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被不看好的將領,靠著自己的實力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不才講史


不被看好的將領,又通過自己的實力實現了人生逆襲的,首推韓信,其次還有劉關張三兄弟等。

首先說說韓信

韓信我們都知道,早期極為落魄,然而他卻不屑於做一個普通人,一心想著封侯拜相。在平常人看來他就是一個好吃懶做,只會異想天開的無賴!

韓信在從軍入伍之前,正是因為被人所瞧不起而受過胯下之辱!

哪怕是在從軍之後,早期也是沒有受到任何重用的。他先是投奔了項梁,然而也只是留在部隊,默默無聞而已。項梁戰死後,韓信歸於項羽帳下,項羽讓他做了一個郎中,他多次向項羽獻計也都沒有被項羽所採納!

再後來,韓信離楚歸漢,在劉邦的麾下做起了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基本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直到後來多次與蕭何交談,得到了蕭何的賞識。在蕭何的引見之下,才開始被劉邦所重用。

此後的韓信一路在戰場上大放異彩,最後更是在圍剿項羽的大戰中先是用“十面埋伏”之計兵圍項羽於垓下,繼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敵兵士氣,終而導致了項羽兵敗自刎!!

韓信依靠自己的實力封侯拜相,被封為王。

當然,後面韓信的結局並不好,不過,那都已經是後話了。

再來說說劉關張三兄弟(其中有野史與小說的成分)

有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在三國之初,各路諸侯群起之時,劉關張三兄弟是最為人所瞧不起的。

其中,劉備的祖上雖出身皇族,但是到了劉備這一代其實已經非常貧苦了,早年為了生存,劉備靠織鞋為生。

關羽更是一個因為在家鄉犯了事而逃離在外的逃犯!在逃亡的過程中賣過棗.......

張飛就更不用說了,早年就是一個殺豬屠狗之輩.........

桃園三結義之後,三兄弟走到了一起,立志共謀天下大事。可想而知,如此殺豬販履之輩又如何能夠讓得其他的諸侯與將軍們所瞧得上呢?

後來,曹操假託皇帝詔書,集天下英雄對付董卓。就在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之時,卻被董卓方的猛將華雄連斬三員大將!正在大家頭痛之時,僅是馬弓手的關羽請纓!!

這才有了溫酒折華雄的故事。

此後,三兄弟靠著自己強悍的戰鬥能力,一路征戰,共同打下了蜀漢政權。


暗夜思考


蔣介石:毛澤東就是一個農民。

我國革命最困難的時期,就是長征了。中央紅軍出發前有8萬多人,等到陝北之時,僅剩下數千人。而長征路上,讓紅軍擺脫敵人圍追堵截的一戰,就是“四渡赤水”了。

當時,蔣介石調動150多個團,想把紅軍剿滅在雲貴川邊境。而紅軍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穿插往返,如魚得水,將國軍耍得團團轉,成功跳出了敵人包圍圈。也是因此,“四渡赤水”也被認為是毛主席最逆天的軍事壯舉。

這一戰中,蔣介石對局勢的態度也很有意思。

一渡赤水之時,蔣在日記中高興地寫到:

“匪向西竄,受川軍此次土城之打擊,則其愈西愈死矣。”

此時的蔣介石,以為毛主席這個農民要失敗了。

等到四渡赤水之際,毛主席對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虛晃一槍。

這一招,嚇得蔣趕緊調滇軍“救駕”。滇軍一走,就給毛主席率軍渡過金沙江、跳出包圍圈,製造了機會。

事後,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殊為一生用兵莫大之恥辱”。此後,蔣介石對毛主席的用兵能力,再也不敢小覷。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粟裕。相比林帥和陳賡大將這樣成名很早的將領,粟裕曾長期默默無聞,不被人所看好。特別是開始長征之際,他並沒有跟隨大部隊長征,而是被組織上留下來,待在南方打游擊,這對他以後的發展相當不利。然而他卻硬是靠著自己的實力,在解放戰爭中打出了威名,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土地革命期間,粟裕默默無聞;抗日戰爭時期,他依舊默默無聞。抗戰時期,他並沒有在八路軍部隊工作,而是在新四軍工作,遠離軍委總部。他先後擔任新四軍中擔任副支隊長、師長等職務。相比八路軍和軍委總部在在一起,留在新四軍工作的粟裕,顯然有點落寞。而當時新四軍中最有名的將領是彭雪楓,粟裕也多少有些暗淡。

