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了那麼多年仗沒聽說老朱缺銀子。為什麼大明萬曆之後打仗沒錢,賑災也沒錢?

看透表面說本質


只是時代不一樣,政局不一樣而已!

朱元璋為什麼要造反,因為活不下去了,元朝的殘暴統治讓人們揭竿而起,朱元璋正是起義的過程中逐漸壯大的,而且朱元璋奉行的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九字真言讓朱元璋最終得了天下。

高築牆那就是要有軍事實力呀,沒有實力一切都白搭,廣積糧,那就是要他有錢有臉,朱元璋為什麼那麼有錢,因為他控制的地方就有錢。

朱元璋奪取的第一座大城市,記住是大城市,是哪裡,金陵呀,這裡自古以來都是重鎮,而且是富饒的地區,稅收之類的,那就不用說了,這是他的一個來源呀!就像陳友張士誠佔據江南都富庶無比,這裡物產豐富,錢財自然不在話下。

再者明初的富人被老朱整的服服帖帖的,比如沈萬三,殺一個沈萬三,讓天下富人都害怕,在生命和錢財兩者之間選一樣,當然是選擇生命了,據說明初那些富人主動交錢給朱元璋,所以儘管明初賦稅不是那麼重,但是朱元璋依然不缺錢。

至於萬曆為什麼缺錢,或者說相對缺錢,和他老祖宗朱元璋沒有辦法比,那也有一定的原因的。

明朝講過那麼多的發展,基本上各項制度已經完善,尤其是官紳和宗室,他們這些人佔據了大量的土地,根本不用交稅,還有一些讀書人一旦有了功名也基本上不用服徭役免稅之類的,經歷了幾百年,這些人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數字,佔據天下絕大部分財富,就比如宗室和一些官僚他們就比較有錢,只是朝廷沒有錢而已。

張居正改革算是給萬曆留下了不少的錢財,要不然大明也撐不到崇禎那一朝了,甚至沒有了萬曆三大徵了。


天楓說


大明朝到他滅亡的那一刻,他也不缺錢,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已經替大明朝證明過了。

劉宗敏命人特別趕製了五千副夾棍,用來逼迫明朝官員們交錢。夾棍上有稜,有鐵釘相連,凡不從者,必將夾碎他們的手足。他還覺得力度不夠,於是命人在門口樹立了兩根柱子,作為凌遲專用。 他在追贓索餉中失之過嚴,殺人不少, 共獲銀七千萬兩,鑄成銀餅,約數萬塊,
後來用騾車運至西安。

七千萬兩銀子只是北京一城,遼餉一年只需700萬,可以打十年了!

南京呢?揚州呢?西安呢?濟南呢?大明朝錢多的是,可以肯定萬曆時期的天下財富一定要比朱元璋時期的財富要多。

因為人口數量在哪裡嘛!

同時期的後金政權也沒有缺過錢呀!

怎麼可能缺錢呢。

幾千萬的人民在哪裡並手抵足的日夜勞作,創造的財富堆山積海,多少官僚,多少地主過著窮奢極欲的好日子呢!

萬曆帝的日子也不差呀!萬曆之後,除了崇禎那一個大明皇帝的日子差了?

他們都很有錢!

問題就在這裡,他們都有錢了,打仗就沒錢了唄!

萬曆不敢學劉宗敏那樣搞錢呀!於是打仗就沒錢了唄!

這是一個財政政策問題,是一個分配蛋糕的問題。

一塊大蛋糕就那麼大,有人要多吃多佔,寧願拿回家放到長毛也不管別人吃不上,可不就出問題唄!

這個問題在朱元璋打仗的時候是沒有的,那時候,凡是種地的必須交賦稅,一畝地也逃不掉,一個人也逃不掉。

後來,不用打仗了,朱元璋也死了,實際管理國家的全是些讀書人,這些讀書人自然要為自己謀福利呀!規定:“考上秀才就免稅”!

利之所在趨之若鶩,天下所有的聰明才智都去考秀才考進士了。

秀才進士越來越多,這些人都不用交稅之外,還要再從稅收中領取大份的金錢。

一百年下來,大明朝有錢才會怪了。

錢都跑到讀書人手中去了。

大明皇帝們雖然不敢學習劉宗敏那種兇殘,但是也養了一隻又一隻兇狗——太監,一再的去讀書人家中搶錢。

所以,大明一朝,讀書人和太監們斗的你死我活,殘酷無比!

為什麼?

因為在搶錢呀!必須豁出性命搏鬥!


