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時期的“粘杆處”是一個什麼樣的部門?為什麼相傳令人聞風喪膽?

時光靜好50699


粘杆處也稱血滴子,因其殘酷得名,後來又衍生出血滴子這種武器,影視劇中也不鮮見,使用者都是套圈領域的高手,至少看那姿勢是這麼回事,而血滴子也如同外星人飛碟一般,擺脫了動力和引力的束縛,不但走位風騷,還能殺人於千里之外,無論逃到哪兒它都能及時趕到,懸在頭上轉呀轉的。

粘杆處的正式名稱是尚虞備用處,這個機構並不是雍正帝或說潛邸的雍親王所創,在雍正手中也確實在權利方面被賦予了特務特性,但後來被配以諸多的恐怖詮釋,無非是與雍正帝上位後的鐵腕政策有關,伴隨了雍正一朝,即便到了雍正歸天,這類傳聞也不絕於耳。

傳聞大多都是對皇帝不滿的諸多人士所發,從血滴子這逆天武器到呂四娘得報血海深仇,都是吸睛之語,後來散播呂四娘“事蹟”的人都被法辦,也都承認了自己異想天開的說辭,目的無非是把雍正帝的死渲染的越慘越好,以達到抹黑和洩憤的目的。

雍正帝最初在潛邸還只是個普通皇子的時候,晚上總是被知了的叫聲吵鬧的不得安寧,所以就找了些下人和門客去捕捉知了,本來這個差事的職業內容類似於搞團建,天天群策群力的粘粘知了,抓抓蜻蜓,釣釣魚,難能可貴的是竟然還有工資可拿,優哉悠哉的日子不要太瀟灑,但是胤禛水漲船高,一路升到了和碩雍親王,他們就被賦予了特殊使命,因為雖然親王這身份對普通皇子而言,富貴已極,但是容不得胤禛沒有其他想法呀,偏偏康熙帝沒搞好教育工作,胤礽這個孩子嬌寵慣了,無論孝心、孝行還是品性都無法勝任太子這個位子,更別提皇帝了,所以胤礽被廢來廢去的,就形成了九子奪嫡的局面。

九子奪嫡的帷幕徐徐拉開,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成了皇子們每日必修的功課,嫡長子裝忠心裝過頭了,錯算了康熙的意思,落個圈禁的下場,老三裝純真,但是最後康熙和自稱天下第一閒人的胤禛都察覺了他的“不良”意圖,差評。老八裝賢明犯了忌諱,奪權表現最甚的就是他,身邊有人支持,朝內有人響應,康熙帝雖然對老八的兒子算是最好的(所以說所謂的“好聖孫”,未必是雍正上位的原因,關鍵還在胤禛自己身上。康熙帝身邊的孫子多了去了,對弘曆只算一般,後來很多朝臣把乾隆照死捧,怎麼捧才算極致呢?雍正帝得以繼位那是乾隆太招人喜歡······),但對老八實在看不上眼,而且胤禩出身也低,光是皇子的身份不頂事,一時間局面陷於膠著狀態。

老謀深算工於心計的胤禛是個隱忍性子,但隱忍不是說他就放棄了對皇位的追求,所謂的隱忍不過是把容易浮於表面容易被人察覺的行為轉為地下而已,即便轉為“地下活動”也極其嚴謹,比如年羹堯,有幾封書信勸他奪儲的意思雖然委婉,但是明眼人都很清楚年羹堯想要表達的是啥,但胤禛卻在回信中把年羹堯斥責了一頓,大意就是說我可沒那意思,其實他只是不想讓這類消息流傳出去,過早的讓康熙帝和諸位皇子疑心進而引發忌憚甚至迫害。

年羹堯之流雖然親近,但畢竟處於外放狀態,那時候也沒個電話,只能書信相通,隱秘的話也都避諱著不敢說。所以在權利中心要有一群和自己利益捆綁在一起的,值得託付值得信任的人為自己辦事才好,做為領導,雍正帝覺得是否“粘杆處”的生活太過逍遙太過快樂了些呢,再看看這幾乎每個人都是自己可託付可信賴的人,於是,“廢物利用”的想法油然而生。當然,我們也不能絕對排除他很久以前就開始籌謀自己特務人才儲備力量的想法和意圖。

潛邸所謂的粘杆處只是個閒散組織,被賦予新使命後,就投入到了打探各類情報、消息的工作中去,至於剷除異己,這有些電影化了,當時那種情況,搞那麼大動靜胤禛自己想不死也很難。

