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王龍雲的三兒子,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芯疼比快樂真實


雲南王龍雲得到過周總理的高度讚譽:

龍雲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對國家的重要貢獻和功績:第一,他對中國民主革命有貢獻;第二,他反對蔣介石個人獨裁,有功;第三,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他堅決支持,直至勝利,有功

自從1927年,龍雲通過政變的方式從唐繼堯手中獲得雲南軍政大權之後,他在雲南主政了長達18年之久,光從“雲南王”這個稱號,咱們就能窺見他在雲南的影響力。

【龍雲】

龍雲的第三子叫做龍繩曾,是雲南陸軍軍官教導團第三期、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四期畢業生。

說起龍繩曾,此人膽量很大,是個喜歡搏一搏的類型,他甚至還和財政部長孔祥熙、宋靄齡夫婦的次女孔令偉之間鬧過矛盾,彼此還發生過槍擊事件。

1949年8月13日的時候,龍雲公開宣佈擁護共產黨的領導,他的三子龍繩曾也歸入瞭解放軍的編制,並在1950年出任昭通警備區第二副司令員兼警備總隊總隊長

龍雲不知道的一點,是他兒子龍繩曾內心野心實在太大,他不甘心只當一個警備隊隊長,於是,他暗中和蔣介石聯絡,並答應擔當國民黨的間諜,在關鍵時刻背叛黨。

蔣介石當時雖然已經逃到了臺灣,可他並不甘心這樣的失敗。蔣介石一直暗中圖謀,打算利用潰敗的國民黨第8軍、第26軍為領頭羊,暗中聯絡地主、土匪擴充自己的勢力龍繩曾這樣的野心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和蔣介石搭上線的。

國民黨暗中聚集的力量達到了八萬之眾,他們打算破壞雲南對外的通訊、交通網絡,讓雲南與外界隔絕,然後好藉機實施蔣介石下達的“復國戰略部署”。

國民黨的八萬匪軍化整為零,以解放軍各個薄弱的城市為目標,不斷進行掠奪:土匪先後殺害了包括中共通海縣委書記張盾、易門縣長王啟勳、楚雄縣長陳海在內的徵糧幹部 600多人,搶劫糧食260多萬公斤,襲佔縣城10餘座

龍繩曾這個本可以在解放軍內過著非常舒適生活的人,卻因為自己的野心,也加入了這場叛亂。

1951年 6月18日,龍繩曾帶著他的3000土匪混編軍,包圍了昭通人民政府,殺死了近90名幹部。

這群匪軍囂張的態度徹底激怒瞭解放軍,中央政府下令由陳賡負責領導剿匪委員會, 並投入21個團的兵力,對敵人實施包圍打擊。

僅一個月的時間,解放軍便消滅了國民黨4萬多匪軍,給了反叛者沉痛一擊。

龍繩曾沒有想到的是,蔣介石剛許諾他“川滇黔康反共救國軍”總司令的職務,他便在攻打昭通解放軍的時候,被槍斃身亡。

這就是貪心不足,分明可以享受富貴的人,卻偏偏被慾望驅使,一手好牌落得被殺的命運。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雲南檔案局《雲南解放初期的剿匪鬥爭》


腦洞趣味歷史


龍雲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軍閥,他統治雲南長達18年之久,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雲南王”。


龍雲的一生共娶過四任妻子,留下了七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受到龍雲的影響,龍雲的四個兒子都做過軍人,龍雲的長子和次子都是國軍中將,三兒子龍繩曾是國軍少將,四兒子龍繩文是國軍中校。

在龍雲的七個兒子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人就是三兒子龍繩曾。龍繩曾的母親是龍雲的原配夫人,在龍繩曾很小的時候,龍繩曾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成年後的龍繩曾就讀於雲南陸軍教導團,畢業後在父親的滇軍中任職,於1943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為了收回雲南的控制權,授意杜聿明帶領軍隊發動叛亂,將龍雲趕出了雲南。事後盧漢繼承了龍雲的勢力,龍雲被迫到南京擔任閒職。

龍雲到達南京之後,龍繩曾被安排到陸軍大學學習。龍雲本來想要好好培養龍繩曾,讓他將來能夠成為雲南軍隊的領導者,然而龍繩曾卻在南京得罪了一個不該得罪的人,最終徹底斷送了自己的仕途。


龍繩曾成年的時候,龍雲就已經是雲南王,因此龍繩曾在雲南一直都是“太子”的身份,從來沒有任何人敢於得罪他。在到達南京之後,龍繩曾仍然沒有改變自己驕傲跋扈的性格,經常因為小事同別人發生爭執。

有一天龍繩曾帶著一幫隨從去中央公園遊玩,碰到了嬌生慣養的孔二小姐,孔二小姐的性格暴躁,龍繩曾的脾氣也不好,兩個人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吵了起來。孔二小姐依仗著有四大家族撐腰,拔槍朝著龍繩曾射擊,龍繩曾也拔槍還擊,兩個人對射了幾發子彈,都沒有打到對方的身上,反而擊傷了幾個路人。


