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賞析“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國畫?

影影圈圈


作為一名國畫創作者,我首先得幫這位幾百年前中國畫壇的老先輩正名:他是才子,但不風流,他是中國畫歷史上的一大家。

唐伯虎,本名唐寅,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伯虎是字也是號,還有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號,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


唐伯虎不是風流才子,如果硬把這別號強加於他,只能說是今人的炒作,歷史上的畫家也只有他便於炒作,因為他家境殷實,少年得道,形態瀟灑英俊,頗多佳人青睞,其實啊,他是勤奮努力之人,要不然,怎麼成為明朝吳門四大家?


我記得今人有一句開涮他的話:唐伯虎沒時間點秋香,他得回家多畫畫。還真是,要不然他如此數量、質量的人物、山水、花鳥從何而來?畫畫要高產靠時間,畫畫要質量費時間。

唐伯虎的作品我喜歡。他的繪畫宗法隋唐李唐、劉松年,畫風南北兼容,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亦寫人物畫,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按現在的話說,唐伯虎是一位修養全面的中國畫家,什麼都能畫,並且好的不得了,這可以從當代的拍賣價格窺見一斑,畫好價才高啊。欣賞唐伯虎的國畫,切不可以認為他僅是“風流才子”,要從他的繪畫成就來考慮!您說對不?


陳莊水墨畫家


唐寅生平 唐寅(1470—1523),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畫家、文學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數中國曆代畫家中,唐寅知名度最高,他的名字婦孺皆知,“唐伯虎點秋香”、“三笑”、在民間廣為流傳。 唐伯虎才氣橫溢,但並不風流,他的詩、書、畫被稱為三絕,在繪畫上,唐寅擅長山水,又工畫人物,尤其是精於仕女,畫風既工整秀麗,叉瀟灑飄逸,被稱為“唐畫”,為後人所推崇。書法源自趙孟頫一體,俊逸秀挺,頗見功夫。此外,他還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見的。唐寅,為“吳門畫派”中的傑出代表,繪畫與沈周、文徵明、仇英齊名,合稱“明四家”。又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切磋詩文,蜚聲吳中,世稱“吳中四才子。” 唐寅早期繪畫,“遠攻李唐” 、“近交沈周”。早期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沈周和周臣都是當時蘇州名畫家,沈以元人畫為宗,周則以南宋院畫為師,這是明代兩大畫派,唐寅雖師周臣,卻有勝藍之譽。 唐寅兼其所長,在南宋風格中融元人筆法,一時突飛猛進,以至超越老師周臣,名聲大振。 唐寅畫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畫。唐寅足跡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滿千山萬壑,這使其詩畫具有吳地詩畫家所無的雄渾之氣,並化渾厚為瀟灑。他的山水畫大多表現雄偉險峻的重山復嶺,樓閣溪橋,四時朝暮的江山勝景,有的描寫亭榭園林,文人逸士優閒的生活。山水人物畫,大幅氣勢磅礴,小幅清雋瀟灑,題材面貌豐富多樣。 由於唐寅作畫很少在畫上註明年份,且他的畫風變化也不很有規律,所以很難推測他作畫的時間,也就難以按照時間來劃分他的畫風變化進程。 唐寅在拜周臣為師後,主要是宗南宋院體,但其畫有時也有與沈、文畫風相近的作品,如《南遊圖》。這是唐寅三十六歲時當琴士楊季靜離開蘇州時贈送給他的。畫上人物、車、驢用筆細勁,如紙上游絲。近景的坡上有三四株雜樹交柯攢影。中景左側山岩前一高士騎驢緩行,後面一童僕拉著車負琴緊隨。剛出巖口,右面兩個推車人,匆匆趕路。山路曲折,溪水波動,頗見旅途之辛苦。整幅畫不著色,山勢平緩。而其中一株樹用胡椒點點葉,與沈、文畫樹葉法神似。 唐寅學南宋院畫風格的代表作之一是《雪山行旅》圖軸。雖畫的是雪景,不宜用很多皴筆,但山石結體仍能看出那南宋院畫立方塊的造型。高山峻嶺中的草堂有兩翁正圍爐驅寒,還有一高土騎著馬由童僕支傘擋雪,行走於瓊山玉樹之間。畫的前景主要是枯樹三株,枝幹是“直”、“斜”、“直”的折法,向上明面微露白色,而暗面特別濃黑,以示雪意。此外《溪山漁隱圖》、《灌木叢筱圖》也是這種風格,特別是《溪山漁隱圖》是一幅長卷,分十個部分,是唐寅作品中難得的佳作。 以南宋院畫風格為主的還有《清溪松蔭圖》、《看泉聽風圖》、《抱琴歸去圖》。這些作品用的皴法基本上是小斧劈,皴筆綿密厚重,有的表現了南宋院畫的某一方面特色。《清溪松蔭圖》是典型的小斧劈作品,這是唐寅學周臣時期的精心之作。畫面上的遠山迎面如巨碑,山頭為密密,逐漸疏淡。山腰用雲勾烘托山之高峻。這幅畫上畫一高士呋坐在松蔭下昂首觀景沉思的樣子。高士身上的線條端莊、靜穆,勢態清高。而其中一鬆樹穿插在巖壁之間,古藤纏繞山巒,有隨風微揚之勢,用筆老練。 《看泉聽風圖》主體部分是二高士並坐,正觀賞著由巖 洞中流瀉的瀑布。瀑布雖不大,然奔流急瀉,數處飛流騰躍。唐寅把水勢畫得極其生動,這是宋院畫家們繪畫的特點之一。而這幅畫的山勢突兀,用墨勾皴,明暗清晰,這也是南宋院畫特色。樹後山巖的皴筆輕而淡,逐漸消失在雲間。遠山則起走明顯,略見山峰,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正是馬遠和夏珪作畫的一貫作風。《抱琴歸去圖》也有這些顯著特色。