當時軍委總部的對八路軍的關注顯然是超過新四軍的,即便關注新四軍,也不會注意到有個叫粟裕的將領。

然而正是這個默默無聞的粟裕,卻在解放戰爭中打出了威名。蘇中戰役七戰七捷、在魯南戰役中殲滅國軍五大主力部隊之首的整編74師。在濟南戰役中全殲濟南守敵10.4萬餘人(包括起義兩萬餘人),生俘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將領23名。他率華東野戰軍參與淮海戰役,在整個淮海戰役中,我軍殲滅國民黨軍44萬餘人。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因為這樣的赫赫戰功,粟裕成為新中國第一大將。


袁衛宇


蔣介石在當黃埔軍校校長的時候,他就沒有看好徐向前,當時的他是看走眼了。為此,錯過了徐向前也成為了蔣介石一生當中最大的遺憾。

那麼,為何蔣介石會錯過徐向前呢?

我們從頭來說一下吧,大家都知道徐向前是黃埔一期的學生,而且他還是黃埔軍校最為優秀的學生之一。

他進入黃埔軍校的引薦人正是毛澤東。

當徐向前來到黃埔軍校的時候,他還認識了很多當時比較有遠大志向的人。可以說能夠入讀黃埔軍校的學生,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

蔣介石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他就開始培植自己的心腹了。

那麼,要如何找到最為優秀的學生呢?

蔣介石想來想去,只有通過談話來了解了。於是,蔣介石就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裡,然後找一些學生談話。

我們都知道的杜聿明、胡宗南、鄭洞國等等國民黨高級將領,他們都是黃埔軍校時候,被蔣介石提拔起來的。

有一天蔣介石也找到了徐向前談話。

但是,徐向前一項都是話不多的這麼一個人。有的時候很多厲害的人物,他們都是不顯山不漏水的。

徐向前恰恰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但是,當時的蔣介石覺得徐向前不愛表達,應該不是自己要找的人。於是,他就這樣和徐向前擦肩而過了。

當然了蔣介石即使想要拉攏徐向前,徐向前肯定也會拒絕他的。因為徐向前早就認識毛澤東了,他們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戰。

事實上到了戰場上,一打仗的時候,蔣介石才叫苦不迭,尤其是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徐向前在太行山打的一些列的戰役,給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這時候的蔣介石才知道,原來徐向前才是那一個擅長打各種戰役的優秀將領。

我們都知道,解放戰爭的時候,也是徐向前帶領的人民解放軍,打敗了閻錫山,解放了山西全境的。

可以說徐向前就是這樣一個一開始沒有被蔣介石看好,但是,到了戰爭的時候,靠著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成為了最為頂尖的優秀將領的人。


不才講史


1928年初,第一次下野的蔣某人復出重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他深刻反思了前一年8月桂系的“逼宮事件”,認為軍事情報不及時和軍隊思想掌控不得力是兩大原因,遂“痛定思痛”在總司令部內一口氣任命了幾十名侍從副官和聯絡參謀。其中“聯絡參謀”的主要職則。就是蒐集各部隊的內部情況和軍事主官的思想傾向,這批新增聯絡參謀中有兩個傢伙,後來都成為了著名的軍統大特務。