“粘杆處”真正被賦予超然的權利,是在胤禛繼位以後,為什麼我要在潛邸的粘杆處上加上引號呢?到了這個時候所謂的“粘杆處”才找到組織並融合了進去,並且改變了真正粘杆處的職責和工作內容,其中的中堅力量,都被雍正帝替換為原潛邸“粘杆處”骨幹。

雖然名義上還是一如從前歸內務府管理,其實這種上下級關係形同虛設,也就發工資的時候還有點聯繫,因為後來的粘杆處分為大小兩種特務,大特務都是由所謂的潛邸功臣擔當,位高權重,內務府也不會招惹,小特務雖然沒啥權利還窮的要死,但也甘之如飴,天天圍著皇帝轉悠早晚有發達的一天,即便沒發達,皇帝身邊的人一般人也都不敢招惹,誰都高看一眼。

至於辦公地點,為了保證粘杆處的獨立性和保密性,總部設在潛邸雍親王府,也就是現在的雍和宮,而在皇宮大內卻只屬於分支結構,這裡的值班兄弟就比較受罪了,因為他們的值班地點沒有正式的房間,就只是一個涼亭,夏天還好,冬天······值班編制是八個人一班,堆秀山御景庭裡24小時聽命,一旦皇帝有重要的事情交辦,無論時間,都要立刻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潛邸,由總部發布命令。

粘杆處雖強,但也要輔以其他手段,其實奏摺制度也是雍正帝消息來源的渠道之一,在某些方面恐怕要比粘杆處在使用上更為方便,所謂奏摺可以說就是皇帝的掛號信,點對點傳輸那種,裡面有各種機密要務,皇帝對某個人或某件事有一定看法,但是無法瞭解具體情況,所以要以極其保密的方式來向其他官員求證。

這類內容一旦洩露,無論多受寵的臣子都會倒大黴,即便受寵如鄂爾泰也不例外,奏摺對於雍正帝(康熙帝)來說,這種信息渠道非常通暢,可雍正帝天生的多疑性子讓他還是不放心,因為人是會說謊的呀,所以再輔以粘杆處的“包打聽”們尋來的信息相互對照,真假立知,比如田文鏡那點破事,奏摺和粘杆處雙管齊下,是非曲直雍正帝都明白得很,但他是帝王不是法官,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縱容田文鏡是最高統治者的政治需要,沒有辦法,誰讓田文鏡一把抓住了朋黨這條主線了呢。


古今通史


清朝雍正時期的粘杆處就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做的都是見不得光的特務。但是粘杆處卻並不出名,反而是另一個名字更為世人說熟知,那就是血滴子。

康熙乾隆都是在位六十年之久,但夾在兩個人中間的雍正就有些憋屈了,只有十三年,讓人唏噓。也正好因為如此,在很多清末民初的小說裡,都以雍正的死為談資,最著名的莫過於《呂四娘演義》了。

據史書記載,雍正帝於1735年8月20日晚處理政務時突然得病,次日凌晨就死了。天底下最有權勢的人死了,還是這樣正值壯年,突發疾病,這些宮外的老百姓自然聽不到內幕,所以開始產生種種猜想和傳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呂四娘為報仇入宮削取了雍正的首級。

雍正年間有一湖南秀才叫曾靜的因為不滿雍正的高壓統治,所以就上書陝西總督、岳飛二十一世孫嶽鍾琪策動反清。嶽鍾琪假裝同意,騙出口供後將其抓捕。事後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大興文字獄,將曾靜、呂留良等人滿門抄斬,按照故事橋段,呂留良有一孫女呂四娘當時在安徽乳孃家居住,所以逃過一劫。

呂四娘寫“不殺雍正,死不瞑目”的血書後,就很巧的遇到了高僧甘鳳池,也不知道是想收她當尼姑還是怎麼滴,總之就授了她神功,飛簷走壁不在話下。功成之後,呂四娘就進京殺了雍正,提著首級而去,所以雍正大葬時只能用金子鑄造頭顱代替。

在演義中,雍正手下豢養了一批武力高超的殺手,專門拿著叫“血滴子”的武器到處幫雍正殺人,什麼雍正的八弟、九弟都是這麼死的。當然如何就這麼簡單的以暴制暴,那肯定不是皇帝的做派,皇帝更多的是暗箱操作,然後成功給安上一個或多個殺頭的罪名,然後告訴天下的愚民這人反了大罪,當誅。

