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好萊塢電影裡充滿了謊言。信不信由你,電影製作行業並不那麼在乎遵循事實。相反,導演和製片人在電影中注入大量誇大其詞的特效,滿滿都是不切實際的對話和科學漏洞。事不宜遲,我們來回顧一下10部以不成立的科學依據為情節基礎的電影。你會發現,在好萊塢,科學經常退居娛樂之後。

10.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隻寵物恐龍吧。多虧了“侏羅紀公園”,有些人認為我們提取保存恐龍DNA是切實可行的,只需在實驗室裡搗鼓搗鼓,很快就能製造一個迅猛龍或霸王龍。

  毋庸置疑,這個嘗試會非常昂貴,但它的回報也很驚人。畢竟擁有一個長著鱗片、張牙舞爪的古代爬行動物朋友會讓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可惜,這個幻想太不切實際了。

  復活恐龍的方法是冗長而複雜的。首先你要找到完好的恐龍DNA,但是這根本不可能,不管它被保存得多好,幾百年後也會開始降解。然後你需要將該DNA插入到一個完整的基因組中,本質上就是把數以億計的小碎片拼成一副完整的圖。

  接下來,你需要用基因組來製造染色體。染色體將被轉移到一個來自現代物種的卵子中,某種程度上的兼容性足以讓一個滅絕已久的物種從中獲取遺傳物質。上帝保佑這些步驟都能一帆風順。

  距離恐龍成群結隊的時代已經有6500萬年了。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即使是我們思維最為先進的遺傳學家也不能在短期內復活恐龍。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9.超體(Lucy)

  學生時代時老師可能告訴過你,人類只開發了大腦的百分之十。當時你曾幻想解鎖你整個大腦,成為一個幾乎無所不能的超人。但開發整個大腦是前提條件。

  在電影《超體》中,約翰遜因服食了某種藥物衝破了大腦的桎梏,激發了一些驚奇新能力:輕鬆掌握一門新語言、心靈感應和隔空取物。擁有了“超能力”的她把壞人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百分之十這個傳說源於何處,不幸的是此言純屬空穴來風。你確實調動了你大腦大部分的能力。腦部掃描證明你的整個大塊灰質持續進行著脈電衝活動。

  此外,如果你閒置的腦力過多,大腦就會吸收過多的無用信息。按這種情況來看,只要一個小小的打擊,都會導致大腦毀滅性損傷。

  我們不是要勸你放棄挖掘大腦的潛能,你當然可以溫故知新,但請不要指望用一種神奇的藥物來徹底改變你的頭腦。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8.環形使者(Looper)

  如果你是個罪犯,並且想解決掉某個人,那你為什麼不派一名刺客穿越到過去趁他們還未成為一個麻煩之前殺掉他們呢?到了2074年這些都能成真,那時的超現代化法醫技術,幾乎不可能藏匿屍體。以上是對由萊恩·約翰遜(Rian Johnson)出演的電影《環形使者》的兩句話概要。這部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基於時空旅行的想象。

  並非所有的物理學家都否認時空旅行存在的可能性。根據愛因斯坦的時空本質論,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只要時機恰當,人類就可能跳入歷史中,參觀古時候的阿芝特剋人(Aztecs)給恐龍備鞍(正如你所知,你沒法創造一個侏羅紀公園)。

  然而,即使我們發現了某種能穿越到過去的方法,也不能與任何人互動或改變那裡的任何事情。這是由於所謂的祖父悖論(grandfather paradox),該悖論認為如果你回到過去並殺死了你的祖父,你也將不復存在。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悖論。

  這也是一個具有因果關係的迴路概念。如果一個人通過時空旅行回到過去,影響了一件事的發展趨勢,那這個人將最終回到時間軸上他觸發時光機的那個時間點,永無止境地循環。因此,雖然影片《環形使者》開了幾個無惡意的玩笑,但它並不是對於我們多重宇宙的真實描述。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7.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

  現如今,用氣候現象製造恐慌是一種很流行的消遣方式。其中有一些恐怖情節是可信的,但也不乏像電影《後天》這樣可笑愚蠢的。

  這部電影的情節建立在全球變暖帶來了意外天氣變化的背景之下。兇暴的龍捲風襲捲全城,巨大的冰雹簌簌地攻擊著人類。再加上颶風、海嘯、溫度驟變,大家都被虐得痛苦不堪。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几天之內。