其中一個是黃埔二期的鄭介民,另外一個就是黃埔六期肄業的戴笠,聯絡參謀的工作雖然名義上直接對蔣某人負責,但是卻由其親信王柏齡統一管理。之前戴笠在蔣某人下野期間仍然沒有閒著,四處蒐集情報工作“頗有成效”,加之原密查組長鬍靖安的力薦,才被破格任命為總司令部上尉“聯絡參謀”,但是在1928年的那個時間段裡,戴笠還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因為在當時的總司令部裡,新銳軍官和副官、參謀等幾乎都是黃埔前三期的畢業生,拉幫結夥各具勢力,唯獨這個戴雨農是六期的小弟,地位不高,人微言輕,很是被那幫子黃埔學長瞧不起。戴笠甚至不具備直接晉見總司令和隨意出入官邸的權力,許多辛苦蒐集來的情報不能面呈,儘管7月間被任命為徐州戒嚴司令部少校副官,情況仍然沒有多少改善。



不僅是他的黃埔學長們,甚至連總司令官邸的警衛、司機、廚師、孃姨們也都非常輕視戴笠,每次看見戴笠都直接喊:“小癟三又來了”。尤其是侍衛長王世和最瞧不起戴笠,這個黃埔一期的奉化籍軍官仗著寵信,一貫專橫跋扈欺上瞞下,可他又是戴笠晉見必須過的一關,當時的戴笠又囊中羞澀沒有多餘的銀子孝敬王世和,便只好使小錢買通警衛和司機等人轉呈文件,這就犯了王世和的大忌。

有一次,王世和再次發現戴笠繞過自己晉見,於是在戴笠出門時破口大罵:“戴雨農,我下次再看見你私闖官邸,非把你關起來不可”!而未來的陸軍中將(職務軍銜)、軍統大老闆戴笠也不敢還嘴,只能默默夾著尾巴離開,並引以為奇恥大辱。戴笠發跡之後,終於動手腳把王世和趕下了侍衛長的位置,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這時候的戴笠因為沒有專門的特務機構,幾乎就是個“情報個體戶”,工作起來不僅要起早貪黑,還要遭人白眼,沒有什麼人會認為他有出頭之日。他每天很早出去搞情報,半夜三更回來後要分類整理,然後再請自己的同期同學徐亮用正楷謄寫出來,草草睡一會之後,天不亮就要去總司令官邸候著呈交,手頭有幾個錢時坐黃包車,沒錢時就要走著過去。

茲要避開王世和的糾纏,使情報順利送給總司令秘書毛慶祥,那麼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會轉到蔣某人手中,如果情報一旦被肯定,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補充資料時,蔣某人就會囑咐毛慶祥發給戴笠一筆經費。拿到經費的戴笠照例會抽頭給警衛、司機、孃姨們一點好處,剩下的錢才留著自己花以及調查之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遠不是後來那麼權勢熏天。



轉機出現在1929年冬天,重掌兵權的唐生智宣佈反蔣,戴笠奉命潛入河南進行策反活動,他首先拉攏了唐軍總司令部軍警稽查處長、黃埔二期生周偉龍,並通過他收買和串聯了一批唐部軍官,造成唐生智所部分崩離析,進而在中央軍的武力攻擊下很快土崩瓦解,唐生智被迫通電下野。而完成任務的戴笠受到重獎,同時晉升中校聯絡參謀,成為總司令部的後起之秀。

從此戴笠的份量明顯加重,中原大戰期間負責瓦解西北軍,成功收買石友三等人倒戈,再單獨負責張學良東北軍的對接工作,開始獨擋一面。



1930年末成立第一個特務組織調查通訊小組,建立所謂的“十人團”,開始與中統特務機關的前身“黨調處”分庭抗禮,1932年復興社成立,戴笠在胡宗南的力薦下出任特務處長,力壓黃埔二期的鄭介民,1934年再兼南昌行營調查科長。

也就是說,從1928年正式從事特務工作開始,戴笠僅僅用了四年時間就成為軍統前身“特務處”的老大,完成了從“小癟三”到令人談虎色變的特務頭子之逆襲。1937年成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老軍統)二處少將處長,1938年成為新成立的軍統局副局長,從上尉混到少將,也僅僅用了九年光景。


