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應該有多少存款?

賴九媽媽


謝謝您的提問,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不好回答的點,對於不同城市、不同學歷、不同經歷、不同家庭背景,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因此必然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招致各種的吐槽,要麼說瞧不起他們、要麼說低估他們了,但既然您提出這個問題了,我還是想很盡我所能理性的說一下我的觀點,不喜勿噴哈。

在這裡我想先做幾個假設:

1.假設是一線城市的情況,因為我在一線城市,情況我相對了解,其他城市不瞭解,說多錯多;

2.我們這裡的存款,忽略掉父母家庭的支撐,單單指您自己本人從工作到30歲的存款;

3.假設您是22歲大學本科畢業後開始參加工作,讀研和讀博的朋友自行減掉時間差異就行了;

4.假設您還沒買房,買了房的朋友,基本上對存款是有毀滅性的打擊;

5.假設您薪資漲幅年平均為15%,包含了您在企業內部的正常漲薪以及您跳槽後的綜合漲薪,這樣算下來到30歲的時候,大概有2萬的月薪,相對比較平均。

在以上假設條件下,我們來探討一位一線城市22歲大學本科畢業的朋友,工作到30歲時,預計會有多少存款吧。

1.薪資

根據2018年全國應屆畢業生平均薪資水平,一線城市大概是6~7K的水平,咱們取箇中位數,假設您22歲畢業參加工作起薪是6.5K,到手大概5.5K,此後,每年按照漲幅,薪資水平如下:

22歲:稅前6.5K,到手5.5K,年入到手6.6W;

23歲:稅前7.5K,到手6.3K,年入到手7.56W;

24歲:稅前8.6K,到手7.2K,年入到手8.64W;

25歲:稅前9.9K,到手8.3K,年入到手9.96W;

26歲:稅前11.4K,到手9.4K,年入到手11.3W;

27歲:稅前13K,到手10.6K,年入到手12.7W;

28歲:稅前15K,到手12.1K,年入到手14.5W;

29歲:稅前17.3K,到手14K,年入到手16.8W;

30歲:稅前20K,到手16K,年入到手19.2W。

2.消費

談完收入,下一步是談支出,我們同樣從衣食住行雜出發,只談22歲,然後每年漲:

衣:剛工作,手頭資金並不富裕,假設用自己賺的錢,每兩個月給自己買套衣服吧,大概200左右,一年1.2K左右;

食:食方面,如果單位沒有食堂,中午在外面吃,晚上回家裡吃,一天50左右的花銷,一個月1.5K,再加500元浮動,大概每月2K,一年24K;

住:因為我們忽略掉買房,假設您住在家裡頭,如果您是租房子,不同城市不同房型,不同地區,房租差異很大,您自己按自己的情況加上去吧;

行:假設上下班都是公共交通工具,一個月200左右吧,一年大概2.4K;

雜費:除去衣食住行,還有別的雜費開銷,包括柴米油鹽醬醋茶水電煤,再加上平常額外的消費,也是大概500左右每月吧,一年下來6K。

一年下來,您的消費大概是1.2K(衣)+24K(食)+0(住)+2.4K(行)+6K(雜費)=33.6K,再加上點浮動,一年3.5W左右的消費,然後咱們假設您的消費水平隨著收入的增加,同樣按照15%的比例每月遞增(慾望會隨著收入增加不停增加):

22歲:3.5W;

23歲:4W;

24歲:4.6W;

25歲:5.3W;

26歲:6W;

27歲:7W;

28歲:8W;

29歲:9.2W;

30歲:10.6W。

以上計算有點誇張的,特別是30歲一年話10萬6,相當於每月花銷接近9K,我們這裡當作拉個平均。

3.存款

我們很簡單的將收入減去消費,當作我們的存款:

22歲:3.1W;

23歲:3.5W;

24歲:4W;

25歲:4.6W;

26歲:5.2W;

27歲:5.7W;

28歲:6.5W;

29歲:7.6W;

30歲:8.6W。

然後到30歲的時候,總存款大概會有48萬左右。

綜上,一位一線城市22歲大學本科畢業的朋友,工作到30歲時,預計會有48萬的存款,當然以上算法是非常誇張的,收入的誇張在於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15%的年平均漲幅,消費的誇張在於我們忽略掉住房的開支,並且消費只集中在自己身上,家庭、父母、婚姻上面的開支,全部忽略不計得出來的。各位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上述計算邏輯上進行修改,得出你們自己應該有的存款數。

各位看官,你們30歲的時候有多少存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問到成功的點子上。

雖然它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這種想法也決定了這個世界上,富人永遠是少數的。

因為成功不是按照存款來衡量的,即使就算是用財富來衡量成功,要考量的最後一點才是儲蓄。

金融的本質:永遠用你的錢,為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

所以,當你把錢存進銀行,就是把錢給了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特別是在這個貨幣大貶值的時代,將自己的財富以貨幣來體現是最最最傻的行為,最後的結果就是你的錢都為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了。

想一想,如果你手握1000萬,如果過了10年20年,像之前30年所發生的那樣,貶值900倍,到那個時候,你哭都來不及!