這件事被當時的媒體曝出,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孔二小姐背後有四大家族支持,龍雲只能登門道歉,龍繩曾的升遷之路也從此斷絕。

在從陸軍大學畢業後,龍繩曾跟隨父親移居到了香港。解放戰爭後期,龍繩曾帶著家人回到雲南,擔任了雲南地方軍隊的縱隊司令。


1950年解放大西南的戰鬥已經到了最後階段,盧漢率領雲南滇軍和平起義,龍雲也在香港支持盧漢和平起義。龍繩曾帶著部隊主動投降,被任命為昭通警備區副司令,兼任警備總隊隊長。在改編部隊的過程中,龍繩曾不願意將部隊打亂改編,想要繼續掌握手中的軍隊。

當地軍區多次給龍繩曾做工作,龍繩曾仍然我行我素,並且指使手下搶劫軍用物資,打死打傷運量士兵數人。


之後龍繩曾又聯合滇軍將領安純三發動叛亂,在龍繩曾發動叛亂之後,我軍將龍繩曾部包圍殲滅,龍繩曾帶在身邊的子女也都在戰鬥中被擊斃,只有一子龍保福活了下來。龍雲從香港回國後,龍保福被龍雲接到北京撫養長大,成年後赴美國生活,後來定居在了美國。


歷史總探長


龍雲這三兒子名叫龍繩曾,最後於1950年因為反中進而攻打昭通,最終被陳庚下令槍斃。龍繩曾的下場相對於他的大哥龍繩武和二哥龍繩祖以及其他的四個弟弟來說,的確是最為悲慘的。

身為雲南王的龍雲一生中共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龍雲本人最後在臺灣與蔣介石政權發生決裂,隨即回國,接受了中共的領導,在其死後,被葬到了八寶山。至於龍雲的後代子女們,其人生命運也都是各有出入的。



大兒子龍繩武,年輕時曾出國留學,回國後擔任國國民黨高級指揮官,但是最終卻皈依佛門。二兒子龍繩祖,在蔣介石逃亡臺灣時,也跟隨去往,如今在香港定居。三兒子叫龍繩曾,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最終因為反中而在1950年被殺。四兒子龍繩文,於1991年病逝。五兒子龍繩勳,在2007年因病逝世。六兒子龍繩元,早時因為絕症而夭折了。七兒子現在在美國定居。龍雲唯一的女兒叫龍國壁,現在定居在臺灣。由此可見,雲南王龍雲的這些兒女當中,也就唯獨老三龍繩曾下場最不好了。

龍三公子龍繩曾出生於1912 年,曾經官至國民黨陸軍少校。因其為雲南王龍雲的兒子,所以從小家庭環境特別優異,並且龍繩曾的親生母親還是雲南當地勢力頗大的土司的女兒,因此龍繩曾從小就被嬌生慣養,而且在父母的寵慣下,生性飛揚跋扈、時常目中無人,是個典型的公子哥形象,雖然說龍雲有七個兒子吧,但是卻唯獨龍繩曾一人不同於兄弟六個,他這種性格也的確是為其最終結局埋下了定時炸彈。

至於龍繩曾最終的作死下場,我們來熟知一下。1949年,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跨過長江天險,迅速攻佔南京城,國民黨政府隨即土崩瓦解,蔣介石也攜帶著大部分國民黨代表逃亡臺灣,龍雲也不例外。再後來,龍雲因為政治立場發生變化,隨即與蔣介石翻臉回到大陸。但是此時的龍繩曾卻依舊為蔣介石賣著命。1949年,隨著解放軍漸漸迫近雲南,龍繩曾曾明面上表示願意歸附新中國,但是其暗裡卻私自吞併了雲南的其他地方武裝,並且還依賴著母親那邊的土司的勢力而招兵買馬,一時之間,龍繩曾竟然將自己的“土匪”隊伍擴充到了八萬餘人。其實,龍繩曾此時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他就是希望以此作為和解放軍討價的資本。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啊,1950年6月18號,龍繩曾再次回絕了陳庚的好意,並再次舉兵公然反叛,最終被解放軍槍斃,連同其軍隊總共殲敵1400多人。

龍繩曾的死其實並不可惜,可憐的是龍雲老先生竟然有這麼一個不成氣候的兒子,臨了臨了,也不給父親省心。再者說,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態勢基本上尚不穩定,龍繩曾在如此風口浪尖的時機選擇反中,那也只有死路一條。


小鎮月明




答:“雲南王”龍雲是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炎山鄉人,彝族,彝名納吉烏薩,一生叱吒風雲,頗富傳奇色彩。

