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是怎樣的存在?

共跳滴水線子


沒了月球,地球肯定會變得不同。據說曾經蘇聯的科學家就想炸燬月球,因為他們認為地球上的一些天氣異常都是月球導致的。月球使得地球有一個自轉傾角,大概是23-24度。這個傾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上有了四季之分,使得有些地方寒冷而又些地方乾旱。比如俄羅斯異常寒冷而非洲又異常乾旱。所以,為了消除月球對地球氣候的影響,蘇聯有些人認為要把月球炸燬,這樣俄羅斯就不在會那麼寒冷了。當然,戰鬥民族就是這麼簡單粗暴,不計後果,但如果真的把月球炸燬了,那麼可能不僅改善不了地球的氣候,反而導致一些臆想不到的災難。

比如說月球對於地球有一個潮汐引力作用,月球炸燬後,潮汐引力消失,那麼大海的流動性就會受到影響。一些有名的大潮也會消失,這樣就會導致某些已經適應現在海洋模式的生物,進而變得不適應,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它們滅族。而且,據說月球的存在還影響這人們的某些生理活動,比如月經等等,月經週期和月球自轉週期基本吻合,那麼如果真的月球對月經有巨大影響的話,把月球搞沒了,導致女性月經不凋,那麼受傷的最終還是男人們。還有生物鐘,月球可能也會影響動物的生物鐘,特別是一些夜間活動的生物,沒有月球的存在,它們的某些生理活動會變得混亂一團。所以說,月球的存在對於很多生物來說至關重要。

月球還是很多國家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我國就有中秋節,而且還放假。沒有月球,假期也會減少,而且還讓哪些在異國他鄉的人少了一分哀思的寄託之物。很多天文愛好者,沒了月球連月亮的觀察不了了。另外,月球上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就是保護地球的戰果,沒有月球,說不定那次隕石撞擊就直接把地球給滅了。再說,沒了月球,嫦娥住在那裡呢?


科學探秘頻道


地球如果沒有了月球會怎麼樣?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瞭解月球的存在對於地球還有什麼其它作用,沒有了月球晚上就看不到月亮。其實地球如果沒有了月球可不僅僅是晚上沒有月亮這麼簡單了,對地球的影響可大了。

地球沒有了月球會怎麼樣?

地球自轉變快

如果沒有月球,那麼地球的自轉速度將會加快,我們的一天將會變短。在地球剛形成的不久,地球的自轉速度比現在快的多,後來月球形成以後,地球的自轉開始慢了下來。這主要是由於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產生潮汐,而這個潮汐作用力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所以這就有一個力在減小地球自轉的速度,如果沒有這個作用力,那麼地球自轉將會加快,地球上的一天也將小於24小時。

潮汐變小

沒有了月球,地球上的潮汐也不會完全消失,因為地球上的潮汐作用是月球和太陽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月球對地球的潮汐作用影響比較大。如果沒有月球,那麼地球上出現的潮汐將會非常小,這也會直接影響到沿海地區生物的生存發展。

氣候發生劇變

因為月球的存在,地球的傾角才能保持在一定範圍內變化,這樣使地球上有了一年四季交替。如果月球消失了,地球的傾角會發生很大變化,這直接影響到了地球上的氣候環境。地球上可能不會有四季交替變化,氣候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地球上的氣候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

地球上的生態影響

月球的存在對於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球上的許多生物都受到月亮的調節,因為有些生物是隨著月亮的出現才出來活動。如果沒有了月亮,那麼地球上的生態將會受到影響,最嚴重的後果通過食物鏈影響到地球上的其它生物,最終將影響到地球上的整個生態系統。


科學日記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permanent natural satellite),它的直徑約為3476千米,體積為地球的1/49,質量為地球的1/81。地月軌道近地點離地球約36萬千米,遠地點約40萬千米,地月平均距離38.44萬千米,此距離是地球直徑的30倍。