所以雍正手下有個叫“粘杆處”的情報組織,這個名字乾的就是粘蟬捉蜻蜓、釣魚的事情,當時雍正沒即位時就在家中命嘉定操杆捕蟬,所以名字就這麼來了。康熙那傢伙,老了之後一直猶猶豫豫,不知道該立誰了,最後搞得朝堂烏煙瘴氣,雍正為了早做準備,就私下招募手下,四處刺探情報,清除異己。

等到雍正奪得皇位後,就正式設立了粘杆處,其中一般的成員叫粘杆拜唐,頭領叫粘杆侍衛。表面上是侍奉雍正帝的服務組織,實則就是乾的情報工作。

粘杆處總部設在雍親王府,後來為了方便,就將親王府改為雍和宮。粘杆處分佈在紫禁城內,方便雍正帝傳達命令。後來乾隆也繼續利用粘杆處控制大臣,直到乾隆死後粘杆處才漸漸廢弛。

其實雍正重視情報的程度不僅僅是一個粘杆處能滿足的,雍正將他的耳目觸角遍及全國各地,有以奏摺為依託的明線,也有以特務構成的暗線,以至於雍正說:“朕勵精圖治,耳目甚廣”。像官員上下監督,用密奏的形式給雍正提供所需要的情報,雍正擔心手下官員不積極,還動不動的詢問人家。

另外就要靠發往督撫處試用後補的侍衛了,比如他曾派十名御前侍衛去跟年羹堯學習軍事,暗地裡的任務就是監視年羹堯和當地官民,可惜這些人都被年羹堯用金錢攻勢收買了,以至於雍正寫給年羹堯的信都肉麻的不行。後來事發後,氣的罵這些侍衛“卑鄙”。

這些其實都是雍正為了監聽四方所用的手段,粘杆處雖和錦衣衛類似,但並沒有那麼兇殘,也沒到讓人聞風喪膽的地步。


邯鄲醉


大家都知道東廠、西廠、六扇門和錦衣衛是明朝時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組織,而''粘杆處''卻鮮有人知道。其實,''粘杆處'' 就是類似於明朝的東廠、西廠,是雍正作為親王的時候就組建了,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尚虞備用處,是雍正藏在暗處的特務組織,為他登上皇位起了一定的作用。那麼 ''粘杆處''是怎麼來的呢?

一開始,''粘杆處''原本只是一個專門為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普通服務組織,因為雍正帝在還是貝勒的時候,他的府邸裡有許多高大的樹木,一到夏天和初秋,整個府邸鳴蟬就叫個不停,讓本喜歡清靜的雍正非常煩惱,他就命手下用竹竿子粘“蟬”(一種昆蟲),以便安心讀書,''粘杆處''因此而得名。但是為什麼後來''粘杆處''成了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組織呢?

眾所周知,康熙在位61年,兒子35個,活下來的有24個。這些皇子們都很厲害,他們對皇位都是虎視眈眈,為了皇帝的寶座拉幫結派互相爭鬥,以至於有了康熙晚年時候九子奪嫡的局面。

雍親王胤禛在九子奪嫡的鬥爭裡並不出眾,他自己不顯山不露水,得不到康熙皇帝的重視,而且他實力也是相當薄弱的,並沒有多少人支持他。但他這人最大的特點是善於偽裝自己,掩飾自己對皇位的覬覦之心,表面上總給人一種只想做一個與世無爭的皇子、對政治漠不關心的假象。

其實本人工於心計、城府極深,暗中招募武林高手組建情報組織,打探其他皇子、王公大臣的秘密。同時他還秘密訓練那些為他捕蟬的家丁為之四處刺探情報,剷除異己。這樣“粘杆處”就逐漸發展成了十分強大的情報收集組織,民間稱之為“血滴子”,可能大家從相關的影視作品中聽說過這個詞語。

雍正之所以能夠在九子奪嫡中笑到可以說這個訓練有素的情報組織“粘杆處”功不可沒。雍正繼位以後,任然重用“粘杆處”,可謂是上雍正手中第一特務組織。

“粘杆處”的大頭頭叫“粘杆侍衛”,一般都是雍正的心腹擔當,立下大功的大特務也可以擔任。他們基本上都是一直跟隨雍親王多年的老人,不僅位高權重,而且深得雍正的信任。至於粘杆處的一般成員,統稱為“粘杆拜唐阿”或者“粘杆拜唐”,全都是武功高強,聰明伶俐的小特務,這些小特務原本都是內務府裡的包衣人,身份清白,雖然是不入流、薪水不高的小官,但是每天都跟隨雍正皇帝左右,也是炙手可熱的人物。

