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來就經常抱的寶寶和不怎麼抱的寶寶長大了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嗎?

張鐔月


如果說寶寶長大成人以後有什麼明顯的差別,我覺得除非有科學研究和長期的調研跟蹤,否則很難說有多大的區別。

但是,在小時候,還是有所差別的。

寶寶剛生下來,需要充足的睡眠,還是儘量不要抱,讓寶寶躺在床上自由睡眠。一是因為寶寶經常抱在懷裡,身體受到束縛,尤其是頸椎,脊椎等,得不到舒展,不利於寶寶的發育。二是寶寶被經常抱,會形成依賴感,長期的話,就會經常要抱,不抱就會引起哭鬧等。

以前的觀念也會認為經常抱孩子會讓孩子產生依賴,不利於獨立,孩子會比較脆弱。所以,孩子哭鬧的時候就不用管,等到他自己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但是現在新的理念認為,孩子如果哭了、餓了、鬧了,需要大人抱的時候,大人就適時給予擁抱,尤其是媽媽,讓孩子感覺到信任、踏實,最終停止哭泣。我比較贊成後面這種理念,一是自己做了媽媽之後,看見孩子大哭的時候有點心疼,二是認為孩子現在哭鬧如果得不到滿足,會影響他以後情緒的表達和情感的訴求,孩子也會缺乏安全感。三是覺得孩子想要抱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何不滿足他?況且滿足他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

所以,我覺得孩子小時候儘量少抱,以免影響孩子發育,但當孩子需要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吝嗇擁抱,同時各個階段注意抱的方式,幾個月的時候,要託著頭,孩子還不能豎起頭來,等到長大一些,就可以適當的豎抱以滿足孩子對外界好奇、感覺新鮮的需求。

一己之見,需要對你有啟發吧!


透明七彩瓶


有差別的,經常抱的寶寶,他形成了一種依賴性!我做月子期間,是我親身經歷的!那是寶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因為是新手媽媽,所以有些事情不太懂,寶寶一鬧人,我就有點不知所措立馬就把他抱起來,但是這個舉動也讓我以後的日子都過得很累!那時,婆婆不跟我們住一起,,老公上班,所以晚上,就我一個照顧寶寶!小傢伙被抱的愣是睡覺放不到床上了,一放床上就哭鬧不止。就這樣,我幾乎抱著他睡了整整一個多月!慢慢的大了,我也就沒怎麼慣著他了,有時候不管他,有時候就帶他在戶外活動的時間比較長,這樣他就會累一些,入睡也快點,也漸漸的可以自己睡覺了。

因為媽媽的懷抱是溫暖的,也是最有安全感,所以寶寶當然喜歡!對於,經常抱的寶寶與不經常抱的寶寶在長大以後沒有太大的差別!主要還是看大人的教育方法。當然,當寶寶可以稍微放手的時候,家長,還是不可以肆意妄為的慣著他,這樣以後大了,那壞習慣可是難改了!與那些不經常被"抱著"的孩子你會發現有很大的區別!雖然我的寶寶在月子期間,我抱了整整一個月,但是他現在快兩週歲了,一點也沒有,嬌氣的毛病,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他都可以做!

總之抱於不抱的差別在於,什麼時候不抱,什麼時候抱!


火樂火樂的媽媽


那差別太大了!經常抱著的輕者每天都得要抱著 ,不管做什麼都要抱著做,好一點的只要抱著不管誰都可以。嚴重的就只要那麼一個人抱 ,姿勢都還得有講究。我有個堂姐的女兒就是每天睡覺得在推車裡,輕輕的推動是沒用的,必須用摔得咚咚咚大力才行 ,這哪是睡覺啊分明是被摔暈的。

我家小孩從在月子裡,家裡人就不讓抱,餵奶都是自己睡床上吃的 。吃飽了又接著睡就是了 。抱著睡的小孩就是睡著之後你都得抱著 。挨著床就醒。抱著睡對小孩的脊椎也不好。所以有些時候有些習慣都是大人給慣的。你不能按著孩子的習性來 ,大人得有自己的原則。

特別是新手爸媽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心怕掉。這樣往往就會失去原則,給孩子也養成壞習慣


川妹子琉璃


前三個月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多抱抱,給足寶寶安全感,以後才容易獨立。有人說不抱的孩子乖乖的很好帶,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小月齡寶寶向外界傳達信息的方式就是哭,餓了會哭,拉了會哭,不舒服了會哭,如果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整天不哭不鬧,不是這個寶寶有多乖多好帶,而是她之前的的表達沒被回應,所以她就不再表達,這樣長大後很容易自卑自閉,見了生人就躲自家大人身後不善於表達。當然孩子不哭不鬧的情況下不建議抱著,讓她自己玩自己睡都沒關係,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自己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也可以經常和寶寶做些互動小遊戲。


