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詞到底要不要遵守格律?

腎掉打下


看了各位前輩同志的評論講解都很優秀。我的回答是,肯定需要。沒有規律不成方圓,當然從古到今我們都是在模仿,在學習,也會延伸新的文化載體,比如現在的現代詩歌,可以閱讀可以歌唱。時代不同也在革故鼎新吧。作為90後,理解中,個人還是喜歡古詩詞那種押韻的味道,有時候因為一個詞你會看很多書,上網查,直到哪天你碰巧看到一個字詞非常合適才會繼續編寫下去。完


皖西a都護府


寫詩詞到底要不要遵守格律,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凡寫詩詞,冠有七律、五律、七絕、五絕,以及詞調名稱的,必須遵守其格律。凡寫詩詞沒有冠這些名稱的,可以不要遵守格律。其理由是:

1.詩詞格律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容之一,既然寫詩詞冠有七律、五律、七絕、五絕,以及詞調名稱的,必須名副其實,它的意義不僅在於準確傳承傳統優秀文化,而且有幾個好處:①平仄符合格律要求,便於吟誦。例如福州閩劇“七言詞”,非常講究平仄,你如果沒有平仄,寫得再好,演員也要把你改掉,因為沒有平仄“七言詞”唱不來。②所寫的詩詞經過多次吟誦後,不容易忘記(注:吟詩,按傳統方法,是用本地話)。③便於以吟詩對句形式,互相交流,濃厚感情,廣交朋友,促進社會和諧。④有助於培養情操、擴大視野、鍛鍊創作、提高思想和理論水平。

2.寫詩詞沒有冠這些名稱的,當作“自由詩”,可以不要遵守格律,這樣比較適應部分詩友的習慣,發揮他(她)們“詩言志”、自由描繪生動詩意的能量和積極性。

此外,對於徵求對聯的,我認為必須講究格律。符合格律,即有規律性,容易對句,例如“千山薄霧繞”,一看就可以對上“四海濃霞開”,速度快。否則,沒有規律性的,要求人家對句是不容易做到的,因為辦自媒體的創作者都很忙,還有其他事要辦。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我同學中有幾個喜歡寫詩詞的。有的認為詩詞的格律束縛了詩的內容,作為現代人寫詩詞,不必囿於格律。並且,他還找到了幾首不合格律的名詩,來佐證他的觀點。

我個人認為,古代的詩詞之所以流傳千年(包括在格律上更為寬泛些的古體詩),主要得益於嚴謹的格律,在長短、韻律、格式上的完美,讓人在審美上產生愉悅的體驗。如果把古詩詞抖散,其美感頓時就消散殆盡了。正是有了平仄的起伏、對仗的工整,才朗朗上口,才有了強烈的審美體驗。

對於初學寫詩詞的現代人,不太容易掌握古代和現代平仄上的差異,以及對仗的工整,這恰恰是新學者要去學習進步的地方。也只有深刻掌握並體會了其奧妙,才能進入化境,擺脫格律的桎梏,但絕對不是一開始就走偏,只求內容的表達,不講格律的要求。我相信,這樣整出來的詩詞,和打油詩就沒有什麼差別了,在審美上會大打折扣。

現代的詩歌,是不講格律的,將文字變成長短句的形式,但也絕對不是網絡上曾經流行的什麼什麼體詩,把一句平常的話切割成長短句,就成某某體詩歌了。詩歌是語言中最精準的表達,並流動著詩意的審美,詩歌的韻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願愛好詩詞的朋友,都有好作品呈現。


天方雜談60後


寫詩詞是否要遵守格律?不能一概而論。但可以肯定地說,押韻是必須的。

比如古風歌行、樂府詩,可以不遵守格律;寫絕句、律詩,就要儘量遵守,但也有個別破例的情況。

自古以來,衡量一首作品是不是詩或者好詩,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看該作品有沒有詩味,如果沒有詩味,再符合格律也不是詩,比如“老幹體”,大多是口號式的,空洞無味,無形象,無細節,又被詬病為“標語體”。就像一盤菜,如果沒有味道,就相當於把生菜或熟菜放在一盤,是難以下嚥的;相反有些打油詩,比如民國軍閥張宗昌的《吟閃電》,“忽見天上一火鐮,疑是玉皇要抽菸。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鐮?”其想象力豐富,形象有趣;另一首仿照了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頗有氣度,符合其軍閥的身份特徵。讀此詩能想象出其軍閥的魯莽和膽氣。象這樣的雖然不合格率,但頗有詩味、趣味,能見作者形象、個性和氣度,不但可以稱為“詩”,也屬於優秀的打油詩作品。

所以說,有無詩味是衡量詩的唯一依據和最低標準。在此基礎上,如果意境宏大,正能量足,就可以算作古風歌行或者樂府,比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立意高邁,氣韻宏大,格調悲涼。雖然不合格律,但詩味濃郁,引人共鳴,故而千百年來廣為讀者傳頌。象這樣的不僅是詩,而且是詩中的珍品。很多優秀的古風歌行、樂府詩就是這樣的。