葭明通半瓶歷史


明朝的悲劇是被自己玩出來的,朱元璋時期從來沒有缺過銀子,缺糧食,而萬曆皇帝之後是既缺少銀子又缺少糧食,只不過這些物資都沒有進老朱家,而是進了其他家

朱元璋在起兵的時候只有一個碗,在後期做到了皇帝也全部都是憑藉的本事,不同於後期的朱家皇帝依靠制衡,朱元璋是自己拼殺出來的皇帝

那麼既然是自己拼殺出來的皇帝,對於部下的管控也相對於後期的皇帝也高上不少,甚至在朱元璋時期,官員們就沒有一個敢跳出來和朱元璋對著幹的。

別的不說,單就一個對於貪腐官員剝皮實草的規定就讓明朝朱元璋時期的官員都有所顧忌,並且在朱元璋時期還有另外一個顧忌。

這個顧忌就是朱元璋時期設立的特務機構,在當時的官員中,這個特務機構比起朱元璋的任何政策都有效,國家各種稅收都可以正常的徵收,也就不存在沒錢這樣的事情。

而在萬曆皇帝之後,雖然有變法,但國家的各種機構都開始腐敗,並且開始腐化,將大部分應該繳納給國家的稅收都納為己有。

並且在萬曆皇帝之後,國家的平衡也大多是文臣與宦官之間的制衡,皇帝為了穩固也只能依靠其中一方,最終也會將許多應該繳納給國家的稅收給了其中一方。

同時在明朝萬曆皇帝時期,朝廷的腐敗是最嚴重的,不僅原先朱元璋時期的屯兵衛所制度變成了將領們的地主制度,文臣的失衡才是最重要的。

在萬曆皇帝之後,原先嚴格的剝皮實草制度也被文臣們逐漸的“荒廢”,甚至到了後期,官員們都敢於直接頂撞皇帝以博取美名

這時候的文官是絲毫不懼的,甚至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的去侵佔原本屬於國家的資源與稅收,而後期明朝沒錢的原因也在於這一批官員。

後期李自成進京

也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從在京官員手中獲取到的銀子也超過了明朝數年的財政總和!


三書青史


洪武時期稅田好像是3到4倍於萬曆,理論上國家發展田地應該是越來越多,但能收稅的田卻越來越少。

拿現代來比,就是洪武時期是低稅率,廣稅基,基本沒有偷稅漏稅的。到明末就是高稅率,低稅基,普遍偷稅漏稅。

張居正改革,沒有也不敢觸碰深層問題,也就算貨幣化改革,看起來朝廷貨幣化收入增加了很多,其實是掩蓋了低稅基,普遍偷稅漏稅的核心問題,造成最後邊關一年700萬的遼餉,遼東還有士兵餓肚子鬧餉。對比張居正,朱元璋真心頂級政治家,經濟家。

明朝建國一路打到底,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包括10次北伐,一次次幫大元搬家,最後都搬到捕魚兒海去了。然而明朝國力蒸蒸日上,老百姓安居樂業,老朱甚至還有餘錢推行免費養老和廉租房,到死還給兒子孫子攢下可以造寶船下西洋的強盛國力,幾百年後,老百姓還在唸洪武時期的好,不信可以讀讀《儒林外史》,裡面有一段鄉野村夫懷戀洪武時期的對話。我們可以拿漢武帝做個比較,武帝打匈奴,積累了2代人的國力,國內休養生息,打完匈奴,十室九空,人口減半,武帝下罪己詔。


法眼大師


朱元璋時期,前期打仗時可以明火持杖,直接搶。後期公司上市時可以向富戶開一堆空白承諾,騙。

崇禎時期,政府就算用各種理由瘋狂搜刮,也不敢明搶;明目張膽搶就等於與賊合兵一處,等於放棄正統法理(但凡講道理,行為再無底線也會有所侷限)。至於開空白支票,朱明王朝這個銀行信用已經爛了幾百年…


淵默81029184


人家老朱是何許人也?朱元璋是地地道道乞丐出身的“土皇帝”,由老朱一手“培土生金”所創下的大明朝那也是十分悍然的,畢竟明朝綿延276年,總共歷經16代皇帝,如果朱元璋是敗家子的話,那豈不是要走秦朝和隋朝的老路。再者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歷來已久就是名言,用在哪家身上都合適,何況走到萬曆皇帝之後的三任皇帝已經是第十幾位帝王了。總體來說,縱觀明朝二百餘年,其舉國強盛還是彼時首屈一指的!至於萬曆帝之後時期,且不說打仗、賑災了,就連皇家的鍋都快揭不開了!