劉三辰


唐伯虎繪畫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唐伯虎的大作吧。

落霞孤鶩圖

春山伴侶圖

虛閣晚涼圖

杏花茅屋圖

秋風紈扇圖

李端端圖

墨梅圖軸(梅花圖)

枯槎鴝鵒圖(枯槎kū chá :老樹的枝杈。鴝鵒 qú yù:八哥。)

王蜀宮妓圖

牡丹仕女圖

吹簫圖

東籬賞菊圖


翊墨軒


明代繪畫藝術的發展演變大致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代表性的繪畫風格和流派主導當時的畫壇,其中,明代中期以傑出藝術成就享譽蘇州畫壇的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被稱為“吳門四家”,也稱“明四家”,那麼,怎樣賞析“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國畫?



賞析“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國畫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人稱唐伯虎,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是“明四家”之一,他的書法為畫名所掩,也就是說,唐伯虎的繪畫比書法還要有名氣,更受世人關注,由此可見,唐伯虎的書法水平也並不低,很簡單的道理,書法基礎不好的畫家,國畫也不怎麼樣,


賞析“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國畫,其山水、人物、花鳥俱佳,唐伯虎是一個擅長“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的畫家,這在中國繪畫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幾乎無一人可以和唐伯虎相提並論,大多數國畫家都只是擅長人物或花鳥或山水,不能三者皆精,

唐伯虎的書法俊逸挺秀,富有書卷氣,所以說,唐伯虎的國畫作品也富有書卷氣,

曾有古代名家評道:“伯虎才高,自宋李營丘、范寬、李唐、馬、夏,以至勝國吳興、王、黃數大家,靡不研解,行筆極秀潤,縝密而有韻度,唯小弱耳。”,唐伯虎的國畫代表作《落霞孤鶩圖》,變南宋院體畫風,用筆細秀,墨色清雅,借唐代王勃少年得志的詩篇,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之感。欣賞唐伯虎的畫,別有一番滋味詩意。



詩夜城主


唐寅仕女人物繪畫從摹寫的角度講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創作的古裝人物畫題材,另一類是臨摹歷朝歷代著名畫家的傳世範本。前一類題材的代表作品非常多,比較著名的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王蜀宮妓圖》。

王蜀宮妓圖

此圖曾一度命名為《孟蜀宮妓圖》,此名由明末汪珂玉《畫錄》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經專文考證才改為《王蜀宮妓圖》。背景取材於五代前蜀後主王衍時期,所畫宮女皆衣道服,頂金蓮衣冠結霞的歷史記載。唐寅精心地描繪了四個盛裝的宮妓,反映了五代時蜀國的宮廷生活。她們頭戴鮮花冠子,金銀寶釵,身著華麗的長褂、修裙。她們雪白的臉上抹著厚厚的脂粉,一手執鏡,正在檢查自己的粉妝是否合適。一人手託脂粉盒,另一人替她整理衣裙,還有一個在旁邊指導。畫面中間一正一背兩個宮妓,近處背向者穿一件淡黃色長衣褂,與取相對者則穿著顏色較深的花青大褂。這樣在色彩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產生了醒目的藝術效果。