墨染五月


我老大小時候我就不愛抱,就讓他哭,哭累了就自己睡,後來大了也很乖可是膽子很小,沒有安全感,也比較害羞內向。老二我是一哭就抱,安慰他,感覺膽子很大,活潑。


用戶1371433606003


經常抱的寶寶在身上會有安全感,而在床上的話睡眠比較淺,容易驚醒,我家寶寶就是這樣的


zjf絲帝芬


這個是有差異的,經常抱的寶寶比較黏人,不好帶,喜歡哭鬧。

不經常抱的寶寶相比就乖多了,沒有那麼愛哭


越來越好付玲


經常抱有苦頭吃了,站立晚,走路遲,獨立性弱,我那個寶寶一出生基本就放嬰兒床睡,睡覺規律,吃飯定點定量,發育好,下去廣場玩一放下去就自己跑去玩了,不愛我們抱,就摔倒了啥的要抱抱安慰。他都是自己玩。沒有依賴,你要做事情叫他在旁邊玩就可以了


錼金


剛出生嬰兒經常抱和不常抱哪個好

抱太多不利於寶寶骨骼生長.不利於發育成長

3個月以內的寶寶,骨骼尚未發育完成,頸椎和脊椎都很柔軟,經常抱著,脊椎總是呈彎曲形狀,時間久了對孩子的骨骼生長不利。 因此,除了餵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外,不要過多抱寶寶。多數時間還是讓寶寶平躺在床上,這樣既可以使他的身體放平,也能減輕其頸部的負擔。


睡醒後, 可適當抱抱增進親子關係

寶寶睡醒之後,家長可以抱著ta,四處走走、看看,與寶寶說說話,增進下親子關係。但嬰兒到了2個月時,每天加起來也只應抱2個小時左右為宜。而且,抱的時候要講究方式方法!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 剛出生或者年齡很小的嬰兒對頭部的控制能力尚未發育健全,因此在抱ta的時候,一定要避免他的頭部左右或者前後晃動。 如果在抱嬰兒的時候,ta處於平躺的姿勢,要用手輕輕托住他的頭部;如果ta處於豎直的姿勢,要用手托住ta的頭部和頸部。 其次,這個階段內,可以適當地每天給寶寶進行豎抱和俯臥的訓練,每次練習1-2分鐘就夠了,以後再逐漸延長,每天鍛鍊的次數則根據寶寶的精神狀態而定,時間不宜太長。如果嬰兒4個月時仍不能抬頭,則應去找保健醫生。 最後,我們在抱寶寶的時候還要和他多交流、多說話,這樣既能讓寶寶感受到你的愛,又能對他進行語言刺激,開發寶寶的大腦。 所以,對於新生寶寶,多躺比多抱要好!並不是說不你讓抱,而是要講究時機與方法的去抱。



三個月之後: 長時間抱著不利於寶寶發展 俗話說,“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十二走”,這嬰兒發育的基本規律。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每個階段寶寶需要訓練和達到的技能。 因此,爸媽們應根據寶寶所處的不同月齡和需求,有針對性的去跟隨寶寶自身的發育和腳步走。不要因為怕磕著碰著,就始終喜歡把寶寶抱著懷裡呵護著。 比如,就像上面提到的,前兩個月應適當的對寶寶進行俯臥訓練,讓寶寶能自然抬頭、抬胸。第三個月讓寶寶自己在平躺的時候學會翻身。那如果家長們總是把寶寶抱著,自然這些技能就無法順利學會,從而就會導致寶寶自身發育遲緩。

而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從大運動發育來說,孩子首先會在床上趴著抬頭,抬頭以後他才會逐漸地翻身、會爬、會坐、會站、會走、會跑。如果他從開始趴著就晚,抬頭也晚,坐也晚,站也晚,自然走就會晚。


膽汁質談育兒


我娃兒月子少二十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一直都是睡嬰兒床。快滿月就不行了,白天要抱到睡,一放到就醒;也有人說是我慣的,根本就打胡亂說。之所以要抱到睡,是因為娃娃那會兒開始,吐奶比較兇,一放下去就要吐出來,鼻子嘴巴里出來!一個半月之後,慢慢就好了,可以放車車裡,我做飯做家務。月子裡還有兩次哭鬧,是因為腸絞痛,開始做排氣操後,就沒有了!哭鬧不一定是抱的多,先要排除身體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