雖然月球相對於地球來說很弱小,其平均密度也只有地球的60%,距離地球也比較遠,但月球的存在對地球的生命來說至關重要。

首先,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消耗地球的自轉能量。地球在形成之初自轉速度很快,一天只有6個多小時。月球讓地球的自轉速度逐漸變慢,一天的時間慢慢變長,直到近代的23小時56分4秒。地球自轉變慢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1.有利於大氣層的相對穩定,看看自轉週期僅僅9小時50分的木星的狂暴天氣系統,你就明白自轉速度對行星天氣的影響了。2.有助於生物的自我調節。我們習慣了一天24小時的生物鐘調節機制,如果一天過短,人體就會因太陽頻繁升起和落下而陷入功能代謝的紊亂。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就得忍受這種頭暈的生活。

其次,月球可以為地球阻擋相當一部分隕石的撞擊。月球表面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環形山表明:地球周邊的空間環境並不安寧。

最後,如果沒有月球,地球上也不一定會有如此繁榮的生態系統。有許多生物的繁殖、生長週期都受月球的影響。包括海龜夜間趁張潮時上岸產卵、人類中女性的例假等。

總之,月球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講並非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月球還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跳板。


夏日黃昏Xinyu


據美國醫學協會一份報告說:在滿月和絃月這一段時間,88 個病人中有 64%的病人發生了心絞痛;在太陽、地球和月亮運行到呈一直線時,38 個腸胃潰瘍病人的出血量增多。有科學家調查50 萬個嬰兒出生時間後發現,多數婦女的分娩是在月虧之 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萬有引力或電磁的變化所致。

有的科學家還發現月亮圓缺與人的心理、情緒也有關係。 20 世紀70 年代,美國邁阿密市的精神病學家阿諾德·利·萊伯就注意到月亮圓缺同人的侵犯性行為有關係,這在酗酒者和藥癮較大的人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萊伯還對這一現象做了解釋:正像月亮對地球上海洋的影響一樣,月亮也對人體內的水產生影響,也就是說,人體內會出現受月亮影響的物潮汐”。當滿月時,生物潮汐處於“高潮”,於是對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萊伯還根據自己的理論和經驗,在一次特大潮汐來臨之前,向當地新聞界、警察局、精神病院發出警告,要他們注意這期間人們的超常行為。 令人驚奇的是,事後人們發現在特大潮汐出現期間,警察局裡的案件增 多,精神病院裡的發病率上升。

有的科學家還發現月亮不僅對人有影響,而且對植物生長也有影響。美國伊利諾大學經過實驗證實:月圓時,馬鈴薯塊莖澱粉和積聚速度最快。 有些科學家深信月亮對生命的活動有很大影響,然而,與此同時,有些科學家對此持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 究竟月亮是否對地球上生命活動有影響呢?這還需要科學家做更深一層的研究。


壹天壹條


月球之旅最重要的不是人類踏上了月球,而是我們在注視著地球。——諾曼·卡曾斯

宇宙中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在生物學上塑造了我們的進化,而且影響了我們地球的整個演化過程。月球誕生於45億年前,當時地球和太陽系還處於嬰兒期的時候,一顆火星大小相當的小行星撞上了年輕的原始地球。從那以後,月球就一直是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夥伴。

即使沒有月球,生命也會在地球上萌芽和繁衍,因為我們地球出現生命最主要的因素並不是地球。但是,在一些細節上會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影響顯而易見,有些則比較微妙,還可能會帶來一些災難性的後果。

地球上將不會有日食。

太陽、月亮和地球,缺少一個都不會出現日食和月食。太陽不斷地照射在地球上,在地球的身後投射出一百多萬公里的陰影。然而,如果沒有月球就不會有任何物體穿過地球的陰影,就不會形成月食。

沒有月球就不會有日食:不會有日環食、日偏食或日全食。


與現在的潮汐相比,潮汐會很小,而且會被太陽主導。

雖然太陽的直徑是月球的400倍,但太陽的平均距離也是月球的400倍。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大小是一樣的。但是太陽的質量只有月球的2700萬倍。

為什麼我要說“只有”呢?因為當太陽的質量大約是月球的400³倍,或者6400萬倍時,才能對地球的潮汐產生與月球一樣的影響。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來自太陽的潮汐強度只有來自月球的潮汐強度的40%左右。