在有詩味的前提下,如果能合律,才算是格律詩;如果詩味濃郁,那就算是優秀的格律詩作品了。但也有破例的情況,比如唐代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這前兩句就不合格律,但中間兩聯對仗,其它部分都合律,所以歷代詩論家也都把它當格律詩對待。

由此可見,合律的不一定是詩;不合律的也未必不是詩。關鍵在於詩的詩味、趣味和意境。有了這些,才算是詩甚至好詩。


學習聖賢智慧


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詩歌的特點,詩歌的美體現在兩點:一是韻律之美,二是意境之美。

詩歌原本就是用來唱的,新舊樂府,唐詩宋詞元曲,都是當歌一般唱的,歌必須動聽,故而必須講究韻律之美。

我們先來看一首古詩

唐 王維《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這首短詩,平仄相對,讀來朗朗上口,如音符跳躍,環佩交鳴,非常動聽。

歷來傳唱的古典詩詞,都是講究格律的,這點幾無異議。


時至今日大家的爭論的是:現在寫詩詞,還要不要講格律?

我們分為兩種:

1.如果你要寫格律詩,或者填詞,依然要遵守格律。如果你寫一首七律,但不遵格律,填一首卜算子,不依格律,那你的詩詞肯定有問題。詞牌與律詩均有固定的韻律,滿足這個先決條件,才能叫詩詞,不滿足這個,你可以叫新詩或者愛叫啥叫啥,就是不能叫詞或律詩。

2。如果你要寫現代詩,那麼最少也要押韻。如果你要寫梨花體菜花體,當我沒說。

近代文人寫的現代詩也大都是押韻的。

例如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節選)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這首詩也美,也很好聽,仔細看看,是押韻的。來-彩;娘-漾;搖-草。再朗讀一次,我們會發現,這首詩相對應的重音詞,很多也是符合平仄對應的。走--來,招手--雲彩,河畔--夕陽,青荇--招搖,柔波--水草。


再例如 北島的《一切》(節選)  

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雲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這首詩更加明顯,命運--煙雲,開始--追尋,微笑--類痕。


我們再看一首 餘秀華 的《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我愛你巴巴地活著,

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

陽光好的時候就把本身放進去,

像放一塊陳皮

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

這些美好的事物彷彿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


這首詩的意境我不作評價,但是明顯,與上面兩首比,好聽這一點上差了十萬八千里,無韻無律。


所以,遵守韻律的詩,讀來很動聽,大家都明白。那為什麼還要糾結是否遵守格律呢?

這個問題,在頭條裡有非常鮮明的兩種相反的觀點。


糾其原因---因為實在太難。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偏偏又喜歡詩詞這個傳統的藝術,但都是閒暇之餘的愛好。比如我,常常見景傷情,因物感懷,空有詩興,卻無詩才,想要寫兩句唄,往往照顧了意境,就遵守不了格律。遵守了格律,卻又傷害了意境。因律害意,或因意失律,是左也難又也難。

正所謂“眼前風景美如畫,要想吟詩送天下,可嘆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浪好大”。

以前寫一點,就放著藏著,自娛自樂,也不好意思拿給師友過目。現在今日頭條,彼此不認識,也不怕丟人,於是寫完就放上來,看的人多了,懂行的老師自然就噴了。噴了,就老實的接受。不會不可怕,可怕的是以無知作無畏,以不會當不需要。

那麼還要不要寫呢?

當然繼續寫,寫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力求律、韻、意俱佳。相信終會有那一天。


騎牛自耕


格律者,格式與聲韻、樂律的總稱。今人對於詩詞格式的幾行、幾字、長短句、尾押韻這些要求都能接受,唯一疑惑的就是平仄要求,而這恰恰就是歷史上一小撮人修定的規則,包括新韻在內。

地區方言差別很大,但說的每一句話都有感情表達,自有平上去入的起伏聲調,精縮後按格式尾韻描繪寫下就是詩,手法不同但寫實,一開始的古體詩人就是這麼幹的。例如:[魏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後來位高權重者根據名詩制定了平仄要求並加以考核,與仕途相關,人們不得不遵從。於是為了合格開始臆想編造,為了對仗明明沒有的景物非得無中生有不可,例如[ 唐 ]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既有黃鸝鳴翠柳何有千秋雪?且因為黃鸝必白鷺,最常見的麻雀喜鵲只能排除,所以詩人只見了黃鸝和船編的詩)

所以寫詩不必拘泥於平仄但得守規,而編詩再不完全守格律那就人神共憤了。


向我著齊ok


雖然連偉大領袖也一再要求,青年人寫詩不必完全拘泥於舊體詩詞固定格律的束縛和限制,但是,即使在他老人家的詩詞中,也很少打破舊體詩詞的固定格律嚴格限制,這是寫作格律詩詞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詩歌由古體發展到近體階段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根據漢語的語音特點,格律詩的平仄要求,更利於吟誦傳唱,更能體現出漢語言的韻律之美!