要說龍雲三兒子的故事,不妨先從龍雲的逆襲人生說起。

在炎山區松樂村,龍雲家算是比較富裕的,有自己的一大片土地,屬於地主階層。

當時的雲南地處偏僻,許多閉塞的山村鄉寨文化落後,地主家庭還保留有一些殘餘的奴隸制度,龍雲家也有奴隸。

不過,也因為龍雲家所在的村寨偏僻、閉塞,沒有學校,他一直到16歲才和表弟盧漢被送到昭通城讀書。

昭通城有四川武術名家馬德勝在招徒授藝,龍雲和表弟雙雙拜倒在馬師傅門下,練成了一身硬功夫。

永善縣人鄒若衡當時也在昭通,和龍雲表兄弟意氣相投,三人效仿桃園三結義,結為義兄弟,並稱為“昭通三劍客”。

學藝出師,“昭通三劍客”在炎山收購木材順金沙江運往四川宜賓出售。

在四川宜賓,他們加入了援川滇軍謝汝翼部,龍雲被委任為上尉候差官。

滇軍開回雲南後,龍雲與表弟盧漢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4期學習騎兵科。

在此期間,有一事不可一提。

講武堂舉行畢業典禮時有國術表演。恰巧有法國大力士自巴黎抵滇,請求觀禮,進而要求雙方對擂。

雲南都督兼講武堂校長唐繼堯看好龍雲,遣龍雲應戰。

龍雲上陣,施展“撣腿”,把大力士踢得鼻青面腫。

軍閥楊森是目擊者,他後來回憶說:“龍雲打南宗拳,跟四川拳法很接近,招式連環,變化無窮。那法國拳師的西洋拳打法一味猛攻,露出的破綻很多,龍雲只用一連串的披手式,閃展騰挪,便已將洋人打得頭昏眼花,最後龍雲伸手迎攻,洋人一碰到他的手,就疼得唾哇怪叫,硬說龍雲手裡暗藏鐵器。龍雲笑笑,把上衣脫了,叫他檢查,其實連個鐵釦子都沒有,於是洋人自甘認輸。”

就因為龍雲武功出眾,被調任為唐繼堯的近衛,並升任護衛隊大隊長,奠定了其功業成就的基礎。

1927年2月,已經是建國聯軍第五軍軍長的龍雲不滿唐繼堯的統治,與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四鎮守使聯合起兵逼唐下臺,推翻了唐繼堯對雲南14年的統治。

隨後,龍雲與胡若愚兩雄爭霸,並最終勝出,由此,雲南進入了龍雲時代。

龍雲治滇,各方面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保持了雲南相對穩定的局勢,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也都有很大發展,因此被稱為“雲南王”。

龍雲是一個地方軍閥,卻也是一個赤誠的愛國將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龍雲在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期間,慷慨陳詞:“當盡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財力,貢獻國家,犧牲一切,奮鬥到底!”並表示“滇省軍隊已經整理就緒,隨時皆可為國家而效命也”。

隨後,便組成了盧漢為軍長的第六十軍,約4萬人,浩浩蕩蕩,在昆明誓師北上抗日。

該年12月,又全面動工興建滇緬公路中國段。

關於這個滇緬公路,蔣介石說是可以沿路奪取仰光出海口,以便接運美國物資。

抗戰末期,蔣介石果然調集五十個師到達了滇、緬邊境。當時的李宗仁曾提出異議,認為勞師出國,自困深山,無異捨近求遠,不如集重兵於南寧、貴縣一帶向廣州灣進攻,開闢一個出海口,與太平洋上的盟軍相呼應。

但蔣介石置若罔聞。

實際上,蔣介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真實用意是趕龍雲下臺,控制雲南。

可惜龍雲毫無知覺。

龍雲早期是比較配合蔣介石工作的,因他的大兒子龍繩武被蔣介石收為“義子”,就更加信任和依賴蔣介石。

西安事變時,龍雲甚至大加譴責張、楊兩人。

然而,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蔣介石趁以盧漢為首的第一集團軍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指揮心腹大將杜聿明在昆明發動“十•三”政變,圍攻五華山,免去龍雲本兼各職,押往重慶。

從此,龍雲被軟禁了三年之久。

1946年3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龍雲也被轉移到了南京。1948年12月8日,龍雲乘飛機逃離南京,經上海轉廣州到達香港。

1949年4月11日,龍雲在香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公佈了給李宗仁、何應欽的信。8月13日,聯合起44人在香港發表了《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表示與蔣介石徹底決裂,歸向人民。並暗中策動表弟盧漢在雲南和平起義。

可以說,龍雲的一生是功大於過。

周總理評價說:“龍雲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對國家的重要貢獻和功績:第一,他對中國民主革命有貢獻;第二,他反對蔣介石個人獨裁,有功;第三,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他堅決支持,直至勝利,有功。”

