檢查,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檢查胎兒的染色體方面有沒有問題,如果胎兒有染色體方面的問題,這樣的胎兒大多都有發育畸形或者智力低下的問題,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但nt檢查和唐氏篩查又是完全不同的兩項檢查,如果細分起來,它們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1、檢查時間不同。在孕期的檢查都是有時效的,孕媽媽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檢查,不然很可能會影響檢查的結果,nt檢查和唐氏篩查也不例外,孕媽媽做nt檢查的時間是在懷孕的11周-13周+6這一段時間,超過這一時間,胎兒的NT值就會偏低,檢查就不準確了。而唐氏篩查則一般安排在孕媽媽懷孕的16-18周,由於檢查的時候需要孕媽媽的準確孕周,超出或者小於這個孕周,也會導致最後篩查的結果不準確。

2、檢查方式不同。nt檢查需要通過B超來做,通過B超測量胎兒頸後透明皮膚層的厚度,這個厚度就是胎兒的nt值。而唐氏篩查則需要抽孕媽媽的靜脈血,測定裡面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遊離雌三醇的濃度值,然後根據孕媽媽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數據精密計算出胎兒患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值。

3、孕媽媽所要做的檢查前的準備不同。nt由於是B超檢查,所以孕媽媽是不需要空腹的,這個時候孕媽媽的子宮也已經增大的比較明顯了,所以也不需要憋尿。由於醫生測量胎兒nt值的時候需要胎兒保持特定的體位-正中矢狀位才能進行準確的測量,所以建議孕媽媽最好吃飽喝足,有助於增加胎動,方便檢查。至於唐氏篩查,孕媽媽最好空腹去抽血,這一點需要注意。

4、檢查目的不同。上面說過了,nt檢查就是檢查胎兒頸後透明皮膚層的厚度,除此之外,還會看胎兒顱骨的發育是否正常,有染色體異常或者心臟疾患的寶寶,頸後皮下會有比較多的體液,nt值就會比較高。而唐氏篩查主要篩查的是胎兒患21-三體綜合徵、18-三體綜合徵以及開放性神經管畸形(ONTD)的患病風險。

5、檢查價格不同。nt檢查的價格不是很貴,價格通常在100元-200元左右,唐氏篩查則需要200元-300元的樣子,在有些地區只要孕媽媽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去指定的醫院,唐氏篩查是完全免費的。

總之,nt檢查和唐氏篩查都是孕媽媽產檢的必備項目,都屬於比較重要的排畸檢查,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是非常大的,檢查目的也不相同,因此並不屬於重複的檢查,孕媽媽們為了胎寶寶的健康,最好兩項都做,這樣才能比較準確的掌握胎寶寶的健康狀況。如果這兩項檢查沒有通過,也並不一定證明胎寶寶一定是有問題的,孕媽媽還需要做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來進一步的確診。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一般孕婦在懷孕期間,除了定期的產檢外,還需要進行一些其他的排畸檢查。而其中孕媽媽們比較熟悉的檢查,像三維彩超,四維彩超,nt檢查,唐氏篩查之類的檢查。那麼,nt檢查和唐氏篩查區別?

nt檢查和唐氏篩查兩項檢查進行的時間不同,檢查的項目也是不同的。一般nt檢查是在懷孕後的3個月左右進行的,通過nt檢查可以查看胎兒的發育情況。而唐氏篩查則是在懷孕四五個月左右進行的,通過唐氏篩查可以判斷胎兒是否存在唐氏兒的風險。

利用nt檢查,可以看出胎兒的頸項透明層的薄厚情況,以此來判斷胎兒的身體情況。如果透明層出現明顯增厚的話,那胎兒就有可能是唐氏兒,或是心臟發育狀態不好。正常情況下來說,胎兒的頸項透明層越厚的話,胎兒健康出現異常的概率就越大。

而唐氏篩查的話,醫生是會抽取孕媽媽一定量的靜脈血的,通過檢測這些靜脈血,是可以準確判斷出胎兒是否有唐氏綜合症方面的疾病的。並且這種檢測方式,也不會對胎兒產生損傷。孕婦即使做了nt檢查,醫生還是會建議媽媽做唐氏篩查的,這樣得到的結果會更加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