當太陽和月亮在“新月”或“滿月”時排成一條直線,我們就會看到大潮,當月球和太陽成直角時,我們就會看到小潮。

如果沒有月亮,地球的潮汐模式就會簡單得多,只有太陽才能提供潮汐力。這將會對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夜晚會更加黑暗。

如果你曾經在一個完全沒有月亮的夜晚,在沒有任何人造光源的情況下在野外的話,你應該會注意到兩件事。首先,夜空絕對讓你驚豔,單憑肉眼就能看到成千上萬顆恆星、銀河的平面,甚至是幾十個模糊的深空天體。其次就是你不能看見周圍的任何東西。

太陽比月亮要亮得多,滿月的亮度只有白天太陽亮度的40萬分之一。然而,金星夜空中第二亮的天體,只有滿月亮度的1/ 14000 !

所以晚上只要月亮出來,我們就會有相當不錯的夜視能力。如果沒有月球,我們人類的視覺進化可能會有些不同,我們會在夜晚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但這些並不是最大的影響。

地球上的一天將會非常非常短;只有6到8個小時,這意味著一年大約有1100到1400天!

我們每天的24小時似乎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實際情況是,這種變化非常微小,由於月球提供的潮汐摩擦力,地球的自轉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越來越慢。以每年幾微秒的速度在減慢,但是經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太陽能存在無限長的時間,地球最終會減速,地球和月球將會互相潮汐鎖定,面對面旋轉。地球上的一天將會持續47天,而不是24小時。(事實上,太陽會在地球潮汐鎖定之前消亡,所以不用擔心。)

我們知道地球自轉速度減慢到了今天的一天24小時,那麼地球在過去的自轉速度肯定比現在快的多,40億年前自轉的速度會是現在的3到4倍!如果我們一直沒有月亮,現在的一天會比24小時短得多,地球將的赤道會隆起的更高,地球看起來更加扁平,一年超過1000天!而且由於自轉速度非常快,導致地轉偏向力也非常大,所以比現在更猛烈的氣候環境,颶風就是家常便飯。

地球的軸向傾斜會隨著時間發生巨大的變化!

地球繞軸旋轉,而地軸相對於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傾斜了23.5度。但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阻止了地球改變其旋轉軸的傾斜度?一個旋轉的陀螺不僅會進動,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表現出更復雜的運動(例如:章動),行星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火星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目前火星相對於太陽軌道平面傾斜了24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的軸向傾斜從15度到35度不等!

然而,地球是特殊的,因為地球有一種外力來穩定地軸,防止出現以上的現象。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沒錯,月亮!月球就像一個平衡杆一樣,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穩定的前行,使地軸在數億年的時間裡始終保持23到26度的傾斜!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將會發生災難性的地軸偏轉。像水星一樣,地軸垂直於軌道平面,沒有季節變化。像天王星一樣,躺在公轉軌道上自轉,造成更加極端的氣候!

所以如果我們沒有月球,地球的整個歷史將會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


量子科學論


其實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這個沒有了月球也分兩種情況:

  • 現在月球突然消失
  • 一開始就沒有月球

我們來一個個說道,

現在月球突然消失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弄清楚,對於地球而言,月球有什麼用。簡單說,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地月之間是有引力的,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而且它的個頭還不小。這就導致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由月球來主導。

如果月球突然間消失了,地球上的潮汐基本上都會停止(這裡多說一句,其實太陽的引力也對地球上的潮汐有點影響,只不過月球對潮汐的影響是主要的,所以並非是潮汐完全都沒有了。)

月球消失後,地球上的海水由於不被月球所吸引了,就會湧入到其他的地方,引發各種巨浪和海嘯。

一開始就沒有月球

其實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月球的話,大概率就不會有人類。

或許你不相信,我們可以把它和其他行星的衛星做個比較。

也就是說,月球其實出奇的大,尤其是相對於自己的主星地球來說,木星的木星和土星的衛星雖然也有大的,但和它們自己的主星比起來簡直就像一塊石頭。這種比例出奇的大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目前,科學家認為這其實和衛星的起源是有關的,那種相對於自己主星很小的衛星是被俘獲的。而像月球這種,其實是撞出來的。整個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在45億年前,地球剛形成沒多久,在地球軌道附近有一顆行星,我們現在管它叫做忒亞。它後來一頭撞上了地球,然後崩出了大量的碎片,這些隨便後來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月球。

