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是懶得出手還是怕出手以免被別人參破了能力

韻的化身




面對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既不是懶得出手,也不是怕出手以後被別人參破能力,而是孫悟空不值得他出手?

何為“不值得”?就是以孫悟空這樣一個小妖猴的身份,不配他身為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動手。

玉皇大帝原為“六御”之一,為了符合道經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類,“玉皇大帝”和“青華大帝”獨列出來。玉皇大帝更是被眾神奉為統治三界的主宰,掌管三界秩序,不管哪路神仙,都需聽其旨意不得違抗。


從實力上,玉帝與“四御”相當,僅次於“三清”;從地位上,玉帝更是高高在上,無人能比。而孫悟空不過是一隻修行不足千年的石猴,真不配他玉帝親自動手。至於八六版連續劇《西遊記》,把玉帝刻畫成躲在桌子底下的形象,純屬誤導。

至於玉帝為什麼要一下子就調來“五老”之首的如來佛祖來制服孫悟空,一則他為保住威嚴,不輕易自己動手;二則他實在有些不耐煩,要給孫悟空點顏色瞧瞧;三則佛教勢力發展太迅速,他要試探一下如來是否忠心依舊。


堅持原創,我是菸斗的傳說,歡迎交流關注。


菸斗的傳說


都不是。玉帝不出手的原因只有一條,因為他至高無上。

古代的貴富之家,大老爺們吃飯、穿衣、梳頭都有專門的下人服侍。皇帝更不必說了,治國有文臣,打仗有武將,垂拱而治才是理想狀態。

孫悟空不過是一隻妖猴,即便本領再強,也不可能靠單打獨鬥威脅到玉帝的統治。院子裡跑進來一隻野猴子,大老爺不會親自去趕。玉帝也一樣,不會紆尊降貴,親自跟孫悟空交手。

佛、菩薩、羅漢好比專業技術職稱,得靠真本事才能評上(且不論我國當前職稱制度的弊端);玉帝、天王、星宿,這些都是官職,權力才是他們最大的法寶。

玉帝不會笨到自己出戰的地步,天庭的神仙也不允許玉帝這麼做。玉帝苦歷一千七百五十劫,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孫悟空從一開始就沒能入他的法眼。


上頭派掌門


若有人問西遊記中哪一段最精彩,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孫悟空大鬧天宮那一段。無論是從整體的劇情還是從畫面背景來說,都是相當有看點的。大鬧天空這一段,天庭的主要神仙可以說是一半以上都露面了。

說來也奇怪,這諾大的天庭,戰鬥力在孫悟空以上的簡直不要太多,但卻沒人能耐他何,最後玉帝沒有辦法,差人請來了如來。事實果真像我們看到的這樣麼?一切太過於巧合,孫悟空身上的主角光環太強,感覺就像是一場提前安排好的戰鬥,圈內人斗的水深火熱,圈外人把控全局。

玉帝在三界有著至高境界位置,這個位置倒不是說他所處的身份有多麼高貴,更多是他的履歷讓人心服口服。作為天庭活得最久的神仙,他經歷了一道一道的天劫才有幸成為玉帝,既然如此厲害,那麼被一隻猴子嚇得驚慌失措便有些不合常理。我們大膽的猜測:不是玉帝不出手,而是玉帝不想出手。

如來一個巴掌將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其實一切正是向玉帝想要的方向發展。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在如來策劃佛教東傳活動的時候,玉帝便想著在團隊中安排自己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孫悟空。

大家可否還記得,孫悟空出世的時候,曾有一道金光直射天庭,天庭守將看到急秉玉帝,玉帝很淡定,安撫眾人,不足為奇。可能在此時,玉帝便注意到這只不同尋常的猴子,從他離開花果山,到他去方寸山拜師學藝,一切皆在掌握中。恰好菩提祖師也希望,悟性高的孫悟空能有所作為,所以便和玉帝一起,一個教授技能,一個提供機會,一步步讓他進入取經天團,最後順利加入佛門。

所以說,並不是玉帝不出手,玉帝要是出手,秒殺孫悟空不在話下。


南城煙雨


一個做皇帝的人,不一定是武功高手,多數文人出身,不過他有文官武將,文官站左邊,武將站右邊,當朝廷需要文官出面時,左邊的文官會站出來,替皇帝解憂,當朝廷需要武將出面時,右邊的武將會挺身而出,替皇帝出面擋災,而孫悟空大鬧天宮,似乎沒有人知道悟空的底細,所以不放出面,怕打不過會丟人的,其實小說的主人公主要還是以孫悟空為主,展現悟空的本領和不畏強權的心態。


小母指風水師


西遊記這本小說,雖然說是一本名著,不過在書中我們能夠發現很多讓人覺得疑惑或者是奇怪的地方。比如說西遊記,時常會在前面的一章褒揚道教,但到了下面的一章,卻突然又貶低道教,我們真的是無法摸透吳承恩都在想些什麼。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不出手,其實是因為孫悟空沒那個資格。

並且在西遊記中,人們一直搞不動,菩提老祖到底是誰?孫悟空從石頭中蹦出來,他的本源又是什麼?而玉皇大帝到底有什麼能力,為什麼能夠成為天界之主?今天我們不說其他的就來探討一下,玉帝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實力?