說過了龍雲,下面說說他的兒女。

龍雲共有四位夫人。

元配阿夙夫人,昭通黑彝人,生育有長子龍繩武和三子龍繩曾,她本人負責管理老家的財產。

諾妞夫人,涼山黑彝人,生育有次子龍繩祖和大女兒納吉莫阿麗。

三夫人李培蓮,雲南賓川人,生育有四子龍繩文、五龍繩元(早故)、六子龍繩勳、七子龍繩德和女兒龍國壁。

四夫人顧映秋,昆明名門世家,沒生育有子女。

眾多子女中,最讓龍雲揪心的是三兒子龍繩曾。

前面三個兒子,龍繩武、龍繩祖、龍繩曾都被龍雲送去讀軍校、出來做軍官。蓋龍雲希望子承父業,以後在軍界打出名堂。

三子龍繩曾先後就讀於於雲南陸軍軍官教導團、陸軍大學將官班。在讀陸軍大學將官班的時候,他就搞出了一件讓龍雲非常難堪的事情:與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孔祥熙的女兒孔令偉在中央公園進行激烈槍戰,誤傷了不少人。

為此,龍雲不得不親自出來“擦屁股”,向孔家道歉。

當然,讓龍雲揪心的事不是這個,而是1950年4月,原任西南人民革命軍尹武縱隊司令的龍繩曾明明已經率部接受了人民解放軍的改編,並出任昭通警備區第二副司令員兼警備總隊總隊長。但他狼子野心,陰萌異志,暗中接受了臺灣方面給予的“川滇黔康反共救國軍”總司令任命,藉助其母族在昭通的影響,聯絡起當地彝族土司首領陰謀反叛。不過很快就被我軍鎮壓,其本人被擊斃。

龍繩曾鬧這一出,可害苦了與他一母同胞的大哥龍繩武。

龍雲在香港發動起義時,龍繩武即到香港追隨自己的父親,並於1950年接受邀請從香港回到大陸就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委員。

因為三弟龍繩曾在雲南搞武裝叛亂,他有國不能回,有家不能歸,最後只能接受了“義父”蔣介石邀請,赴臺就任總統府中將參軍。這只是一個空銜,並無任何的實權。晚年的龍繩武心灰意冷,投入佛門修行,看經唸佛,直至終老。

相較而言,老二龍繩祖意志比較堅定,也比較有骨氣,敢於抗蔣介石的命令。

龍繩祖先後就讀於於法國聖西爾軍校、陸軍大學將官班,抗日戰爭時期就任滇黔綏靖公署獨立團團長。1945年任暫編24師師長。1946年7月,蔣介石命他開赴華中戰場打內戰。龍繩祖抗命不遵,就地解散了全師一萬多官兵,自行離職。

最後,也簡單說一下龍雲其他子女的事略。

老四龍繩文畢業於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5考入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畢業後從事商業活動,積累起雄厚資金,成為了美國華人中最有影響力的實業家。尼克松訪華時,龍繩文在美國第一次組織了華人訪華團前往中國。後出任全美華人協會總幹事、任全美華人協會會長,為中美兩國建交和兩國人民的民間交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老五龍繩勳曾留學於美國麻省大學,成就雖然比不上四哥,但他娶到了香港影星林黛,曾為一時佳話。這林黛,其實是李宗仁秘書程思遠的女兒。

老七龍繩德畢業於北京人大貿易系,先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民族語言研究所工作,後旅居美國。

幼女龍國壁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1945年留學於美國迎賓州女子學院,後與陳策之子陳進求結婚,居美國華盛頓。


覃仕勇說史


雲南王龍雲其一生對雲南乃至中國都做出了重要貢獻。1949年8月,龍雲宣佈同蔣介石徹底決裂,投向了光榮的革命隊伍。

毛主席和朱老總對龍雲的義舉給予了高度讚揚,並邀請龍雲到北京參政。龍雲到京後,毛主席不僅親自指示給予龍雲副總理級別的生活待遇,還特意關照他安排了一處豪華住所。

本來這一切挺完美,龍云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他也贏得該有的尊重,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龍雲顏面掃地。為啥呢?因為他的三兒子龍繩曾勾結他的死敵蔣介石,公然反叛革命。

龍繩曾自小跟他姑姑生活在龍雲的老家昭通炎山,那裡還在實行奴隸制,加上缺少管教,所以造成了龍繩曾暴躁、頑劣的性格。

龍雲無奈把他接到了身邊,並送他到雲南陸軍學校學習。在校期間,還曾與孔祥熙的女兒孔令偉發生槍戰,最後龍雲不得不親自出來“擦屁股”,向孔家道了歉。

後來龍雲失勢,被蔣介石調到了南京,而龍繩曾則回到了老家昭通招兵買馬,當起了土皇帝。解放前夕,龍繩曾以“反蔣”的名義,收編了大量的土匪及其他地方武裝,但隨後又自任西南遊擊總司令,公然反攻(共)。