雍正死後,乾隆繼位後仍舊利用“粘杆處” 來收集情報,控制內外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皇帝死後,“粘杆處”因為和大貪官和珅有牽扯,嘉慶皇帝有所忌憚,因此逐漸被廢除。這個表面上捕蟬的服務機關,實際是一個情報機構的組織,它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漫談君


明清兩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皇權高度集中的時代,皇帝本人會事無鉅細,盡皆過問,沒有皇帝的硃批,政策不得執行。明清兩朝的皇帝大小事務都要管,自然是力不從心,於是皇帝就配備了一些智囊機構和爪牙機構。智囊機構就是內閣、軍機處、大學士等,爪牙機構則是錦衣衛、西廠、東廠、粘杆處等。皇帝的爪牙機構負責刺探大臣、將領的相關情報,可以繞開刑部直接抓人、刑訊,這些機構只對皇帝一人負責,手段十分殘酷,令人聞風喪膽。

粘杆處是雍正皇帝設置的一個爪牙機構,官方稱謂是尚虞備用處,民間傳說則是血滴子。雍正還是皇子時,他位於北京城東北新橋附近的府邸,內院長有一些高大的樹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葉中有鳴蟬聒噪,喜靜畏暑的胤禛便命門客家丁操杆捕蟬。九子奪嫡進入白熱化後,雍正網絡江湖人士,家丁僕從,專門從事情報收集,暗殺收買等工作,將政敵視為蟬,爪牙們負責抓捕殺害。因此這個機構被稱為粘杆處,職能跟明朝的錦衣衛相似。

"粘杆處"雖屬內務府系統,總部卻設在雍親王府。雍正三年,胤禛降旨雍親王府改為雍和宮,定為"龍潛禁地"。雍和宮不論白天黑夜,都有四名"粘杆衛士"和四名"粘杆拜唐"在門口值班。雍正交辦的任務,由雍和宮總部發布命令派人辦理,效率極高。雍正去世後,乾隆繼續利用"粘杆處"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死後,嘉慶誅殺和珅,牽連清洗"粘杆處","粘杆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廢除。

粘杆處的特務中有一類專門負責刺殺的特務,民間稱之為血滴子,他們都是武功高強,心狠手辣之輩,所殺之人沒有能逃脫的。雍正設計了一種武器,這種武器內部有刀刃,用鐵鏈子相連,套住人頭後,一發動機關,就可以將人頭割下,這武器被命名為血滴子。數十米遠,可以取人首級,殺人於無形之中,一旦被套住,必然身首分離,說起來十分恐怖!被粘杆處的特務盯上,必定是九死一生,或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故讓人聞風喪膽!


大秦鐵鷹劍士


粘杆處,也就是血滴子,是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1722年繼位,年號雍正)創立的。是清朝的特務機關,正式名稱叫尚虞備用處 。早在其還是皇子時,便已創立。至其子乾隆後,逐漸被廢除。

顧名思義,"粘杆處"是一個專事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雍正還是皇子時,位於北京城東北新橋附近的府邸。內院長有一些高大的樹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葉中有鳴蟬聒噪,喜靜畏暑的胤禛便命門客家丁操杆捕蟬。康熙四十八年,胤禛從"多羅貝勒"被晉升為"和碩雍親王",其時康熙眾多皇子間的角逐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胤禛表面上與世無爭,暗地裡卻制定綱領,加緊了爭儲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訓練家丁隊伍,這支隊伍的任務是四處刺探情報,剷除異己。這就是"粘杆處"的來由。

清朝早期設立的情報機構。"選八旗大員子弟之獧(juàn)捷者為執事人\

讀書是福


早些年看《雍正王朝》的姊妹篇《李衛當官》系列時,就記住了雍正身邊最倚重的機構叫做“粘杆處”,因為感覺這個名字起得太草率了,當時以為這是編劇的腦洞,在既有認知裡,古代各部門的名稱還是很莊嚴的,長大關注歷史後才知道,原來“粘杆處”是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機構,且在雍正一朝影響深遠。

“粘杆處”這個名字看似普通,但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地下特務部門,就如同明朝時期的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其主要作用就是為了刺探情報、監察百官,這可為皇帝提供了不少便利和情報,十分有利於皇帝更加全面的掌控朝堂。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由雍正帝親自設立的特務機關“粘杆處”是否真的如此厲害,能讓人聞風喪膽?

清朝的“粘杆處”真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嗎?