度度狼gg


粟裕大將。彭總賀總等人幹總指揮的時候,粟裕才是警衛班長。隨著時間推移,傑出的大兵團指揮能力逐漸顯現,十大元帥之後的十大將榜首,威武。胯下之辱的韓信在項羽賬前乾的是執戟郎,官職和粟大將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項羽處志不能伸加入劉邦陣營,沒想到仍然不被重用,於是當了逃兵,抓回來喊冤稱才能無法施展,被封為治粟都尉,以觀後效!再一次辭職開溜。於是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登臺拜帥,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十面埋伏。等等等等,實現了人生逆襲


內事外事不決問我


劉源上將絕對能上榜,41歲入伍,49歲做到中將,58歲到了最高軍銜。


重名又重姓


從騎奴靠裙帶關係而一飛沖天的大司馬大將軍衛青

衛青本就出身低微,而且還是私生子,長大後跟隨二姐衛子夫在平陽府做騎奴,後來漢武帝一次打獵後到平陽公主府看上了做歌女衛子夫,並且將他們姐弟倆一同帶進了皇宮。

衛子夫得到漢武帝寵幸後,遭到了皇后陳阿嬌的嫉妒,衛青也因此受到了牽連,好在得到了公孫敖幫助才死裡逃生,漢武帝知道這件事後開始重視衛青。

漢武帝決定向匈奴開戰後,便派出了四路大軍,分別由李廣、公孫敖、公孫賀、衛青各統領一路。這其中最被人瞧不起的是騎奴出身的衛青,最被重視的則是被匈奴稱為飛將軍的李廣。最終戰役的結果卻出乎意料,李廣全軍覆沒慘遭生擒,最後僥倖逃脫;公孫敖部一萬軍隊僅有三千生還;公孫賀部無公而還;只有衛青率軍大膽長驅直入,攻破了匈奴祭天聖地龍城,打破了匈奴自從漢朝初年以來不敗的神話!也從此頂替了李廣等將,成為了漢武帝最為倚重的將軍。


小傷聊史


這樣的將領有許多,遠的不說,方城就講一個紅軍將領的故事,我覺得他的經歷更豐富、更曲折、更有現實意義。

他就是開國上將周純全。

周純全,湖北黃安人,出身貧苦。十二歲時,家裡東挪西借,供他上學讀書。讀完初小,家裡實在無力供他再讀下去,十六歲的周純全便到漢口一家紗廠打工,補貼家用。漢口,中國工人運動的發源地。周純全由此開始成為了一名工人運動的骨幹,“二七”大罷工時,周純全被選為工廠支援“二七”大罷工後援會的會長。

1926年,回到家鄉的周純全,加入了共產黨。轉年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不久便擔任了信陽縣委書記。

1930年,鄂豫皖蘇區成立,年輕有為,根正苗紅的周純全被選為特委常委。張國燾到達鄂豫皖根據地後,實行左傾路線,工人出身的周純全被提拔為鄂豫皖蘇區政治保衛局局長。不久,張國燾進行白雀園大肅反,冤殺了許多紅軍將士,身為政治保衛局局長的周純全難咎其責。

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時,周純全先後擔任紅10師政委,紅9軍,紅31軍政委,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一躍成為紅四方面軍的四號人物。

1935年8月,在松潘縣沙窩寨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為了團結紅四方面軍,促使張國燾率軍北上,中央對張國燾做出了妥協與讓步,紅四方面軍的幾位主要領導幹部進入到中央政治局,周純全增選為政治局委員,並擔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

張國燾南下失敗後,不得不三過草地,北上到達陝北與中央紅軍會合,周純全進入抗大學習。

人生有高潮,便有低潮。抗大畢業後,周純全被分配到陝北公學任協理員,成為了一名營級幹部。沉重的思想壓力,巨大的心裡落差,並沒有使周純全消沉下去。他任勞任怨,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彌補過去自己給革命所造成的損失。

