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京劇程派青衣張火丁的演出,會被當成一種現象來研究呢?

蔡永固


張火丁,程派名角 票房號召力一直非常強。但凡演出,她的票幾乎都是一票難求,這在如今落寞的京劇界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票房的火爆,張火丁被推上了神壇,甚至獲得了燈神的美譽。

燈神不燈神的有待商榷。張火丁的水平雖然說很高,但是也不是最高,那麼為什麼它的票房就那麼好呢?

為什麼?因為會營銷啊。

第一,冰山女王的人設。

張火丁是出了名的冷不愛說話。她的性格確實就是這樣,這個不做什麼評價。因為不愛參加那些亂七八糟的演唱會,不向資本妥協,再加上扮相冷豔,和她本身的性格十分相符。所以在京劇界得了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形象。這個形象,對中年男人的吸引力,可是十分大的。

第二,幾乎不登臺,十分“愛惜”羽毛。

早期張火丁的水平真的很高,吸引一大波粉絲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後來說是壓力比較大,轉去教課了。說實話,作為一個演員,哪一個不是想在臺上多演戲,多演出。有一句話說得好:“在臺下排十遍不如臺上演一遍。”但張火丁偏偏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有人說她是高冷,是資本太邪惡,也有人說她是受了冷遇,被人排擠。但是真正懂的人知道她轉行做老師,是因為她的嗓子出了問題。她一直都是學習男旦的發聲!忽略了坤旦嗓音的特點。連她自己都說,向男旦的方向演,觀眾更喜歡。所以越來越劍走偏鋒,好聽是好聽,但是舞臺生命太短,她唱一天行,唱兩天行。連著唱一個禮拜嗓子就不行了。

所以張火丁的演出少是沒辦法。因為嗓子有問題,所以只好偶爾演出一次,聲稱是高質量的演出。但是由於長時間不登臺,許多戲都十分生疏,連《紅鬃烈馬》這種可以現掛的戲都要排好幾遍。

有一點,她會去觀察觀眾的喜好,知道迎合觀眾,說明她也不是十分高冷了

演的少,懂得飢餓營銷。

這個飢餓營銷,八成不是她想出來的,很有可能是她哥哥想出來的。張火丁在京劇界“一年不演戲,一次賺一年。”有些類似於王菲的天價演唱會。這次的《霸王別姬》的票價也是炒出了天價。

在沒有開始前就發出消息說,憑身份證每人只能買一張票。大麥網只賣80張票。所以有好多人提前就去排隊,搬著板凳,揹著被子,乍一看真的是京劇繁榮了。

開票時長安兩個小時售出300張票,線上售出80張票,而且沒有茶座,全部都是普通座位。

長安總共有792個座位,但是售出的總共只有380個座位。

那剩餘的座位呢?票呢?賣給誰了?

隨後網上的黃牛開始售票,票價賣到了幾萬,好多從外地來的戲迷買不上票,只能登個記,說是下次優先給她們票。

但是長安明明有剩餘的票,為什麼不拿出來賣,就算是領導贈票也贈不了400多個座位吧,況且北京哪來的那麼多愛看戲的領導。

那麼最後這剩餘的400張票到底到了哪裡?不得而知,那麼作為主辦方,是不是應該為那些沒有買上票的觀眾負責,向他們解釋一下300張票到底賣給了誰?

說實話,營銷可以,但是這種飢餓營銷真的不是個事兒,大大方方開全票,就算把票價上升到幾千也沒人說呀,幾次被坑的都是忠實的粉絲,我真是心疼張火丁的這波戲迷。





煜熺品紅樓



它的確是一種現象,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弄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當今的京劇十分的不景氣。我再重複一遍,不是一般的不景氣,而是特別的不景氣。但是卻出了一個張火丁,一枝獨秀。為什麼在京劇市場這麼寥落的情況下張火丁卻大紅大紫呢呢,這真的值得人們研究玩味。

有一次京劇演員張建峰在直播中就說過這樣的話:“全國的京劇院團都在賠錢。不演不賠一演就賠,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張火丁的演出,只要張火丁演出就賺錢”。

那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她難道有什麼特殊嗎?京劇紅火的高峰是在二三十年代,京劇的四大名旦四大鬚生時期,那時候全民愛京劇,京劇也成為國劇,那時候很多的名角都受到全民大眾的歡迎。自從49年以後,京劇受到人為的打壓和限制,京劇的劇目人才等各方面都青黃不接出現了斷層,繼而逐漸衰落。

如今京劇非常不景氣,但張火丁現象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實際不是京劇不好,而是沒有名角兒。藝人的玩意兒;藝術不能吸引人,不能讓人流連忘返有還想再看的慾望。那麼張火丁在各方面讓年輕人喜歡也讓很多初接觸京劇的人很驚訝,哎呀,原來京劇還可以這麼美,從而被張火丁的藝術而征服,成為她的粉絲追星族。

張火丁完全憑的就是自己的實力征服了觀眾,吸引了眾多的年輕人喜歡京劇。當然她是不是比過去的四大名旦等一些老藝人的藝術好呢,這個不做評價,因為我們無法比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其他的藝人的藝術只能說實在是很一般,吸引不了觀眾,這也是張火丁一枝獨秀的另一個原因。另外三個原因。第一,她每年演不了幾場,第二她用一種飢餓營銷法來售票。第三,她積攢了很多的粉絲為她吶喊助威。這些都是她受歡迎的另一些原因吧。


荷露團珠


張火丁的魅力在哪?