吹簫仕女圖

《吹簫仕女圖》是唐寅古裝仕女人物畫的另外一幅代表作。畫中表現一女子美麗端莊,雍容華貴。低頭吹簫,全神貫注,但其眉間微帶哀愁,似乎黯然神傷,無助而又無奈,獨自一人,在空曠中用簫聲傳達出她內心的哀怨。此圖人物衣紋用鋼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豔的色彩,顯得綺羅絢爛。人物情態刻畫得生動入微,不愧為唐寅仕女畫的優秀之作。此畫即體現了一位文人的情懷與趣味,也如實地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心理感受。從該幅作品所傳達的情緒上看,應是唐寅晚年的自身寫照,由於無助和無奈,只有自己聆聽委婉的簫聲,是唐寅在失意潦倒時對往昔的一種追憶。總之,本幅人物作品是唐寅將感情的悲憤賦予在精湛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精神之中的代表之作,畫意表達也很傳神。

唐寅 臨漢宮春曉圖卷局部之一

唐寅《臨漢宮春曉圖卷》是明代仕女繪畫的典範,雖然是臨摹之作,但畫工精細,色彩雅麗,以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仕女人物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顯示了畫家唐寅過人的觀察能力與精湛的寫實功力。人物皆唐以來衣飾,取名漢宮,是當時對宮室的泛指。本幅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為題,描繪後宮佳麗百態,全畫構景繁複,除人物外,傢俱屏風、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

唐寅 臨漢宮春曉圖卷局部之二

唐寅擅人物畫,尤工仕女,重視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吸收南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豪金,綜丹縷素,精麗絕逸,無愧古人,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臨漢宮春曉圖卷》不僅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有別於時流的板刻習氣,直趨宋人室,功力水準與同時代另一位仕女人物畫高手仇英的水平不相上下。

唐寅 摹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摹韓熙載夜宴圖卷》 不同於上面幾幅人物畫手卷比較忠實於原作的特色,相反作品中作者自由發揮的成分更多,摹其大略而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應該是唐寅默臨之作。該作品絹本工筆重彩,現藏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唐寅 摹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摹韓熙載夜宴圖》通過“聽樂”、“觀舞”、“小憩”、“清吹”、“送別”五段,從一側面表現表現韓府夜宴的全過程。唐寅的摹本,對原作的段落作了較大的改動,使段落之間連接更合理、更完整。唐寅為了突出韓府的奢侈,突出夜宴的繁華,除了在每段之間增加屏風和石盆栽為間隔外,又在每幅畫中增繪了許多傢俱。

唐寅 摹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摹韓熙載夜宴圖》表現出唐寅對傢俱的非凡觀察能力,其中一個場景上韓熙載單衣袒腹,脫靴坐在椅上,輕揮紈扇,有一侍女進來似為稟告主人有客蒞臨。唐寅增繪一大折屏,折屏上繪有山水,屏左又繪一方桌,屏右又繪一座屏。在這幅畫裡,唐寅共增繪三件傢俱,可以說,這三件傢俱都是唐寅的自由創作。唐寅摹寫此圖時,不僅在背景中作了較大的改動,而仕女人物衣著依然濃豔華麗,面部形象以“三白法”施粉,具有典型明畫仕女繪畫風格,對後來的畫家尤其是清宮仕女畫家產生很大影響,成為明代仕女題材創作之最傑出者。


收藏家雜誌



納蘭自強


唐寅是不是風流的才子?這取決於你如何理解風流二字。據我所知,唐寅經常出入嚴打的地方是真的,但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大部分都是假的。

唐伯虎是“明四家”之一,繪畫成就在明代與沈周、文徵明、仇英齊名。書法在明代排不上號; 至於詩文,個人覺得市氣太重。

唐伯虎持才傲物,人很聰明,但反為聰明所誤,這從他的科考經歷可見一斑。

在繪畫上,唐伯虎跳過元人直攻南宋,與文、沈的純文人畫拉開距離,畫面更符合明人獵奇心理。他的山水畫改造了馬遠、夏圭、劉松年的皴法,變猛厲為清剛,結構更為嚴整,山石樹木刻畫精微。唐寅的水墨山水,被人稱之為“情深之尤物”,極富抒情性。

唐寅在繪畫上是有很高才情的,他的畫有院體的格局,但重墨氣; 有宋人的謹嚴而生動有加,有文氣而筆力勁健。在明代文人畫與院體畫之間獨闢蹊徑。

唐寅亦善人物畫,工寫兼能。其《孟蜀宮妓圖》筆法圓勁,設色濃麗典雅,衣服紋飾刻畫精細,非同凡響。《東方朔偷桃圖》《秋風紈扇圖》則揮灑自如而筆墨生動。花鳥畫成就不及山水、人物。