  雖然地球上的天氣可能會因為全球變暖發生變化,但你也不致於在夏天擔心會有暴風雪。地球的氣候其實是很穩定的,正因為這樣,極端天氣都變化得很緩慢,才不會以瘋狂的大氣活動的方式爆發。

  此外,影片中將前提極端化了。要想在紐約看到幾百英尺的波濤,風速得高於每小時1000英里。颶風般雷電交加的暴風雨只可能在海洋上發生,而不會像電影中一樣發生在陸地。

  電影中還有許多氣象學和物理學上的錯誤。但以上我們羅列出的足以說《後天》中的場景不會在明天,或今後任何一天發生。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6.鋼鐵俠(Iron Man)

  在電影《鋼鐵俠》中,出身富裕的天才託尼•斯塔克 (Tony Stark)利用所謂的方舟反應堆作為能量來源,製造了一套奇特的裝甲。此反應堆為他的超級裝甲及其飛行裝置、先進的武器以及各種不可思議的能力提供持續的清潔能源。這實在是太假了。

  影片從頭至尾都沒有深究方舟反應堆的細節,這是有原因的。一套衣服就能完美地產生大量的能量,而且不依靠任何熱量也不產生放射性廢棄物,這完全說不通。換句話說,所謂的反應堆顛覆且拋棄了已知的物理學和熱力學原理。

  該片對科學的蔑視還體現在,鈀(譯註:一種稀有金屬)能夠穩紮穩打地緩慢進入Stark的循環系統,還為裝甲提供動力,都沒有讓託尼立即喪命,他不但莫名其妙地活了下來,而且更加強壯了。於是他開始環球飛行並阻撓各種壞人的邪惡陰謀。如此高級的動力系統融入人體,竟沒有帶來任何損傷?僅這一點,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很危險。

  《鋼鐵俠》充滿了令人驚奇的漫畫概念。倘若這不可思議的能源真的存在,我們早就把它用於解決能源危機了。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5.蟻人(Ant-Man)

  在電影《蟻人》中,一位職業小偷穿上特殊的衣服後,身體縮小到了螞蟻的大小,卻仍然擁有人類的力量。接著他便踏上了阻止其他人利用蟻人戰服作惡之路。

  可以說,推動故事情節的真實科學依據非常薄弱。貫穿腳本的情節漏洞束縛了現實生活中的迷你超級英雄。

  根據原子理論,蟻人不可能存在。要想使人變得如此的小,必須移除一部分原子或者使原子更緊湊。將原子從體內取出結果還未知,可能取出來的只是一灘黏黏的東西。而迫使原子更加緊湊更是不可能,這完全違背了物理學法則。

  同時,生物系統不一定能夠變小。也就是說,縮小我們的大腦和四肢後並不能保證它們正常運轉。要是從呼吸到血液循環的一切都變小了,人體是絕對無法在一個小昆蟲體內運轉的。

  迷你版超級英雄是不可能的。也許你得試試大一點的昆蟲……比如蜘蛛,也就是我們即將要談到的。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4.超凡蜘蛛俠(The AmazingSpider-Man)

  彼得·帕克(Peter Parker)變身超凡蜘蛛俠後,立刻獲得了超能力。他從手腕發射蛛絲,把絲粘在摩天大樓上,從而在大都市飛簷走壁,打擊罪惡,拯救世界。

  讓我們看看蜘蛛俠的來歷。他沒有在某個秘密實驗室中創造他的超能力,而是被受了輻射的變種蜘蛛咬了一口,這永遠地改變了他的DNA,使他成了一個運動細胞發達的怪才。

  注意那些似乎是來自他手腕裡的蛛絲。這些幾十英尺長的蛛絲肯定有個來源,因為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即使是他自身的細胞製造了這些蛛絲,他也應該在幾個跳躍後,就用光了體內的物質。對這種強度極大的蛛絲材料來說,尤為如此。要知道這種材料能承受每平方毫米120磅的拉力。

