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大家每天解小便的次數,跟自己喝水的量,是有著緊密聯繫的。有的人可能喝水比較多,所以小便的次數也就隨之增多。還有的人因為不怎麼喝水,所以小便的量也隨之減少。但是,這僅僅是量多和少的問題,有些人卻因為喝水,而表現出尿急和不想解小便。如此的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也就是說,為什麼有的人一喝水,就很想去上廁所?然而,有的人卻不怎麼想?
1.膀胱的容忍度不一樣
有的人可能因為膀胱比較大,所以在相同的時間內,喝了同樣多的水,有的人就會忍耐力更持久一些,所以這個時候沒有什麼尿意,除非膀胱實在是忍不住了,所以才會有想去解小便的意思。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膀胱的容量比較小,所以這個時候忍耐能力沒有那麼強,稍微喝了一點兒水,就會很想去上廁所。膀胱的大小,對於尿量的存儲是有一些直接聯繫的,膀胱大的人,可能在接受尿意信號這方面,就會表現的更為遲鈍一些。
2.心理作用
因為剛剛喝了水之後,其實身體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就產生大量的尿液,也是會一步一步的,隨著腎臟的代謝,慢慢的形成尿液,最後才會產生尿意。但是,有些人喝了水以後,就會心裡一直想著,到底什麼時候去上廁所?所以,在這樣反覆暗示的情況下,就會使自己想要去解小便,其實每次真要去解的時候,才發現並沒有多少。另外,有些人則沒有這樣的習慣,所以也就不會有想去頻繁上廁所的衝動。
3.括約肌鬆弛所致
膀胱的容量,跟括約肌的作用,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有的人,因為括約肌不是很好,所以膀胱稍微有點充盈,就會想要去上廁所,但是有的人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也就不存在頻繁想去解小便。另外,有的人一次喝水太多,也會對括約肌造成負面的影響,給肌肉太多的壓力。相反,如果每次喝水的量不多,則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隨之尿液就不會增多。
閱讀更多 熊貓醫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