他爹龍雲和雲南省主席盧漢宣佈起義時,龍繩曾還帶人抄了盧漢的家。當解放軍逼近雲南時,他迫於壓力,接受了陳庚將軍的改編,並被任命為昭通警備區第二副司令員。

龍繩曾回到昭通後,積極策反投誠人員、勾結彝族土司、招收各方反動勢力,組織了8萬多人的武裝。同時接受了蔣介石任命的“川滇黔康反攻(共)救國軍”總司令一職,從事各種暴力反革命活動,給解放軍和老百姓造成重大傷亡。

龍雲、陳賡、張顯揚等人曾多次勸他回頭是岸,但龍繩曾依然我行我素,拒不悔改。1950年6月18日,龍繩曾率部攻打昭通人民政府,同時襲擊駐守昭通的人民解放軍。

解放軍忍無可忍,發動反擊,殲滅了匪徒,龍繩曾當場被擊斃。當消息傳到北京後,龍雲返回雲南處理後事,當他看到龍繩曾的委任狀和臺灣的來往密電時,只說了一句話:“我這兒子實在太壞。”

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區分享。瞭解更多歷史,請關注花木同說史!


花木童說史


龍雲的三兒子叫龍繩曾,是生活在民國時期的一個軍人,這個人本身沒什麼本事,但是因為他的父親一度是雲南地區最高的官員,所以他也就在那一帶有很高的威信。

我國建國後,他的軍隊接受了改編,但是不久他又投敵叛國,悍然攻擊我軍,隨即被當地的解放軍擊斃。他死的時候還不到40歲,作為一個多年戎馬的將領,在國家安定之後,為何他會做出反叛的舉動呢?其實這和他的經歷有很大的關聯。

他生在軍人的家庭,父親又是高官,所以從小就是個桀驁之人

龍雲原本生在一個普通的地主家庭,雖說有點小錢,但是根本說不上是顯貴、大戶,他後來的地位,那都是自己爭取到的。年輕時候他曾經販賣過東西,後來參軍,上過軍事學校,有不錯的軍事素養。

因為他勇敢、有謀略,所以後來受到了唐繼堯的青睞,掌握實權。在1915年的時候,他已經是唐繼堯身邊的一個小官,次年就得到了實權,管理著一箇中隊。在1921年的時候他被授命為團長,年底又被委任為司令。

而此時他的三兒子才10歲。一個十歲的孩子,父親已經是司令,他當然少不了驕傲。雖然龍雲基本都在雲南活動,但是對於兒子卻疏於管教。

1927年,龍雲被選為了雲南的九位最高掌權者之一,權利非常大,但是當時還有幾個和他實力差不多的人,於是不久後他就發動攻擊,將這些人擊敗,在1928年時候,成功當選雲南主席,此時的龍雲,實際上已經是當地的土皇帝,老三龍繩曾則相當於皇子。

年紀輕輕就做了大官

1936年,龍雲被委任為雲南地區的最高司令,負責和我軍抗爭,也就是在這一年,剛剛從軍校畢業不久的龍繩曾,正式進入軍隊。他的起點非常高,剛從軍就是少校,不過因為他畢竟是新來的,所以他這個少校只是個“團駙”,就是現在的“實習”的意思。

4年後,他的實習生涯結束,直接被授命為大校。這是個什麼官呢?得到這個頭銜的軍人,最高可以被授予軍長的職位!

父親外出做官,他成了國軍的擁護者

龍雲在1943年的時候,就開始追求民主,這招來了國民黨對他的猜忌,於是在1946年的雲在1943年的時候,就開始追求民主,這招來了國民黨對他的猜忌,於是在1946年的時候,他被脅迫前往南京,再也沒有機會回到雲南。

但是老三龍繩曾卻依然留在當地,並且掌握了實權。因為受到了國民黨的煽動,他一直都是忠實的下屬,這種忠誠,為後來他的叛亂埋下了伏筆。

再度接受國民黨的委任,殺害我軍將士,並最終發動了反叛

我軍在全國得勝,各地勢力紛紛表示投誠,雲南的國軍也發動了起義,倒向了我軍,在這樣的大形勢之下,龍繩曾也率部來降。雖然我軍對此人有一定的警惕,安排了人手在雲南駐守,但是最終國民黨授予了他司令的頭銜,這讓他最終選擇了叛亂。

但是我軍統一全國,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情,他做出這樣的選擇,實為愚蠢。而他的父親則一直忠於我黨,建國後負責西南地區的事務,並得到了常委的職務,地位崇高,眼界比他的三子高明瞭許多。


小小嬴政


導讀:民國時期國家政局動盪不堪,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大小軍閥, 在雲南省就有一個著名的軍閥人物,他就是國軍二級陸軍上將、雲南省政府主席的龍雲。