這一撞可不得了,一下子就把地球的自轉軸給撞歪了,這撞歪了可造福了後來在地球上生活的生物。因為,如果自轉軸是很正,那地球就會像陀螺那樣,一直晃。地球一晃,地球上的氣候就會變得很飄忽不定,這非常不利於生物生存。

而忒亞一下子把地球的自轉軸撞歪了,地球的自轉軸大概傾斜了20度多一點(大概在22°~24°之間擺動),這樣就有了分明的四傑變化,氣候也越發穩定。

當然,如果當時撞得更狠一些,比如撞到了50°,其實地球的氣候也會變得特別混亂,地球上的區域會有一半半年都是黑夜,另一半半年都被太陽曬著,然後再掉個過來,也就是說,要麼凍成狗,要麼熱成狗,那感覺簡直酸爽,生物基本上是甭想活了。

當然,月球的作用不止這樣。其實一開始地球轉的是超級快的,有科學家估算過,10億年前地球自轉一圈只需要10個小時左右,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2天半等於現在的1天。那為什麼現在是24小時一天呢?

其實這就是月球在起作用,我們剛才說到了潮汐,其實潮汐的原動力是地球給的,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的,但是月球繞一圈是一個月,這就使得地球的轉圈的速度要遠大於與月球的速度,所以月球是在給地球拖後腿的,這直接導致了潮汐過程中,海水會相互摩擦以此來消耗地球的動能,然後這些部分消耗最終以熱的形式散失掉了,效果就是地球的自轉速度變慢了。

如果月球一開始就不存在,也就是沒有那次忒亞的撞擊,那麼,地球的自轉就不會變慢,很有可能地球會轉的飛快飛快的,幾個小時就來一圈。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月球如果現在突然消失,由於它對於潮汐的作用,潮汐基本上就會立馬消失,這時候很有可能引發大海嘯。如果從來不存在過月球,地球很有可能會不存在生物,這是因為月球是大碰撞形成的,那次撞擊讓地球獲得了穩定的氣候。當然,除了這個之後,由於月球對於地球的自轉有減速作用,所以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可能會轉得特別特別快。


鍾銘聊科學


假如沒有了月球,那麼我們中秋就不能賞月了,那中秋吃月餅也就變得沒有意思,也缺乏了團圓和放假的意義,晚上缺乏了月光的照耀了。這樣感覺沒有了月亮影響還是很大的。

沒有了月球,對地球本身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當然對地球的生物也有比較大的影響。對地球最大的影響,也是我們人類所最為熟知的影響就是地球上水的潮汐作用。我們知道萬物之間皆有引力,地月之間距離比較近,彼此間的引力是比較大的,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圍繞著地球在公轉,公轉的週期為一個月。太陽對地球有引潮力,月球對地球同樣有引潮力。由於月球公轉的作用,當日、月、地三者在一條線上時,地球海水所受到的引潮力最大,地球上的海水潮漲最厲害,稱為朔望大潮。地球海水的潮漲潮落還進一步減慢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速度,使得地球自轉和公轉週期趨於合理,使得原本不宜人類的居住環境變得合適。那其實更有研究發現月球的引力作用還跟地震的發生有很大的聯繫,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塊間發生地震的導火索。

沒有了月球,對地球上的植物生長、播種、動物情緒等都有一定的影響。更多月球的影響期待你們補充!!!


小八小八


如果沒有月亮,地球就會像今天的金星,微生物也許還能苟活,但人類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月球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成型的,一顆和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和地球相撞,兩顆行星的岩石外殼被撞飛,形成了月球。相撞產生的巨大能量融化了金屬鐵,將其變成液體,留在了地球內部。相比之下,金星內部是鐵板一塊,沒有液體熔岩。

另外,相撞使得地球自轉速度加快,這樣一來,液態鐵核心便高速旋轉起來,其結果就是產生了一個很強的磁場,擋住了大部分宇宙射線。如果地球磁場消失,就像金星那樣,我們分分鐘會死。