所以《富爸爸 窮爸爸》系列的作者曾有句名言:“儲蓄全都是輸家的策略!“

這麼講下來,你也就會明白,為什麼前兩年投資那麼熱了吧?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跑到國外去買買買了吧?

其實,大家都在玩了命拼了命地去尋找優質資產,把手裡的錢趕緊換掉。

還有就是為什麼前兩年P2P如火如荼,也是同樣道理,想讓自己的錢生的錢更多些。

近來,富可敵國的騰訊和阿里被曝光一個要貸款20億美元,一個要貸款50億美元。

按照咱們窮人的思維,這簡直就是不可理喻,手裡有那麼多錢居然還要借錢,丟人不?!

而且不止今年貸,往年就沒停止過貸款!

借給騰訊和阿里錢的大部分是銀行,銀行的錢從哪裡來?

對!

大部分是最最普通老百姓的存款,國外銀行的情況也一樣,所以騰訊和阿里貸款可以理解為,用外國老百姓的錢,為比他們有錢多得多的騰訊和阿里服務!

而這些外國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從它們投資和併購中的高收益高回報中獲太多的利,只是拿走微薄的銀行利息而已。

前些時候,胡潤的一份《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讓多少夢想著財務自由的人們從噩夢中驚醒!

因為他說:

財富自由門檻一線城市達到2.9億,二線城市達到1.7億。

所以,如果光是存錢,有多少人在30歲能夠存夠最少1.7億呢?!

坤鵬論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到30歲如何才算是成功地財務自由了?

財務自由就是一個人(家庭)不靠工資和他人施捨能維持既往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最渴望達到的狀態,如果進入這種狀態,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退休或其他各種名稱。

要獲得財務自由,你必須既不必工作又能有足夠多的收入,而且這個收入不是來自他人(如饋贈或遺產),不是來自每月上班的工資。

財務自由的標誌是被動收入大於支出。

被動收入都包括什麼呢?

說起來,非常之多,比如:儲蓄利息、理財、房租、股票、保險、基金、期貨、外匯、開公司、投資、分紅、出租、知識產權、收藏.......

沒個上百種,也得有幾十種了。

當然,30歲就財務自由並不容易,絕對是鳳毛麟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坤鵬論介紹一下如何在30歲能夠財務舒適吧。

第一,先要把你的生活預算起來,也就是將每個月的生活支出做個預算,越細越好,列個Excel表格,甚至可以做個全年12個月的預算,因為有的月份會比平時多支出,比如:逢年過節,然後取個平均數,那就是你月平均支出。

第二,要時刻保證你的存款中有18個月的生活費,因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這個錢保的是你萬一失業、大病、事故等意外的,而且儘量不要動,一定要選擇最安全的存放,其實就是銀行的定期存款。

這兩步非常簡單,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實現,不管是菜鳥還是老鳥。

第三,把每月剩餘的錢拿出一部分來做銀行理財,因為現在定期存款利率太低了,坤鵬論建議你一定要買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

其實只要保質保量堅持完成上面這些,用不了幾年,你就能夠實現不錯的生活自由了,財務很舒適,即使換工作,也可以讓你輕鬆地挑三撿四。

第四,別聽專家們忽悠,在一二線城市買房絕對是屌絲財富升級的最佳途徑之一,只要土地是國家供給制,房價就永遠不會大幅跌落,錢少你就琢磨買個小房子,只要買了,就是你人生財富的第一桶金。特別是你還擁有公積金貸款資質,在這個貨幣貶值的時代,借錢就意味著賺錢,特別是公積金貸款那麼低的利率。

第五,一定要給自己買保險,一份重疾險,一份消費型醫療險。

第六,有錢人為什麼有錢,因為他們的眼界更加開闊,他們的視角往往是全球化的,比如:咱們現在的存款利率很低,但在越南多年來貨幣一直保持穩定,存款利率高達年化9%,想一下,如果你的錢存在越南,是不是賺得更多呢?!如果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年化超過10%也是沒問題的。