作為萬曆皇帝之後這個時期局外人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其一:明雖亡於崇禎,實則毀於萬曆

萬曆時期歷來都被稱為是“明朝最後的安逸時光”,這話說來倒是不錯!雖然說萬曆皇帝在在位期間並不是太出色吧,但是一方面憑藉著祖宗們的威懾力,另一方面憑藉著“張居正改革”在此兩方面作用下的萬曆明朝不論是從對內還是對外來說,都還是比較強勢的。尤其是“張居正改革”,直接促使明朝出現了“萬曆中興”,給萬曆朝廷積攢下了一筆不下的財富。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萬曆皇帝在張居正去世之後,開始變得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再加上喜愛發動戰爭的性格,萬曆三大徵,均無一例外導致大大耗損了明朝的財富。此後的明朝,那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二:泰昌天啟碌碌無為,崇禎迴天乏力

無論古今,歷來講究“經濟決定政治;經濟不牢,地動山搖”,先前說到萬曆皇帝基本上敗光了明朝的家底。但是萬曆之後畢竟明朝還是間接受到了“張居正改革”的好處而又綿延三代的,如果泰昌帝勵精圖治,一心力改明朝頹廢局面的話,不得不說,那還是非常有希望得。但是泰昌帝卻是個庸庸碌碌的人,之後的天啟帝雖然內在強硬,一直貫穿著祖宗朱元璋和朱棣的嚴厲政策,但是此時非彼時,這個時候的明朝早已是“破敗其外,敗絮其中”了。到了崇禎帝上位,國庫不足100萬兩,就算崇禎帝有天大的本事,他也是迴天乏力,畢竟此時的明朝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歷史課課代表


時代背景不同了,兩個年代所面對的問題也不一樣,朱元璋時期天災無情元朝施政不當橫徵暴斂,天下各處烽煙四起朱元璋借勢揭竿而起,當時朱元璋向名士朱升詢問他起兵後的策略得到的回答是廣積糧,緩稱王高築牆!這就定下了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基本方略並且朱元璋每到一地,總要關心當地農業生產,鼓勵種田養蠶。他安排軍隊耕種糧食,稱為屯田。 任命專管官員,負責修築堤防,興修水利,保證軍糧的供應。這個時候所有的力量都朝一個方向努力,所有的財富都掌握在朱元璋手裡,被用在起義軍上,所以不缺錢!萬曆年間就不一樣了,大明朝從開始到滅亡其實並不缺錢,反而錢財很多,缺錢的只是國庫,勳貴和豪商並不缺錢,官員也不缺錢,大明文官的尤其是京官每年收到的孝敬不計其數,地方官貪汙成風,剝皮實草都沒能讓貪汙風氣好轉,謠傳崇禎帝時期國庫缺錢向官員借錢,大家都裝窮,但李自成打下北京後從文官勳貴身上榨出了七千萬兩白銀可見大明的財富掌握權不在朝廷手裡在文官和以他們為靠山的鉅富手裡,他們藉助朱元璋片板不得下海的祖訓阻礙了國庫來錢的途徑,高喊著不與民爭利,確把錢全部裝進自己的腰包,所以說大明窮,窮的不是勳貴和文官,是國庫和百姓,也並不是萬曆年間缺錢打仗和賑災,財政緊張基本貫穿整個大明王朝!


青春生活wdns


朱元璋為什麼不缺錢去打仗是因為其戰略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是其一;第二點是元末烽煙四起,百姓變成流民,元朝沒有能力能控制地方。導致地方豪強並起,朱元璋手裡有兵,有地盤。能控制稅收。土地兼併幾乎沒有(沒人種地,都逃難去了)同時經濟幾乎只為戰爭服務,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萬曆沒錢在於士紳階級不交稅,土地兼併嚴重。錢全被士紳階層賺去,同時作為最大的利益集團分利不讓。作為萬曆年間的頭號玩家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也只是為百姓減輕了負擔。對於士紳階級可沒有半點方法。畢竟也是其中的一員。所以說只有能夠有效的抑制土地兼併,才能不缺錢。


一點雜聞錄


明晚年皇室也有錢,只是內庫有錢,國庫沒錢。內庫是皇室的私人財產,崇禎捨不得拿出來,戶部申請借內庫的錢,崇禎不肯,寧願加徵費稅,激起民憤,朝廷大臣看他這樣,不降清難道跟你一道上吊?

之所以明朝無忠臣,原因之一是整個明朝都沒有善待官吏,任意打殺,當眾侮辱,待遇又低,眾官每天上朝,都跟妻兒訣別,能夠活著下班回家則燒香慶賀。


TonyDeng


創業時,那是別人的地盤,以戰養戰無所謂。

成功後,這是自己的地盤,捨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