但是,個人認為,在詩的寫作中,比格律更重要的是詩意和詩情…… 這不僅表現在格律的嚴格限制往往會影響詩意和詩情的充分展現,還表現在格律的形成,並不是詩歌表現形式的最高和唯一!

其實,早在格律形成以前,留傳千古名垂青史的不朽古詩篇章就很多,如“詩三百”,如“古詩十九首”,如屈原,如陶淵明,如三曹父子建安文學…… 更有兩位絕對稱不上詩人的漢朝皇帝的“光輝詩篇”——— 高祖劉邦的《大風歌》、武帝劉徹的“偏何姍姍而來遲”!

在格律形成以後的近代以來,新詩和散文詩的發展,又有誰會否認其獨特的魅力和不朽的成就呃?

還有,在我天朝上國之外“異域番邦”的諸眾金髮碧眼之族,難道不遵守格律就真的與詩歌永世無緣?顯然荒謬!

所以,詩歌的創作應該“百花齊放”,也應該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雅俗共賞最是其魅力所在!

所以,本人以為,詩歌的創作,最重要的是詩情和詩意,否則就是無病亂呻吟了,實際上,現在滿大街的詩人中,為賦新詩強做作的已經氾濫成災了。其次,懂得和遵守格律最好,最起碼,應該瞭解一些詩律常識,但是,完全沒有必要墨守成規的拘泥於格律的唯一!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最當引以為戒的,我們的許多詩人,明明對詩律僅僅一知半解甚至一竅不通,卻又偏偏常常冠之其作以什麼律什麼絕而命之…… 豈僅自己的無知,更是詩歌的不幸!


如義齋人


謝謝。

寫詩詞本人認為應該遵守格律,格律詩詞是先代文人經過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完善出來的一種極美文學形式。詩詞無論如何的優美,如果出律了,這首詩詞也就會失去了光彩。格律的恰當運用,意境的深遠,韻律的考究。那麼這首詩詞就是上乘佳品,讀起來朗朗上口,將中國詩詞文化的大美展現出來。

列如王維的詩;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如果出律了會是這樣子;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響。春去花還來,人來鳥不鳴。

整個詩的平仄沒有了,對仗更不可能了。由此可以想象出詩詞出了律,這首詩將會萬劫不復。

所以我認為詩詞的愛好者也好,詩人也罷,最好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保持好格律的韻味性,把這一古老的文化藝術繼承好。





禪悟淨慧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頭條上類似這樣的題目可謂是一而再,再而三,歲歲有,年年有。讀讀一些回答,總還有些人認為,或者堅持說詩詞要創新,格律可打破。看到這樣的回答,也就耐不住寂寞,不得不說幾句。

格律之於詩詞,可有可無;詩詞之於格律,不可或缺。

此話怎講?因格律僅一種,而詩詞有不同。即格律可適用於七絕、五律及詞曲;格律亦可不適用於古風,而古風亦屬正宗之詩。

要寫近體詩,即七律、五絕乃至於寫詞,格律必不可少。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格律哪稱律絕?當然,即使是詩詞大家,如李白亦有破格之句,但畢竟是偶爾為之,且有拗句補救,真如破格多了,亦傷大雅。

你若既想寫詩詞,又不想受格律約束,儘管寫,放膽寫,只是不要斗膽註上一個“五絕"、“五律”、“七絕”、“七律”什麼的;不要隨意標明《沁園春》《臨江仙》《蝶戀花》什麼的,也是能寫出好詩的。只是這樣的詩詞學名叫自由體詩或新詩乃至打油詩而已。倘若有人認定要寫近體詩格律詩,但又敢於隨意地去創新、去破舊、甩掉格律,那就只有呵呵了。

自由體詩亦不泛好詩,如今常見的老樹詩畫總讀過吧,那就得了。

秋風漸漸起,不能胡亂忙。

看看這形勢,早備越冬糧。


郭雄333


自古以來,詩詞一直是人類抒發深厚情感的一種文學表現方式。是人們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等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尚書.虞書》記載,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遠古時代,我國的詩、歌、樂、舞是合為一體的。後來詩、歌、樂各自發展並逐漸獨立成體。

真正意義的詩詞是指的唐詩和宋詞。是需具備一定的格律、韻腳、字數的!

嚴格來講,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那麼,詩較為“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是闡述人類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具備能用成熟的藝術手法,精練的格律要求,並用精湛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和豐富的精神意象表達出社會生活和人們在現實領域複雜的精神世界。

隨著社會不斷髮展,詩詞文化也滋生出許多流派和寫作方法。大多均可表現出人類的喜怒哀樂和鐵血柔情。

但我個人認為,無論是那些轉體寫法,但寫詩詞是離不開要遵守格律、這一原則的!要想寫出美妙的詩詞是需要精湛的文學功底與豐富的人生閱歷!同樣是詩詞都應當達到“風”、“雅”、“頌”的境界,唐詩宋詞至今是後人無法超越的文學表現方式。

所以,真正意義上講,詩詞須具備:有韻、有律、有格的藝術形式的,這個原則是必須遵守的,否則不就稱為現代詩歌歌與散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