最後總結一下,在銀行中存一筆保證你18個月的生活費;再購買必要的保險;剩下的錢一定要多元化將其拼命轉換成優質資產。


坤鵬論


我現在38了,存款不會高於每月工資,幾千塊不夠花啊。


醫護訊


本人30歲了,夫妻共同存的20萬,有臺15萬的代步車。養著三個小孩,一個小學,一個幼兒園,一個下半年上幼兒園。全家都以買了健康保險,在縣城租房子住。父母都是農民,在鎮上給我跟弟弟蓋了三層小樓房。現在不種地了,在縣城幫著接送孩子上下學。我倒覺得挺踏實的,但也不能說成功。接下來也在考慮縣城買房的相關事宜了


禪狼17827143


我31歲今年,26歲買了一輛樂風,28歲換了一輛君越,30歲換了一輛路虎,房子三套,公司一個,在三線城市,年收入200萬左右,現在公司倒閉,欠債125萬,別人欠我80萬,重新創業,三個月,收入100萬,在這小城市過的算可以吧。儘管錢不多。

有老婆,孩子,家庭,在你困難時候不離不棄支持你,這就足夠了。


在路上144296196


我今年剛好三十歲 13年在上海買了160多萬的房子 當時首付加七七八八手續費花了近80萬 錢都是我和老公做生意積攢的 14年買了一輛14萬的車 今年16年我把上海的房子賣了4000000多萬 後面在我們老家二線城市買了兩套房子 換了一輛三十幾萬的車 存款還有一些 接下去的計劃就是有錢就買房


葉子很美1987


本人86年,高中畢業去了南方打工,上了四年的班!後回家創業開店做生意。開店時借債五萬多,可以說身無分文。現在三十一歲了。開店時25歲,沒車、沒房、沒老婆沒孩子,經過幾年的打拼。現在在市區買了套房首付十萬,房價42萬。現在有車、有房、有老婆!12年大寶貝兒子生人,今年正月又喜得千金。手頭還有點存款。現在店面經營快六年了。生活還算可以。錢不在多少。只要一家人其樂融融就好!!!



CXF521668


本人現在25歲,一分存款都沒,還欠10多萬,小孩剛出生已經花了20000多了。希望寶寶能快點好起來,這就是我今年最大的願望了,



哎。錢難掙用倒是快的要命啊!


黯然失色的傷悲


86年的,31。強二線,挨著北京。四套房,一套小的剛賣100多萬,沒算進去,剩下的基本每套都是300來萬到400萬之間吧。合起來也沒北京一套值錢,慚愧。

存款二百來萬,另加十多萬美金避險。

開著十萬的手擋車4年多了。平時節儉,基本都是在家吃飯,沒啥花銷。

我想說的是,年輕人如果手裡有點錢,就一定要想著投資被動資產。

我最早的一套房子是2010年,家裡沒錢,首付基本都是借的,貸款30萬。

之後還貸壓力,工資太低,換工作,把朋友的錢還完後,2012年結婚,自己和老婆又湊了點錢,做首付,買了第二套房子。當然這次是老婆名義,可以省稅,也能貸款打折。現在想想當時房子好便宜。

後面兩個人還貸,日子過的緊巴巴的,逼著自己走上了創業的路子。13年轉機,年入保守上百個,14,15年錢都投房子裡了。當然這次開始都是全款買,買了3套。16年,房價漲的太厲害,就操作了一次,17年3月份賣了個小的,貸款批的難,錢還沒到賬,估計到賬後手頭本幣能有300多個吧。美金也沒啥升值潛力了,打算兌出來,拿著400個現金先放銀行理財,等待下次上車的機會。

總結,買房別等攢夠錢再買,那樣你永遠買不到合適價格的房子。

生活別太奢侈,年輕人,家裡沒點家底的,還是需要努力奮鬥,慢慢日子就好了。

資產保值增值很重要,不要存超過一年的固定存款。如果14年15年,我沒投資房產,和美金,那現在拿著的現金會貶值一半以上。

窮人翻身也是有機會的,別墮落別放棄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小紅帽和大灰狼的愛情


我今年32歲,08年結婚到現在,兒女一雙,自建房一套,花了60萬,90平小區房一套,貨車兩輛,代步車沒有,外債19萬,所有一切都是我和老公自己奮鬥來的,結婚時,婆家給了3萬,孃家給了2萬,去了7788買東西錢,手裡只剩不到4萬,沒有房,你們說,我這是成功還是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