清朝有個叫趙翼的人在自己的書《簷曝雜記》中寫到這樣一件事,清朝有位大臣叫王雲錦,春節休假之期就與親友在家中打葉子牌為戲,其實就類似於我們如今玩的長牌。玩著玩著,這牌就少了一張,幾人遍尋不著,也就不在意了。

第二天上朝時,雍正帝看似閒聊的問王雲錦昨日假期幹什麼去了,王雲錦也是個實在人,立馬回稟道,昨日去和親友玩了一會兒葉子戲,雍正帝點了點頭,誇讚他的誠實,邊說邊將王雲錦遍尋不著的那張葉子牌給了他,王雲錦接過之後,又是慶幸又是害怕。慶幸的是自己如實回稟,沒有惹怒了皇上,害怕的是,皇上的竟然連他玩葉子戲都知道。

雍正帝能知道這些,也全都依仗自己的情報機構——粘杆處。換而言之,粘杆處的無孔不入也讓雍正手下的大臣們日子過得戰戰兢兢,不敢興風作浪。

粘杆處不僅像幽靈一樣日夜不分的在暗處監視著他們的目標,而且他們往往還擔任了殺手的身份,替雍正帝剷除一些眼中釘、肉中刺。他們的手段狠辣,殘忍無情,他們目標所至,往往是不留任何活口,無論老幼婦孺皆逃不過他們的毒手,因此他們還有一個名字,叫作“血滴子”。

在一些野史中,經常可以看見一些血滴子殺人的記載,更有的說法認為,雍正帝的八弟和九弟都是死於血滴子之手。這些說法雖然沒有什麼真憑實據,但卻可以旁證在當時人的心中,粘杆處中的確是殺人不眨眼、相當可怕的存在。

“粘杆處”的設立初衷

“粘杆處”的雛形,在雍正皇帝還未登基前就已經存在了,粘杆處的成員基本都是胤禛的包衣奴才,就是從小跟著胤禛伺候的人,粘杆處成立之初不過是負責料理皇子胤禛的一系列生活瑣事罷了。

當時,四皇子胤禛的府邸內種植了許多樹木,夏日炎炎,便有許多蟬在樹上鳴叫,這讓喜歡安靜的胤禛十分煩惱,於是就命令府中的奴才拿著杆子將樹上鳴叫的蟬都粘下來,讓自己可以安安靜靜的休息。

不僅如此,粘杆處還可以給胤禛提供捕捉蜻蜓,捉魚餌等服務,說起來不過是個生活類部門。由於杆子粘樹上的蟬和蜻蜓,因此,這個部門就被稱為“粘杆處”。

後來胤禛參與了九子奪嫡之爭,粘杆處也就變了性質,表面上繼續粘蟬,暗地這幫人卻幫助雍正四處刺探消息,籠絡大臣、剷除異己,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小型的特務情報組織。

胤禛表面上雖不與自己的兄弟們爭強逞勇,但是粘杆處的確幫了他不少大忙。

雍正當上皇帝,粘杆處是立了不少功勞的,為了感謝這些人,雍正在內務府之下,將粘杆處特意設立為一個部門,粘杆處中的掌管人叫做“粘杆侍衛”,手下的成員被稱為“粘杆拜唐”。

這些人都是雍正帝在皇子府時的舊人,深受雍正帝的信任,這些人雖然官職都不高,但是卻都是皇帝身邊的近臣。

可能是因為粘杆處這個名字不夠正式,名聲也不太好,因而雍正帝就給他換了一個更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叫做“尚虞備用處”,在雍正帝執政時期,粘杆處可是十分被看重。

“粘杆處”的歸處

如果說明朝的“廠衛”是皇帝加強皇權的措施,那麼“粘杆處”就是雍正為加強皇權設置了特務組織,其職能與明朝廠衛有諸多相似之處。

而且與錦衣衛想比,粘杆處官職小,不引人注意,行動起來更加的悄無聲息,無孔不入。自己的一舉一動皆在別人的注視之下,這樣一想,讓人不由得戰戰兢兢。

雍正執政時期,推行新政,觸動很多特權階級的利益,改革也因此寸步難行,“粘杆處”在雍正推動新政的過程中,是起到巨大作用的。

那麼,這樣一個特務組織,最後結局如何呢?

