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全國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全國副省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這兩個概念我們經常遇到,我國有哪些副省級城市?有哪些國家中心城市?他們是怎麼確定的?發揮了什麼樣的功能?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副省級城市

什麼是全國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副省級城市為中國大陸地區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稱,源自改革開放1980年代。副省級市是指百萬人口以上,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行政級別上享受副省級待遇的特大型城市。副省級市與一般城市的區別,主要體現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方面,國務院和國家計委等主管部門將副省級市視為省一級計劃單位。儘管副省級市仍屬於省轄市,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上,副省級市政府已經擁有了省級政府的職權。

副省級市行政級別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為計劃單列市,受省級行政區管轄。副省級市的市長與副省長行政級別相同。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文件(中編[1994]1號),原14個計劃單列市(重慶、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和濟南、杭州共16個市的政府機關行政級別定為副省級。1995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關於副省級市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中編髮[1995]5號),明確將前述16個市定為“副省級市”,但它們仍為省轄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領導。1997年重慶恢復為中央直轄市後,副省級市減少為15個。

什麼是全國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這個概念是國家層面提出來的。所謂國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這種功能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

現在國家級中心城市有九個,為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瀋陽、武漢、哈爾濱、西安、深圳等區域大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的確立過程:

1、2010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設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國家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定位。

2、2016年5月國務院批覆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

3、2016年12月國務院批覆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4、2018年2月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官網正式發佈《關於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經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已有9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正式提出申請的城市有12個,分別是深圳、南京、瀋陽、大連、青島、福州、廈門、杭州、長沙、石家莊、蘇州、合肥等城市。

什麼是全國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九個國家中心城市

擴展資料:

中心城市定位:

從總體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應當引領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重慶地處內陸腹地,居承東啟西重要戰略地位。

武漢輻射帶動中部和長江中游地區;鄭州承擔中國東中西部地區交通的樞紐作用 ;西安立足古絲綢之路起點,發揮區位交通連接東西、經濟發展承東啟西、文化交流東西互鑑的獨特優勢。

北京:著眼建設世界型大都市,強化首都功能,發展首都經濟,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提升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影響力,聯袂天津引領環渤海地區發展。

天津:提升國際港口城市、生態城市和北方經濟中心功能,重點開發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先進製造業和技術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協同北京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發展。

上海:優化提升經濟功能,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聯袂南京、杭州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發展。

廣州:形成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格局。建成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增強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高端服務和綜合服務等功能。

強化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和區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聯袂深圳、香港、澳門推進珠三角地區現代化。

重慶:圍繞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重慶大都市區西部開發開放戰略支撐和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載體功能,充分發揮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航運中心的作用。

成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武漢:堅持立足中游、引領中部、服務全國、鏈接全球,全面提升武漢現代製造基地、服務高地、創新源地、開放平臺功能,強化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及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強化支撐和承啟作用,拓展沿江發展新空間,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

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增強輻射中部的現代服務功能,打造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構築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國際知名的美麗宜居城市。

鄭州:著力發展樞紐經濟,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著力增強經濟綜合實力,努力建設具有創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態智慧、開放包容的國家中心城市,在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支撐中部崛起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貢獻。

夯實產業基礎,全面提升綜合經濟實力,突出改革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堅持內外聯動,構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西安: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強西鹹新區、西安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西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強化面向西北地區的綜合服務和對外交往門戶功能,提升維護西北繁榮穩定的戰略功能。

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保護好古都風貌,統籌老城、新區發展,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形成多軸線、多組團、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

區別

用一句話說清副省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區別就是,副省級城市是行政級別,國家中心城市是從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引領作用確立的,都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特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