龍雲出身一個普通的地主家庭,靠著自己的聰明和才智,成為民國雲南省遠近聞名的人物。龍雲在主政雲南省十八年的時間裡,集滇省軍政大權於一身,使雲南的經濟、政治、文化都得到極大的進步,因此龍雲也被人稱之為“雲南王”

我們先來說說雲南王龍雲的一生


他出生彝族,性格倔強耿直,勇猛兼備。從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便得到了唐繼堯的賞識,迅速成長為唐繼堯的得力干將,為唐繼堯衝鋒陷陣,立下汗馬功勞。後來,龍雲又倒戈反唐,控制了雲南的軍政大權,統治雲南近20載。


在紅軍長征途經雲南時,龍雲對蔣中正追剿紅軍的命令虛與委蛇,還暗中予以資助,“保送”紅軍順利過境雲南。


在抗日戰爭時期,龍雲揮師出滇,義無反顧地投身保家衛國的戰鬥中。用10萬滇軍的熱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同時,為確保抗戰的戰略物資運輸通暢,龍雲又組織數10萬滇民,修築了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滇緬公路,為抗戰立下大功。


解放戰爭後,龍雲公開聲明,脫離國民政府,迴歸人民的懷抱。龍雲於1962年6月在北京死去,時年79歲。


可以說,龍雲的一生,儘管也算是譭譽參半,但他始終進步開明,滿懷愛國情懷,為民族抗戰和國家解放做出了貢獻。

先簡單地說一下雲南王龍雲八個孩子的狀況


龍雲先後娶了三位夫人,育有八個孩子,其中前七個都是兒子,最小的則是女兒,其中有的如今還健在。

先簡單地說一下這八個孩子的狀況吧:


大兒子龍繩武和二兒子龍繩祖讀畢業於法國聖西爾軍校。都曾經在國民黨內擔任重要的職務,一起陪在父親身邊和蔣介石決裂,宣佈起義。




四子龍繩文先後畢業於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曾任國民政府陸軍中將,赴美讀書畢業後,留在美國經商成為百萬富翁。尼克松訪華時,他還在美國組織民國華人訪華團回中國探親,後出任全美華人協會總幹事、會長等,於1991年病逝。


五子龍繩勳畢業於美國大學,曾與當時的香港影后林黛在美國相識相戀,後一同回到香港結婚,關於他的資料並不多,只知道他與林黛育有一子,現居臺灣。


七子龍繩德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曾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民族語音研究所工作,後來旅居美國,在2009年還同夫人一起回國參加了新中國60華誕觀禮。



最後我們來談談龍雲的三兒子龍繩曾


龍雲的三兒子龍繩曾可以說他是龍雲兒子裡能力最全面和最有野心的人物,也最受龍雲器重。


龍繩曾生於1912年,是雲南陸軍軍官教導團和陸軍大學出身。


龍繩曾雖然出身於“將門”,但是他卻一身江湖氣,當然,也少不了一股兵痞氣。他混跡於雲南幫派,在幫派中威望也頗高,他還曾利用自己在幫派中的威望、藉助幫派勢力維護滇緬公路的運輸線,為國軍輸送物資,不得不說也算破有能耐。



1947年,龍繩曾被蔣介石安排到陸軍大學學習,畢業後轉赴香港。


1949年,回到雲南的龍繩曾自任西南遊擊總司令,為我軍解放雲南製造阻礙,盧漢宣佈起義之後,他更是帶著人抄了盧漢的家,後來被迫接受了我軍的改編。


不過,龍繩曾雖然接受了我軍的改編,但是始終懷有二心,一心想著光復他老爹時代的“偉業”,繼續稱霸雲南。


1949年,隨著解放軍漸漸迫近雲南,龍繩曾曾明面上表示願意歸附新中國,但是其暗裡卻私自吞併了雲南的其他地方武裝,並且還依賴著母親那邊的土司的勢力而招兵買馬,一時之間,龍繩曾竟然將自己的“土匪”隊伍擴充到了八萬餘人。

其實,龍繩曾此時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他就是希望以此作為和解放軍討價的資本。


1950年6月18號,龍繩曾再次回絕了陳庚的好意,並再次舉兵公然反叛,最終被解放軍槍斃,連同其軍隊總共殲敵1400多人。


總結:在抗日戰爭時期,龍雲揮師出滇,義無反顧地投身保家衛國的戰鬥中。用10萬滇軍的熱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同時,為確保抗戰的戰略物資運輸通暢,龍雲又組織數10萬滇民,修築了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滇緬公路,為抗戰立下大功。龍雲的一生叱吒風雲,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


路之意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龍雲的三兒子“龍三公子”龍繩曾是最為頑劣和跋扈的一個,當年在重慶中央公園與孔祥熙次女孔令俊拔槍對射的正是這位少爺,因事件中誤傷路人數名而轟動一時。敢跟蔣介石宋美齡的幹閨女動槍的人物,在民國時期也算是鳳毛麟角了,而這種行事不計後果的風格,也註定了龍繩曾的結局不會太妙。



