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出嫁時,為何嫁妝要準備一條“開襠褲”?原因很簡單


家有幼兒的都知道,開襠褲是小孩子的必備衣物之一,因為它非常方便小孩子換尿布,給無數做父母的人都節省了很多麻煩。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開襠褲究竟是誰發明的呢?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這種服飾,只是當時不光是嬰幼兒,就連大人也都穿這樣的褲子。發展到後來雖然有了正常的褲子,古代父母還是會在女兒出嫁的時候,準備一條開襠褲當嫁妝,這是為何呢?

古代女人出嫁時,為何嫁妝要準備一條“開襠褲”?原因很簡單

在遠古時代,人類是沒有褲子這種服飾的,只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覺得光著兩條腿到了冬天很是寒冷,於是就發明了“袴”。它是由兩個圓筒組成的,用來給腿部保暖,用兩條帶子系在腰上,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開襠褲。不過,當時的人們還會在“袴”外面穿著“裳”,也就是前後兩片的衣襟,像是裙子一樣,起到遮羞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何古人無論酷暑寒冬都不能提起下裳的原因,既是守禮也是防止別人誤會自己是耍流氓。

古代女人出嫁時,為何嫁妝要準備一條“開襠褲”?原因很簡單

直到漢昭帝時期,當時的重臣霍光為防止後宮佳麗與自己的外孫女爭寵,就規定所有人都必須穿“窮褲”,就是在原來的兩條褲腿上面加上一條褲腰,慢慢地就形成了我們後世真正的褲子。只是就算有了包裹上臀部的褲子,後來的古代父母還是會為女兒準備一條開襠褲作嫁妝。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為了將來的外孫準備的,也寓意著女兒將來能夠為夫家開枝散葉,其實不然,這條褲子就是為新嫁娘準備的,至於原因也是相當尷尬。

古代女人出嫁時,為何嫁妝要準備一條“開襠褲”?原因很簡單

農耕社會,統治階級為了增強國力只能不斷地增加勞動力,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生孩子,所以歷朝歷代都對婚嫁年齡有著嚴格的規定一般都不能超過十五六歲,早的話十三歲就要嫁人了。這個年齡的女孩子還比較懵懂,再加上那個時代沒有發達的信息網絡可以宣傳兩性知識,所以結婚對於新婚男女,尤其是對新娘來說並不知道意味著什麼?

古代女人出嫁時,為何嫁妝要準備一條“開襠褲”?原因很簡單

父母又不好跟女兒解釋,於是就只能陪嫁一條開襠褲,隱晦地傳遞這方面的常識,可以說這是無奈之舉,也是比較尷尬的事情。

中國人古往今來在感情方面都比較的含蓄,很多時候不能通過語言來表達清楚的道理,就用行動來暗示,而開襠褲在洞房花燭夜就起到了這種隱晦的作用,不得不說,當父母的真是無論到什麼時候都為兒女操碎了心。

古代女人出嫁時,為何嫁妝要準備一條“開襠褲”?原因很簡單

不過,如此讓人尷尬的服飾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很多嬰幼兒隨著紙尿褲的出現也告別了開襠褲,這也算是社會越來越文明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