乾隆帝繼位後,接手了他父親留下的粘杆處,繼續使用他來監控朝中百官,包括外省的大臣。乾隆皇帝執政初期,非常不喜歡雍正的鐵腕政策,因此採取寬鬆的執政理念,結果導致官員腐敗,民眾反而對朝廷不滿。

為了加強皇權,乾隆不得不學習雍正開展嚴酷政治,明面上通過“文字獄”打壓官員和老百姓,暗地裡用粘杆處,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

晚年的乾隆可能覺得粘杆處名聲不佳,用久了之後有損自己百年之後的名聲,因此就逐漸減少了使用。

嘉慶帝繼位後,為了安定民心,整頓朝綱,在乾隆帝大喪期間,立刻就誅殺了大貪官和珅,同時也將粘杆處一同清理了一遍。

大概是因為和珅的手伸得太長了,伸到了皇帝身邊的粘杆處上,所以嘉慶帝在剷除和珅的同時,也將名聲不佳的粘杆處一同清洗了,留下的人手也不再啟用,從此粘杆處這個特務機構就從世上消失了。

自古以來,“制衡”之道乃是帝王心術中十分重要的一環,皇帝為了保證朝中不能成為某個大臣的一言堂,通常就會採取一些手段。無論是明朝時期的錦衣衛,或是清朝的粘杆處都發揮了這樣的一個作用。

但這樣一個令人恐懼的粘杆處就這樣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徒留下一些神秘的故事,讓人忍不住去探究。


史論縱橫


先不說“粘杆處”這三個字,我們聽聽它的別稱就知道,粘杆處又稱“血滴子”。相信很多人都對“血滴子”這個武器有所接觸,說白了粘杆處這個組織同明朝錦衣衛是一個類型。


其實,粘杆處這個組織當初設立的時候頗為搞笑,是一個專門抓小昆蟲的組織:知了、蜻蜓等等。

但出於爭奪皇位的需要,這個組織的存在在後來發生了巨大轉折,在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他下令將這個組織改造成為一個刺客間諜組織。

通過參與訓練,粘杆處的那些成員們成為了盯梢、刺探情報的好手,甚至很多人還被訓練成為了武藝高強的刺客。在後來爭奪皇位的過程中,轉型的粘杆處幫了雍正不少忙。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朝堂之前仍舊一片烏煙瘴氣,不得消停,勢力角逐也未曾停歇。


在雍正處理國事的同時,他還要抽出大量時間來對付那些不安分、時刻想取代他的兄弟們,這個時候粘杆處仍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幫助雍正解決了不少麻煩,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粘杆處正式改名為“粘杆侍衛”。此時粘杆處的成員不僅有之前的雍正親信的身份了,他們已經正式成為了皇宮中的侍衛。

正是因為粘杆處的成員成為了宮中的侍衛,他們手中開始把握實權,平日裡他們普遍的工作是去奏事處或者幫雍正跑跑腿,傳送一些奏摺或其他東西。

但是,每當他們在任何地方看到有形跡可疑的人員時,他們都有權力將其緝拿歸案。

當然了,這些人可不僅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算是很多朝中大員,他們也同樣有權力這樣做,這就類似於明朝皇帝賦予錦衣衛們“先斬後奏”的權力了。


粘杆處成員們還有一個“超脫法律”的特點,這個組織雖然明面上屬於內務府的管理範疇,但是,他們這些人卻不受任何內務府官員的挾持,說白了就是內務府官員的話對他們來說完全可以不接受。