這次相撞把大部分岩石外殼撞飛了,所以地球的外殼,也就是地殼非常薄,使得板塊運動成為可能,火山噴發經常出現。前者把位於地殼內部的物質翻了上來,否則我們就沒有金屬礦了。後者使得碳循環成為可能,否則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就會極不穩定。二氧化碳是調解大氣溫度最重要的負反饋機制,如果沒有碳循環,地球大氣溫度會變得非常極端,要麼過冷要麼過熱,就像現在的金星一樣,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

月球的體積對於衛星來說是特別大的,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都沒有這麼大的衛星。這件事導致的結果就是月球的吸引力幫助地球穩定了自轉軸,否則地球就會在太空中打轉,氣候肯定會變得極不穩定,即使我們出現了,日子也肯定不好過。

下次你抬頭望月的時候,別忘了在心裡說聲感謝哈。


用戶54914406796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地球忠實的伴侶。他陪伴了地球40億年,因為她的美麗,永恆,親近。所以古代詩人們把自己的情感寄託在她的身上,從而生髮出許多感人的詩句。大多數襯托了思親之情,友情,鄉情,等等。
月球起源

科學家們猜測,40億年前,地球誕生沒多久的時候,還是一個炙熱的星球,那時地球還沒有陸地,一天只有7個小時。現在大約是24小時。有一天,一顆火星(6794公里)大小的天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撞擊地球,把月球從地球中撞了出來,月球改變了地球自轉的速度,從而把地球改造成一個適合生命存在的綠洲。


如果在那個時候沒有月球,就不會有人類了。地球仍然是一個炙熱的岩漿星球。如果是現在,月球突然消失了會怎樣?

那時,地球的自轉軸將會變得非常不穩定。因此地球的氣候會非常不穩定,赤道會下雪,南北極的冰川會融化,紊亂的氣候將會變得不適宜生命存在,不過有些生命頑強的微生物可能會存活下來。此外,月球也幫地球擋住了很多小行星,如果沒有月球存在,地球被小行星撞擊的幾率會更大。(其實月球上面很少有小行星撞擊,月球上面的隕石坑都是幾億年前的)

不過在未來,月球會真正的逃離地球,成為一個流浪矮行星,有可能會被太陽的引力捕獲,也可能會撞向太陽。科學家們發現,月球每年都在遠離地球,每年遠離大約3釐米。不過現在不需要擔心,因為月球想要擺脫地球引力,也是幾十億年後的事。到那時人類的科技可能發展到可以阻止這次“分手”了……


來自venus的小魂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距離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到現在,半個世紀就要過去了

古人有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以說,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月亮息息相關。那麼問題來了:假如沒有了月亮 地球上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1.在中國,中秋節肯定是沒有了…哎,法定的節假日又少了一天

2.在日本,美少女戰士無法代表月亮消滅敵人

3.在西方,狼人肯定沒法變身了,是的,叫破喉嚨也沒辦法…

同理我們還可以推測,暢銷作家們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卻只能看到火辣辣的太陽,那場景別提多感人了~

咳咳,說回正題:假如沒有了月亮,地球上首先消失的就是潮汐

人們再也無法體驗靈魂踏上浪尖的樂趣了

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的速度與傾斜角 都受月球引力的牽制,甚至可以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假如月球消失,地球受力情況改變,自轉的速度就會大幅加快,最快可能達到8到9小時一天,

估計那時候,我們一天只需要上班三四個小時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了…

同時,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跡也會發生改變,太陽直射赤道附近,四季將不再變化,四季如春或者四季如秋的也不再是夢想!

地球兩極的冰雪會融化得更均勻,也不需要擔心季節變化帶來的氣候影響了 ,聽起來是不是不錯?

不過到那時,人類能不能存活下來還是個謎!

可以確定的是,對地球而言,那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災難。無論是生物鐘調整、氣候劇變導致的物種滅絕、地球軌道調整帶來的地殼運動,都是人類未曾經歷過的!

據說,月球的形成大約在45億年前,一顆大小近似火星的星體碰撞並劃過地球,它的碎片在太空中聚集,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也就是說,月亮雖小,也曾經是地球的一部分,難怪古人仰望皓月,會不由自己地發出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這樣深刻的感慨了。

這冥冥之中大約也表達著人類與月亮之間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