(雲南王龍雲早年)

要注意1949年雲南起義的領導者是盧漢將軍,曾經的“雲南王”龍雲早在1945年就已被蔣介石拿下,杜聿明親率第五軍前往“五華山捉龍”。在軍事威懾下龍雲不得不前往重慶就任有職無權的軍事參議院院長,始終在軍統的嚴密監視之下,直到解放戰爭末期的1948年12月才從南京秘密出走香港,成為雲南起義的主要策動者之一。

龍雲膝下共有八個兒女,三個最年長的兒子分別是龍繩武、龍繩祖和龍繩曾,軍職和學歷最高的是老大龍繩武,雲南講武堂第18期和法國聖西爾軍校畢業(廖耀湘校友吶),官至滇軍第60軍副軍長和“總統府”中將參軍。雲南起義時也與龍雲同在香港,因三弟龍繩曾事件滯留未歸,後轉赴臺灣。次子龍繩祖在龍雲與蔣介石的蜜月期曾被蔣認為乾兒子,1947年與三弟共同選送陸軍大學將官班第四期學習,亦官至陸軍中將,終老香港。

(抗戰時期的龍雲)



這位龍三公子的母親是彝族土司的女兒,姥姥家勢力很大,從少年時代起,就跟著龍雲的妹妹龍姑太在昭通老家生活,依仗老爹在雲南18年稱王這個大後臺,打小就養成了暴戾的性格並頗具“黑社會潛質”,在當地無人敢捋其鋒。姑母死後,龍繩曾被父親接往省城,24歲即成為滇軍少校團附,從此在昆明橫行無忌混遍黑白兩道,龍雲有時對這個寶貝兒子也無可奈何。

龍繩曾遊歷南京上海時曾經與黃金榮、杜月笙稱兄道弟,在當時的昆明“龍三”之名路人皆知。抗戰期間滇緬公路開通後,龍繩曾被推舉為“雲南司機聯合會董事長”,幾百裡公路線上的大小匪幫懾於他的名聲,居然無人敢對會屬車隊動過任何念頭,也算是惡名唯一用對的地方。

(龍雲次子龍繩祖)

龍繩曾與二哥龍繩祖在陸大畢業已經是1948年11月,按龍雲的安排先期避往香港,不久龍繩曾隻身回到家鄉昭通,招兵買馬組建了亦兵亦匪的地方武裝“尹武縱隊”,擔任縱隊少將司令,並且與國民黨雲南第一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安純三打得火熱,受其影響較大。1950年初雲南起義,兩人通電擁護。

解放軍二野四兵團挺進雲南後,陳賡司令員、宋任窮政委特別將龍繩曾、安純三兩人邀請至昆明面談,並任命龍繩曾為昭通警備區副司令員兼警備總隊長(尹武縱隊改編而成)。但龍安兩人回到昭通後陽奉陰違,拒不執行雲南軍區關於部隊改編的命令,並在大小涼山地區勾結各色遊雜武裝和土匪,陰謀暴亂趕走擔任昭通警備任務的解放軍第15軍43師。



(龍繩曾年輕時代)

期間龍繩曾多次指使手下或匪幫襲擊解放軍小股部隊,甚至命令直屬部隊佔據制高點威脅昭通警備區司令部,叛亂之心昭然若揭。

龍繩曾走上與父親完全相反的道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封建土司思想的嚴重,不願意將當地權力移交人民政府,本人及部隊也不願意接受解放軍的和平改編;其次是國民黨方面的不斷拉攏,被調任省政府參議的安純三率先為匪,不斷與其通氣,蔣介石也委任龍繩曾為“滇東北軍政長官”等職務;另外龍繩曾也受不了解放軍的紀律,公開宣稱:“我們受了約束毫無自由,如不另圖謀,無法生存”。



(蔣介石和龍雲)

考慮到龍雲的身份,雲南軍區在已經充分掌握龍繩曾罪行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極大的剋制,第43師師長兼警備區司令員張顯楊多次宴請龍繩曾,規勸和希望他懸崖勒馬,然而龍繩曾錯誤估計了形勢,認為滇東北只有解放軍兩個團的兵力,一味搪塞。1950年6月18日,陳賡將軍急電西南軍區:“龍三及龍奎桓叛變早在意料之中,我們為做到仁至義盡,爭取在其未正式叛亂前只令43師嚴密監視,一發現其行動即迅速聚殲”。

然而龍繩曾終於走上了不歸路,就在同日殺害三名軍代表後親自率兵發動了叛變,解放軍駐昭通部隊奮起還擊,僅用兩小時即擊斃龍繩曾以下219人,生俘1628人,徹底平息了叛亂,同時派出部隊清剿附近各地土匪,穩定了滇東北的局勢。龍雲聞報後對其子的行為氣憤不已,從北京親往雲南善後,龍繩曾卒年38歲。


度度狼gg


誠邀,如題。歷史上中國近代能稱為雲南王一共有四個,一個是蔡鍔,第二是唐繼堯,接下來是龍雲,第四個就是盧漢了。蔡鍔是民國元老,護國軍統帥,唐繼堯是雲南督軍,龍雲和盧漢都是國民黨雲南省主席,滇軍的總司令。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那麼龍雲的兒子能力如何?為何守不住父親的滇軍呢?