因為工作的關係,跟張火丁接觸過幾次。在中國戲曲學院當了教授、並且有了女兒之後,張火丁明顯健談了很多。往常國家京劇院或者戲曲學院開發佈會,研討會,她就按安靜的坐在那兒,不客套、不張揚。跟她聊天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單純、善良的人,她腦子裡估計只有京劇和女兒。你會被她的氣場所吸引,這種氣場與時代的浮躁格格不入。這也是她受知識分子、大學生歡迎的原因,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種傳統之美。


張火丁演出的火爆,很多人都有所耳聞。近幾年的幾場復出演《鎖麟囊》《春秋夢》《白蛇傳》,基本上票一開售就售罄,在長安大戲院門口被炒到3000元一張票。演出時,張火丁一個身段、一句唸白都會有觀眾大聲叫好,特別是“春秋亭外風雨暴”這樣的經典唱段,基本一句一個好,很多被朋友帶來第一次看京劇的觀眾很快就會被這種氛圍所感染,稀裡糊塗的成了“燈謎”。謝幕前五分鐘,保安就要衝到臺口前維護秩序,以防止激動的戲謎。

那麼張火丁唱的好嗎?我覺得好。很多人說張火丁先天條件不好、扮相也是苦瓜臉,但對於程派來說,這反而是一種特點。她對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詞,都有自己的要求,絕對不撒狗血,不為了博得觀眾的喝彩而唱。她塑造的人物“薛湘靈”“白素貞'等形象,前後是完整統一的,現在很多“藝術家”的演出成了經典唱段音樂會,每一段都很出彩,卻不見完整的敘事和人物。

為了一場演出,張火丁通常要準備很長時間,期間經過大量的排練、走臺、彩排,這些都在幕後。這還要感謝她的哥哥張火千,這位哥哥是武戲演員,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張火丁的經紀人、助理等多重角色,為了妹妹的藝術保駕護航,排除了外界的紛擾。

最後,說下張火丁的演出為何被當成一種現象研究?京劇市場的冷淡,與張火丁演出的火爆;印象中演員的張揚,與張火丁的低調;現在整體氛圍的泛娛樂化、浮躁,與張火丁的淡然、純粹,都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當然值得當作一種現象研究。

她在一個浮躁的、京劇不被重視的年代,依然保持了對於自身愛好的一份淡然的、執著的堅守。而這正是,我們現在的很多人,特別是知識粉絲所缺失的。看戲,何嘗不是在看自己的人生。


不止看戲


有人把張火丁現象稱之為飢餓營銷下的必然結果,這個恕我不敢苟同,飢餓營銷也是有針對的,張火丁現象其本質是她足夠討人喜歡,不然你換一個不知名的演員出來,看看能不能場場爆滿?

其實戲曲界很多東西不用說的那麼細,因為這和娛樂圈還真不一樣,娛樂圈多是炒作而成。而戲曲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唱的好自然有人捧,唱的不好的也自然無人問津。

張火丁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還是因為張火丁天生有那麼一種“角兒”氣質,她從來都是安安靜靜學戲,本本分分演戲,也從不撒狗血,她的演出一直有一股清流。

天性淡然、與世無爭這些詞語放到張火丁身上似乎非常恰當,她是那種一坐到人群裡就默然不語的人,但是你越是注意她,就會越覺得她氣質非凡。

張火丁可以說是目前程派三代弟子中最火的一個,也是爭議最大的一個。喜歡張火丁的愛的瘋狂,不喜歡張火丁的恨之入骨。有不少人覺得她的程派張韻把程派給毀了。

儘管張火丁沒承認過程派張韻,但仍有很多戲迷為此爭執。其實張火丁的唱腔確實有程派張韻的味道,不過我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好的地方,相反我還挺欣賞這種唱法。

現在戲曲界大多是研究前人的流派,很少有人能夠創新——偶爾有創新的還要被噴,比如李世濟。我覺得唱戲不應該是一味地繼承,這樣說出不了什麼成績的,唱戲就是要創新。

試想一下,如果戲曲界不支持創新,那麼就沒有四大名旦了,梅蘭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硯秋他們就全成王派的了。那麼也沒有什麼譚派馬派餘派楊派老生了,大傢伙全都跟程長庚老爺子學老生算了。

正是因為有不斷地創新,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這些流派的出現。這也是京劇乃至整個戲曲界發展的主流,只有創新才能夠持續發展。如果一味地固守陳舊的觀點,那麼京劇的沒落是必然的。