  可他卻能一直飛簷走壁。當蜘蛛俠從高樓蕩下時,他的身體看起來完好無損,既沒有缺胳膊少腿,也沒有摔斷脖子。這還沒算上他必須承受的瞬間加速減速。這些力對正常人體來說太大了,可能對蜘蛛俠這樣的超級英雄也太大了。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3.不懼風暴(Into the Storm)

  基於天氣事件的災難片經常挑戰科學的極限。《不懼風暴》講述了一場超級颶風的大突襲。製片方畫漏斗雲(funnel clouds)的時候一定很放浪不羈。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極其不幸的俄克拉荷馬州(Oklahoma)小鎮上,它在12小時內接連遭受了4次颶風的打擊。4個颶風在短時間內襲擊同一個地區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還是不太現實。

  歷史上天氣狀況很差時,也有過多個大颶風接連襲擊同一個小地方的先例。事實上,在一個焦點周圍,漏斗雲偶爾確實會有多個頂點。但這很罕見,而且它們融合後,不會像電影裡那樣,形成更大、更有破壞力的風暴。

  最後,電影裡的破壞場景有時很傻,有時又太過頭。颶風的一個最危險之處在於,它能颳起大殘骸,但不知為什麼,電影裡卻沒人真的因為飛機殘骸或金屬而受傷。同樣是這場風暴,卻把整個飛機艦隊吹進了平流層。

  還有,這些做作的科學可能是《不懼風暴》最小的缺點了。其實演員的表演比天氣更做作。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2.活火熔城(Volcano)

  1997年的電影《活火熔城》中,加州洛杉磯突然出現了一座火山,爆發時火球岩漿噴得到處都是,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滅頂之災,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和安妮海切(Anne Heche)從這座城市逃難出來。

  開誠佈公地說火山不可能突然出現,火山爆發也不可能毫無預警。這部電影似乎想讓我們相信的是這些劇烈的地質活動是一夜之間突然爆發的。

  更大的問題是洛杉磯根本就沒有形成火山的地質基礎。火山只有在俯衝帶才可以形成,也就是說,當某個地方地質板塊正在向下滑,才會釋放出熱的岩漿,岩漿衝出地殼表面,才形成火山噴發。

  而實際上,在加州附近根本就沒有俯衝帶。臭名昭著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被稱為走向滑移斷層,不過這兒的板塊僅僅是水平移動,互相摩擦,但這個程度並不足以湧出熔漿或是形成火山。

  就算是在“走向滑移斷層”形成的火山,也是很小隻的,沒有什麼殺傷力的。這意味著無論什麼時候可怕的熔漿怪獸都不至於摧毀西海岸的任何一座城市。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1.天降鯊魚(Sharknado)

  劇迷認為“sharknado”這個詞雖很不合邏輯地甚至是可笑地將兩個最原始的恐懼結合在一起——鯊魚和龍捲風,這個想法是很瘋狂,但並不是重點。因為在這部B級電影中,荒謬才是最主要的。

  可憐的洛杉磯再一次被圍困起來,成為了災難的中心,雖然事實上那兒從來都沒有經歷過像這樣的大災難。巨大的海上龍捲風從海岸襲來,掀起驚濤駭浪和洪水。更不幸的是,這場龍捲風把成百隻鯊魚吸進去了。後來這些滿嘴兇牙的鯊魚都湧進了地鐵站,咬傷了當地的居民,並且還傳播了一些奇異的疾病。

  我們也許根本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來思考劇情的前後矛盾以及這場“天降鯊魚”感染病的不真實性。但話又說回來,萬一這種席捲全城的大風暴真的發生了(實際上不可能),你更需要擔心的是颶風的力量,而是多齒的,會飛的魚群。

  無論是鯊魚,火山又或是好萊塢的超級英雄,總會是想要運用戲劇性的手法來表現實際生活。雖然大部分像我們一樣有學識的人看到這些電影中愚蠢至極的科學錯誤,會吃驚地瞪大雙眼,但是也正是這些誇張以及出奇的幻想才讓電影變得有趣生動。

沒有科學,只有娛樂,10部科學家鄙視的科幻片

​我是可萌可二可犯賤的電影師叔,立足於做中國最好的娛樂分享師,如果你正被苦逼的生活所折磨,就快來關注電影師叔吧,保準讓你的生活從此“娛”眾不同。立即關注,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