龍雲有過兩段婚姻七子一女。其中長子龍繩武、次子龍繩祖、老三龍繩曾是龍雲原配龍夫人所生,老四龍繩文、老五龍繩勳、老六龍繩元、老七龍繩德和女兒龍國碧是繼室李夫人所生。

在龍雲所有的子女中,三子龍繩曾是最不讓老父親省心的

原來龍繩曾被老父親寄予厚望,自幼從軍,抗戰後進入陸大將軍班,31歲成為國民黨少將,是非常年輕有為的。然而令龍雲沒想到的是,在陸大,龍繩曾被蔣介石成功的洗腦,成為了戰爭狂人,由於一些原因,龍繩曾不僅是國民黨將軍,還是昭通的土司,作為蔣介石的粉絲,龍繩曾在雲南解放時假意投降解放軍,積聚力量後開始了反革命活動,最後被解放軍攻殺。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雲南王龍雲,出身雲南昭通地主家庭,生有7個兒子,1949年龍雲在香港通電與老蔣決裂,並擁護新政府,當時他三兒子龍繩曾也在其身邊,緊接著雲南省主席盧漢也宣佈起義,雲南解放,政權交替間有大量後續工作,部隊接收等,於是龍雲受邀請去往北京,三兒子龍繩曾回老家昭通,擔任地方警備區副司令,協助我軍整編部隊。

龍繩曾,龍雲三子,性格囂張跋扈,曾在重慶當眾調戲孔祥熙的女兒孔令偉,兩人拔槍互射,這就是轟動一時的“中央公園槍擊事件”。

一切看似緊鑼密鼓,實際暗藏洶湧,雲南本就是多民族混居地區,地形人員複雜,封建思想濃厚,有的地方甚至還處於奴隸統制,殘餘的地方武裝勢力稱霸一方,特別是龍雲的老家昭通,有著“封建堡壘”的稱號,當地的土司、地主、官僚、軍閥互相勾結,龍雲家族本就是昭通的彝族地主,幾十年的深耕擴張,勢力非常強大,龍雲在昆明執政時,昭通的產業全由三兒子龍繩曾管理,所以回到昭通老家的龍繩曾又當起了土皇帝,全然不顧已經當家作主的新形式。

1947年龍雲和兒孫們在南京合影。

當時老蔣已經退到了臺灣,大陸上只剩下亡命海南島的據點和在滇南、四川西昌的殘餘,老蔣空投了許多頑固分子,謀劃著如何堅守陣地和反攻大陸,1950年2月結束的滇南戰役,我軍剿滅了國軍最後聚攏的勢力,國軍剩餘的頑固分子開始轉入地下,暗中策反我方人員,其中就有龍雲三兒子龍繩曾。這個人囂張跋扈慣了,對於我軍的解放老百姓的政策非常牴觸,雖然跟著龍雲投誠了,但一直陽奉陰違。

龍繩曾事件後,龍雲被撤職檢討,後來的結局也不好,圖為龍雲和朱老總。

比如,昭通地區的徵糧任務,龍繩曾只完成9%,徵稅任務只完成16%,併到處派武裝暗中搞破壞,當時的昭通警備區司令張顯揚將軍多次給龍繩曾做工作未果,1950年4月,我方截獲了老蔣對龍繩曾“滇東北軍政長官”的委任狀,由於他老子龍雲的關係,我方對龍繩曾進行教育和警告,並整編他的部隊,但是龍繩曾只象徵性拿出了幾個無關緊要的部隊,三個主力團仍握在手中,拒絕整編。

圖為昭通城外的龍雲故居。

其實早在1950年4月,龍繩曾就指使暴動過一次,他命令他的舅父龍定洲帶領約1000人匪徒襲擊了我軍的工作隊,被後來趕來的129團殲滅,但龍繩曾仍不死心,接受了老蔣的“川滇黔康救國軍”總司令,暗中聯絡了鎮雄、鹽津等地的殘餘匪徒勢力,並於6月18日攻擊我軍43師昭通駐地,正式叛變,其它勢力也相繼暴動,我軍43師和44師各部奮起還擊,僅5天,龍繩曾的武裝叛變被全部殲滅,而龍繩曾在這場平叛中被當場擊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