我想,像張火丁這樣的京劇演員,可能正是因為她的這種“角兒”做派,才會產生“張火丁現象”的吧。希望其他演員能夠從中吸取一些經驗。我是戲曲說,專門說戲曲,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戲曲說


魏青衣


因為她對人物演和唱,都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在舞臺上對人物的理解非常準確。


安靜5604593783627


張燈岀彩張火丁,認真唱戲無醜聞。


馮雪晨484


道是末曾見過天津京劇院張火丁的模樣,晚上有幸看了兪振飛與張火丁的崑曲:遊夢驚夢,書生裝的小生,運腔轉調,依依丫Y的唱著,細長的眼晴隨著一雙飛揚的眉毛上挑:張火丁碎步移移上場,那身上一襲紅妝如同一團火焰,一下就彷彿就燒到兪先生的身上,四處火星在跳躍,張火丁的一對眼晴在粉紅的臉上溜溜的轉動著

兪先生熱情似火,唱的興起額頭上起了亮光,笛子和洞簫嗚了起來,笛聲如同流水

把下沉的簫聲託了起來,張火丁一個旋轉

,一個身段:人生在世如春夢,,,

此時,我整個人脫胎換骨,,。


yu啊啊終於


先說,我只看過錄像。所以我是個門外漢。這個是前提。我第一次接觸是因為票友姐姐。她是火丁大大的小迷妹。對於我這樣的門外漢,聽程派真的是一種震撼。這感覺好像歌劇的唱法讓我開啟了京劇新技能。但是張火丁給我最大的震撼是水袖啦,那簡直了。原諒我一遍火車站排隊一邊打字導致的詞語匱乏。反正只能說一句,我靠,美翻了!對於一個連京劇具體有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只能從技能來發現美了,但是我覺得她特別有感是當我知道她其實個頭不高的時候,我天,氣場真的可以做到一米八,好吧,我對這樣氣場的人永遠都沒有抵抗力,所以,我現在覺得她特別帥。


月半南南


關注張火丁,是從她的名字開始。一個火,一個丁,毫無關聯的兩個字組合在一起,令人費解。所以她的粉絲只好叫燈迷!後來看她的表演,唱腔委婉幽怨、似有若無、聲斷而氣不斷,充分體現了程派青衣唱腔的獨特魅力。還有,張火丁的身段、水袖堪稱一絕,無人能比!舒展大氣節奏感強,在巜春閨夢》《鎖麟囊》巜白蛇傳》中有大量表現,給人美好的視覺衝擊!再後來,看了白燕升對她旳訪談,才發覺這是一個多麼安靜、多麼內向、多麼不善言談、不會張揚的女人!不問不說話,問一句答一句,羞澀而靦腆,是女人中的女人,真的是人淡如菊、我見猶憐,具有不同凡響的美!在當今的娛樂圈她堪稱另類!總之,張火丁的火暴,除了她的精湛技藝外,其人格魅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與她類似的人還有一個,他就是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寥昌永!


山園小梅26340389


從程派一個戲迷的角度來回答,如今覺得張火丁不但學習到了程藝術的真諦,而且又能體現出程派的唱功身段舞蹈藝術,應是現代程派藝術主要代表人物。京劇藝術是需要傳承又需要發展的藝術。京劇能走到今天,除梅尚程荀四大師的傳承下來,又要有創造發展,使得京劇藝術有更強生命力。張火丁在這方面做得很突出。她的表演非常注重繼承,在程派的代表傳統劇唱功中就可聽到她不是單純的學,簡單模仿象不象,而是在如何表現程派唱功特點上下功夫。我們通過聽張火丁唱就能享受到程派小腔板眼都有變化,細膩優美動聽,很有特色,這說明張火丁是下了功夫的。同樣是《鎖麟囊》《春閨夢》《白蛇傳》她的表演就與眾不同。再有張火丁還有她的獨到之處就是她的“冷豔”,張火丁的扮相和程派的“悲美”又有相同之處,上天就給她塑造了程派的表演魅力。這裡也可以看到張火丁身段舞蹈水袖等方面的功底,她的動勢大而不散,輕而不浮。《白蛇傳》看到張火丁的表演非一日之功,張火丁在戲中對唱腔的處理,對身段等表演真是有一種完美直至的感覺。張火丁不但能繼承還勇於創新發展程派藝術,成為當今程派創新者之一。京劇《江姐》裡張火丁的表演創作是最好的說明,融入了時代的氣息。聽長江……,繡紅旗……,紅梅贊……已成為名曲名段。張火丁在京劇界較早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演唱會,轟動效應很大。因不在京城,本人只能從媒體有限的報道中瞭解到張火丁,看她的表演。俗話說演好戲先做好人,張火丁在媒體中表現低調,淡定,穩重。這就為她在程派戲中塑造人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加上她的戲大如天的認真態度,給她的表演大大加分。因此綜合起來看張火丁的演出必然深受歡迎,在當今京劇界形成一種現象。作為張火丁的老鄉,預祝她在程派的表演道路上越走越好,塑造出更多觀眾喜愛的角色,做一名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