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性格塑造黃金期:如何引導,孩子長大後才更吃得開?

歲月靜好靜待花開時光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於爸,一個和善與堅定並行的超級奶爸。

3~6歲性格塑造的黃金期。剛好我們家孩子也是4歲多5歲不到,快三歲的時候開始正式接手我們家孩子的教育。我們也是很慶幸在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正式的開始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我們分兩步開始引導,第1步就是通過我們父母自己的學習。開始系統的學習,如何養育孩子。通過參加培訓班,講師班,讀書會以及心理學的工作坊,以及購買許多的線上課程。自己組織讀書會,工作坊來鞏固所學到的東西,瞭解3~6歲這個時候孩子的行為特點以及發展階段。同時優化孩子的生態環境。組織小區經常玩得好的幾個家長,經常聚一起,來學習育兒知識。

第二步就是對孩子的引導。有了第一步的知識基礎就是邊學邊實踐,同步進行。

  • 情緒認知。3歲多開始,我們著重開始讓孩子認知情緒。比如,開心😊、難過😔、害怕、生氣等等。基礎的這幾種開始。

首先從圖片開始,然後結合遊戲表演。生活中也儘量用情緒的詞彙來引導,比如,當她穿到新衣服的時候。我會問:“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呀?”剛開始孩子可能不會說,我現在感覺很開心。我會說:“我現在來猜猜你現在的心情是不是很開心呢?”這樣孩子就會逐步建立起對這些情緒詞彙的認識,他會知道什麼是開心難過,興奮,生氣。

  • 鍛鍊孩子開始獨立。比如從最基礎的穿衣服、鞋子、刷牙、洗碗。這是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對家長自己要忍住。有時候會迫於要急著出門或者上學,就代勞了這些事情。我會慢一點,等著讓她去學會她自己的事情。出門旅遊是個不錯鍛鍊機會。她自己照顧自己的行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44000fa47912b330fe\

於爸的育兒經


【家長應抓住孩子3至6歲的關鍵敏感期對孩子進行積極教育,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一、孩子敏感期家長需謹慎

當孩子非常在意周圍的事物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是不是完整沒有缺陷。比如一個孩子喜歡上一個布娃娃,如果媽媽給這個布娃娃換一件衣服都是不允許的,那麼說明孩子進入了完美敏感期,他們對事物的關注已經不僅僅是事物的本身而是轉移到這種物質所帶來的精神上來了。這時候父母要儘量滿足孩子對完美的要求,因為這是孩子審美的開始,保護了孩子對於完美的要求也就保護了孩子進一步提升自己情感世界的需求。

當然,孩子的成長過程不僅有完美敏感期,還有對細小事物的敏感期,自我意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等,兒童心理學家把孩子的敏感期稱為“學習關鍵期”或者“教育關鍵期”。在這些敏感期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在孩子的這些敏感期內家長要謹慎的保護孩子的探索慾望,幫助他們更深入的瞭解事物本質,抓住機會幫助孩子充分發現各種能力,千萬不要因為不瞭解關鍵敏感期而傷害到孩子。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許多年來,心理學家都在探討一個問題:性格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呢。結論就是性格是天生具備的特點,但是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這種從小保留下來的性格是天生性格,而成長過程中因為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形成的性格是後天性格。

家長應該先去了解孩子的先天性格,針對孩子的先天性格的優缺點去培養孩子的後天性格,不同性格的孩子需要在不同環境中去培養才能夠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只有把“本性的根”種植在“適合的土壤”中,這根才能夠長成“茁壯的樹”。所以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需要每一位家長用心去揣摩,而3—6歲是性格塑造的重要時期,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三、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首先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榜樣的作用,父母喜歡亂髮脾氣,孩子的脾氣一定不會好,父母喜歡罵人,孩子自然也會罵人。讓孩子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同時,可以結合切身感受、換位思考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其次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不斷的做,是養成習慣的必要步驟”;

還有就是積極的鼓勵和誇獎,當孩子做了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行為時家長要不吝惜對孩子的誇獎。俗話說“數落子千過,莫如誇子一長”。




左手茺右手琪


您好,3~6歲正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黃金時期,父母們是孩子最合格的引路人,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潛移默化的引導培養孩子的好心態,好習慣,好品質。這樣的孩子將來才能更吃得開!

一:引導孩子擁有樂觀向上,擁有自信心的性格,擁有樂觀積極向上的性格是孩子以後面對失敗,挫折等不幸境遇時的最好武器。自信心可以讓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能幫助他們去的更大的成就!

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禮貌的對待每一個人,尊敬長輩,這將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體系,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也能如魚得水,更加順利!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歲老大7歲看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學會自理能力,將來孩子也不會因為這些而讓別人瞧不起!

四:引導孩子說話算數,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這些良好的習慣都對孩子以後的生活有很好的幫助!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要經過很長時間,反覆實踐操作和磨練,重複又重複才能固定下來。父母們要抓住孩子的黃金時期,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些鼓勵。一旦錯過這個年齡段孩子思想性格已經形成再想培養就很難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


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同時多與同齡人一起社交。



安爸


中國人想讓孩子好先看看自己,大了好的有幾個,還指望孩子好,天方夜譚,中國人將一代不如一代


用戶91210356626


主動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