他們只對雍正皇帝唯命是從,就連他們辦公的地點都是雍正皇帝特批給他們的。一旦有任務,雍正皇帝不會通過任何中間人,會直接對粘杆處成員下達命令。

這樣的組織,可以說讓朝中那些腐敗官員們整天生活在驚恐之中,一旦被粘杆處的人頂上,他們的後果不堪設想,這也是粘杆處最為可怕的地方。

雍正去世之後,粘杆處仍舊留了下來。


在乾隆皇帝在位的時候,和珅最初就是粘杆處的一員,因為經常陪在乾隆皇帝的身邊,讓和珅在乾隆皇帝那裡越來越受寵幸。

乾隆皇帝宣佈退位之後,粘杆處依舊是他手中重要的武器,而此時的和珅,不僅持有軍機大臣的身份,乾隆還讓他同時管理著粘杆處。

和珅利用粘杆處,四處收集見不得光的各種信息、情報、材料,這其中還包括和嘉慶帝有關的。

對於這些情況,嘉慶皇帝肯定心知肚明,只可惜那時乾隆還活著,他拿和珅沒有辦法。

終於,乾隆皇帝去世了,和珅被嘉慶皇帝賜死,粘杆處也因為之前成了和珅的賊窩而一併廢除。


夏目歷史君


粘杆處,通認為清朝雍正時期的特務組織,看過電視劇的會與血滴子聯繫在一塊,殺人於無形,令人聞風喪膽。

但這個粘杆處,到底是個什麼部門,是不是特務組織,為什麼令人害怕,還要分開了兩說。

清朝確實有這個部門,據《大清會典》介紹,為宮廷服務的除宗人府外,還有侍衛處、奏事處、鑾儀衛、總理行營、善撲營、虎槍營、尚虞備用處等。

這個尚虞備用處是正稱,別稱為“粘杆處”,康熙時期就有了,主要是皇帝出巡、圍獵服務的,侍奉皇帝打獵、網魚、捕雀等。

《雍正王朝》裡有一段,粘竿人員明為配雍正玩耍,暗為特務機構。

每年盛夏時,樹上很多知了叫的煩人,影響了皇帝的休息和寧靜,於是令尚虞備用處的人員用長杆粘蟬,久而久之有了粘杆處這個別稱。

其實清朝吸取了前朝的經驗與教訓,是沒有專門特務機構的,打聽情報各有各的渠道,康熙眾多皇子角逐儲君之位時,時為雍親王的胤禛就利用了粘杆處,把自己府邸的舊人安排進粘杆處,以長杆粘蟬的名義,打聽情報,進行特務活動。

圖為雍和宮,當年雍正府邸,也是粘杆處的總部。

所以粘杆處在雍正時期最盛,《嘯亭雜錄》有段隱晦的文字“凡閭閻細故,無不上達...故人懷畏懼,罔敢肆意為也”,這裡記載的是雍正派情報人員查訪官民,但只要關係到年羹堯,情報系統就失靈了。

歷史上的雍正是個無所不用極之人,既有殘暴、詭秘一面,又勤政愛民、任勞任怨,一邊處心積慮鞏固皇權,又有幹練明君的美譽。

這也是為什麼雍正對年羹堯痛下殺手的原因,什麼貪汙、結黨,這都不是事兒,主要是自己親手建立的情報網到年羹堯這兒就出了問題,這是絕不能容忍的,可見年羹堯當年也是粘杆處人員之一。


圖文繪歷史


一、“粘杆處”是什麼?

粘杆處這個名字很有意思,顧名便可猜得其大概用途,就是能粘東西的杆子,但若是把“粘杆”和“處”這樣一個部門名稱聯繫起來,則有點滑稽,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其實這就是有錢人的奢侈普通想象不了的古代版本。古代大戶人家宅院深深,夏天時花草樹木茂密,知了這種聒噪的東西也就孳生了出來,吵到主人睡覺。所以便有了這麼一個專司粘知了的隊伍,這個隊伍放在皇宮中,也便有了相當正式和官方的名稱,叫做“粘杆處”,專門給皇宮的主子們粘知了。

二、粘杆處的官名和別名,哪個更恐怖?

粘杆處的本職到了雍正手裡有了深化和轉型,他手下的這些人粘的不僅僅是知了,而且還有情報。《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康熙時期,太子兩度立廢,在其在位的第五十一年,太子胤礽再次被廢,這給其他皇子釋放了一個信號:大家都有機會被立儲,成為將來的皇帝。在這個過程中,四皇子胤禛一直韜光養晦,隱忍不發,在外人看來與世無爭,幾乎不構成威脅。但是胤禛並非真的無所作為,只是他深悟道家之真諦,他的動作都在不為人知的情況完成。他若想實現不爭之爭,必須得有可靠準確的情報才能夠實現運籌帷幄,否則一切將是空中樓閣,無所依從。

胤禛把自己的粘杆處改為了情報機構,一方面便於掩人耳目,不引起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則是盡是身邊人,易於建立信任關係,同時信息交換也比較方便。掌握了各個皇子的動向,胤禛自然能夠有的放矢。雍和宮,大多數人應該比較熟悉,即便是沒有去過,在清宮劇中也常有耳聞。而雍和宮曾經是雍正的潛邸——雍親王府,他為了使情報工作極盡隱秘,粘杆處的辦公地點就設在雍親王府,避開了內務府對其的管理。

粘杆處的人員分為兩個等級,一類叫粘杆侍衛,是真正給雍正立過汗馬功勞的大頭目,絕對忠於雍正的核心特務;另一類就叫粘杆拜唐,也就是一些幹具體事務的小特務。粘杆處還有個官名,叫做尚虞備用處,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普普通通,但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或許就會讓人聞之色變——血滴子。血滴子本是一門暗器,傳聞可以取人項上人頭而不見一滴血跡。雍正登基後,為了防止曾經為其辦事的人反水,洩露秘密,對這些人進行了大清洗,清洗之後留下的便是血滴子。