二年後,周純全被任命為抗大一分校副校長,校長,並率領一分校的全體師生東渡黃河,到晉東南、山東,開展敵後辦學。抗戰勝利前夕,周純全任山東抗日根據地濱海行署副主任。

抗戰勝利後,周純全隨十萬大軍入東北,任本溪湖煤鐵總公司總經理,一年後,任遼南行署主任。隨著東北戰事的升級,像周純全這樣革命意志堅定,鬥爭經驗豐富的軍地兩用人才開始脫穎而出,不久他調任遼南省委副書記,之後又擔任東北民主聯軍東線戰勤司令部司令員。

林總手下無弱兵,周純全因支援、保障前線工作有力,被任命為東北野戰軍後勤部副部長,第一副部長。全國解放後,任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後勤部部長,主抓海南島戰役的後勤保障工作。

長期的辛勞工作,使周純全在川陝根據地作戰受傷的右眼完全失明,但他無怨無悔,始終保持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奮勇向前。

抗美援朝開始後,原本到朝鮮前線瞭解戰場後勤保障工作的周純全,被彭總當即任命為志願軍後勤政委,配合他昔日的老部下,時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的洪學智,主抓志願軍後勤保障工作。軍令如山,周純全甚至沒來的及交接中南軍區的工作,便投入到嚴酷而又緊張的工作中去。

面對美軍瘋狂的“絞殺戰”,周純全千方百計,創造性的實施戰場保障工作。如夜間行車、設置防空哨,重點路段設立對空作戰部隊,醫院靠前設置等等。由於措施得當,保障有力,周純全與洪學智所領導的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獲得了彭總、中央軍委的高度讚揚。

三年的抗美援朝經歷,無疑是周純全一生最為輝煌的時期,他以自己堅定而又卓越的領導能力,贏得了廣大志願軍將士的尊敬,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次讚譽。

抗美援朝停戰協議簽定後,周純全被任命為人民解放軍後勤部第一副部長兼副政治委員。55大授銜時,周純全被授予上將軍銜。

1985年7月28日,周純全上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方城闕


劉秀。

朱元璋說劉秀曰:

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

劉秀這個人呀,既是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

一般來說,我們在生活中如果被別人評價為好人,心中是會有一點不舒服的。

對不對?

說人是一個好人,這其中有一點點可惜和瞧不起的意思在中間的。

好人!不是褒義詞。

但是,朱元璋說劉秀是一個好人,那真的是既實事求是,也表達的是尊敬褒揚之意。

並沒有可惜和瞧不起的意思。

甚至可以說朱元璋對劉秀是“心嚮往之而不能至”也,誰都知道,朱元璋不是一個“好人”!

劉秀真的是一個好人!

所有的人都認為,劉秀這個好人真的不適合去打仗,包括他的大哥劉縯,劉縯常把劉秀“比之高祖兄仲”。

劉縯的意思是說“弟弟你就和咱家祖先劉邦的那個窩囊哥哥似的,只會種地,哥哥我會打仗,會造反,弟弟你等哥哥我做了皇帝享福吧!”

這不怪劉縯瞧不起劉秀,劉秀確實看起來就是一個種地的好手,怎麼看也不是衝鋒陷陣的人,他一天幾遍的往地裡跑,每天擔心的不是天氣就是莊稼,要麼是莊稼地裡的害蟲。

怎麼看劉秀他也只是一個過日子的好人,和殺人盈野的大將軍實在風馬牛不相及。

然而,天下大亂,好人沒有了日子好過。

劉秀也就騎著一頭牛上了戰場!

一開始,也不怎麼的,有他哥哥在前面衝鋒陷陣嘛!顯不著劉秀的鋒芒。

後來,哥哥被殺!劉秀更像是一個“窩囊廢”了。

既不敢穿孝也不敢哭泣,反而“害怕”的跑去殺了自己哥哥的劉玄面前大罵自己的哥哥不服皇威,實在該死。

“真是一個懂事的好人呀!”劉玄說。

再後來,劉玄政治集團一直認為——劉秀是一個可以相信的好人。

派他去了河北收拾山河,

於是劉秀北渡黃河,終於露出了猙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