唐寅對後世繪畫的影響並不在於他的具體作品,而在於其對前代繪畫與時流的一種觀察方法與改進思路,溝通了文人畫與院體畫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以文人的視角去取捨院體,以世人的目光去豐富文人畫。

我們賞析唐寅作品,最好拋開“點秋香”之類的干擾,或周星馳似的無厘頭,迴歸到歷史場景中去看待這個不幸歷史人物的精神世界。





徐榴堂


你好親,很開心聊一下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國畫藝術

唐伯虎與沈周,仇英,文徵明等畫家合稱為吳門四家

唐伯虎,個人拙見,如同達芬奇,是一位全才畫家

千萬不要以為唐伯虎,是一位僅僅會畫畫的畫家,在中國美術史上,許多文人畫家,都是全才畫家,不僅僅擅長繪畫,還擅長書法,還擅長在畫中題詩,有助於抒發畫面的意境

畫家唐伯虎,博學多才,不僅能書擅畫,而且還能呤詩作曲

對於畫家而言,每個畫家都有自己的藝術標籤

比如提到梵高,就聯想到向日葵,星空,烏鴉,麥田

提到唐伯虎,不得不提他的仕女畫作品



在唐代時期,唐代的仕女畫,如張萱,周昉的仕女畫作品,畫中的仕女,都是宮廷中的仕女,頭上梳著高髻,鑲許多珠寶飾物,衣著鮮豔,華貴,呈現富麗堂皇的畫面氛圍

畫家周昉的作品《簪花仕女圖》,畫中的仕女,衣著華麗,畫中手持紈扇的婦女,盡顯富貴悠閒的氣氛

而唐伯虎的作品《秋風紈扇圖》,畫中手持紈扇的仕女,卻是小眉小眼的造型

唐伯虎這幅《秋風紈扇圖》,取材構思來自漢代美女班婕妤的悲涼命運,班婕妤本來被漢武帝寵幸,但是後來趙飛燕進宮後,班婕妤倍受冷落,看盡人世的淒涼

唐伯虎,一生身世坎坷,如同西方美術史上的表現主義畫家蒙克,都遭受過親人接連離世的不幸

後來,又因科場舞弊案受牽連,所以畫家只能賣書畫詩文為生。

於是從班婕妤的靈感中,畫家感受到了班婕妤和自己相同的被拋棄的坎坷命運

《秋風紈扇圖》,畫中的仕女被畫家安排在空曠,蕭瑟,寂寥的環境中,仕女亭亭玉立,但是臉龐上盡顯一絲悵然若失,憂鬱迷茫的眼神,彷彿是畫家面臨自己悲慘命運的無奈和悵惘

唐伯虎,畫筆下的仕女勾勒的線條很考究,有粗有細,剛柔並濟,或重或輕,不失流暢和生動的韻律。

唐伯虎,不同於唐代的仕女畫,取材於宮廷貴婦,唐伯虎喜歡畫青樓女子,因為唐伯虎仕途絕望,同情青樓女子的不幸生活,同時在創作青樓女子時,找到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靈感。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怎樣欣賞唐伯虎?有幾種途徑可供選擇

①如果是因看過影視劇或風流故事,才子傳奇對他發生興趣,可以看他的傳記,進而讀唐伯虎的詩。

②與他同時代的人同樣要關注,如文、沈、仇英等人畫作對比欣賞,文沈精善山水花卉,仇英長於人物,唐伯虎是通才,也擅長人物仕女,二者尤應對照,文玩書畫收藏界有說~"文沈易得,唐仇難求″,為什麼唐仇難求?可以從二者對比入手,學會賞析。

③唐伯虎之所以畫藝精是從師承古人來的,李唐、劉松年對他有很多影響,也要將李劉與唐對照多看;唐伯虎當然也影響了後人可稱得起"包前孕後,古今獨立″這樣的讚譽,比如現代的~

吳湖帆、張大千以及陳少梅等都學過唐,這又增加了向下的對照,照這樣的路徑探尋,自然就學會了欣賞慢慢來…


瓦家118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山水畫多為工寫山水,主要特點是用筆細潤,用色明快,勾點皴染之間頗顯功力。畫作清新雅逸,格調文人氣息濃,意境冷寂。人物畫以仕女圖居多。書法功力深厚取法趙孟頫,明四家之一。平心而論,唐寅的山水畫在明四家中是最好的一位,無論在功力構圖和意境上,唐寅都是最好的,加之他的行書俊氣,灑拖,堪稱神筆,詩文也不凡。縱觀他的山水。詩,字,畫三絕融為一體,可謂無可挑剔的完美結合。唐寅不愧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存世名作有《落霞孤騖圖》和《秋風紈扇圖》,現存上海市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