胤禛成為皇帝后,粘杆處的業務範圍也從打探皇子情報成為了專門的情報機構,全國上下,大江南北,臣子敵人,無不涉及,無不滲透。當時有個官員叫王雲錦,過年時在家跟朋友們打牌,發現有一張牌莫名其妙不見了,王雲錦當時也沒有放在心上。過了一段之後,雍正就問他過年都幹了什麼,王雲錦照實回答了雍正。此時,雍正覺得這個人比較老實,便掏出那張不見的牌丟給他。當下,王雲錦便汗流浹背,慶幸自己沒有欺騙雍正。

三、粘杆處並非處處恐怖籠罩

粘杆處是令外人感到恐怖了些,但是也有其好處,那就是離皇帝近,雖說伴君如伴虎,但也有近水樓臺之利好。當年和珅就在粘杆處任職,只是個三等候補侍衛,一次有大臣奏本說地方倉庫被盜了,乾隆大怒,來了句“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這句話說完,在場的人都面面相覷,不知乾隆何意,只有和珅接道““回萬歲,言在柙而逸,在櫝而毀,典守者不得辭其過。”一下子點名了乾隆的用意,使得乾隆對其刮目相看,從此,和珅便開始平步青雲。

當然,近水樓臺也得有兩把刷子,和珅人家可是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又會四門語言,所以,機會還是得留給有準備的人,否則近水樓臺也只能水中望月。不過,和珅因為粘杆處而在仕途上發跡,而粘杆處卻因為和珅被取締。歷史有云: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貪汙腐敗,富可敵國,為什麼在乾隆時期號稱“流水的妃子,鐵打的和珅”卻在嘉慶時期倒了呢?原來,和珅利用其在“粘杆處”的職務之便,大肆蒐羅朝中大臣的個人隱私,甚至包括了後來成為嘉慶皇帝的愛新覺羅·顒琰。

或許是由於清朝秘密立儲的緣故吧,也或許和珅恃寵而驕,所以對這位皇子的黑料也沒有放過,所以,嘉慶一上臺,無論是嘉慶本人還是被和珅握著小辮子的大臣,都一致呼籲滅掉和珅。所以,和珅之死,除了因為貪汙,還和新皇帝有恩怨。恨及胥餘,粘杆處也成了和珅的陪葬。當然,粘杆處被取消,除了皇帝不待見之外,當時的社會環境也較清朝初期有所穩定,反清運動也逐漸銷聲匿跡,所以對社會的信息掌控也趨於緩和,粘杆處也就該壽終正寢了。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粘杆處?說起這個名字可能對歷史不太熟悉的人聽到都一頭霧水,不過說起這個機構的另外一個名字,大家就會明白,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血滴子”!

那血滴子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一點,可它為什麼叫粘杆處呢?這還要從雍正當皇子的時候說起。

古時候的大戶人家,園林家產眾多,到了夏天,樹木茂盛,自然知了等小蟲很多,蟬鳴起來十分煩人,門客家丁就用竹竿的一頭粘上黏劑,用來粘樹木上的知了、蜻蜓一類的小蟲子,故稱“粘杆”。

雍正作為皇子,那庭院是極大的,門客眾多,於是就組成了所謂了“粘杆處”,那又是怎麼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血滴子”呢?

康熙皇帝的兒子眾多,為了爭奪皇位,上演了“九子奪嫡”的精彩大劇,這其中,後來登基的雍正就是利用這表面上看起來無關痛癢的機構,暗地裡招募江湖高手,網羅人才刺客,四處刺探情報,清除對自己有威脅的存在,才得以在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繼承大業,從雍正命名粘杆處來看,他把對手潛意識裡也當做了知了、蜻蜓一樣的小蟲子,可見雍正的胸懷和城府。

等到雍正等上皇位之後,粘杆處依然存在並沿襲之前的名稱,成了雍正私下裡的一支特殊機構,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只服務於雍正一人,平時就負責打探情報,進行刺殺任務,因粘杆處的刺客高手們用的的一種武器叫做血滴子,傳說這血滴子

“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像鳥籠一般的武器,專用於遠距離取人頭顱,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劉偉強導演的作品《血滴子》。

一說到這血滴子,那都是與其相關殘忍的殺戮事件,慢慢民間就以血滴子來稱呼這個神秘機構,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那真的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權利武器。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大家觀看,新話聊歷史,歡迎關注新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