在說到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排除,除了西遊記這本小說之外,一切其他作品的干擾,包括八六版的電視劇。這部作品是給人們干擾因素最多的,因為在其中把玉帝塑造成了一個無能的小老頭,所以很多人對於玉帝的直觀印象都是從電視劇而來,而在原著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橋段。

其實在原著中,孫悟空根本沒能夠進去凌霄寶殿,在大殿外面就被人攔住,而玉帝聽到之後也沒有驚慌失措,更沒有傻傻的鑽到桌子底下去。他直接是讓人把如來佛祖喊來,注意,是喊來,並不是請來。而在如來來了之後,玉帝和他道謝,如來也是以小輩自稱。

摒棄了電視劇的干擾,我們還要摒棄另外一本小說的干擾,那就是封神演義。我們需要分清楚,道教神話是道教神話,西遊記是西遊記,封神演義也只是封神演義,三者之間雖然有些聯繫,不過本質上是沒有什麼真實聯繫的,所以更不用想玉帝會是那個莫名其妙的張友仁。

而且在西遊記中,如來剛出現,就道出了玉帝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玉帝已經經歷了整整1750次大的天劫,經歷了兩千多次小天劫,算一算玉帝也有兩億多歲了,而經歷了這麼多的天劫。玉帝本身的實力到底有多強,真是常人難以想象,他不是被孫悟空嚇得不敢動手,而是孫悟空一個初出茅廬的小猴子,根本沒有資格讓玉帝動手,讓玉帝動手,完全是在侮辱他。

其實早在天地剛出現的時候,有一些上古兇獸出現。四隻上古兇獸,想要佔領天界,而玉帝一個人出手,就將上古兇獸全部滅掉,其實並不是玉帝害怕孫悟空,而是孫悟空根本不夠格,他還不如上古兇獸強大,玉帝自然也沒有必要出手。





無敵小俊哥


其實玉帝一直在出手。問題在於起初天庭的大臣們以及玉帝自己根本沒有拿孫悟空當回事兒。認為一隻猴兒能翻出什麼浪來呀。

回顧一下,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受到了一次嚴重的侮辱。就是他被封的那個弼馬溫的官。天庭之所以這麼做一是根本沒有把孫悟空放在眼裡,還騙孫悟空馬官是個很大的官。後來事情敗露後不久孫悟空就大鬧天宮了。

大鬧天宮後,玉帝有些慌亂,又是偷仙桃又是吃仙丹。為此玉帝不知道開了多少集體會議,會議中最常問的就是:誰能降伏此猴。於是各路神仙輪到上陣,各顯其能。

其中最有希望降伏潑猴的太上老君不但事兒沒成,還給孫悟空增加了一項火眼晶晶的本事,哪兒說裡去,就該孫悟空能力強大。

當玉帝無能無力時,也知道這個孫悟空絕對不是剛開始蔑視的潑猴。他把天庭鬧得雞犬不寧,這樣也會動搖他在天庭的統治。在慌亂之中他大聲呼叫:快請如來佛祖!

如來來了,三下五除二將孫悟空拿下,五指山下500年之後,經典的西遊記開始了…





讀書耕田


其實電視劇裡的情節並不是真實的。

孫悟空當時大鬧天宮到了凌霄殿外,被眾人逼到一處之後,只是驚動了玉帝。記住只是驚動了。然後這裡用的是“傳旨”傳旨指的是什麼?

傳旨也叫傳諭旨,“諭旨”又指的是什麼?

特降者為諭,因所奏請而降者為旨。這裡的“諭旨”指的就是詔令。

簡單來說就是下個聖旨,你不得不去做。

原文是這樣寫的:

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遊弈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我們再往下看

靈霄殿外;被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擋住苦戰,又調三十六員雷將,把他困在垓心,終不能相近。事在緊急,因此,玉帝特請如來救駕。”如來聞說,即對眾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庭,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如來即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離了雷音,徑至靈霄門外。忽聽得喊聲振耳,乃三十六員雷將圍困著大聖哩。佛祖傳法旨:“教雷將停息干戈,放開營所,叫那大聖出來,等我問他有何法力。”眾將果退。

事出緊急,因此玉帝下了一個聖旨,請如來來救駕。如來簡單的交代了一下,徑至到了凌霄殿外。這裡說明如來佛也很著急。為什麼著急呢?我覺得是怕孫悟空被滅了,他的取經計劃就要延遲了。 天庭牛人眾多,在西遊記裡,能殺死孫悟空的人除了須菩提,太上老君,就是玉帝了。能作為三十三重天的人,能是一般人。

玉帝為什麼不出手,我覺得玉帝是天庭之主,他不可能隨便出手。不是怕,也不會懶得,這裡說明玉帝是一個懂得運用帝王之術的人,他不能動手,第一 他是天庭之主,即便孫悟空打破了天,也不會,因為他是統領三界之主,孫悟空在他眼裡翻不起什麼大浪。第二 他手下有能收拾孫悟空的人,而且不止一個,所以他根本沒必要動手。 第三 這裡就牽扯到西遊記這個局了。而如來佛是這個局的負責人。所以玉帝根本不會參合。

所以說玉帝根本不是怕什麼。只是覺得要運用帝王之術,順水推舟。善用人。領導風格。至於題主的參破,我覺得不現實,太上老君都能聽玉帝差遣,玉帝除了法力,能力肯定也不一般。


一憶一


在86版《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打的各路神仙丟盔卸甲,最誇張的是玉皇大帝直接嚇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玉皇大帝何許人也,是一個上管天、下管地,握有生殺予奪大權最高統治者,豈能被一個小小的潑猴如此狼狽不堪!其實,在原著中,孫悟空大鬧天宮,並沒有闖入凌霄寶殿,玉皇大帝是被孫悟空的吵鬧聲驚動了,才不慌不忙寫了一道聖旨,宣如來佛祖降妖。一個“宣”字足以彰顯玉皇大帝無上的權威與尊貴的身份。


玉皇大帝能夠統治三界,絕對是神仙中最厲害的一個角色。據說他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劫難才坐上天庭的第一把交易,論資排輩,如來佛在玉皇大帝面前不過是個小小的晚輩而已,至於孫悟空在玉皇大帝眼中更是無足輕重,不然,玉皇大帝也不會給他封一個小小的弼馬溫!玉皇大帝既然這麼厲害,為啥不直接拿下孫悟空,非要多此一舉宣如來佛來降服呢?我覺得有三種原因。


一:孫悟空的身份太卑微,根本不值玉皇大帝出手。孫悟空不過是一個天生的石猴,一沒有背景,二沒有名氣,三沒有赫赫戰功。玉皇大帝跟他動手,有失身份。打個比喻不恰當的比喻,孫悟空好比街頭的一個小混混,在老百姓眼裡牛的不得了。在大師的眼中毛都不算,大師只用派一個徒弟去和他一較高下,自己無需親自上陣。



二: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玉皇大帝之所以能統治三界,關鍵是各路神仙不知他的法力有多深多淺,誰也不敢輕易造次。如果玉皇大帝親自動手降服孫悟空,一招制敵,神仙們會佩服五體投地,要是和孫悟空打的難解難分,神仙們就會知道玉皇大帝法術幾斤幾兩了,那些法力無邊的神仙以後就不會聽命於玉皇大帝了,搞不好還會造反,另立門戶。這也是玉皇大帝不願出手的一個原因。

三:怕惹麻煩。孫悟空本是什麼都不會一隻石猴,只因跟菩提祖師學了七十二變,就鬧的天庭雞犬不寧,由此可知菩提祖師的厲害。如果玉皇大帝降服孫悟空,要是菩提祖師找他算賬,那豈不把他的凌霄寶殿弄個底朝天!這可能就是人間所說的打“狗”還須看主人。

總之,孫悟空在玉皇大帝面前根本不算什麼,他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孫悟空。這從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用一個小小金剛琢就能打的孫悟空毫無還手之力,便能看出端倪。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既不是怕,也不是懶得動手,這也是暗諷了統治階層的圓滑乖張。這猴子不知是何來歷,也不敢冒失,縱使天兵天將都敗了,玉帝未動手,也算是保住了統治階級的底褲,對於無名之輩,就算贏了,也不見得多光彩,所以最後沒轍了也是請如來前來支援,一是昭告天下,這個潑猴惹得麻煩,我是願意化干戈為玉帛的,所以找了和事佬前來。如來若是處理好了,咱也省心,要是沒處理好,我再出手也不遲,輸了,那也不見得不光彩。可見羅貫中對於人物的拿捏是入木三分的!


騎馬找驢的牛


根據書中如來的話:玉帝苦歷一千七百劫的修為,每劫十二萬年,成為天庭首腦絕非僥倖。

而孫猴子自拜入菩提祖師門下至大鬧天宮,滿打滿算一兩百年的修為,再天才也與玉帝不締天淵,哪能與後者抗衡。

大鬧天宮時,趕來救駕的如來說得實在,叫猴子趕快停手,否則性命休矣。

可問題是,玉帝所代表的封建王權,要求他不能親自出手,必須讓手下主動敬忠,方是權利的核心。

由是,玉帝在第二次圍剿花果山,李天王表現不佳時,故意說:如今派誰去增援。這話不是說手上沒大神,而是考驗手中權利的實際影響。因此觀音還未等他說完,即刻站出來推薦二郎神;因此,大鬧天宮時,玉帝叫人去請如來,如來即刻動身,還說自己是去“護駕”。

總之,不懂權利與官場,就難懂《西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